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輕一代的喜劇演員中,賈玲可謂是一個很成功的喜劇大師。
她從春晚到各大綜藝節目,只要有賈玲出現的地方,都是笑聲不斷。
然而在賈玲帶給我們歡笑的同時,她的背後卻是難以言說的悲劇。
也正如她的人生一樣,一半是悲劇,一半是喜劇。
1982年的春天,賈玲出生在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的一所普通工人家庭。
父母都在化工廠工作。賈玲還有一個姐姐,因為兩個孩子要上學,所以,生活過得並不寬裕。
小時候的賈玲,性格上比較偏向男孩子,膽子也大。下河捉魚,上樹掏鳥蛋,在她看來都是常事。
賈玲雖然頑皮,但小時候的她,尤其是對戲曲和表演尤為感興趣。
特別是 《曲苑雜壇》,每當看到興起之時,甚至還會不自覺的對裡面的場景進行模仿。
或許是發現了她的表演天賦,家裡人還專門給她請了表演老師。可以說,這是她對表演有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接觸。
那時候的賈玲才剛滿10歲。
2000年,賈玲高中畢業,畢業後的她懷著對表演的一腔熱情,毅然決然的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
但遺憾的是,她落榜了。
主要原因是賈玲在面試的時候過於緊張,導致面試失敗。
面試失敗的賈玲,為了給家裡減輕負擔,她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留在北京。
留在北京之後,賈玲並沒有放棄表演,而是想要再來一年。
之後,她在北京的一家店裡做服務員。邊打工邊上學,儘管條件艱苦,但跟她的夢想比起來便不值一提。
這一次,賈玲轉報了中央戲劇學院的表演專業。並且為了更加穩妥,賈玲還填報了相對冷門相聲專業。
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
她被中戲的表演班和相聲班同時錄取,但卻只能選一個。
後來,由於母親口音問題,賈玲陰差陽錯的進入了相聲班,學了相聲。
卻也正是在這裡,他遇見了她的恩師,她生命中的貴人——馮鞏
進入大學後的賈玲,由於所學專業跟自己當時的想法出入太大。內心一直無法釋懷,在掙扎了一個月後,她終於決定要沉下心學習。
但殊不知,命運卻在這個時候給了她當頭一棒。
有一天,父母去地裡拉草,為了可以多拉一點,他們把草堆的很高。
母親坐在車上堆好的草堆上,軟軟的草堆在車往前走的時候,由於重心不穩,突然倒下。母親也順勢從上面摔了下來,摔到了小腦,意外去世。
母親的突然離世對她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也成為了她這一生永遠的痛和遺憾。
以至於每每提及,她的眼中總會泛著淚光。
母親的去世可以說讓本不富裕的家庭又雪上加霜。
父親為此賣掉了房子。她的姐姐甚至於為了她,放棄了上大學。
姐姐工作之後,每個月都會按時給賈玲寄生活費,這一寄就是九年。
家人的支撐無疑是她的最大動力。
之後,賈玲刻苦學習,大學四年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最後,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畢業。
大學畢業後,賈玲立志留在北京,要在北京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可是,北京的冬天真的很冷,不僅冷在身上,更是冷到了她的心裡。
她的北漂生活過的並不容易。最開始的時候,她租住了一個民房,但由於租金問題,後來,她轉租了一個地下室,那地下室很小,很黑,很暗,味道也很重。
但就是這樣一個房子,她有時都要為了躲避房租,在家呆一個月不敢開門,也不敢開燈。
時間長了,她有些承受不住,給姐姐打電話訴說。姐姐不忍看她太艱辛,讓她回家,說是給她在家裡找了一個公務員的工作。但她拒絕了。
後來,她又去找了老師馮鞏。馮鞏告訴她,讓她跟著自己的心走。
之後,為了讓賈玲放心,馮鞏又給賈玲打了電話,說會幫賈玲,這一幫就是10年。
這10年期間,馮鞏一直帶著賈玲演出賺錢,陪她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終於,賈玲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
2010年,賈玲憑藉和白凱南搭檔的相聲《大話捧逗》榮登春晚。
此後,聲名鵲起。
賈玲又陸續參演了小品《誰是楊貴妃》 《女人,N次方》 《萬能表演》等。
慢慢的,找她的小品,電視劇,綜藝,真人秀等節目也越來越多,她徹底火了。
成功後的她不僅給父親和姐姐買了房子,還創立了屬於自己的公司
正是她對喜劇的堅持和熱愛,硬是為自己闖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喜劇之路。
「笑並不總是意味著開心,就像淚水並不總表示難過。」
正如賈玲,雖然她總是笑,可她的內心又何嘗不是脆弱的。是她憑藉自己的努力和一腔熱血,硬是把自己的人生由悲劇轉為了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