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續愛的創造,活出圓滿人生.

2021-02-22 佛山實話石說
編者按:本文是石明泉導師濟南深度療愈工作坊的後記。文中內容關聯到個案的部分均不涉及案主的隱私,僅是我個人的看到及感悟的表達。感謝每位課程參與者及案主在團體療愈的場域裡的敞開和付出。另,有一部分是對石老師在課程中的講述的理解和延伸,感恩老師以他的大愛、智慧和洞見對所有人的引領和點醒。在課程後記中經常會寫到,石老師的深度療愈工作坊就像一場靈魂的手術。不管我們身處哪個階段,是剛剛開始自我探索的旅程,還是已經得到了心靈的皈依,不管是為了解惑還是求道,在這裡,只要我們願意敞開和信任,跟隨道的引領,總會有看見和領悟讓我們洞悉障礙,打破執著,疏通能量,看見真相。而我有限的表達和陳述,也僅僅是工作坊的一瞥,無法呈現課程的全貌,願有更多的夥伴走進課程相遇自己,也祈願我有限的表達能照亮有緣人心靈的某個角落。


我們處在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疫情隔離期間,我們不得不把自己嚴實地包裹在一個隔離的空間裡,內在會有很多恐慌出現,但是嚴格的在家隔離卻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如今,大量復工,我們的生活開始走向正常化,而疫情終結的鐘聲始終未能敲響。我們帶著心底被激活的恐懼,不得不面對現實中的方方面面,外在環境已然不再安全,我們又該如何找到內在的平安?

雖然這個比喻未必恰當,在我看來,這個現象其實像極了人的心理機制。面對生命早期經受的創傷或者家族裡比較強烈的創傷能量,當我們無法面對或保證自己可以安全存活下來時,我們選擇隔離(屏蔽加自我保護)的方式。而當我們處於一個並不危及生命,又需要獲得一些生命的自由時,我們就需要去真正面對那些所謂的問題和創傷,否則就會永遠把自己禁錮在某一個時空裡。

那個時空,也許是我們曾經經歷的某一段創傷經歷,也許是與父母的某段分離帶來的被遺棄的感覺,也許是我們與所愛之人生死相別的某個瞬間,也許是我們的家族裡某一個需要被看到的人,也許是我們無法原諒和解的某段過去。而囚禁我們的,是我們自己。



黑格爾說:凡是存在,皆是合理。

所有的發生,都有其意義。或者說,我們生命中的每個發生,都是必然。如果我們始終抱持著「它不該發生」的信念,去迴避它、對抗它,甚至憎惡它,那無疑是在對抗生命,對抗我們自己。一個與自己對抗的人,如何安然享受生命?

我們也會慢慢發現,這個世間,唯一的路,就是走向自己的路。也許我們會暫時迴避,或者走一段岔路,最終我們都需要老老實實地面對真實的自己。

我們始終活在自己頭腦的限制和信念裡,活在我們情緒的卡點裡,活在我們放不下的過去裡,也活在令我們恐懼的未知裡。大乘佛法說,一切鏡相皆由心的造作而產生。若想要探究生命的真相,我們不得不去探究內心的真實--我們的心在何處,朝向哪裡?



每次梳理工作坊後記的時候,都會發現,其實每次工作坊都有一個潛在的脈絡或核心,我想這也可稱之為參與者「共業」或集體潛意識的部分。而這次課程中,我看到的一個明顯的脈絡就是關於「執念」。

那些我們未能表達的悲傷,久成執念,化為盔甲,甚至化現成我們憎惡自己傷害關係的武器。那些不願去面對的死亡的事實,不願去接受的分離的結果,把自己禁錮成一個「活死人」,行屍走肉般活著。沒有接納死亡的人也一定無法享受生命,這是定律。生死本是一紙兩面,任何人都無法脫離一方只接受另一方。要麼面對死亡享受生命,要麼抗拒死亡拒絕生命。

