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閒來無事,看了一部我男神阿米爾汗導演的電影《神秘巨星》,裡面打動我的不是女主追求夢想的勇氣;不是感人肺腑的家庭親情;也不是淺嘗初戀的單純美好;而是敢於反抗父權(即男權)的精神,還有重男輕女而帶來的差別對待。
在這個以男人為尊的家庭裡,女主不能有自己的音樂愛好;不能反抗父親做出的任何決定;還要在父親的安排下嫁給一個從未見過的人;她的母親只能三從四德、卑躬屈膝、任勞任怨;一點小事沒做好,就會遭到一頓毒打。
其實,這種場景在阿米爾汗的電影中屢見不鮮,準確來說應該是印度電影!之前很火的《摔跤吧,爸爸》中,女生13、4歲就要為了家庭利息而嫁給一個不喜歡的人。而這種物化女性的思想在前段時間熱播的《何以為家》中也有很突出的表現,男主的妹妹同樣被迫嫁給雜貨鋪老闆有著特殊癖好的兒子。
除了以上的電影,強調女性問題的還有《護墊俠》和《廁所英雄》等。我印象很深的一段是印度女性來生理期時不能住在家裡,而是只能睡在走廊上被當成不乾淨不吉祥的邪祟隔離開來。這種劣根性的思想竟然將女性歧視於此!
哪怕,印度關於女性問題在現時代已經趨於白熱化,但歸根結底也並沒有實際意義上的解決措施和法令的保障,印度女性地位依舊岌岌可危。
在印度,如果女性晚上出門,那她將面臨被騷擾、虐待、毆打甚至強姦和殺害的危險。更重要的是,被強姦的女性會因為羞恥和社會因素而不得不隱瞞下來,即便被他人所知,大多數的解決措施也不過是將受害女性嫁給強姦犯,而這種以傷害女性來換取和平的解決方法還被他人所接受。
據統計,自1971年到2012年,發生在印度的強姦事件已經增長了8.7倍,平均每22分鐘就會有一起強姦案正在發生。而作為印度的首都——德裡,更是被稱之為」強姦之都「。
而之所以會頻繁發生這種事,還是因為印度社會保障和基礎設施的不完全。在貧富差距相差甚遠的印度,家中有獨立廁所的微乎其微,即便是公共廁所也是四面透風,所以女性因為晚上出去上廁所而被強姦的概率佔了所有強姦事件的百分之五十。
這個惡性循環,更是直接導致了女性問題的日趨惡化。在印度,你基本上很難看到超過十八歲還沒有結婚的女性。大多數女性在家中的地位無異於牲畜,到了換錢的年紀就會被拉去結婚。而對於家庭來說,女性不過是傳宗接代的工具。
種種表現,源頭都在於印度的宗教和國情!印度教聖典中表示人應該在遠離房屋的大自然中排便,於是70%的印度地區都沒人建廁所;迫於宗教的壓力,女性飽受著更大的傷害;女性受教育低下,更加讓她們難以找到工作而淪為男性的附庸品。
從某種形式上去看,中國早期社會風氣,跟印度別無差別。唯一不同之處在於,現在的中國已經慢慢的開始重視起了女性問題,而印度仍在掙扎之中努力。
回首早期封建時代的中國,是一個男人稱王;父系掌握最終話語權;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的時代,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才有所好轉。
從中國女性問題的逐步解決來看,女性地位低下的情況也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出現的。早期原因在於自然的選擇,農業社會時期,農活和狩獵都主要由男性負責,所以男性在家中佔據了主導地位。
而之後,即便有了文明,男性在受教育、參政議政、外出工作和國家軍事方面也依舊佔據了大多的社會地位和保障。
反而是在國家強大和生活質量提高的今天,男女不平等的問題才慢慢浮現而引起大家的重視。
由此可見,越是貧困的地方;越是受教育不高的地方;越是社會保障不全的地方,物化女性、重男輕女的問題才越嚴重。懦弱和貧窮的國家才是原罪!就猶如《何以為家》中所展現的社會問題一般,一個充滿戰爭的地方,連最基本的社會保障和國家安定都沒有,又談何重視女性地位的問題?
