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夏季,都是恙蟲頻繁出沒的季節。肇慶一男子就因為疏忽大意,被恙蟲叮咬後, 接連出現發熱畏寒、雙腿無力等症狀,甚至一度被診斷為腦梗,最終在廣州確診為恙蟲病。醫生提醒,夏天是蚊蟲咬傷的多發季節,市民朋友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不退,且發現身上有明顯的傷口,要及時就醫。
反覆發熱畏寒、雙腿無力
67歲的田叔(化姓)自退休後,一直在肇慶老家農村養雞種田,日子過得悠閒自得。7月中旬,身體一向健康的他突然感覺有些畏寒,便在附近診所開了些藥自行服用。然而吃了三四天藥物後,田叔不僅畏寒發熱的症狀沒有好轉,還覺得自己雙腿無力,不過還能勉強行走。7月17日早上,田叔一覺醒來,雙腿已經無力到連正常走路都不行了。察覺到病情愈發嚴重後,田叔在家屬的陪同下到當地醫院就診。
在當地醫院,顱腦CT檢查提示田叔右額葉、右基底節區腔隙性腦梗死,同時還有低血鉀。給予補鉀等治療後,田叔雙腿乏力的症狀有所好轉。但是,田叔還是反反覆覆畏寒發熱,並且出現了低血鉀、低血鈉等一系列電解質紊亂的情況。「考慮到我爸三四年前有過腦梗塞的病史,所以還是想到廣州這邊的大醫院治療。」田叔的兒子田先生說。7月18日,在田先生的陪同下,田叔來到了廣東三九腦科醫院。
專家:恙蟲病每年夏季高發
該院接診的神經內六科主任胡運新仔細查看患者的影像資料後,發現其顱內病灶明顯是陳舊的,不是這次發病的主要原因。經過詳細問診及細緻查體,胡運新在患者的右側小腿內側發現一個黑色的結痂。
「患者一直以為這個傷口是被摩託車的排氣管燙到的。其實這明顯是一個被恙蟲叮咬過後的痕跡『焦痂』。」胡運新說。明確診斷後,給予抗感染、對症治療,田叔的症狀明顯好轉,並於近日順利出院。
胡運新提醒說,每年的5至11月是恙蟲病的好發季節, 6至7月是發病高峰,在南方地區,特別是廣東、海南、廣西等地更是恙蟲病的多發地區。「被恙蟲叮咬後,可能會出現持續發熱、肢體乏力,甚至累及肝、腎、肺、腦,與其他感染性疾病相似,很容易被誤診。」胡運新說,大部分患者及時診斷、及時治療,都能較好地康復,但是如果沒有進行針對性地治療,後果可能比較嚴重。
由於恙蟲叮咬過的部位一般比較隱秘且沒有痛癢等不適,所以很多人被叮咬後還全然不知。胡運新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如果自己曾去過草地、樹叢等地方,回來後發現自己反覆發燒不退、渾身乏力、頭痛頭暈等,就要警惕是否被恙蟲咬到了。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鄭琳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吳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