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
又一部印度大片定檔6月8日。
從定檔到排片僅僅一周時間,
《廁所英雄》再次刷新了印度電影在國內院線的神跡。
與今年以來登陸中國院線的眾多印度電影相比,這一部很特別。別的不說,光片名就足夠「有味道」。
在印度,這部電影堪稱2017年現象級的話題電影,用官方推介的話來形容,這是一部改變了6億印度女性命運的電影。它的金字招牌還不止這些,比爾·蓋茨選它為「十大激勵人心電影」。網友更是直接把它奉為2017年最好的印度電影,要知道近年來的印度電影那是佳作如雲。
電影講述了印度新娘賈耶嫁給凱沙夫後,必須接受深夜步行到野外如廁的現實。這對夫婦絞盡腦汁,蹭別人廁所、蹭火車廁所,甚至偷公共廁所……萬般無奈之下,新娘提出「沒有廁所就離婚」,在全印度上下掀起一場驚動朝野的女性革命!
試問:印度女性想要上一個廁所到底有多難?
對印度這個奇葩鄰國略有所知的國人應該都知道,印度的露天廁所完全是一道無敵「風景」。男性隨時隨地都可以就地解決,馬路邊、牆角跟、高速路、火車沿線,無處不在的是他們隨處小便的身影;至於上大號,露天蹲下即可,上可仰視群星,下可接接地氣;對於印度女性,則更沒有地位和尊嚴可言,在野外上廁所,除了蟲叮蛇咬外,還有防不勝防的色狼偷窺,這些細節在電影《廁所英雄》均有重筆描繪。
印度農村發展部部長自己都承認:「印度是全球最大的露天廁所」。在21世紀的今天,如廁問題依然是困擾數億印度女性的社會問題。
在印度民間,沒有廁所就離婚,或者不結婚的運動確有其事。雖然莫迪政府上臺以來,「廁所革命」一直被譽為面子工程,「在全國境內建造530萬個廁所」是他「百日新政」的目標之一。
但印度的宗教勢力與傳統習俗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電影集中表現了印度「廁所革命」進程中的層層阻力,印度要解決廁所普及的路漫漫其修遠兮。
近年來,印度電影在內地票房取得佳績,與電影聚焦現實題材有密切關係。無論是《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還是《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線》,不是一下子戳中中國觀眾的淚點,就是摸準中國社會的痛點。印度電影一時之間成為內地市場的香餑餑。
與上述城市題材的電影相比,《廁所英雄》另闢蹊徑,同樣是現實主義題材,電影關注點聚焦在更為廣闊的印度農村地區,更接地氣,也更有現實代表性。
《廁所英雄》改編自印度的真人真事,再一次將視角對準印度國內女性權益,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與道義擔當。通過「廁所」這一獨特視角,將一個通俗易懂的故事以喜劇的方式表達出來,探討印度農村家庭普遍沒有廁所、婦女必須在野外如廁的現象,將女性社會權利問題擺上檯面。
雖然依舊是印度電影任性的2個半小時的長度,但笑中帶淚的喜劇情節,令人忍俊不禁。而戲劇衝突逐步從喜劇走向高潮時,印度現實題材電影慣有的反思與對社會不公的控訴,依舊充滿了力度:
通過劇中奶奶之口,電影如此表現印度傳統女性對自己地位的接受:「因為我們是女人,無時無刻不在妥協。」這就是印度婦女所處的困境。「不要試圖挑戰我們的傳統文化」這是電影假借「父親」之口對於提出改變者的威脅與警告。
