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公主和格格,差距有多大?別被電視劇騙了,差距超乎你想像

2021-01-14 讀文匯

在我們固有的印象當中,「公主」就是「格格」,「格格」就是「公主」。像我們曾經看過的很多清裝電視劇當中,皇帝的女兒基本上不是格格就是公主,所以在我們看來,但凡是皇帝的女兒,那麼就可以這麼稱呼。不過,在真實的歷史上,清朝的時候,「公主」和「格格」之間卻有著天壤之別。

在看清裝電視劇時,倒是看不出什麼區別。不過在歷史上,作為皇室,整個的等級是相當森嚴的。我們平常所見的「格格」,基本上只要是皇室成員,或者說跟皇室有親戚、血緣關係的臣子,他們的女兒也可以叫做「格格」。所以,「格格」並不一定是皇帝的女兒,也可能是其他身份比較顯貴的女子,像那些親王所生的女兒,便都可以被稱作是「格格」;而公主的話,則是特指皇帝的女兒。

由此可見,「格格」這個身份在當時並不是十分稀有的,真正稀有的是「公主」。不過也要注意,「公主」也是分有等級的——在當時,如果是皇后和皇帝所生的女兒,便可以被稱為「固倫公主」,也就是指嫡親的公主,但是如果不是皇后所生,便不可以享有這一稱呼。當然,在歷史上也有特殊的情況,比如當時令妃的女兒7公主便被乾隆封為了「固倫和靜公主」,後面嫁去了蒙古和親。

所以,只有皇帝和皇后的女兒,或者說皇帝特別寵愛的妃子的女兒,才可能被封為「固倫公主」,其餘的,便只享有「公主」二字的稱呼。所以,現在我們回顧一下我們所看過的清裝電視劇,像最開始的《還珠格格》當中,便把小燕子和紫薇稱作是「格格」,這其實是不正確的,因為她們兩個人都是皇帝的女兒,因此正確的稱呼應該是「公主」,而不是「格格」。

公元1636年,當時皇太極繼位之後,其實是仿照的明朝制度,將皇帝的女兒稱為「公主」,並且規定,皇帝和皇后所生的女兒為「固倫公主」,而妃子所稱女子或者說皇后的養女,都統稱為「和碩公主」。這便是「公主」這一稱呼在清朝時期的由來。

不過,在清朝的時候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有時候地位比較高貴的女性也會被稱作是格格。比如說,當時在康熙時候的蘇麻喇姑,她作為孝莊皇后的侍女,又撫養過康熙帝,整個的地位是比較高的,大家也比較尊重她,因此,也會稱她為「蘇麻喇額涅格格」。

所以,現在你弄清楚「公主」和「格格」兩個稱呼之間的區別了嗎?總而言之,皇帝的女兒才是「公主」,還是比較好區分的。不過話說回來,這些稱呼也反映了當時的等級制度以及尊卑觀念,作為皇帝的女兒,其實不管自己的母親是皇后還是妃子,她們之間都是平等的關係,只是在當時依舊會被分為三六九等,還是令人唏噓的。

