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蒙精通各種削皮剝皮技巧,承包十幾年家庭削皮重任,10歲練成蘋果皮一刀到底、筷子削土豆皮神技,在削皮刀測評這件事上,她當仁不讓,圖文並茂的報告寫得也是相當精彩!
10月30號收到李斯特的快遞之後,我就開啟了磨刀霍霍向瓜果的生活。先上一張全家福:
❶ WMF/福騰寶 果蔬削皮器
它的外觀很普通,非常鮮豔的正紅色樹脂刀身,加上一枚鋸齒刀片。刀身是磨砂質地,握感很好,且不會打滑,刀柄內側有凹陷,正好放大拇指。尾部有小洞,可以掛起來。
❷ VICTORINOX/維氏 削皮刀
歪脖子的賣萌削皮刀,造型像一個黑色彈弓,不過是把皮筋換成了刀片。重量是四把刀中最輕的,但握柄不夠圓潤,握著不太舒服。好在小巧玲瓏,可以採用多種握刀方式,處理各種削皮情況。刀刃平直,無鋸齒。尾部有個大圓洞,方便懸掛。
❸ Joseph Joseph 削皮器
這款是4把刀中顏值最高的,我親切地稱它為JoJo~~外形像一個透明的飛碟,內含三種刀片,分別是標準型、鋸齒型和切絲型,將「飛碟」中心的金屬圓片翻轉90度,可以旋轉切換不同的刀片。邊緣伸出一個帶小洞的金屬片,開始以為只是一個掛扣,沒想到還是一個秘密武器!(後面有揭秘)
❹ Kyocera/京瓷 180°旋轉削皮刀
它真的不像出現在廚房中的工具,大概是因為設計太精密。紅黑相間的外觀,雪白的陶瓷刀片,頭部帶有一個黑色的轉輪,可以控制刀片180度旋轉,但是可以鎖死定位的只有五個角度:0゜、45゜、90゜、135゜和180゜。刀柄呈流線型,暗紅色光滑的表面部分覆蓋了防滑的黑色橡膠,是4把刀中握感最好,也是最重的。刀柄沒有留孔,要掛起來只有通過刀頭。
第一項考驗:削南瓜
收到快遞的第二天正好是萬聖節,超市一進門就是一大堆的南瓜,可是被面具、鬥篷、蜘蛛、殭屍環繞的南瓜讓我一度懷疑它的可食用性。擠在一堆小朋友中間,我挑了一個看起來最好吃的南瓜。
噹噹當!
我把切下來這一半的表皮部分劃了個十字,四個傢伙分工合作。
首先上場的是維氏小刀:
削下來的南瓜皮來個特寫:
整體感覺小傢伙還是挺鋒利的,用著比較順手,削得很快,但是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削下來的皮很厚,連帶了很多果肉,而且皮很容易斷。
接下來出場的是高冷範兒的京瓷刀:
特寫:
京瓷刀的使用體驗簡直給我重新定義了「削」這個字。在此之前所謂的「削」,包括剛剛的維氏小刀都充其量是個「刨」字。削,是多麼細緻的一個動作啊!
其實最開始還是考慮到陶瓷刀片比較脆弱才削得比較慢,沒想到效果驚人。照片中可見削下來的南瓜皮有多薄,而且去了皮的那1/4明顯比維氏削的那塊顏色深。可是問題來了,當你想追求效率的時候,根本使不上勁,快不起來。
雖然京瓷的握感很好,而且有5個角度可以調整刀片位置,但在使用過程中依然不好發力,可能是因為刀片距離手握處太遠。根據我的使用習慣,這個角度是相對而言最好用的:
第三個出場的是其貌不揚的WMF:
擔任體驗官期間最大的驚喜就這麼發生了……
我甚至覺得本次削皮刀的測評可以提前結束了。
究竟怎樣的削皮刀才算是好的削皮刀?動作快準狠,皮薄肉少,一刀到底。這一切WMF都給你了,簡直淚流滿面。
平靜了好一會兒我才決定看在顏值的份上,再給JoJo一個機會:
情況就是這樣咯,跟WMF比簡直是車禍現場。
原本以為鋸齒刀片更適合削硬皮瓜果,結果JoJo的鋸齒根本削不動南瓜,換了標準刀片後表現也不及維氏小刀。
最想吐槽的是握感,因為中心的金屬片會活動,所以在使用過程中大拇指必須一直按住它,而且刀片活動的角度範圍太大,實在不好控制。
排名:WMF>維氏>京瓷>JoJo
第二項考驗:削番茄
我簡直就是為了這項考驗才來申請做「體驗官」的,在我十幾年的削皮生涯中,番茄一直是難以攻克的關卡。
對於番茄這種皮薄質軟的蔬果,通常我們都會採用開水燙的方法使其皮肉分離,再徒手剝皮。(這段話怎麼這麼血腥……)這種方法雖然可以最大程度地保存果肉,但操作麻煩,而且皮很難完全去淨。用刀削皮,則會削去很多果肉,或者直接把番茄削爛了。
真是一項令人期待的考驗呢!
