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楓林採訪時,偶然得知了一個消息:徐定超紀念館修繕完成,即將開館。徐定超作為永嘉楓林歷史上名人,以其一生傳奇故事為創作素材,有關於他的小說、傳記、戲劇等作品十分豐富。
徐定超(1845—1918),字班侯,永嘉楓林人。光緒三年(1876)中舉,光緒九年中進士。先後任戶部廣東司主事,戶部則例館修纂,順天鄉試內修掌官,山東、陝西、湖北、河南道監察御史、京畿道掌印御史等職。為官清正,剛正不阿,曾彈劾清親貴權奸,致使十來頂「花翎」落地。
徐定超紀念館被設在楓林鎮大門臺村,離鎮政府不過幾百米的距離。沿途一邊尋找,一邊問路,楓林鎮上老人們大多都知道幾個月前剛改建不久的紀念館。
「前行直走,便能看到一棵大樹,經過石板橋,右手邊就是紀念館。」在一位婦人熱情指點下,記者找到紀念堂所在——御史祠。據聞,這通往御史祠的石板橋,正是有徐定超所建。橋旁的大樹栽種年限不長,卻因河水滋潤,已然根大葉茂,地處被當地人稱為「風水寶地」。
御史祠始建於民國24年(1935),楓林徐氏族人為紀念京畿道監察御史徐定超造福桑梓的高風亮節,建御史祠以資紀念。
祠坐北朝南,由圍牆封閉成院落,佔地1300平方米。主體建築五間兩層,附屬一間三層,形如清朝官帽,平面成橫長方形,立面成「紗帽冠」形,祠前環水如腰帶。面為五開間二層。明間4宕10柱,次間、梢間各為3宕8柱。整體建築型制承襲了明、清地域祠堂、民居類傳統做法、同時兼具「巴洛克」風格,是民國時期較典型的中西合璧之建築。
御史祠有左宗棠、于右任、蔡元培、馬敘倫、魯迅、周作人、沈曾植等近代名人題寫的匾額與對聯,可謂大飽眼福。徐定超紀念祠門口對聯「御史樓臺高百丈,諫官祠宇壯千秋」,便是教育家蔡元培所寫。
御史祠原為徐定超的爺爺居住地,後遷居于楓林聖旨門街。民國時期,由徐氏後裔重建,設立御史祠紀念徐定超。解放時期,祠被徵用為楓林衛生院,後被閒置。在修繕前,祠堂屋舍破舊不堪,無人看管,祠後建有三間廚房,均已毀。
如今的徐定超紀念館於2015年由楠溪江旅遊管委會出資修繕,共設有四個展廳,根據徐定超一生中最為重要四個時間點來展示:1845年至1879年,講述徐定超出生、娶妻生子、入職官場;1880年至1909年,京畿試劍,講述徐定超在北京20年,以「監察御史」名垂千史;1909年至1911年,講述徐定超在杭州,平息浙師風潮、與光復人士來往;1911年至1918年,講述徐定超擔任溫州都督故事,直至其在吳淞江口被一艘英國輪船撞沉遇難。
徐展東是徐定超紀念館修繕發起人、組織者。2011年其任職楓林商會會長,一直熱心當地公益事業。在看到日漸破壞的御史堂,作為徐定超後裔感到十分惋惜,並欲籌劃建設徐定超紀念館,發揚傳承先人智慧和優秀品質。
「徐定超紀念館的籌劃,一開始就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由楠溪江管委會分撥資金,分二期工程,一個是祠修繕,另一個是周邊環境打造。」徐展東說,為了打造好徐定超紀念館,當時找到了曾任職溫州展覽館副館長陳均賢,由他設計、規劃。
為了籌辦徐定超紀念館,除了展廳設計外,還需要查找許多徐定超相關資料。「當時我隻身一人,向北京國家圖書館、清華圖書館、南京圖書館等地發出申請,收集資料。在國家圖書館查閱資料,不會一次性完成,有嚴格的時間規定,每次你大概能查閱三分之一的左右資料,下一次查閱申請需要明年才可以。」徐展東說,單單去國家圖書館,就整整查找了三年的時間。
在清華圖書館找到有關徐定超參加浙江同鄉會一本名錄,由其撰寫的序。為了找到類似書籍,特意委託臺灣朋友,買到了再出版的書籍。而南京圖書館因為正在資料歸類整理,並沒有收穫。
徐展東說,每次都是自己一人獨身前往查閱資料,將所獲得資料交給縣誌辦的徐逸龍整理後,再交給陳館長歸納、分類等。「在收集過程中,徐逸龍、陳均賢館長大力支持、幫助。由於史料收集同樣也需要專業眼光,陳均賢在得到資料後,認為還不夠齊全,後期他一人花了一年的時間又幫忙查找到了很多珍貴史料。」
2015年,由楠溪江管委會出資籌建的徐定超紀念館開始修繕,於2016年完成。為了方便管理,徐展東個人出資在紀念館後建設管理處。
「壯敬日以強,服勞本天職。安肆日以偷,在床但燕息。人禽爭幾何,舜蹠分勞逸。勞者善心生,逸者獨飽食。愛汝必勞汝,非好為呵責。昔賢輕權利,以喜言生殖。淵明好讀書,子荊善在室。半縷知艱難,一錢不輕擲。懿行必躬行,嘉言勤抄摘。日引而月長,豁然增知識。取友必以端,崇德必努力。尺璧不足珍,分陰良可惜。閉戶求放心,開卷庶有益。臧谷雖亡羊,補牢猶可及。」——徐定超的《戒訓子孫歌》被刻在紀念館管理處正廳內。紀念館發起者徐展東認為,此歌很有教育意義,應該不藏於族譜,而應流傳給後世子孫。
徐定超紀念館開設後,徐展東感慨萬千。在沒有接觸紀念館前,他說自己只是徐氏後代,並沒有真正了解過徐定超故事,先人的優秀品質、智慧應當不斷地去挖掘、傳播出去。眼下,徐展東不僅成了紀念館的守護人,也聯繫上在外發展優秀徐氏後裔子孫,如徐定超的孫子徐賢修,系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數學家,其兒子徐遐生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著名的天文學家。
徐展東計劃在明年清明這天,邀請優秀的徐氏後裔子孫聚集一堂,正式開館。
紀念館目前仍處於試開館階段,還需要增加不少關於徐定超的相關物品等,讓展館更為豐富。重新煥發生機的紀念館,已經開始接待了不少參觀者,其中不乏周邊村民。徐展東認為,徐定超紀念館創建,不僅讓楓林多了一處文化休閒的好去處,也能帶動周邊宗祠文化的提升。據了解,楓林鎮徐氏宗祠老建築有20多處。
來源 /中國永嘉微信公眾號
永嘉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胡藝羅
編輯 / 微言
主辦單位:永嘉傳媒集團(縣廣播電視臺)
商務合作 / 13588939187 639187(機關網)
新聞熱線 / 8297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