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神女成雲雨,襄王空留高唐夢」是一幅典故對聯。
典故出處,戰國時期巫山,有一個美女,驚豔絕倫、溫雅嫻淑。此女潔身自好,斷然拒絕了楚襄王的追求 。此後,「巫山神女」常用以比喻此美女。楚國宋玉《高唐賦》稱「先王」,遊巫山,在白天夢見此女神願薦枕,女神臨去時稱自己「旦為朝雲,暮為行雨」。「巫山雲雨」遂成男歡女愛之典,也成為男女之歡的代名詞,千古傳誦。巫山女神的神話傳說,被歷朝歷代文學墨客譜寫了大量的詩賦、詞曲等文學作品,突出體現「巫山神女」的文化藝術,對中國文學史有著極其深遠影響。「巫山」原來是指今湖北雲夢的巫山,又稱陽臺山。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被後人把「巫山」改到了長江三峽。不管「巫山」到底出自哪裡不重要,重要的是「巫山」形成了「巫山神女」神話故事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