鑑於WMF在上一場中的突出表現,這次讓它打頭陣。
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刀片足夠鋒利,基本都是一刀到底沒有粘連,切面平整,而且削的皮厚度均勻,沒有帶走多少果肉。
接下是JoJo和維氏,因為表現不佳,沒有給它們多少上鏡的機會。(真相是番茄汁濺了一手,實在不好拍照)
照片中可以看到,番茄去皮之後的表面坑坑窪窪,部分刀口過深,有果汁流出。而且出現了以下問題(JoJo情況類似,換了兩個刀片然並卵):
這兩款削皮刀在處理軟皮瓜果的時候普遍會出現這種當斷不斷的情況,可能是不夠鋒利,削皮厚度嚴重不均。
擅長精細活兒的京瓷刀表現稍好,削下來的皮一如既往地薄,可惜效率依然不高。但是照片上看到切面真是超級平整超級光滑,我簡直有一種在做雕刻的感覺。
排名:WMF>京瓷>維氏>JoJo
第三項考驗:削土豆
這大概是世上每一把削皮刀義不容辭的責任吧。(雖然我用一根筷子就可以解決了,偷笑ing)這樣大眾化的蔬菜,削皮效率是第一位,第二就是挖坑。
維氏:無功無過,意料之中,碰到有坑的地方只能多削幾下。
WMF:削得皮更薄,更完整,而且你沒發現鋸齒刀片削過的痕跡更高大上麼?(我還真是偏心)然而有坑的地方無能為力。
京瓷刀這個高貴冷豔的白富美為什麼要讓它來削土豆呢!就算是削成一朵花也是要下鍋燉的啊!慢工出細活在削土豆這件事情上實在是沒什麼用。
這一場JoJo的表現給了我很大的驚喜,削皮最完整!最薄!!最順手!!!
關鍵還有挖坑的秘密武器!100分不解釋。
排名:JoJo>WMF>維氏>京瓷
第四項考驗:削蘋果
對於視削蘋果為人生一大樂事的我,特意把它留到了最後。很久以來,在試用了很多把削皮刀之後,我一度覺得只有下面這種最樸實無華的水果刀才能最隨心所欲削出我最愛的蘋果。所有不能一刀削完整個蘋果的削皮刀都不是好削皮刀!
維氏:
削出的蘋果很圓潤,可是削下來的果皮零零碎碎一堆,不好看。
WMF:我不說話,自己看圖。
當然,保持圖中的姿勢按順時針方向削完整個蘋果還是挺費勁的。
京瓷:這把刀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保留果肉最完整的狀態。
JoJo:開始以為JoJo無法削出一整根蘋果皮,後來發現逆時針方向很好削。一直保持住姿勢,削整根沒問題。
不過我沒有一直穩住,中途又換成了不帶鋸齒的標準刀片。真的是超級順滑,有些地方削得比京瓷還薄。
排名:JoJo>WMF>京瓷>維氏
推薦程度排名:WMF>JoJo>維氏>京瓷
從綜合表現上來看,WMF在各項實測中雖然不是每一項都盡善盡美,但是其適用範圍之廣,處理不同情況性能發揮之穩定,效率之高,實在是不可多得。
JoJo增加了切絲以及挖坑的功能,還有圓滾滾清新的外觀,實在是討人喜歡。再上兩張圖:
從那以後,我拌的涼拌黃瓜都格外好吃。
外殼可拆,清洗方便。
維氏的表現是我們對削皮刀印象的平均值,總的來說就是不好也不壞。雖然是根據人體工學設計的歪脖子造型,但用起來並不覺得多順手。
可能是個人習慣的問題,慣用手臂的人比較適合維氏和京瓷,慣用手腕(我就是)更適合WMF和JoJo。
京瓷:如果你想把經手的每一個瓜果都削成藝術品的話,它就是你的不二選擇。
聽說手拍化妝水吸收不好,得用化妝棉?那就請大家來推薦好用的化妝棉吧。請用文字、照片、圖片等任何姿勢告訴我你的選擇。
留言或發郵件至list@eqingdan.com,只要你說得有理,我就給你曬出來!
▎推薦閱讀 點擊標題即可閱讀
App Store | 清單
知乎 | 李斯特
微博 | 清單Eqingdan
Flipboard | 清單
簡書 | 品質生活用品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