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15:29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張留 共享聯盟蕭山站 蔡卡特 李展
冬春轉換時節,蕭山也在加速迎接「智造」的春天——
12月17日,蕭山召開智能製造推進大會,再度吹響向新製造中心挺進的號角,加速創建全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作為傳統製造大區,蕭山曾感受到陣陣寒意。在「十四五」前夕,蕭山加速布局智能製造,會在冬天過後收穫花開滿園、碩果滿枝嗎?
布局智造 謀求「四鏈提升」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
在當天的會場上,記者看到了一份文件:蕭山創建全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的實施意見,其中有不少涉及價值鏈、產業鏈、創新鏈和人才鏈的扶持政策。
成本優勢,曾是蕭山製造的競爭力所在。該地的創新研發投入,一度低於杭州全市平均水平。
蕭山這場智能製造推進大會釋放的最大信號,是樹立向價值鏈、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提升的導向。正如蕭山區委主要負責人所言:「在『四鏈提升』上求突破、促轉型,讓蕭山製造再度強勢崛起。」
謀求「四鏈提升」,對蕭山絕非易事。
翻看蕭山產業的歷年曲線,能很清晰地看到這種謀求的邏輯緣起——作為縣域經濟的典型代表,盛極之時,蕭山的工業總產值一度佔到杭州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然而,當大城市、城市群成為工業化的主體形態時,蕭山無法再一招鮮。認識不足、能力不足、人才不足、生態不足等,都成為製造業發展的短板。
這並不是蕭山的獨有困擾,而是各個傳統製造重鎮所面臨的共性難題。
回過頭看看幾年前的蕭山,作為製造轉型先行承壓地區,如何面對標兵變追兵的尷尬,如何實現彎道超車變道超車,仍是一個很難解答的問題。
從智能製造推進大會倒推,回顧蕭山兩年多的探索實踐,可以窺見一條清晰的奮起邏輯——
轉變觀念先行。2018年11月,蕭山發起新一輪解放思想大討論當月,便首次召開數字經濟發展大會,全面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要求率先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產業數位化標杆區。
平臺建設為王。2019年4月,蕭山首次召開創新強區大會,提出以「1+4+X」產業平臺為主陣地,在「兩帶兩廊」產業布局的基礎上,謀劃以「四大產業新城、兩大產業基地、八個特色小鎮、六個產業社區」為重點的「4286」產業載體建設行動方案,發出「不能輸給這個時代」的吶喊。
緊貼時代脈搏。2019年10月,蕭山召開全區新時代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這是在杭州發布「新製造業計劃」之後,蕭山首次召開的製造業主題大會,堅定實施新製造業計劃「一把手工程」,並向製造業作出「四項承諾」。
政策供給支撐。今年5月,蕭山召開打造新製造中心動員大會,響應浙江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的要求,目標直指「全力打造全球先進位造業基地」。蕭山率先在政策供給側拿出了史無前例的支持力度:到2022年底,蕭山區委、區政府將統籌超1000億元資金,提供1萬畝產業用地。
可見,蕭山一直在持續「播種」製造業的數位化轉型。
「從失速到趕超,並沒有那麼容易。」12月17日,一位蕭山幹部在智能製造推進大會現場感慨,這兩年多時間,蕭山其實仍處在加速趕超跨越的階段,但蕭山的信心一次比一次堅定,而且布局的力度一次比一次大。「有一句話說『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我覺得用這句話形容蕭山過去兩年多建立起來的信心,就非常貼切。」
精選賽道 做到心中有「數」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當天的智能製造推進大會現場,3家精挑細選的智造企業上臺發言,它們已經建立的「新工廠」,有AI包裝設計師,有高度集成的管理系統,是蕭山實現產業躍遷的新生力量。
從傳統到未來,蕭山製造真能迎來又一春嗎?
必須看到,蕭山製造的實力依然強勁。製造業企業2萬餘家,規上製造業企業1428家,中國企業500強4家,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13家,數量均居杭州第一、浙江前列。
一個產業與城市耦合的窗口,也朝蕭山打開。杭州亞運會、長三角一體化、浙江大灣區建設、浙江自貿區擴區……重大機遇、重大戰略、重大事件在蕭山高度疊加,無疑是以城市轉型發展帶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最佳時機。
城市所面臨的發展機遇,產業所具備的雄厚底蘊,確實讓蕭山擁有了向新製造中心挺進的「最強底氣」。面向「十四五」乃至今後更長一段時期,新製造中心或將持續引領蕭山趕超跨越的強大動能,蕭山重回製造「中心位」乃至經濟「中心位」不無可能。
從功能的角度,中心意味著主導和引領。
「濱江和餘杭,其實就是通過產業集聚,提高了產業能級。」一位幹部表示,蕭山希望利用製造業的深厚底蘊和自身的樞紐位置,吸引更多的項目、企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落戶,賦能傳統產業,吸引新興產業,形成新的產業生態,從而構築杭州乃至浙江發展的強大動能,打造聚合浙江、輻射長三角、引領全國的新製造中心。
圍繞這一總體目標,蕭山精選了一條智能製造的賽道。
蕭山區委主要負責人解釋道,關於智能製造的定義有很多,但在蕭山看來,關鍵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數」。「我們就是要通過5G、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手段,幫助傳統製造業數位化轉型升級,讓工廠更智慧、產品更智能、提質更增效。」
定位和目標一旦明確,前進速度就會更快。
從去年以來,蕭山啟動製造業智能化改造「十百千萬」行動。蕭山希望通過三年時間,打造「十」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百」個智能製造項目、「千」個數位化改造項目、「萬」家企業上雲,並面向2萬多家製造企業,推出智能化改造診斷。
蕭山沒想到的是,跑得比自己預想的更快。這個「三年計劃」,如今已提前一年全面完成。近兩年來,蕭山累計完成數位化改造項目643個,企業上雲1.6萬家。通過數位化改造,規上工業企業的利潤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率、勞動生產率、增加值都有了大幅提升。
更大的變化正在路上。我們注意到,根據12月17日蕭山智能製造推進大會部署,為了打好蕭山製造向蕭山智造轉型基礎,蕭山將加速啟動智能製造行動的2.0版本。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未來?
按照蕭山的願景,到2025年,將實現工業增加值、企業數、投資額等重要指標在2018年基礎上「翻番」,建成工業網際網路標杆區、產業數位化第一區、民營經濟活力引領區和新製造總部集聚區的「新四區」,形成質效明顯、創新活躍、競爭強勁的全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數字經濟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新製造中心。
「智造」的種子已播下,春天還會遠嗎?
16082765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