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彪為什麼沒能像成龍洪金寶那樣紅?
5月22日,電影《絕命逃亡》在京舉行發布會,成龍好兄弟元彪作為神秘嘉賓驚喜亮相,「大叔」現場變「萌叔」,為觀眾送上豐富表情包。
成龍向來以膽大真實著稱,在電影裡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危險鏡頭,此番在廣西拍攝《絕命逃亡》也險些遭遇「絕命」時刻。
相信大家都知道成龍、元彪還有洪金寶是同門師兄弟,他們組成的「夢幻三人組」可以說是香港動作片的時代印記,是很多港片追隨者的美好回憶之一,三人合作的《A計劃》、《夏日福星》這些電影也早已成為經典。
今天小編就借著這個機會扒一扒元彪,他為什麼沒能像成龍和洪金寶一樣紅呢?
1、元彪是成龍、洪金寶的師弟,年齡比後兩位小,成名較晚。
元彪在七小福中,年齡是最小的一個,但綜合素質完全不弱,甚至對於武打電影來說,元彪的身形應該算是最好的。而且其他條件諸如身體協調性、柔韌性甚至也都要比成龍好,腿功則是他的招牌。同時,論起電影中的武打動作,元彪有時候甚至打的也要比成龍更有觀賞性,有看過他們電影的朋友想必會發現元彪的動作簡潔但瀟灑靈動,其疾如風。
當然了,打的好歸打的好,這跟以後在影壇的發展沒多大關係,說到底天時地利人和都要綜合起來看。元彪1957年出生,成龍1954年出生,洪金寶1952年出生,元彪本來就是成龍、洪金寶的師弟,所以後來的發展軌跡跟這個也有關係。
洪金寶1966年進入邵氏電影公司,慢慢地開始做起了副武指,磨礪了幾年之後在1971年加入嘉禾(李小龍在同年籤約嘉禾),1972年開始當主角,1973年還在《龍爭虎鬥》跟李小龍過了過招
成龍則在1971年真正開始演藝生涯,從武師、跑龍套做起。而1973年,他和師兄洪金寶出現在了上面提到的同一部電影中,成龍在影片裡飾演被李小龍先生痛扁的反派小嘍囉。
至於元彪,那時候的他還只演過少數幾部電影,臉都不一定看得清的角色……
時間來到1976年,元彪幸運地同師兄成龍、洪金寶合演了一部電影《少林門》,不過他還是龍套,而兩個師兄已經都是主角了。
值得一提的是,《少林門》這部電影的導演是吳宇森。而那時候的成龍,被導演過《唐山大兄》的羅維賞識,進入羅維影業公司之後又受到其力捧,拍了幾部片雖然反響不大,卻已經坐穩了主角的位置。而洪金寶更順,在嘉禾簡直無往不利(洪金寶為嘉禾拍了很多年電影,不過從未籤約),已經開始當起了導演,由他導演的電影《三德和尚與舂米六》是香港功夫喜劇片的開山之作之一。
小几歲的元彪,直到1979年被師兄洪金寶拉去《雜家小子》拍戲,才開始當主角,幸運的是,第一次就獲得了成功。
不過現在再回頭看,元彪22歲成名也一點不晚,他吃虧的永遠只是相比於兩位師兄的年齡罷了。
2、他家境殷實,不用靠電影謀生,更重要的是他的風格局限性較大。
1979年的《雜家小子》之後,元彪又出演了成龍轉投嘉禾後導演的《師弟出馬》,事實上,成龍很早就想自己當導演了,身為導演,整部電影才能真正去由你掌控,風格、節奏等等才能自己把控,是真正屬於自己的電影。如果我們有耐心去細究的話,你會發現那時候成龍自己導演的電影一般都要比他只是當演員的電影好一些。而元彪一直以來都是想要做武指,他自己也表示過如果有機會他也想當導演,但有兩位師兄在,想必他自己也慢慢放棄了當導演的想法。
雖然沒有機會和兩位師兄一樣當導演,但元彪那幾年出演的兩部洪金寶導演的《雜家小子》和《奇謀妙計五福星》都拿了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也算是小有成績。而在1983年到1985年期間和兩位師兄合作的《A計劃》、《快餐車》、《福星高照》、《夏日福星》都是非常值得珍藏的經典之作,雖然那大概已經是元彪影壇生涯的最頂峰了。
事實證明,元彪在兩位師兄導演的電影中都能表現的相當出色,而在他們的保駕護航下,元彪也成為當時香港家喻戶曉的動作明星之一,甚至那幾年自己主演的《波牛》等電影還為其在日本賺足了人氣,風頭正勁,知名度並不遜色成龍、洪金寶多少。
元彪在電影裡的動作雖然瀟灑飄逸、行雲流水,然而真正能觸動觀眾、吸引觀眾的總會是成龍的搏命演出。你要說元彪不拼?也不算,但在成龍、洪金寶導演的片子裡,他的角色總是相對醬油的,確實也不需要做那些特別危險的動作;而另一方面我們也不妨大膽揣測一下:元彪家境殷實,本身不靠電影也可以過日子?
