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商務範
範主說:品質的法則
現今,隨著大家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有品質的生活」成為很多人的追求目標,而想要達成這個目標,消費是一個必要的途徑。
但在花錢這件事上,不同的人卻有不同的方式。有的人追求買買買的快感,有的人一擲千金名牌傍身,有的人精打細算…從一個人花錢的方式上,其實也能看出TA的生活態度。
那麼,懂生活、會花錢的人都有怎樣的特點呢?其實很多名人就為我們展現了一些準則,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
----我是開聊的分割線----
在必要之物上投入重金,也愛發掘性價比單品
品質與其說有什麼外在的標準,不如說是一種內在的體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消費從「別人看得見的地方」轉移到「看不見的地方」,比如對貼身之物投入重金。
很多矽谷大佬就是如此,他們不愛穿金戴銀,也不愛壕表,但據CNBC的觀察,這些科技圈新貴會不惜重金讓自己穿的更舒適,把錢花在面料、剪裁等看不見的「軟黃金」上,畢竟炫耀是給別人的,舒服才是留給自己的。
連帽衫、牛仔褲、不修邊幅的風潮已經過去,Loro Piana、Kiton、Brunello Cucinelli等有奢華羊絨面料、款式卻低調到不能再低調的單品,已經成為新貴們的最愛。
「山羊絨之王」Brunello Cucinelli更是寵兒中的寵兒,從為賈伯斯和扎克伯格定製T恤,為貝佐斯製作超柔軟的羊絨夾克,再到Salesforce創始人Marc Benioff看似平平無奇卻極為稀有的vicua西裝,追求貼身之物的極致舒適成了這群大佬們的共識。
相比之下,王室在這方面更是已經講究了幾百年。像查爾斯喜歡定製海島棉的Turnbull & Asser襯衫,追求異常的柔軟舒適;他和溫莎公爵還格外青睞外赫布裡底群島產的哈裡斯花呢,島民手工織造,柔和保暖又帶著原生態的氣息,而且非常耐磨抗造,可以穿很多年。
當然,對於貼身之物舒適的追求並不等於「買貴的」,更多的還是一種消費態度。對於普通人來說,也可以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選擇最好的,就拿羊絨來說,Johnstons of Elgin等王室御用品牌、Erdos等國貨,都是一般人也能承受的很好選擇。
而且品質本身也是多方面的,即便是對王室富豪來說,除了必要的投資,也不會無論什麼都選最貴的、最奢華的,特別是在日常消耗品上,高實用性、高性價比的單品也很受他們的青睞。
比如穿鞋子,很多科技大佬平常就是一雙Nike、New Balance,蘋果CEO庫克愛穿的NIKE Roshe,千元以內就能搞定;而威廉王子愛穿鬼冢虎OT Mexico 66系列也是不到千元的單品。
包包也是如此,從凱特、西班牙索菲亞王后到闊太郭晶晶,平時出門最喜歡拎的包包,也不是愛馬仕,而是Longchamp Le Pliage餃子包,不僅能裝而且超耐用,極具性價比。
所以說懂生活、會花錢的人,懂得享受物質帶來的舒適,而不會讓物質變成人的主宰。
看重內涵、情懷,追求永不過時的經典
在花錢這件事上,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追求。有的人追求新奇,喜歡讓好奇心得到滿足;有的人追求時髦,喜歡入手當下最in的網紅單品…但如果在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的情況下盲目入手,買來的東西往往最後會變成「斷舍離」的對象。
而懂生活、會花錢的人,會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也會追求那些永不過時的單品,對一個品牌長情,看中物品背後的歷史和內涵,很多名人就是如此。
比如女王就一輩子鍾情Launer包,50多年如一日地拎出門,前前後後擁有超過200隻,絕對是「流水的彩虹服,鐵打的Launer包」。但其實這個品牌的包並非天價,基本款的價格不過1萬出頭,但是背多少年都不過時。
戴的手套也是如此,近73年的時間,女王衣服換了無數套,而手上戴的總是Cornelia James,而這個品牌的價格更是基本在幾百塊,貴的也不過一千多。
查爾斯則是穿了大半輩子的Anderson & Sheppard定製的西裝,甚至還會用補丁修復。他很熱衷於穿這種有歷史感又不過時的衣服,之前還曾透露自己的一件大衣是外祖父喬治六世的,他甚至還曾讓人用18世紀的留下的廢皮革做了一雙皮鞋。
查爾斯西裝上的補丁
與其類似的還有保羅·紐曼,一輩子幾乎只戴勞力士迪通拿,因為這塊表剛好能滿足賽車手的使用需求,他到老都佩戴這個款式,也象徵著對賽車的熱愛。而迪通拿更是因為他成為一個經典的款式。
除了穿衣戴表,很多高品位的名人,在選擇家具的時候也特別看重歷史內涵。
比如貝聿銘在紐約曼哈頓的故居裡,就有一把索耐特設計的Thonet 1號搖椅。索耐特被譽為現代家具設計的開拓者,每一把椅子都是經典之作。而這把造型優美、曲木工藝非常複雜的1號搖椅就是代表之作,畢卡索也對其愛不釋手。
他家的客廳裡矮椅和長椅都來自巴塞隆納系列,是德國大師密斯·凡·德羅的作品,是他在1929年的世界博覽會上,為西班牙王室夫婦設計的,同樣是不會過時的作品。
