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上火,咽喉腫痛?用它泡水喝,效果槓槓的,早知道早受用!
今天12月19日,農曆冬月初五,轉眼又是一年,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總是讓人來不及感嘆!眼下天氣越來越冷,坐在電腦前已經瑟瑟發抖,即使在南方也是一樣,雖不及北方寒風蕭瑟,萬木凋零,時下的南粵地區,多少也展現出了冬天的景象,山上的花草樹木也露出了要過冬的跡象。
不過,此時的鐵冬青枝葉依舊翠綠,累累紅果結滿枝頭,酷似小型山楂 ,十分喜人,偶爾還有幾隻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在果實枝葉間嬉戲玩耍,正享受著它們的美味盛宴,使原本清冷的冬天,一時間也熱鬧了起來。
你看,這一串串鮮豔的紅色小果,密密麻麻掛滿枝頭,不懼嚴寒冰雪,非常耀眼,難怪歷來都是文人騷客喜愛的吟誦對象。如明末學者李漁就稱讚冬青樹說:「冬青一樹,有松柏之實而不居其名,有梅竹之風而不矜其節。」然後,李漁話風一轉,又開始為冬青樹抱不平了。他說「然談傲霜礪雪之姿者,從未聞一人齒及。是之推不言祿,而祿亦不及。予竊忿之,當易其名為不求人知樹」。
李漁其意是指在春秋時期,介之推是助晉文公登上王位的大功臣,而晉文公頒賜祿位卻沒有考慮到他,後來介之推再也不談論祿位也不受晉文公的封賞。李漁用介之推的故事來比喻冬青樹,認為冬青有傲霜礪雪的梅竹之風,同樣是君子之樹,卻不為人們所重視,所以為他感到不平,於是就稱冬青為「不求人知樹」。
雖然鐵冬青猶如松柏四季常綠,到了嚴冬,碩果纍纍,非常漂亮醒目,但它的花顏值卻不高,甚至不太顯眼,但其花多又密,是非常好的蜜源植物。不過在中醫的眼裡,人家可不在乎它的顏值,而是在乎它珍貴的藥用價值,從冬青科名字來看,在冬天裡依然保持綠色,說明其很耐寒,同時盛長在冬季,註定性寒,味苦,苦寒之藥多數都具有清熱解毒作用。
鐵冬青,中藥名叫救必應,全株均可入藥,但一般都是用樹皮或者根皮的多,也有個別地方會用到去了皮的杆莖部分,救必應木質細膩,色白,其味苦性寒,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藥用本草》記載:「鐵冬青,清熱解毒,清熱燥溼。治感冒發熱,扁桃體炎,咽喉腫痛,急慢性肝炎, 急性腸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風溼關節痛, 跌打損傷,燙火傷。」為民間常用中藥。
鐵冬青,又名救必應、熊膽木、過山風、紅熊膽、羊不食等,為冬青科冬青屬常綠喬木,主要分布於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區,因冬季葉色青翠而得名,它是我國常見鄉土樹種,亦是華南地區常見中草藥,為廣州廿四味涼茶配方原料之一,中藥救必應正品就是鐵冬青的乾燥樹皮,有清熱利溼、消炎解毒、消腫鎮痛之功效。
以前農村人生病,只要不是很嚴重的疾病,很多都會用一些草頭方或者單方治療,就比如說這救必應,平時如果喉嚨上火,導致咽喉腫痛,就可以用救必應泡水喝,效果還是槓槓的,雖然味苦,但良藥苦口,這些治病的方法都是民間長期流傳下來,用之有效,並且藥材來源也是唾手可得的,所以即使是現在,多認識一些中草藥,如果用之治病,則是百利而無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