而通過新娘賈耶之口,電影道出了對所謂傳統陋習的控訴:「男人可以在自家大院裡撒大便,但女人就應該做出所有的妥協,因為傳統文化就是這樣。男人在白天撒,女人在黑夜撒,還不能發出聲音。如果男人用眼神瞟你,你就遮住自己的臉。當色狼用光閃你,你就遮住自己的臉而不是遮住自己的身體。」
如果不看看這個「有味道」的電影,這些掙扎在底層的印度女性的生活令人難以想像。同樣是男主角阿克謝·庫瑪爾主演的另一部奇片《護墊俠》,關注的則是印度女性的護墊問題。兩部電影,同一個男主角,關注點一個是女性如廁,一個是女性護墊。超級話題,引發超級關注。這就是印度現實主題電影的批判力度。有幸的是,阿克謝·庫瑪爾的《護墊俠》也已經定檔9月內地影院。
《廁所英雄》還是一部印度傳統文化的視覺大餐:與牛結婚、
灑紅節、兄弟姐妹節等傳統習俗、奇聞異事,貫穿全片:它們既是情節的有力推動者,也是視聽效果的保證。
灑紅節是印度盛大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印度民眾走上街頭盡情歌舞,互相噴灑七彩的顏料,慶祝新年和春天的到來,表達對彼此的祝福。電影《廁所英雄》濃墨重彩表現了兩段「擊棍灑紅節」的慶祝活動。根據當地的傳統習俗,節日當天,印度妻子們可以光明正大地「棍打」丈夫。在電影的第一次「灑紅節」中,男主角凱沙夫藉機贏得美人芳心。在第二次「灑紅節」中,凱沙夫找回自己的妻子。電影橋段與傳統節日有關夫妻和睦、修復誤會、重歸於好的主題高度重合。
電影開篇,凱沙夫與牛舉辦婚禮的橋段也是令人啼笑皆非。
其實只要稍加留意,就會發現這樣的新聞在印度層出不窮。作為「聖獸」的牛,是上天賜予印度的禮物,是印度圖騰、文化和宗教的象徵。與牛結婚、用人奶哺乳牛犢、禁止宰牛等等社會新聞也就見怪不怪了。
印度電影素來以歌舞和配樂見長,無論是傳統的寶萊塢還是現實題材作品。《廁所英雄》中的配樂同樣如此。有時,一言不和唱歌尬舞依舊飛起;有時,傳情達意、情景交融,音樂成為敘事情節的有力推動。
在灑紅節中,男女主角在充滿傳統氣息的音樂聲中,在漫天飛舞的顏料中盡情歌舞。在「棒打」丈夫的歌舞中,女主角賈耶對丈夫坦露出又愛又恨的心聲。歌詞中唱到:「親愛的狠狠揍我」,既是女主角對男主角的嗔怪,也有力凸顯了電影的女權色彩。
另一首插曲中唱到:
掩蓋你的腰
坐在露天外
嫂子在黎明出發
而男孩在路邊等著亂拋媚眼
你在叢林中還能夠堅持多久?
先生 最好現在建廁所
.
如果露天大便值得驕傲 那衣服也別穿了
不是每件事情都值得傳統 不要拿傳統當幌子
不要把你的過錯歸咎於文化
歌詞將電影的主題展露無遺,是電影配樂作為故事情節推動力量的明證。
力度與柔情並重,堪稱這部印度奇片的配樂特色。歌中所唱「你的愛就像早班火車」,將深陷愛河的情侶間的柔情蜜意傳達的淋漓盡致,歌詞背後「蹭火車廁所」的情節也把這對現實困境中的怨侶表現的詼諧幽默。
為了愛情,凱沙夫敢於抵抗來自世間的一切阻力,為了愛妻修一間廁所;與愛情相比,賈耶更敢愛敢恨,勇於捍衛女性自立自尊的權利,不僅贏得了這場對抗傳統、對抗愚昧的「廁所大戰」,更是堅韌捍衛了他們的愛情。
灑紅遍地、尬舞翻飛,喜愛印度電影的你沒有理由錯過這部「超有味道」的《廁所英雄》。
因悲而泣,由歡而歌。憑信仰執著,任生命起落……帶著對電影的一份執著,去同情、去讚嘆、去陶醉,才有了潮溼的日子、乍寒的日子、暖日當空的日子,去叩問歲月、叩問生命。
作者:何岸,70年代生人
英國文學碩士,文字愛好者
常駐印度使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