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21日訊(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黎斌 李蕊 文/圖)近日,家住漳州雲霄縣的羅大媽突然持續一周出現畏寒、發熱,並伴有頭暈等不適症狀,到當地診所治療後,進而出現解黑便現象,這可把羅大媽嚇得不輕,趕緊到漳州市區的第909醫院就診。
最初,醫院是以「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將羅大媽收入院的。由於現在屬於疫情期間,針對羅大媽的發熱症狀,醫院第一時間啟動了應急預案,採取了隔離觀察治療,直到多次進行核酸檢測、無流行病學接觸史、CT檢查未見病毒性肺炎表現,才徹底排除患新冠肺炎的可能。與此同時,醫務人員通過查體發現,羅大媽的左前胸有一個直徑0.5釐米的火山口樣潰瘍,且表面附著焦痂,再結合其發病前有過上山幹農活的經歷,肝功能檢查部分指標升高,從而最終診斷為恙蟲病。通過對症治療後,患者於7月20日痊癒出院。
第909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張鳴青介紹,通常人體被恙蟲叮咬後會先出現紅色、無痛的小皮疹,等皮疹逐漸形成水泡,一周左右就會自行破潰,出現壞死、出血,並形成形態相對較圓的深黑色焦痂,經常是位於腹股溝、腋窩、胸部、下背部和臀部。而普通的斑疹、丘疹或咬痕,往往都是只呈淡粉色,且不會自行破潰,這也是恙蟲病焦痂與其他類似表皮症狀的主要區別。由於恙蟲病的基本病理改變是廣泛的小血管炎,會導致人體組織器官充血、水腫、細胞變性壞死,臨床上常見的嚴重併發症有重症肺炎、急性腎功能不全、腦膜腦炎、消化道出血、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一般來說,恙蟲病無典型症狀,很難及時明確診斷,常會延誤治療,診斷依據是基於患者的臨床表現和病史、焦痂特徵和蟎蟲暴露史、流行區旅遊、居住衛生狀況等。對此,張主任提醒人們,熱帶氣候能夠為該病的傳播提供穩定和理想的條件,尤其高溫度和高溼度非常適合蟎蟲活動,在戶外工作者或野外旅行者應儘量穿長袖衣褲,避免皮膚暴露,返回住處後要及時沐浴更衣,避免被恙蟎停留叮咬。若出現疑似症狀,需儘快到醫療機構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