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喜歡《京劇貓》的小夥伴們千萬不要錯過,趕緊抱著這兩本書和娃一起玩起來吧~
咦,等等!有家長問《京劇貓》是什麼?與國粹文化有關嗎?如果既不懂京劇,又不是貓迷,能帶著孩子一起玩嗎?
不要慌,我之前和你們擔心的一模一樣。
但仔細研究這套書後我發現,這可是本老少皆宜的讀物.
如果家長想要通過有趣的方式讓孩子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知識,但又不知該如何下手,且自己的知識儲備又差那麼一點點,那麼這套書恰好能夠幫助我們彌補知識短板!
用遊戲的方式帶孩子從故事中邊玩邊學、培養專注力、推理分析能力、空間想像力、動手能力、還能幫助孩子發散思維促進與科學有關的奇思妙想。
在了解這套書之前,我們先來補充一些有關這套書的背景知識吧。
《京劇貓》是一部百分百的中國原創動漫,是國內第一部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京劇及功夫元素的動畫作品。
據編劇介紹,這部劇光是劇本就寫了3-4年,人物設計就做了20多稿。從服飾、古建築到語言使用,全部非常考究!
整部劇貫穿了孩子們喜歡的奇幻、冒險、俠義故事、還有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
是一部真正把中國元素中的正能量、民族精神、孩子自我成長、以及中國功夫、搞笑內容融合到一起的兒童劇。
這部劇在國內外上映後,受到一致好評。
第三季在國內上播時連續獲得全國、全網、區域收視率第一。
2018年在馬來西亞ASTRO小太陽頻道開播時不到一周時間,收視率高達1.9,突破了該時段的收視記錄,並且在當地引發了較大的轟動。
好書配好劇! 京劇貓《大偵探》+《聞香大迷宮》就在這個暑期隆重上市了!!
小手電、大探秘、科普文化、立體迷宮嗨玩不停!
快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細節吧!
本套書共有兩本。
其中《大偵探》是一本暗藏機關的探秘書,共貫穿9大場景,內含70餘個國學及科普知識、118句國學經典,並配有神秘藍光小手電一隻!
而《聞香大迷宮》則有一項特殊超能力,那就是畫中的物品真的能散發出香味! 聽起來是不是很神奇呢?是真的哦!
這本迷宮書裡一共包含10大立體迷宮場景,其中有4個場景中的圖案經過特殊印製能夠散發出不同香氣!用手輕輕一搓,不同香味就會出現。
而頁內迷宮設計是立體畫風,結合56個國學和科普知識,把遊戲互動與知識要點相結合,學習起來一點也不枯燥!
與其說這是一套遊戲書,倒不如把它看成培養孩子專注力、激發他們好奇心的知識書。
在《京劇貓大偵探》的九大場景中,將京劇貓的故事串聯其中。
孩子們在跟隨書中線索提示引導的同時,還可以利用配好的神秘小手電來幫助探秘!
這隻外表酷似一支筆的小電筒,握在手裡剛剛好。
裡面已經配好了電池,打開後蓋去掉隔離膜,按下筆蓋就可以使用,鑲嵌在盒內最上方的位置,一打開就看得到。
別小瞧這隻小電筒,一般書裡你可見不到。
它在接下來的探秘活動中可要派上大用場的!因為孩子們一旦拿起電筒開始遊戲,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接下來,他們會發現在每一頁的故事裡,都藏滿了秘密…
粉色勾畫部分即尋寶小電筒(已配好電池)
而仔細觀察《聞香大迷宮》,這本迷宮書和傳統的迷宮遊戲有點不一樣!
首先,普通的迷宮一般長這樣:開頭簡單做出說明,標出起點和終點,然後就可以開玩了。
而這本書裡畫面全部都是立體的。
比如下圖中的樓院、纏繞在各處的繩子……
立體畫風的設計無疑給孩子們的尋找增加了難度,他們必須發揮空間想像力才能從隱藏的線索中找到答案。
PS:像上圖中右邊那幅畫裡的繩子辨認,我可是找了好幾次才做對。
其次,每個迷宮場景的開頭部分,都會結合動畫的故事情節,附上一小段解說,然後再發出靈魂拷問。
也就是說,小朋友們除了要走出迷宮、還要找到題中要求散落的細節、甚至還要開動腦筋回答問題!這樣一來,既有故事性又有趣味性。拼了一張圖,大家看下吧。
還有一點,當然也是迷宮書裡獨有的特點——香氣!
這是考驗孩子嗅覺和觸覺的小細節。
為什麼這麼說呢?
