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上世紀的香港武打電影,相信不少的觀眾腦海中一定會在第一時間浮現出不少熟悉的名字。李小龍、成龍、洪金寶、李連杰、甄子丹等等這些演員們如同一顆顆耀眼的明星,同港片最輝煌的時代一起被後來者所記住。
而在這批人中,洪金寶和成龍的師弟,元彪,則似乎始終並不如前者們那麼「紅」,這對於不少喜愛他的影迷們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遺憾。
單純論武打實力,元彪一點不遜于成龍和洪金寶。論外在形象,相信大家都會認為元彪完勝兩位師兄。論武術指導能力,兩座金像獎自然也不是白拿的。但問題也就出在這裡了,各項條件都不差的元彪,為什麼在影壇的成就卻明顯不如兩位師兄呢?
如今的娛樂圈,擁有「姣好」的面容和優渥的家庭條件似乎成了流量明星和小鮮肉們的標配,但這樣的條件放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港星中,似乎並不適用。
成龍和洪金寶可以說都是苦出身,所以在那個年代都是不得已才選擇了戲曲和武術這條道路,不為別的,只是能夠更好的餬口和養家。也正因此,兩者才會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飯碗」,拼了命的在劇組面前表現,甚至絞盡腦汁的去思考如何才能夠贏得導演和觀眾的喜愛。
另一方面,家世和兩位師兄相比更加「顯赫」的元彪,既不用為衣食住行發愁,同樣也沒有外貌和專業上的任何擔憂,因此在真正步入社會和工作崗位上後,則顯得沒有師兄們那般「拼命」。
因此,我們看到了了電影中玩命想要逗樂觀眾的成龍,以及另闢蹊徑想要在武指和導演的崗位上有所斬獲的洪金寶,而元彪在兩人的襯託下則顯得不那麼「優秀」。
可以說,在那個年代中,先天和後天條件都更加不錯的元彪,正是因為這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日後在影壇的差距。三人的狀態也正如他在一次採訪中的評價一樣:
記者:說起成龍,在你們三個師兄弟裡邊,感覺你受傷的新聞最少,但成龍似乎總是受傷,是因為你功夫比他高嗎?
元彪:哈哈,謝謝!可不能這麼說,大概是我運氣比較好,他比較粗心大意。我們幾個身手不太一樣。成龍他比較拼,洪金寶很有勁力,我就比較靈活,所以可能造成了這種假象。
元彪作為兩者的師弟,自然年齡上要小一些。但將這一點放在整個香港武打電影的輝煌期來看,則似乎說明了不少問題。
1957年出生的元彪,比成龍小3歲,比洪金寶小5歲。正因此,他比兩位師兄進入邵氏影業的時間晚了好幾年,也因此錯過了與李小龍同組飆戲和學習的寶貴機會。也因此,當1976年的電影《少林門》上映時,成龍和洪金寶作為主角在影片中大放異彩,而元彪則只能作為小配角在兩位大哥身後跑龍套。
而比師兄小几歲的元彪,直到幾年後在師兄們當主角的電影《雜家小子》中才得以嶄露頭角,開始有了一些知名度。但相比起師兄們而言,無論是演員這條道路,還是武指和日後的導演之路,都晚了那麼一點點,也與港式武打片最輝煌的那段時間錯過了那麼一點點。
可以說,年齡雖然是最不起眼的一個原因,但可能也是最致命的一個原因。
從元彪整個職業生涯的情況來看,除了一些外在條件之外,性格因素自然也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和兩位師兄略顯「豪放不羈」和「花心」的特質比較起來的話,元彪則更符合一個乖巧的小師弟形象,即使是步入婚姻生活之後,他性格中低調內斂的成分依然沒有絲毫改變。
結婚之後的元彪,很快的適應了這種生活,並逐漸的將生活的重心挪到了家庭中,並從此開啟了一段顧家疼老婆的娛樂圈佳話。因此,影迷們在九十年代之後,越來越少的看到了他在熒幕中的表演,反而在新聞中得知了他以半退休的狀態遠飛加拿大的消息。
從一個演員和明星的角度來看,這樣的狀態顯然有些「對不起」影迷和觀眾,但作為一名丈夫和父親,他則是非常的有勇氣和擔當。
時過境遷,儘管元彪在事業上的成就與兩位大哥不可同日而語,但相信這樣顧家也同樣敬業的男人,依然是不少觀眾心中的「最佳男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