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兒是所有女人的夢想,櫥窗裡明亮的燈光和華麗的商品裝點了女人的夢。香奈兒自1913年創立至今, 97年中經歷了無數的世事沉浮,從一無所有到如今規模龐大的時尚帝國,香奈兒歷久彌新。
香奈兒的創始人可可·香奈兒更是被賦予無數的榮耀,時尚教主,奢侈品女王,改變歐洲女性穿著的女人,無不顯赫。她當過歌女,做過情婦,也有人說,她是納粹的間諜,而她最終成為了時尚帝國的女王。但拋開這些繁雜的名頭,認真審視香奈兒小姐,真正讓她和她的品牌於時尚洪流中屹立不倒的,是她獨立,自信,敢為天下先的特質。
可可·香奈兒,原名 「Gabrielle Bonheur Chanel 」 ,她的父親是雜貨小販,母親是牧家女。香奈兒六歲時,母親便因為肺結核與世長辭,父親更丟下她和另外四名兄弟姐妹,前往美國。她自小由姨媽撫養成人,但姨媽有自己的家庭子女,便又將她放到修女院學校學習,修女學校的日子清苦又寂寞,但也讓香奈兒學到一手針線技巧。
22歲時,香奈兒離開孤兒院,輾轉在幾家咖啡館間賣唱為生,她擅長唱可愛的童謠,以Qui qu'a vu Coco dans l'Trocadero俘獲了無數聽眾,於是就乾脆給自己起了個藝名:可可·香奈兒(coco chanel)
在這段歌女生涯中,她認識了兩個特別的男人:英國工業家ETIENNE BALSAN,和富有的軍官ARTHUR CAPEL。他們被香奈兒的歌喉和美貌吸引,先後和她開展過一段美麗的愛情。雖然愛情無疾而終,但這兩個人,給香奈兒以後的事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香奈爾的事業是從「頭「做起,她在自傳中寫道:「因為卡保常帶我去賽馬場,我注意到當時的帽子都比頭小,戴上後還要別上帽針才能固定,並不實用,所以我決定設計出稍寬大而沒有太繁瑣裝飾品的帽子「。
香奈爾的女帽簡潔、大方,尤其是硬草帽和圓頂狹邊的鐘形帽,當時女士們已厭倦了花俏的飾邊,所以香奈兒設計的帽子對她們來說猶如甘泉一般。短短一年內,香奈兒小姐的生意節節上升,於是香奈兒把她的店子搬到氣質更時尚的 Rue Cambon 區,至今這區仍是 Chanel 總部所在地。1912年,《時裝雜誌》以完整篇幅刊載香奈爾的帽子,並由年輕的明星示範,使這位年輕而有名的小帽商,在巴黎初露鋒芒。
在往後的日子裡,可可小姐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時尚事業追求的步伐。服裝業、香水、精品首飾和化妝品,雖然生於跌宕起伏的年代,但她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1913年,香奈爾到法國南部的濱海勝地杜維爾開設第一家時裝店。
當時歐洲的女性都穿著繁複的衣裙和華麗誇張的帽子,但是,社會正在改變,二戰時期的歐洲婦女紛紛加入後勤工作,寬大拖沓的衣服已經不適合參加工作的婦女,顯得十分累贅。香奈爾憑藉天才的敏感,推出推出了一系列方便活動的女裝,甚至在男裝上稍作改動,作為婦女的第二選擇。西裝外套,長褲,也是婦女們可以涉獵的服裝了,要知道,在這以前,歐洲婦女可是只穿裙子的。
1926年,香奈兒女士第一次發布了她的小黑裙。這就便賦予了女性一種全新的自由,來展現傳統既定規範外的另一種女性美。「女人一心想著所有的色彩,而常會忽略了無色彩。她認為黑色與白色一樣,凝聚了所有色彩的精髓。它們代表著絕對的美感,展現出完美的和諧。這個爆炸性的設計與花花綠綠的歐式長裙相比,無疑賺足了人們的眼球。