元彪採訪資料:
記者:說起成龍,在你們三個師兄弟裡邊,感覺你受傷的新聞最少,但成龍似乎總是受傷,是因為你功夫比他高嗎?
元彪: 哈哈,謝謝!可不能這麼說,大概是我運氣比較好,他比較粗心大意。我們幾個身手不太一樣。成龍他比較拼,洪金寶很有勁力,我就比較靈活。
是的,成龍太拼了,元彪不用。成龍從小苦慣了,家庭條件很一般,一旦這條路走順了,肯定不顧一切的走下去。洪金寶雖然家境不差,不過走上電影和功夫這條道路跟家裡人也有點關係,他的祖父洪濟是老上海灘的電影導演和製片人,執導過不少武打片,祖母似鶯是二十年代的上海影星,在舊中華精武會諳習武術,後隨洪濟到香港發展,是中國影史第一代女打星。所以洪金寶的動作電影夢,也可以理解。
元彪的父親是上海人,開著毛衣廠,絕不缺錢花。說到元彪學藝這條路,跟其他師兄弟也截然不同。元彪小時候經常被他熱愛京劇的父親帶去京劇大師于占元那兒看戲,漸漸地小元彪自己對臺上翻跟鬥、打功夫那些東西有了興趣,所以他後來才被父親送到于占元處學藝。元彪就算這條路走不通,回到家中仍然是個養尊處優的公子哥,但很多師兄弟可沒這好條件。所以,當元彪沒有成龍那種一往無前的勇氣和魄力,如果想紅下去,更多的恐怕只能靠機遇。
偏偏那個年代,成龍、洪金寶可以說聯合開創了動作喜劇這個片種,而且他們分別領軍的成家班、洪家班(元彪也曾是洪家班一員)又都是香港動作電影的領頭人物,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功夫和風格不夠支撐他紅下去。
3、元彪是個低調內斂、顧家疼老婆的男人。
毫無疑問,元彪在離開兩個師兄之後自己拍的那些片並不吃香,因為他自己不當導演,又沒有洪金寶和成龍罩著,作為一個純武打演員想要混的好,確實很困難,儘管我們認為他演技並不很很差。從1987年三人合作的最後一部電影《飛龍猛將》開始,元彪逐漸脫離師兄獨自混飯吃,然而除了後來和洪金寶合作的兩三部電影外,並沒有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而此時兒女雙全的他也選擇了半退休的狀態,陪妻子兒女到加拿大過正常人的日子。
採訪資料:
記者:上世紀90年代你好像消失了挺長一段時間,是因為動作片市場不濟,無心江湖了嗎?
元彪: 最主要還是因為家庭的關係,孩子在加拿大,只有幾歲,所以1989年那年我就過去陪他們。我是那種工作完了就想要自己生活的人,你看我都很少出來宣傳的,喜歡靜。出國以後,在事業上確實放棄很多,耽誤個十年八年的,但沒關係嘛,現在孩子大了,你看我還是出來繼續打。但是你說動作電影開始轉變,確實也是。那段時期香港都是王晶那種無釐頭的電影,真正的動作電影開始減少。
元彪26歲就跟妻子彭秀霞結婚(洪金寶的電影《提防小手》女主角,洪金寶算是半個月老),兩人可謂娛樂圈的模範夫妻,出道這麼多年完全沒緋聞,在兒女出生之後陪他們去加拿大,等到他們長大後再真正重回影壇拍戲,說到底也紅過那麼些年,能為了家庭這麼做,其實非常值得尊敬。
下面這張圖是20多年前的一家四口
女兒結婚當天的場景
元彪在港片最輝煌的時代擔當了引領輝煌的角色。也許在多年以後,年輕的讀者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垂暮的老年人在講述他們電影教科書裡那個輝煌的年代,而你又叫不出名字來,別打擾他,這是他僅存的輝煌記憶。
他們三人是一個時代,是我最美好的回憶之一,致敬經典!
參考知乎「凱薩琳公主」的文章《元彪:紅或不紅,都是人生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