我很抱歉使用「活死人」這種表達方式,這其實也是我深刻體驗過的一段生命經歷。在我高二的時候,爺爺去世(爺爺是我三歲之前主要的養育者之一),之後的很多年我都迴避了他去世這個事實。我的錢包裡一直放著他的照片,當我想念他時就拿出照片看一看,內心也不斷安慰自己,他在某個我看不見的地方存在著。

直到爺爺去世二十多年之後,某一年的清明節,我祭拜爺爺歸家後,身體出現了一些症狀。幾個月內,咽喉不斷發炎,治療無果,時不時莫名地哭泣卻不知情緒來自何方。直到有一天在我看到爺爺的照片時突然嚎啕大哭,在那個過程裡,我清晰地看到那些被壓抑和掩蓋的悲傷在流淌,也感受到生命的能量在復甦。

我們的身體是一個顯示器,同時身體也有自我調節和平衡的智慧。我們不斷壓抑的情緒一定會在某些部位呈現和表達出來,就像我那屢屢發炎的喉嚨,就像那些我們總試圖去消滅的腫瘤。我們看到和表達那些被壓抑的情緒能量,解構那些固化的信念,這是生命能量解凍的過程,也是由死入生的旅途。

任何時候,當悲傷來臨,請善待它。

因為上帝早已在悲傷的手心裡,

放上了一顆珍珠。--RUMI



同時我也覺察到,此前之所以迴避他的離世,不是因為我愛他,而是因為我需要他。我的內在還沒有長大,無法承受那個分離。我卡在這個無法面對的分離的狀態裡,生活中所有的分離都成為我的挑戰和障礙,也因著害怕分離不願意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


石老師說:那些死去的人,生命真的消失了嗎?不是。他們的生命印記通過DNA的傳承,通過我們的生命在延展。真正的「孝悌」是把自己的天賦天命活出來,用活出我們生命的方式去榮耀傳遞給我們生命的人,與我們骨肉相連的那些人。


當我們與過去的發生或離開的某個人真正和解,以感恩和祝福的心態看待那些「失去」,真正放手,放過自己,也才能有一個活生生的有無限可能的未來,才能給我們的孩子一個自由的人生。我們所失去的任何,都會以另一種形式回來。洞悉「失去」的意義,是讓我們更好地活在當下,以愛自己的方式,以融入生命的方式。


在工作坊裡,當我看到因不願意看向自己的生命課題,像抓著救命稻草一樣緊緊地抓著孩子的母親;那位因為無法接納母親的去世控訴和指責著父親的女兒;為了獲得與母親的連結寧願以傷害自己的方式來獲得關注的丈夫;因著在家族中未被看到的人的能量糾纏莫名恐懼的男士;還有因著自身的議題影響到孩子而痛哭的父母…經由這些,我一次次地看到自己。是的,我們所看到的外在的所有的發生,一定是我們生命印記的某種再現,引領我們看向自己。

當我們有不願面對和看到的部分,一定會通過某種方式呈現在我們的關係裡,或者是伴侶關係的衝突,或者是對孩子的控制,又或者是事業和財富的障礙。若我們一直不去面對,那我們的孩子會用她的生命能量替我們承擔,我們的親密關係會因此損害和犧牲,我們的事業財富會為我們彌補匱乏的黑洞。


有時候,我們處於某些漩渦中卻不明所以,有一些家族和祖輩發生的事件或某些人,一些過往的生命殘餘信息在無形中影響著我們的生命和生活。有時候我們所處的機構、社區或社會系統裡的一些信息,我們所從事的職業、所做的事情中所隱含的能量也在影響著我們。

當然,從更大的層面,從我們的民族和國家集體潛意識的層面,我們無一例外都會受到某些限制或者影響。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在根處緊密相連。就像是新冠疫情的爆發,我們身處其中,沒有一個人是完全清白或者無辜,也無一人能置身事外。

