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是退化了四隻的爬行動物,在地球上90%以上的地區都有廣泛分布,也是一種比較古老的生物,在地球上有1.3億年的演化史,在歷史上曾對人類的祖先做過非常恐怖的事情,以至於現代人類大多數都比較懼怕蛇類,即使面對無毒的小草蛇,對於我們完全沒有傷害,但是只要看到它們的樣子,就本能的非常懼怕,這是一種刻在基因中的恐懼感。
擁有這樣的恐懼感,可以讓生命個體更好地在野外生存繁衍,相反那些不是特別害怕的,可能就直接被KO掉了,沒有後代留存下來,可以說蛇類對於我們的老祖宗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科學家曾統計數據列出了對人類最致命的十種動物,蛇類排在第二名,鯊魚排在第十位,而非常不起眼的蚊子卻排在第一位。其實蛇是非常重要的一類生物,可以影響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在食物鏈和食物網中佔據重要的一環。
雖然很多人怕蛇,但實際上並非所有的蛇類都對人類這個物種有威脅,科學家統計全世界範圍內共有3400餘種蛇類,但只有15%左右的蛇類是帶有毒性的,大部分都是無毒蛇。無毒蛇中也有一類蛇是我們比較恐懼的,那就是蟒蛇。在蟒亞科中比較典型的就是網紋蟒,它們是蛇中的巨無霸,體型最長。而在蚺亞科中森蚺是代表,它們是重量最大的蛇。
但是這些都不是我們常見的,在農村最常見的應該是一些沒有毒的小草蛇,當然也有毒蛇分布,例如問題中所說在莊稼上飛跑的小蛇,一般農村老人喜歡把它們稱之為「草上飛」、「土狗子蛇」或者「土公蛇」。
土公蛇實際上是劇毒蛇蝮蛇的別稱,它們的毒性非常強,可以比肩眼鏡蛇。在中國分布比較廣,也是經常被看見的毒蛇,尤其是在江浙一帶分布特別密集。經常會出現土公蛇傷人的事情,嚴重的可能會導致死亡。但是現在醫學技術比較發達,同時抗毒血清也都比較充足,只要被咬後不耽誤時機,儘快的注射抗毒血清,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土公蛇是一種小型的毒蛇,體長在60-70釐米左右,行動非常迅速,經常出現在田野旁路邊,身體表面雖然有花紋但接近於泥土的顏色,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忽略它們的存在,這個時候距離它們過近的話就容易受到攻擊。
在農村很多有經驗的老人也非常害怕遇到「草上飛」,去農田裡勞作就會非常的小心,當然這類蛇並非是真的在莊稼上飛跑,只不過速度較快,看上去就像是草上飛一樣。
在很多地方都流傳著,蛇會飛翔的事情,實際上它們並不叫作飛,只不過是更加擅長滑行罷了。在上個月《自然》雜誌上還出現過一篇蛇類飛行的研究論文,科學團隊建立了模型,從空氣動力學角度闡述了蛇「會飛」的原理。因為它們在空中可以做非常複雜的動作,身體既可以水平彎曲也可以垂直彎曲,非常的靈活。
對於這些「飛蛇」的研究,可以幫助科學家掌握更多的技巧,可能幫助我們製造出更先進的仿生機器人等。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