如果你仔細用手指摸觸摸標記香氣的圖片,或者用指尖輕劃紙面,會隱隱感到有「沙沙」的感覺。
我和孩子猜想,或許正是這種沙沙的材料散發了香氣。
而且,這種香氣在受到手指反覆輕柔後會產生變化,而這些細節不仔細觀察體驗是不易被發現的!
散發香氣的就是下圖中這四樣~你們可以試試,看看蘋果和南瓜的香氣到底有沒有不同呢?
這套書很適合鍛鍊孩子的推理、分析能力。
比如在《京劇貓大偵探》裡,用小手電搜索,你就會發現原來書裡不但藏了人、藏了物、還藏著字!
當我們把這些字串起來後,一起大聲朗讀,發現它們似曾相識。
原來,每頁中隱藏的文字串起來都是詩裡的句子,而且與故事畫面內容相關!
這個設計很妙有木有?!
孩子先找到被打亂的文字大聲朗讀、然後根據畫面內容進行聯想、最後依靠聯想、推理、分析,把找出的文字重新排序,結合以前學過的古詩詞,破解密碼!
太好玩了!直接上圖!
在「過年了」,這一場景中,我們在若干字找「爆」、「竹「、「聲」、「中」的關係,又聯想到本頁的內容是在講過年的故事」,那我們立刻想到了之前學過的王安石寫的《元日》中的前兩句。
於是接下來就接著找到後幾個字,看看到底猜的對不對。
如果最後找出來的字都能和詩裡的句子對上,說明字謎解讀成功!這時可以趁熱打鐵,鼓勵孩子把後面幾個字謎遊戲都玩了。
如果孩子對這首詞比較陌生,沒關係,偷偷看看答案也是可以的!文末就有提示哦~
看完提示,剛好可以幫助孩子在複習古詩詞的內容,順帶進行聯想。
比如過年時,我們都會做些什麼?吃些什麼?有什麼好玩的呢?
孩子們可以先進行聯想,然後再和書裡的內容進行對比分析,看看有哪些是自己了解的,有哪些是遺漏掉的。
傳統文化,是整書中重點要輸出的內容。
拿《京劇貓大偵探》中的「過年了」這一場景舉例,我們可以看到一些非常熟悉的畫面:掛燈籠、放鞭炮、舞獅子…
圖片說明:原諒我們已經迫不及待的用鉛筆做了標記
但還會出現一些現在孩子們不常看到的如:抖空竹、捏糖人…這些漸漸離我們遠去的傳統技藝。
而這些關於放鞭炮、春聯、糖人的製作、花燈的由來、以及國人喜愛的青花瓷等等的內容解說,在書後都有專門講解。
而傳統玩具這一章裡,會講到一些古代流傳下來的手工製作玩具,與民俗關係密切,材料大多用泥、木、竹、石、布、面、金屬、皮毛製成。
除了文化傳遞,小科普也是本書的亮點。
比如在《大偵探》「頭蟲節」的故事裡,孩子們除了要找到書中的幾位主要故事人物、還需要找到七星瓢蟲、桑蠶、蜜蜂等昆蟲。
找到這些昆蟲後,還需要進行思考哪些是益蟲,哪些是害蟲,並說說為什麼、想好了可以再參考答案。
當然,答案中還會引導孩子繼續思考,有哪些我們看上去很像昆蟲,但其實並非昆蟲的節肢動物。
而「守護巴山」的故事中,孩子們需要找到狼、獵豹、棕熊、鱷魚等食肉動物。
而在科普內容中,就會結合文中的內容將出現的食肉動物、食草動物、甚至水生動物做對比。
而在《京劇貓大迷宮》的科普內容中,我們還進行了一系列知識拓展。
比如在「南瓜美食」這一迷宮中,要求找到隱藏的鼴鼠。
同時書後的科普板塊還講到了鼴鼠的特點:與老鼠相比,鼴鼠是個「大胖子」,身長几乎是老鼠的10倍!
它們長期生活在底下,視力已經退化;但嗅覺靈敏,鼻子是它的「探測器」,幫它們發現世界。
怎麼樣,這套《大偵探》+《聞香大迷宮》玩下來是不是很有收穫呢?還有更多的豐富有趣的細節不能一一描述了,等待你去發現吧。
知識就是這樣,一個點、一條線,一張網、一個面。
一套書,幫助孩子們邊玩邊學。
在提高各種能力的同時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知識、了解中國歷史,
同時還能進行科普知識的拓展、發展創意思維,何樂而不為?
期待有心的家長們能帶著孩子們玩出更多的花樣!!
想要知道更多優質童書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