這是生命的因果法則和平衡法則,一定是我們做了什麼,給出了什麼,所以我們也在收穫和承受著什麼。從這個角度來說,生命一定是公平的。只不過,局限在眼前某個時間段或某個角度,我們會認為她是不公平的。無明遮住了我們的雙眼,我們更容易看到自己所受的傷害,又不太願意面對我們給出的惡意。

若我們看到和尊重生命的法則,就會更願意去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而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意味著成長。很多看似無解的議題,那些已經發生的和不可改變的,接納和臣服就是唯一的出路,而愛是一切的答案。

經由愛,所有苦楚都會變得甜蜜;

經由愛,所有青銅都會變成黃金;

經由愛,所有糟粕都會變成純酒;

經由愛,所有傷痛都會變成良藥;

經由愛,死去的一切都會復活。

                           --RUMI

我們的生命中所有問題的呈現、關係的糾纏及疾病的症狀都是一個報警器,提醒我們生命系統的某個部分失衡了。我們是反抗它,仇恨它,消滅它,與之對抗?還是看到它,擁抱它,釋放它,與之和解?

從某個角度來說,疫情也是一個「受傷的孩子」,人類在無明中做出的那些傷害,也必然為此承擔相應的結果。我們的問題和障礙,也是一個個「受傷的孩子」,表明了生命中的某些部分沒有被看到,沒有被尊重,沒在該在的位置上生命的規律被打破,沒有遵循道的運作。

每個「障礙」都是我們能量的阻塞和卡點,而那些所謂的苦難、障礙和問題又往往是道的化現,將我們從深陷的泥潭中拉出,在失道的田野中點燃一盞心燈。


癥結所在,即是道之所在,也是愛之所在。我們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趨向平衡圓滿的能量流動的過程。


當我們為自己的生命負起全責,真正看到愛的連結的中斷並修正自己,讓愛流動,用愛創造,我們的生命和生活就會從失衡走向平衡,從失道走向正道,從缺失走向圓滿。人間這個劇場,那些讓我們學習和提升的功課,體驗完領悟到就放下,不再執著,讓生命的河流一直向前流淌,生生不息。

