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能像2011年那樣爆發嗎?AheadoftheHeard.com的米爾斯(RichardMills)在近日撰寫文章,發表了對此問題的看法。
由於工業和投資需求的增加,以及由於礦山生產問題和產量削減而導致的供應緊縮,白銀有望在本世紀20年代開始重新煥發活力。若真如此,那將是去年趨勢的延續。
黃金和白銀在2019年大放異彩。自美聯儲在去年7月起三度降息後,金銀就開始了其上漲之路。再加上其他央行類似的溫和政策,創紀錄的17萬億美元的負收益主權債券、美伊緊張關係帶來的新避險需求,以及貿易形勢缺乏改善等問題,聯合推動了這兩種貴金屬至新高水平。
現貨黃金與白銀都在去年9月初攀至頂峰,分別觸及1552美元/盎司和19.67美元/盎司。若觀察它們的長期價格變化,可以發現這兩種金屬的走勢幾乎相同。在去年,黃金與白銀各自上漲了25%(從低谷到高峰);過去五年裡,兩者分別上漲了45%和40%。
將金銀自2010年來的價格走勢製成圖表,可以發現二者聯繫十分緊密。黃金上漲時,也幾乎總是伴隨著白銀的上漲。
表面上看,這兩張圖表的紅線走勢十分相似。黃金和白銀價格的峰值都發生在2011年,當時黃金飆升至創紀錄的1900美元/盎司,而白銀則接近50美元/盎司。但實際上,白銀攀升發生在4月份,也就是黃金大漲前五個月。這與白銀價格緊隨黃金的普遍看法相互矛盾。
接下來的九年裡二者走勢十分接近,但在圖表末尾開始出現分歧。請注意圖表最右一列(2019年1月-2020年2月)。在2019年初黃金開始急劇飆升,漲勢持續了一整年,甚至在最近觸及1600美元大關。而白銀仍在落後。
金銀比是一盎司黃金能買到的白銀數量,即用金價除以銀價之比。
去年6月12日,金銀比突破90大關,創下26年來新高,這意味著購買一盎司黃金需要90盎司以上的白銀。數字越高,白銀的價值越低。換句話說,金價離銀價的差距就越遠。
金銀比會告知貴金屬投資者,黃金還是白銀的價值被低估(高估)了。目前金銀比為88,即投資者可以用1盎司黃金換到88盎司白銀,而歷史平均水平為1盎司黃金兌56盎司白銀。從歷史上看,現在的白銀價格比起黃金來說極低。
此外順便說一下,2019年的金銀比為86:1,位列自1687年來2%最高的比例裡。只有在1991和1992年這兩年裡因美國政府將美元與黃金脫鉤,才出現了更高的比例。
如果白銀仍被如此低估,投資者不得不開始思考,白銀要如何才能回升至近10年前的水平。那麼,若去研究2011年的市場狀況如何,或許能揭示一些2020年白銀走向的線索。
2011年的繁榮與蕭條關於白銀為何在一年內攀升175%,然後在兩天內暴跌超過25%,人們有許多種猜測。
許多觀察家將目光投向了摩根大通等涉嫌操控白銀市場的投行。當時儘管銀價仍不斷上漲,它們還是在堅持做空白銀。陰謀論者因此回想起了上世紀90年代巴菲特的白銀投機事件,該事件使得銀價上漲了80%,隨後再度崩盤。
美聯儲的鴿派貨幣政策是另一個2011年初貴金屬的利好因素。金融危機三年後,美國經濟仍籠罩在次貸危機與雷曼兄弟破產事件的陰影中;人們對美國經濟的信心創下歷史新低;歐元區陷入麻煩;希臘、愛爾蘭、葡萄牙、義大利與西班牙都遭遇了財務問題。
美聯儲宣布實施第三輪量化寬鬆,並重申將至少兩年保持零利率不變。2011年8月,瑞士央行承諾在必要時「無限量」印製瑞士法郎,以保持法郎與歐元之間的匯率,此舉震驚了金融市場,導致大量資金從法郎轉向其他避險貨幣或貴金屬。
在歐洲的其他地方,各國央行仍致力於通過更多的借貸來解決債務危機。再加上認為美元正處於困境,所有這些經濟因素都使得投資者紛紛尋求如黃金與白銀等避險資產。
白銀上漲的一個更複雜的原因涉及到太陽能電池板中銀的使用。該說法首先認為,2011年工業對白銀的需求激增,部分原因是光伏產業消耗的白銀量遠高於此前。供應跟不上需求,從而產生缺口。然而這並不是事實。據BullionVault稱,雖然該行業在2008年至2011年間白銀需求確實大幅增長(增長了338%),但這並不被認為是需求的驅動因素。
人們還認為,由於太陽能電池板需要的高純度銀條陷入短缺,因此白銀市場供應緊張。但實際上,真正原因在於其所需的0.9999細銀條比起常見的0.999銀條更為少見。因此當0.9999銀條陷入短缺時,與白銀價格的上漲相呼應,人們便假定這之間存在因果關係。0.9999銀條確實供應不足,但市場原材料白銀的供應仍然十分充足。BullionVault指出,2003年至2012年間,白銀市場出現了六次明顯的供應過剩。
無論白銀的飆升原因究竟為何,其朝向49美元的驚人上升之路不得不在2011年9月中旬「中道崩殂」。當時的美聯儲主席伯南克(BenBernanke)決定不採取更多量化寬鬆政策。貴金屬公司MoneyMetalsExchange解釋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