相關焦點

  • 清朝時期,「格格」和「公主」有何區別?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在清朝影視劇中,常常會發現其中有格格這個稱謂。像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的某電視劇中,小燕子是還珠格格,紫薇是明珠格格,此外,還有一個晴格格,像還珠格格和明珠格格都是皇帝所生之女,被稱為格格,也是常理中事。但晴格格只不過是愉親王所生之女。
  • 在清朝的時候,公主跟格格的區別是什麼?別再被電視劇給騙了!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清朝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朝代了。因為這是封建社會中第二個由少數名族統治的朝代,而相比於元朝,清朝的統治者並不排斥漢人的文化,甚至就連皇室成員都在努力學習漢文化。不僅是如此,作為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封建朝代,清朝的古裝劇也是拍的最多的。
  • 清朝真實的格格公主原來長這樣,別再被電視劇騙了!
    榮壽固倫公主是清朝最後一位公主,按照清朝的傳統,一般只有皇帝的嫡女才能夠被封為固倫公主,但是榮壽卻並不是皇后的女兒,甚至不是皇帝的女兒,她之所以能夠有這麼大的榮寵是因為她的父親恭親王曾幫助慈禧發動政變,所以慈禧就把榮壽固倫公主接到宮中養育,雖然榮壽地位尊崇,但是她的婚姻並不幸福,丈夫早逝無兒無女。
  • 清朝的「公主」和「格格」,身份差別到底多大?別被古裝劇誤導了
    我猜,很多人應該都有類似情況吧。《還珠》無疑帶起了一股以清宮劇為主的古裝題材潮流,年輕青春版的、宮鬥心計版的,皇權鬥爭版的.應有盡有。看多了,大家心裡肯定會對清朝的歷史有個大概了解,甚至能把清朝十二帝的名號挨個背出來,但與此同時,必然也有很多地方被電視劇給忽悠了,誤解至今,比如《還珠》裡,乾隆的女兒居然全被稱「格格」,這就不符合歷史了。
  • 清朝時期,「格格」和「公主」有啥區別?都是做女兒的,差距不小
    01自後金時期開始,滿族的貴族親王(貝勒)及國君(大汗)的女兒稱之為「格格」。與漢族的公侯伯子男不同的是,格格一稱並無定製,其更像是漢族人名中的「字」,僅為便於稱呼。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稱東果格格,其名並無記載。到了清朝時期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決定沿用明朝制度,相應的格格一稱也改為公主。自此之後,清朝皇帝的女兒便稱之為公主。但清朝的公主並不像格格一般只是稱謂,其更類似爵位的等級。
  • 為什麼清朝的公主稱格格?其實電視劇都錯了!
    作為正式稱號使用時,在後金時期,國君和貝勒的女兒稱為格格。清太宗起,逐步按照漢人習慣,重新規定了封號。作為非正式稱號時,被用於尊稱其他地位高貴的女性。另外,清朝親王的低階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        皇帝的女兒稱為公主,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基本上歷朝歷代都是如此,但是我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發現清朝皇帝的女兒大部分都稱為格格,如著名的《還珠格格》電視劇等,仿佛清朝的公主就該稱為格格,事實是這樣的嗎?非也!       其實清朝皇帝的女兒也稱為公主,而且分為兩等:和碩公主和固倫公主。
  • 同為皇室之女,「格格」和「公主」有什麼區別?
    後宮中的女子身份家世不同,稱謂和所配享用的生活條件更加不同。往往在古裝電視劇中,能看到古時候對於家世門楣的看重,講究門當戶對,可見身份是多麼的重要。古時通常稱呼皇上的兒子為阿哥,皇上的女兒為公主或者格格。
  • 晚清格格真實容貌:長得確實漂亮,圖6是穿和服的川島芳子
    格格是滿清貴族千金的稱呼,記得以前有個《還珠格格》風靡一時,結果弄得後來的全國都對格格這個群體十分羨慕了。影視作品的格格都生得花容月貌,而且穿著漂亮的綾羅綢緞,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可謂都是傳說中的白富美。不過那些畢竟只是電視劇裡的劇情,歷史上的格格們真的如紫微、小燕子那麼好看嗎?
  • 古代的公主和格格差異有多大?地位和權力為何天差地別?
    公主與格格有區別嗎?有!這是肯定的,而且非常明顯。格格這個稱呼的出自於清朝,存在的時間非常的短,而公主的稱呼出現於周朝,歷史是比較久遠的。兩者雖然看似都一樣,但是其內涵卻完全不同,古代公主的地位遠高于格格,其差異也是天差地別。
  • 清朝「從一品」相比「正一品」差多少?簡直超乎正常人的想像
    清朝「從一品」相比「正一品」差多少?簡直超乎正常人的想像 常看清宮劇或者對清朝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清朝大家官員是由和嚴格的等級劃分的,一共九品十八級。品級從一品到九品,每一個品級又分為正和從兩個級別。從一品跟正二品這兩個官階,在品級上,僅僅相差一個級別。