結語:前幾天看到一句話讓我深受觸動,記不清楚出處,貌似是一位老和尚說給他閉關結束的弟子,想以這句話作為本文的結語。


「出關之時,才是真正的閉關之始。」


每次課程結束,總有一種煥然新生的感覺,我們借著課程這個道場藉由老師的引領去面對和認識自己,而最終,成長要落地在生活裡。


真正的課堂,就是我們的生活。真正的課堂,就是我們的人生。真正的課堂,就是那些障礙和困難,若我們向其致敬和感恩,就一定收穫生命的禮物。感恩一切。


相關焦點

  • 作為一個女人究竟活成什麼樣子,人生才是圓滿的?
    活出自己,獨特綻放,不枉今生女人奇書,為你講述古今中外奇異女子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和大家一起探索女人不平凡的人生!在她們的故事中,體驗生命;在她們的故事中,學會取捨與選擇,更是在她們的故事裡,以人為鏡,去收穫屬於自己的那朵花開!
  • 人生,活好自己,活出境界!(精彩美文)
    文/飛魚人生在世,無倫我們是做哪行哪業的,都應當趁年復力強的時候,以勤奮來勉勵自己,因為,人生看似很漫長,其實不過3萬多天,而且一個人,真正能創造人生價值的黃金時間並不多。光陰似箭,時光如梭,不是每一個時間段你的人生都能創造出價值,所以,我們人生在世,應當趁自己年輕有為時,好好地去拼搏一番。
  • 如何修復「原生家庭」的創傷,活出精彩的人生?
    「原生家庭」是當下社會很熱的一個詞,我們生於它,長於它,成年後我們也創造它。  所以,如果你很努力了,依然無法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或許你不需要再質疑自己的努力了,而是你應該感受到一些早年經歷中未被處理好的創傷,讓你只能用過度補償的方式去複製你不想要的關係模式。  然而,如果每一個人一開始都註定被原生家庭影響,面對那些存在嚴重缺失的原生家庭,我們要如何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呢?
  • 基督徒當仰望天父上帝,活出耶穌的愛!
    文 | 天路約壹4:16神愛我們的心,我們知道也信。神就是愛,住在愛裡面的就是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天地萬物包括人類都是神所創造的,神愛一切被造的,也愛全人類。神對人類的愛超乎一切被造的,特要人類去管理一切被造的。
  • 活出愛-祈禱
    有一份愛從天而來比山高 比海深測不透 摸不著 卻看的見因為有你 因為有我甘心給 用心愛把心中這一份愛 活出來耶穌的愛激勵我敞開我的生命讓自己成為別人祝福耶穌的愛點燃我心中熊熊愛火我們一起向世界 活出愛慈愛的阿爸父啊
  • 試著與不圓滿的人生和解
    吳承恩在《西遊記》中借孫悟空之口說「天地本不全.」不圓滿的人生才是符合自然規律的人生,水滿則溢、月滿則虧,過於圓滿就會在未知的角落出狀況
  • 人生要越活越明白
    要越活越明白。該走的留也留不住,是你的搶也搶不走。別讓不值得的人和事,將自己的心情塞滿,學會選擇,學會清空。擁有,未必都是幸福;失去,未必都是悲傷。 生活總會有陰霾,但陰霾只是暫時遮住了天空,掏出你心中的明月清風,人生無論何時都是一派寧靜的天籟。
  • 楊叢菡——人生沒有定義,活出自己
    楊叢菡——人生沒有定義,活出自己 時間:2020-12-25 18:17:27 來源:蘇州長尾兔網 ​楊叢菡在高二時出國留學於瑞士,2018年前往澳大利亞就讀於雪梨大學。一直在國外學習的經歷使楊叢菡更加的獨立,對自己的未來,楊叢菡有更多的想法,她說「人生沒有定義,要活出自己」。
  • 你也能夠活出特殊的人生
    一般的人,把自我放在一切之上,認為那是「天經地義」,但基督徒反其道而行,把「愛」放在第一位──愛神愛人。我們愛神,為擴展神的國,作了出色的奉獻。在歷史上,有許多基督徒,甚至以身殉「國」。因為神要我們「彼此相愛」,「愛人如己」。只有愛人「益人」,才能「榮神」。榮神益人缺一不可,這是基督徒人生的總綱和最大特性。
  • 遇見愛的奇蹟丨張德芬空間杭州遇見體驗營,圓滿落幕
    【天極網IT新聞頻道】2020年9月20日,由張德芬空間舉辦的「杭州遇見體驗營——遇見愛的奇蹟」活動圓滿落幕。本次活動為期3天,到場的400多名學員,在張德芬、盧熠翎以及其他4位特邀導師的精彩演講中,踏上了一個愛的探索之旅,在這裡一起遇見愛、學會愛,享受豐盛的生命。
  • 《一齣好戲》——人生就是一齣好戲,所有的角色都是自己在創造
