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大會以「亞洲文明交流互鑑與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包括開幕式、平行分論壇、亞洲文化嘉年華、亞洲文明周四大板塊。當晚,來自亞洲各國的藝術家帶來了各具特色的歌舞表演,其中韓國歌手鄭智薰(비)、韓國尹美羅舞蹈團驚豔亮相,同亞洲各國藝術家及表演團體一同為觀眾獻上了一場多姿多彩的亞洲文化盛宴。5月16日,韓國文化旅遊元素繼續亮相亞洲文化周的各項活動,讓來自亞洲各國的朋友們更好的了解了韓國的風土人情以及文化魅力。
5月16日上午9點,「亞洲文化旅遊展」在全國農業展覽館開幕。
據悉,展會規模約3萬平米,分為綜合展和專題展兩部分。其中,綜合展設置4個展區,包括亞洲文化旅遊序館、中國文化旅遊展區、精彩亞洲文化旅遊展區、亞洲文化旅遊創意展區;專題展設置1個展區,為亞洲世界遺產影像展。
其中,韓國館有韓國旅遊發展局、首爾觀光財團、釜山觀光公社、江原道、濟州道、慶尚北道、全羅南道、韓國旅行業協會等八個展位,將在5月16日~5月18日三天期間,舉行卡通人偶巡遊、韓服拍照體驗、AR拍照體驗、集章有獎遊戲、韓國美妝秀、韓國爆笑功夫劇《JUMP》表演、韓國旅遊問答等活動。
5月16日上午10點,「文明匠心——亞洲非遺大展」在中國國家圖書館第三展廳開幕。
來自韓國的鬥笠、紙藝,日本的陶瓷,尼泊爾的銅器,泰國的木偶、陶瓷,哈薩克斯坦的冬不拉、掛毯,馬來西亞的扎染、藤編以及中國知名非遺大師白明、姚建萍、張大豐、陸斌等13個亞洲國家和地區的60餘位手工非遺大師的匠心之作在此次亞洲非遺大展上共同亮相,同時展覽邀請到來自亞洲各國的二十位非遺大師齊聚現場,向觀眾表演和講述相關的文化和技藝傳承。
參展韓國藝術家向駐華韓國文化院院長韓在爀介紹作品
其中,韓紙紙繩工藝家樸永美,韓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樸炯璞,韓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第四號大師樸昌榮的作品作為韓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參與了展覽。
據悉,本展覽將持續到5月28日。
5月16日下午3點,「亞洲數字藝術展」在北京市海澱區創業路6號開幕。來自12個國家和地區的30位藝術家的數字藝術作品同時亮相,這也是在數字藝術領域,首次以「亞洲」為主題的大型藝術展覽。
其中,韓國藝術家李城在攜作品《無記:未回答的問題》、金允哲攜作品《三軸柱II》和《Argos》亮相展覽。
參展韓國藝術家向到場貴賓介紹作品
金允哲《三軸柱II》
金允哲《Argos》
李城在《無記:未回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