香奈兒女士在1926年發布她的黑色小禮服,這個時機可謂選擇得相當完美,因為一戰給歐洲社會帶來的暴風雨般的改變,就為小黑裙創造了機會。小黑裙的廓型是徹底地前所未有。卸去了戰前的大帽、窄裙擺和極致的裝飾,長至膝蓋,這條簡潔到極致的小黑裙,在接下來的百年中,一直在時尚圈佔有一席之地,至今仍是女孩們衣櫃裡不可缺少的一件衣服。
而和小黑裙最完美的搭配,莫過於香奈兒經典的菱格包。
打破帽子和服飾的常規已經不能滿足香奈兒小姐,她又將手伸向歐洲女性最重要的物品之一——香水。1922年,香奈兒推出著名的 Chanel No.5香水。香奈兒5號香水是全球第一支乙醛花香調的香水,它的香味由法國南部Grass的五月玫瑰、茉莉花、乙醛等80種成分組合而成,清幽的繁花香氣凸顯女性的嬌柔嫵媚。
更重要的是,在這之前,市面上的香水,無一不在小小的香水瓶子裡,努力地試圖將鮮花的香味重現,並以模仿真實的花香為傲。但香奈兒小姐以「抽象」為目的,迴避了純粹花朵的芳香,在苔蘚與其他植物之中,利用乙醛可以萃取植物精華的特性,發現了植物另一種不為人知的氣味,並讓這些氣味千變萬化。也就是說——這是一瓶不試圖重現花香的香水。
就像香奈兒小姐一樣,不想做任何人的翻版,而是最特殊的自己。Chanel No.5這麼有名,其實也有性感女神瑪麗蓮·夢露的一份功勞:有位記者問夢露小姐:你穿什麼睡衣入睡?她嬌媚地回答說:不過幾滴Chanel No.5罷了。
香奈兒的情路一直不算順利,交往過許多名流富商,但卻少有結果。四十歲時,香奈兒遇到了本德,他富可敵國,是當時英國,乃至歐洲的首富。優雅帥氣的本德很快籠絡了香奈兒的心,儘管他已有妻室,香奈兒小姐依舊選擇成為他的情婦。她幻想著本德與妻子離婚後,會娶她為妻。
但事實是,本德的確離婚了,卻沒有迎娶她,而是選擇了一位爵士的女兒。他說:「對不起,如果我曾經給過你那種要跟你結婚的錯覺,那我真的感到很抱歉。」這次痛苦的經歷讓香奈兒看清了虛假的愛情,自此,她更加醉心工作,她說,「我願意戴上戒指,一輩子嫁給我的工作。」
1953年,她回到巴黎,重操舊業開始了她第二時期的設計生涯,這時她已經是七十老嫗了。但香奈兒小姐以她一貫的簡潔自然風格,迅速俘虜一眾巴黎仕女。粗花呢大衣、喇叭褲等等都是 她戰後時期的作品。自此,香奈兒品牌成為法國時裝史上最光榮的一筆。
人們常常問,她為什麼終生不嫁,何況有那麼多的機會?對此她曾聳聳肩,俏皮地回答:「大概因為我沒有找到一個能和『可可·香奈兒』媲美的漂亮名字。「。她承認,一生中很多不同的男人,但她沒有同他們任何一個結婚。
她自傳中寫道:「按中國人的方式推算,我出生那年恰好是虎年,因此我的命中注定獨立,無法與個性比我強的男人相處。」縱然如此,仍不足以解釋她的神秘,莫朗說,她具有「革命所需要的那種強烈報復念頭。」她憎惡把女人當作物品,她反對男人主宰一切,包括時裝世界。
香奈兒一生都沒有結婚,她追求自由但是眷戀男人;她強悍獨立但是卻有十足的女人味,她創造偉大的時尚帝國,同時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其本身就是女性自主最佳典範,也是最懂得感情樂趣的新時代女性。所謂幸福握在手中,莫不是因為你是獨立、堅強、感性、自我成就的女人,這也是香奈兒小姐用她的一生告訴全世界女人的道理。
1971年1月10日,她在巴黎裡茲酒店的客房中去世,她以為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工作日,她像往常一樣,吃下一顆安眠藥,但卻再也沒有醒過來。清晨,巴黎的暮光透過昂貴的玻璃窗戶投進裝滿簡潔服飾的店內,香奈兒時裝又開始營業。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