    有幸在這個時間點看到了電影 《一齣好戲》。本來以為它就是一場錯亂的喜劇,可是看完後卻完全改變了這個想法。《一齣好戲》就是一個濃縮的人生,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每個人都在上演著自己腦海中的那個角色。只不過,很多角色很夢幻,很虛偽,但是由於太過嚮往,而不願去承認它的虛假。 人生就是一場戲,有開始(出生),有結局(死亡)。雖然開始和結局看似都是完全一樣,但是過程卻千差萬別。
  • 單身漢活出了精彩的人生
    他趁著小孫子睡覺這會兒功夫去幹一下活,摘些今天要吃的菜。今年的豬肉實在太貴了。排骨都35塊錢1斤了,一刀切的肉都27八塊錢1斤。他也只能一天買少一點了,畢竟女兒女婿在外面打工掙錢也不容易。看上去他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村老漢,在家帶著小孫子,實際上他終身未娶,也就是所說的老光棍。他今年已經60多歲了,按族譜還是我的本家,按輩分我叫他堂叔。
  • 隨筆 | 活出愛
    從天而來比山高 比海深測不透 摸不著 卻看的見因為有你 因為有我甘心給 用心愛把心中這一份愛 活出來耶穌的愛激勵我敞開我的生命讓自己成為別人祝福耶穌的愛點燃我心中熊熊愛火我們一起向世界 活出愛有一份愛 從天而來比山高 比海深
  • 真正的人生智慧:活出自己,你便無所畏懼
    終有一天你會發現,人生不過如此,活出自己才是最終的追求。等你足夠強大了,等你有足夠強大的內心了,你會發現一切生活的苦難都不過如此。歌德說:我們雖可以靠父母和親戚的庇護而成長,依賴兄弟和好友,借交遊的扶助,因愛人而得到幸福,但歸根結底還是要依賴自己。
  • 《土撥鼠日》:打破虛假的自我,活出真實的人生
    影片開始,菲爾無意識地活在虛假的自我中;後來,重複活在同一天的絕望令菲爾終於打破虛假的自我,迎來心靈的覺醒,他開始真正地成長,開始與他人連接並付出愛,由此活出真實的人生。二、活在虛假的自我中菲爾活在虛假自我中的狀態經歷了麻木、苦惱、放縱、絕望四個階段,分別對應著生活中人們活在虛假自我中時的四種狀態。
  • 創造101: 一群90後女孩,活出了多少人想要的樣子.
    ——那麼,說到底,我們為什麼會愛她們?愛她的人,欣賞這種把「勝負心寫在臉上」的霸氣和自信。不愛的人,永遠get不到她美在何處。誰說女團成員必須是清一色的甜美呢?她的存在,讓所有人看到另一種可能性。上一秒還活在小小的自卑情緒中,「她們都好瘦好美好厲害啊」,「人家的腿都好長哦」,「像我這樣的胖子怎麼可能被pick」。下一秒就拿出了「我不管全世界我最可愛」的架勢。簡直就是豬豬女孩們的日常寫照了。
  • 人生不一樣的活法:倒著活
    很多人拼命努力,認真活,已經衣食無憂,獲得了很多東西,還是會經常感到痛苦。原因是因為我們是正著活,我們先要想做什麼,後來發現做這件事情也得不到我們想要的東西,再後來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可又空虛了,最終才發現自己並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成為自己最初夢想中的人。
  • 人生目的是什麼?為責任而活,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人生目的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各有不同的回答,人的思想境界不同 ,做人也不會相同。對於普通人來說,做人為自己為活,為責任而活,也為家庭而活。只要看一看哪些生活幸福的家庭,都是有責任感的人,做人只要有了責任感,才能收穫家庭的幸福,才能收穫人生的意義。02、人生為責任而活,活著需要拼搏奮鬥,才能收穫人生的意義一個人活著離不開責任,有責任才有人生激情,有責任才有自己的擔當,有了責任才有了壓力,有了責任才有人生進取的能動力,在奮鬥中收穫人生的意義。
  • 《重返狼群》:活出你獨一無二的人生
    夏天時,女兒在書店發現了一套書《重返狼群》,磨著我給她買,結果,我比她還愛看。之前寫過一篇:《重返狼群》:任何生命都有權利活成自己本來的樣子,這次又看了《重返狼群》的最新版,裡面有更多精彩的細節,實在太愛了。
  • 活出英雄式的自己
    似乎在人生當中,你所能做到的,根本滿足不了你這偉大的內在的心靈。因為對很多人來說,心靈的偉大性、心靈的獨特性、心靈的創造性、心靈的英雄性都無路可走。你完全不必壓抑你自己內在心靈偉大的衝動——英雄式的衝動,因為你的內心在某程度上,一定想創造偉大——你自己的偉大。 你自己的偉大,它不是我認為的偉大,不是你父母認為的偉大,不是任何其他人認為的偉大,而是你自己想要的偉大。 你想創造你自己的獨特價值,你想創造你自己英雄式的自己,你渴望過一個英雄式的人生,這是我們每個人的心靈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