失望的多頭們開始拋售合約。隨著價格下降,保證金的追加迫使疲軟的投資者們開始拋售。然後,主要的美國和亞洲的交易所都提高了保證金要求。這些迅速爆發的事件使得白銀的價格暴跌。
一周內,白銀從峰值49美元/盎司跌至40美元以下,這是28年來最大的三日降幅。白銀投資者與交易員都知道,該金屬交易量稀少,因此波動性較大,但這次的修正幅度仍是令人大跌眼鏡。
一些交易員將暴跌歸咎於做多白銀與做空美元的對衝交易。貴金屬交易公司DillonGage表示:
「美國投資者購買白銀和黃金來對衝美元購買力的進一步下降。」
當關於索羅斯(GeorgeSoros)的對衝基金大規模拋售的謠言傳開時,陰謀論者似乎找到了證據。在接下來的幾周裡,摩根大通和滙豐銀行皆被提起訴訟,指控它們操縱市場。不過,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和紐約上訴法院均未發現它們有串通或操縱白銀市場的跡象。
將金銀比作為指標現在投資者們知道的能幫助預測白銀走勢的工具有金銀比以及金銀通常同向變化的理論,雖然歷史表明白銀通常會比黃金上漲得更快更高。
如前所述,目前88:1的金銀比正接近歷史高位。如果想要金銀比降低,要麼黃金下跌,要麼白銀上漲。白銀投資者想要得到回答的問題是,上漲的銀價何時可以將金銀比拉低到更合理的水平,並且同時白銀基本面看漲?
米爾斯從Kitco2019年5月的一篇專欄文章裡得到了幫助。該專欄作者注意到從2011年開始,白銀相對於黃金的價格越來越便宜,而不是與黃金保持同步。這意味著什麼呢?
雖然面對著金銀比處於高位釋放出的「買入」信號,白銀投資者為何無動於衷的原因仍不清晰,但根據SeekingAlpha的一篇大宗商品分析師的文章,當金銀比高於80時,它就是最可靠的白銀「買入」信號指標之一。也就是說,現在也正是買入白銀的好時機。以上的所有圖表都能佐證這一點。
SilverMinesLtd.董事總經理麥克盧爾(AnthonyMcLure)證實了這一點。據報導,去年9月他在丹佛黃金論壇上表示,高於正常水平的金銀比往往是「白銀牛市的前兆」。
EuroPacificCapital執行長希夫(PeterSchiff)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儘管白銀有許多工業用途,但因為其仍是一種貨幣金屬,隨著時間流逝,它仍會與黃金保持相對一致的趨勢。當黃金上漲時(就比如現在),白銀通常會跟隨上漲。
此外,這很可能意味著白銀/黃金比例將會如2008金融危機後的那幾年一樣再次收縮。從歷史上看,在黃金牛市期間,白銀表現更為出色。如果這是真的,該比例會更加接近。
結論現在的白銀市場顯然與2011年時白銀價格飆升至49美元/盎司的歷史高點大不相同。但現在它仍能像2011年那樣爆發嗎?米爾斯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想想看,工業對白銀的需求,尤其是光伏行業,正在上升。而且如果貿易形勢有新一步發展,需求可能會進一步增長。白銀的投資需求看起來也很穩定,各國央行的低利率政策之路似乎也看不到盡頭。
需求增長再加上供應萎縮,品質下降,以及鉛鋅礦產量下降帶來的白銀副產品減少,米爾斯預計白銀價格將形成底線。
按照歷史標準,88:1的金銀比是非常高的。這是對投資者的一個警告——在任何時候,該比例可能修正,意味著銀價上漲或金價下跌。雖然貿易形勢改善,美元持續走強、美國主權債券收益率高於其他地方,但黃金仍表現良好。米爾斯認為黃金不會下跌。
希夫也指出,白銀曾兩次觸及歷史高位49美元/盎司,一次是在1980年1月,一次就是在2011年4月。如果將49美元的高位經過通脹調整後,那將是150美元的驚人數字。換句話說,白銀還有很長的上升之路。正如一位分析師所言:
「由於白銀的長期下行可能性相對於目前的估值來說非常低,因此其風險/回報比是目前全球最好的投資選擇之一。」
米爾斯表示,他並不清楚下一個可能促使白銀如2011年般飆升的催化因素是什麼,也不知道它什麼時候發生,但可以肯定的是:當白銀開始暴漲時,波動性也會升高。它很有可能會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迅速飆升,甚至可能遠高於黃金。他建議投資者,千萬不要錯過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
實用的黃金投資指南,分享精品投資理財訣竅,帶你走上財富增值之路!股市暴跌人人都虧了,黃金投資我卻賺錢了!支持貴金屬1秒查行情,菜單欄點擊「金飾」「黃金」「白銀」等關鍵詞便可知曉即時行情報價。親,你關注金價波動嗎?你想抄底黃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