沒有你 世界寸步難行
我困在原地 任回憶凝積
黑夜裡 祈求黎明快來臨
只有你 給我溫暖晨曦
走到思念的盡頭
我終於相信
沒有你的世界
愛都無法給予
憂傷反覆糾纏
我無法躲閃
心中有個聲音總在呼喊
你快回來
我一人承受不來
你快回來
生命因你而精彩
你快回來
把我的思念帶回來
別讓我的心 空如大海
沒有你 世界寸步難行
我困在原地 任回憶凝積
黑夜裡 祈求黎明快來臨
只有你 給我溫暖晨曦
走到思念的盡頭
我終於相信
沒有你的世界
愛都無法給予
憂傷反覆糾纏
我無法躲閃
心中有個聲音總在呼喊
你快回來
我一人承受不來
你快回來
生命因你而精彩
你快回來
把我的思念帶回來
別讓我的心 空如大海
你快回來
我一人承受不來
你快回來
生命因你而精彩
你快回來
把我的思念帶回來
別讓我的心 空如大海
別讓我的心 空如大海
《你快回來》是由劉沁作詞、作曲,收錄於孫楠1999年10月1日發行的專輯《南極光》中。這一年,劉沁24歲。2000年,該曲獲第七屆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神州音樂特別推薦」獎。
劉沁
《你快回來》是孫楠籤約BMG唱片公司後的首張個人專輯,該曲由孫楠自己負責統籌製作,歌詞中「心中有個聲音總在呼喊」,以及表現出極度期盼心繫的人能夠再回到身邊,那種情景是劉沁根據孫楠的真實經歷和情感而創作出來的。劉沁也針對孫楠在聲音上的特質,採用BAND SOUND的曲風進行編制。
《你快回來》是首非常符合孫楠音樂氣質的歌。孫楠的聲音擁有令人動容、穿透人心的魅力。該曲雖然耳熟能詳,但演繹起來也是蠻高難度的,需高超的歌唱技藝與豐沛的情感缺一不可。孫楠深情的吶喊聲讓聽眾心酸不能自拔,孫楠的演唱溫暖、誠懇而富有穿透力,值得一聽再聽。
劉沁,1975年2月22日出生於江蘇南京,3歲開始修學鋼琴開始接受古典音樂教程訓練。先後加盟百代唱片中國分部, 作為創作人,籤約於滾石香港唱片公司以及滾石香港版權公司,作為專署詞曲作者,藝人。籤約於滾石韓國唱片公司作為製作人和藝人。至今籤約於環球音樂版權公司。作為詞曲作者,音樂製作人。身高1.65M,體重49KG,影響最深的人:尼採、Quincy Jones、Chopin等。
出生於江蘇南京的劉沁,11歲時因父母離異,自幼便跟著祖母共同生活。因太公開琴行的緣故,祖母在無師自通的情況下,練就一手好琴,而父親更是音樂學院裡的音樂老師,無論是鋼琴、大小提琴、管樂等,皆在在拿手,承繼家人的音樂細胞,自4歲起,劉沁便私塾受教地彈練古典鋼琴,在9歲及11歲更代表中國大陸前往日本,參加少年組鋼琴比賽皆榮獲第一名,自此便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然而自幼沉浸在古典音樂的劉沁,亦開始在常規之外,尋找一種創新的東西,沒想到她的好奇心,引發自己創作寫歌的意圖,自此一發不可收拾。由於一卷為林憶蓮寫歌的DEMO,讓天王級製作人李宗盛十分賞識她的音樂創作才華而成為滾石籤約的詞曲作家,更沒想到,她年輕卻充滿旺盛的音樂能量,讓她從幕後創作人而意外地籤下一隻歌手合約。
如果問劉沁,做音樂的理由是甚麼?她的回答只有兩句話那就是;「Born to sing ; sing for free」。為唱而生,為自由而唱,短短的兩句話卻道出她人生最重要的課題,亦反映出她內心最底層的聲音。
在這張名為「ching light」的專輯,我們可以聽到10首劉沁的完全創作,她不僅一手包辦10首詞曲,連製作、編曲到演唱,劉沁皆展現過人的音樂才華。
在10首歌曲中,我們可以聽見劉沁有時如空靈幽古的仙子,等待下凡的真實情愛(如:影子),有時是在夢囈現實中,氣若遊絲於情慾掙扎的神秘女子(如:距離),也有時是遨遊於碧海藍天裡的甜美少女(如:不要你離去),更有令人聽來熱血奔騰的強烈舞感(如:碎片)。
如果以水樣的聲音來形容劉沁的歌聲,她多變萬化的演唱功力,風格獨特回異的音樂創作,讓每一首歌給人感受到不同的溫度,從冰點到沸點,劉沁將湧自她心靈的那道音樂泉水,恣意變形,十分豐富的音樂表情,讓人一洗對所謂創作型藝人的刻板印象。
雖說劉沁首張個人完全創作專輯 ching light 有著10首不同音樂表情的創作風格,但它卻也是國語流行音樂中,少數有著完整音樂元素呈現的專輯。
R&B式的情歌,從早期的惠妮?休斯敦,到進期的白蘭蒂與夢妮卡,在國外幾乎儼然成為流行情歌之大宗,甚至在流行天后瑪麗亞凱莉的推波助瀾之下,不少國內女藝人在個人專輯中紛紛小試身手。除了呈現出更不同之音樂風格,同時亦明顯標示出個人之歌唱實力的具體形象。