  • 清朝的公主與格格有哪些區別呢?兩者身份相差巨大,無人敢逾越
    有很多朋友非常喜歡看古裝電視劇,但看到清朝的電視劇是有很多朋友會關注到一個現象,就是皇帝的女兒會被稱作為公主,但是有的卻又被稱之為格格,那麼這兩種情況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有很多朋友對於這件事情也是特別好奇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詳細的說一下。
  • 清朝有眾多公主,為什麼還有格格的存在?格格的真正含義讓人驚訝
    很多喜歡看清宮劇的朋友都知道,清朝有許多格格,各種格格看的人眼花繚亂。格格原為滿語的譯音,翻譯成漢語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貴胄之家女兒的稱謂,即婦人之爵名。格格,是滿族和清朝對女性的一種稱謂。作為正式稱號使用時,在後金時期,國君和貝勒的女兒稱為格格。清太宗起,逐步按照漢人習慣,重新規定了封號。作為非正式稱號時,被用於尊稱其他地位高貴的女性。另外,清朝親王的低階妾有時也被叫做格格。
  • 清朝的「公主」和「格格」,有何區別?都是皇族女兒,差別卻很大
    皇太極建立清朝以後,將後宮制度予以了完善,「五宮並建,位號既明,等威漸辨」,同時仿明朝制度,對皇族女兒的稱呼予以區別和明確。策凌,成吉思汗嫡裔,身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為清朝平定西北並穩定西北局勢做出了絕對不容磨滅的絕大貢獻。策凌被《嘯亭雜錄》評價為「蒙古王公以勳勞侑享廟廷者,王一人而已」,縱觀整個清朝,也僅有晚清時期的僧格林沁能勉強和其相提並論。
  • 清朝八大總督的差距有多大?一個被人搶破頭,一個沒人看得上
    公元1644年,清軍正式入關,由此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正式誕生,雖然清朝在之後一直想和之前的明朝分割。不過熟悉歷史的人我們可以看到,清朝的行政體制幾乎是換湯不換藥的。明朝時期為了便於管理全國,在全國設立了若干個總督,而總督一詞也成為了」封疆大吏「的代言詞彙,當時總督的權力究竟有多大呢?
  • 清朝公主都可稱為格格嗎?
    後金時,規定不管是皇太極或是其他貝勒的女兒,統稱為格格,但只是非正式叫法。清崇德元年(1636年),後金改國號為清,向中原制度靠攏。格格們有了正式的叫法,就是公主。   而格格,在清定國號後,就成了高階層女性的代稱,但不一定只有愛新覺羅的女人才可以用。比如著名的蘇麻喇姑,就被內務府稱為「gege」。還有一類女人也可以稱為格格,就是王爺家的侍妾。
  • 1937年的中日實力對比,兩國差距有多大?結果超乎想像
    雖然中華民國時期已經推翻了封建王朝的統治,但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根本樣貌並沒有發生些許改變,人與人之間還遵循著舊有的組織形式,而且民國政府實際上統治力很低,當時國家跟陷入癱瘓沒有什麼區別,而後來所謂1927年到1937年間的「黃金十年」說到底不過是在自吹自擂罷了,社會間的貧富差距依舊明顯,社會資源被大批資本家和買辦財團所掌控
  • 看清宮劇,別再把格格和公主混為一談了!原來有很大的差別的!
    其實在清朝入關前室沒有「格格」這一稱呼的,清朝入關後,格格稱呼逐漸多起來,但其實還是有嚴格分別的首先:公主和格格稱呼的歷史起源不同公主,是中國古代對皇女、王女、宗女的稱號,簡稱為主公。公主一詞最早起源於西周,《公羊傳》記載『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意思就是周天子嫁女兒是有爵位為公的諸侯主持婚禮,簡稱公主,再後來皇帝的女兒都被稱為公主,成為一種尊貴身份地位的象徵,一直延續到清朝。而格格是滿清特有的稱呼,是王爺女兒的統稱,相當於現代有錢人家小姐,女士的尊稱,起初滿洲的貴族人家的女兒都可以叫做格格。
  • 曝光清朝嫁女娶親全程,「試婚格格」…公主不能吃醋
    很多喜歡追清宮劇的小夥伴們總是對於清朝的各種野史都顯得非常感興趣,那麼,清朝如何嫁女娶親?清朝的婚嫁方式真的如電視劇中那樣的雍容華貴嗎?今天,不妨讓小編為你揭秘最真實的清朝婚俗,清朝時期,作為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離我們當代的生活也就剛出100多年,很多文化和習俗依舊還保留下去,對於那段時間的事情有時我們感覺還是比較親近的,畢竟比其前幾個朝代來說,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
  • 古力娜扎撞衫泰國公主,終於見識了女星和貴族的差距有多大了!
    明星到底比普通人好看多少,這次古力娜扎就來告訴你了,大家都知道古力娜扎可以說是娛樂圈顏值扛把子之一了,不光顏值高,身材也是一絕,這次她撞衫泰國公主
  • 清國皇帝的女兒到底是公主還是格格,公主與格格有什麼區別
    九七的一部《還珠格格》第一次讓清代宮廷的生活,禮節還有種種規矩走進當代的大眾視野。我們也從影視劇中知道在清代皇帝的女兒稱為格格,可是在後來的影視劇如《甄嬛傳》皇帝和曹貴人的女兒就稱為公主。那麼在真實的清代,皇帝的兒女到底是稱為公主還是格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