就好比印度與日本,敘利亞與美國。前者發現是女嬰而墮胎無數,後者國家不允許私自墮胎。前者國家戰亂女性地位低下,後者國家強大倡導女性獨立。
所以,在印度沒有站起來之前,即便當下引起了重視,女性問題仍舊不會從根本上解決。
可以說,是歧視女性問題衍生出重男輕女問題,而重男輕女問題衍生出女權問題!
但是,阻止女性真正獲得獨立,實現男女平等的最大阻礙,是女性而並非男性。這才是最荒誕的地方!
《護墊俠》中,男主發明低價護墊的初衷是為了讓印度女性能自由的使用安全衛生的護墊從而增長壽命。但她的妻子不理解他這種瘋狂的行為,她說:「恥辱才是最大的疾病。」這種思想在大多數女性心中已經根深蒂固。
即便拿現在中國來說,在倡導男女平等的事情上依舊藏汙納垢,有著不少的問題!
最突出的就是女性在被強姦後,她將面對的不是男性的指責,而是女性的嘲諷和謾罵。
「你看她穿得這麼騷氣,不強姦她強姦誰。」
「她穿得這麼暴露,指不定人家把她當成小姐了。」
「穿成這樣子走在街上不就是讓別人看的嘛,還裝什麼冰清玉潔。」
你看,你可能想不到,這些聲音都是從女生的嘴巴裡蹦出來的,什麼時候女生的穿著愛好變成了強姦犯的號召了。現在想想,潘金蓮真的就水性楊花嗎?虞姬就真的是禍國殃民的妖妃嗎?褒姒真的能讓周幽王為其烽火戲諸侯?
有時候固步自封的不是別人,正是女性自己!那麼什麼是真正的女權呢?
往大了說,我認為應該是男女在社會地位、社會保障福利和經濟政治權利上的平等。女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為自己發聲的權利,不必成為男性的附屬品。
往小了說,就是做家務並不是女生必做的事,洗碗的男生也不會因此覺得丟臉。工作上能正視女性提出的方案措施,不會戴有色眼鏡;相處中,能聽取女性的想法,不會以男性為尊。
女權是人權,而非霸權!不是以犧牲男性權利去製造另一個強權的不合理運動,更不是站在男性的對立面。而一邊喊著男女平等又一邊享受著男權所帶來的便利的女性不是真的女權主義者。
就像現社會中,你一邊說你是女權主義者,一邊要求吃飯約會看電影必須是男生付款;一邊說你是女權主義者,一邊要求必須是男生養家,你負責貌美如花;一邊說你是女權主義者,一邊要求男生為你買買買!
這不是真正的女權,這是自私和狹隘!
真正的女權主義應該是在我們在生活中,能找到彼此制衡又和諧的點,能以彼此都自由或舒服的方式相處著。你做著你想做的事,我做著我想做的事,偶爾也會成為彼此的依靠和助力。認真聽取對方的想法和意見,協商出最佳結果來。
作為女生,不會有人要求你必須在家相夫教子,一日三羹。而反觀男生,也不是要求你必須養家餬口,晨起晚歸。男女平等,應該是各善其長,分工協作。彼此有著彼此的責任,至少是目標一致,殊途同歸。
而這些貼在女性身上的標籤也應該一一摘下,比如 「扛不動煤氣罐的人」 「 家庭主婦 」 「 傳宗接代 」 等......
等到什麼時候能平等的看待男性的風流和女性的放蕩,男性的浪子回頭和女性的紅杏出牆;能平等的看待追求」性「的女性;能平等看待單親媽媽;能平等接受生男生女;能平等看待女性愛好穿著時,我想面向社會的第一步應該就成功了。
而女生自己也能從思想上做到真正獨立,做到不屈從、不迎合、不諂媚、不討好的時候,一個新時代的女性才會真正意義上的站起來。
所以,有時候小看你的並不是男生,而是你自己!女權沒有界限,不分學歷,不論工資。只取決於你如何看待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