而劉沁則將R&B的音樂元素,適巧地放入POP流行音樂中。洗鍊的流行唱腔,情感濃鬱的音樂創作,雖不曾在國外優渥的音樂環境中取經,但總能適切的深入人心。生長於南京,創作在北京的劉沁,從未出國留學,問她為何創作會走R&B的路線,她會認真的反問:這是R&B嗎?對她而言,她只是寫出內心的感受,紀錄下每一顆好聽的音符,就因為如此,讓我們更稱奇發自她內心的每一點小小光亮。從劉沁的ching light中我們看見大陸藝人的另一種可能。現居北京的劉沁,除了寫歌還是寫歌。包括李宗盛與林憶蓮合唱的「我明白」、莫文蔚的「怎麼了」、蘇慧倫的「陌生人快樂」、以及辛曉琪的「清晨」都是劉沁的個人創作。兩岸三地的音樂人,自香港回歸後,更加破除地界的限制,而有了更勝以往的音樂互動。不同於初期的中國火,如竇唯、張楚、何勇等,所展現的全然濃烈的北京搖滾。劉沁的ching light所表達的,是一個跨亞洲全區域的流行語言,是現代的、是潮流的、是平易的。
包括西洋電子舞曲、日本流行音樂,甚至韓文歌,現今的亞洲音樂市場處處充滿不同的可能。劉沁的ching light正是亞洲音樂的無限可能的其中之一,她不但是個集詞,曲,編,制,唱於一身的完全創作歌手,在她豐富的音樂作品裡,我們更看見亞洲音樂創作的新亮點。
14歲時,開始組第一支POP樂隊,創作出十幾首單曲:《留下好嗎》,《陽光還是那麼金黃》,《讓我知道你的心》,《帶我出去》等等。那時在當地,這是一支最年輕的樂隊組合。
17歲時,開始組第二支樂隊—AUTO樂隊。劉沁擔任鍵盤手、創作人及主唱。在此期間,創作出更多的作品,如《探望》,《夢,等著醒來》,《尋找驕傲的春天》,《灰眼睛》等,並在江蘇省範圍內進行了大量的小型演出,深受當地媒體及同行們的關注,並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年,劉沁報考南京藝術學院鋼琴系,以專業成績第一,文化成績第三的優異成績被錄取。由於手小,不能跨到八度,因此大部分老師都認為此學生在鋼琴演奏上很難演繹高難度的作品;與此同時,考官們又驚喜地發現劉沁對音樂有著超出常人的天賦及創造力。
可當時的劉沁,全身心已經被音樂深深的感染及主宰,並告訴自己一刻也不能再失去它,不能再等待下去了。於是,在準備了一年之後,便隻身一人來到北京,尋求更廣闊的音樂天地以滿足她對音樂的渴求。
18歲時,劉沁在北京開始她既艱難又快樂的幕後音樂生活。同年為陳林創作《陽光還是那麼金黃》,《第五季》;朱樺的《心不忍》;孫悅的《走出來》,《浸透》;並參與羅中旭的第一張專輯的編曲工作。
19歲時,劉沁為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節目組拍攝第一支MTV——《夢,是寶貝》。此時正值李宗盛為林憶蓮的專輯邀歌。透過一個音樂界的朋友,將劉沁的DEMO帶拿去香港滾石公司。李宗盛對這卷DEMO表現出極大的欣喜和關注。劉沁的創作才華讓李宗盛驚為天人,立即派工作人員遣北京與劉沁商談並希望與其合作。
1995年,劉沁與香港滾石公司正式籤約,成為旗下創作人及歌手。其間的作品有,林憶蓮的《我明白》;蘇慧倫的《陌生人快樂》;莫文蔚的《怎麼了》;周華健的《晴朗》;夢幻想的《平安夜》等。
1998年11月,推出劉沁的第一張個人專輯《青睞》。在臺灣被眾多知名樂評人評為本年度最佳新專輯。
同年入圍臺灣金曲最佳新人,並接受海外許多關注劉沁音樂的知名電臺、電視臺、雜誌的特別專訪,有TVBS、NHK、MTV、ELLE、CHANNEL[V]、VOGUE、SOK、《周刊》、《民生報》、《醉心頻道》、《臺北之音》、《大成報》、《聯合報》、《中國時報》、《錢櫃》等等,並由李宗盛代劉沁在臺灣出徵。
劉沁的音樂顯然是屬於慢熱的那種的,但一旦你走入劉沁的優雅的高格調的音樂家園,細細品味她的全情創作和那個女人心氣變得更為強烈、內在韻味變得更為悠長、濃鬱的內心世界,你一定會有一份真正的感動。
在她看似平凡的外表下,雙手間卻能將生冷的音附彈奏出幻妙的樂章。在她看似東方羞澀的神情中,舉手頭足裡完全屬於現代的自信魅惑;在她看似薄弱細的身型下,卻能發出那麼深刻的撞擊人心的聲音。
劉沁音樂,是一場冰與火的相遇,展現一個水樣的聲音,柔媚而自我;又像一陣微風,在身邊輕輕地吹著,愜意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