所以說懂生活、會花錢的人,不會盲目追逐潮流,而是懂得欣賞經典之物的價值,更願意為歷史情懷和內涵買單。
不被他人和偏見左右,有自己的判斷
對於懂生活、會花錢的人來說,買東西不是為了滿足虛榮心, 不是為了向別人炫耀或者證明什麼。比如對於國貨,他們不會心存偏見的認為「國外的月亮比較圓」,而是會自己判斷什麼是好的東西。
而且隨著中國製造的不斷進步,國人也越來越自信,特別是在電子科技等領域,國貨品牌已經成為很多會花錢的人的首選。
不僅如此,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走出去,在國際上形成一股中國潮流,捕獲了很多國外名人的心。
Bella Hadid和窪冢洋介都穿著國潮扮靚耍酷↓
以及英倫男神抖森遛狗要穿中國羽絨服保暖。
而在科技領域,中國品牌更是佔有相當大的優勢,奧斯卡大導詹姆斯·卡梅隆都對中國的無人機愛不釋手。
而在最近,又有一個中國品牌,在曾被西人統治的領域,達到了世界水平,證明了民族品牌的實力。
這個品牌就是我們都很熟悉的張裕解百納。前不久,在由全球權威媒體Drinks Business舉辦的「全球最暢銷葡萄酒品牌盲品賽」上,來自中國的張裕解百納以90分的成績獲得第一名。
張裕解百納與世界知名品牌同臺盲品PK,不斷刷新中國葡萄酒的國際地位
擊敗了法國木桐嘉棣 (Mouton Cadet by Mouton Rothschild)、西班牙桃樂絲(Torres Sangre de Toro)、美國嘉露家族莊園(Gallo Family Vineyards Merlot)、智利幹露紅魔鬼(Casillero de Diablo by Concha y Toro)、阿根廷風之語酒莊(Trivento)、法國香奈(J.P. Chenet)、義大利康堤(Canti Vino)、美國蒙大維木橋(Woodbridge by Mondavi)、德國黑塔酒莊(Black Tower)等一眾世界著名的暢銷品牌。
張裕解百納以90分的成績,與澳大利亞傑卡斯(Jacob's Creek)、
義大利安東尼莊園(Villa Antinori)並列獲得盲品賽第一名
這場集結了5位世界葡萄酒大師(MW)、5位世界侍酒大師(MS)的評審團,堪稱」世界上最挑剔的味蕾「。他們通過專業嚴苛的盲品(Blind Tasting,隱蔽酒標信息的品鑑),保證了大賽的專業性與權威性。
世界葡萄酒大師、英國皇室御用酒商BBR資深買手Simon Field MW對張裕解百納讚不絕口:「這款酒很有深度,且有很好的香氣及集中度,這是今天其他酒所難以見到的」。
世界葡萄酒大師Simon Field MW
擁有世界葡萄酒大師(MW)頭銜的DB主編Patrick Schmitt MW表示:「這場大賽的結果意義非凡。一方面,它證明中國張裕可以大規模地生產優質的葡萄酒。另一方面,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他們的喝的第一瓶葡萄酒很可能就是張裕解百納。這意味著張裕解百納在引入更多新葡萄酒消費者這件事上,擔負著無比重要的角色。在名牌林立的大眾葡萄酒消費市場,張裕解百納這瓶中國葡萄酒更值得擺在零售的貨架上。」
世界葡萄酒大師PatrickSchmitt MW
現在越來越多追求生活品質的人,都把喝紅酒當成一種生活方式,而在品牌的選擇上,懂生活、會花錢的人,已經把品質優異、性價比超高的張裕解百納列入購物清單了。
很多人可能很熟悉張裕解百納的名字,但對於張裕解百納的品質、背後的歷史以及它作為中國葡萄酒代表品牌如何流行歐美,可能就不是那麼清楚了。下面,範主就好好講講。
這是一瓶裝著民族自豪感的葡萄酒
葡萄酒,中國古已有之。從婦孺皆知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名句,就足以窺見古人對這杯中之物情有獨鍾。
1892年,著名愛國僑領張弼士先生為了實現「實業興邦」的夢想,投資300萬兩白銀在煙臺創辦了「張裕釀酒公司」,張裕成為中國葡萄酒工業發祥地。
問世於1931年的張裕解百納,是張裕釀酒師選用中國人培育的蛇龍珠為主要原料釀出的中國第一瓶乾紅葡萄酒。1934年7月,來自中國銀行煙臺支行的徐望之出任張裕公司經理。
上任伊始,徐望之以其敏銳的品牌意識和商業遠見,決定為當時最暢銷的張裕乾紅葡萄酒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他請來一幫文人墨客,聚首煙臺國際俱樂部進行討論,最終從張裕創始人張弼士奉行的「攜海納百川」的經營理念得到靈感,命名為「解百納」。1937年,獲「中華民國實業部商標局」商標註冊申請的批准,中國第一瓶乾紅葡萄酒正式註冊為「解百納」。
左:徐望之;右:民國實業部商標局「解百納」商標證書
1937年《化學工業》雜誌第一期刊登《煙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概況》記載,張裕解百納幹紅等酒款「行銷除國內各大商埠如南京、北平、上海、青島、廣州、汕頭等地面外,亦運銷國外如星加坡(新加坡)、南洋群島、檀香山等地」。
《釀造雜誌》第二期刊登的《張裕葡萄酒之分析與各國葡萄酒之比較》
1939年《釀造雜誌》第二期刊登的《張裕葡萄酒之分析與各國葡萄酒之比較》一文中,公布了張裕解百納幹紅和歐洲國家葡萄酒的分析指標對比,文中清楚地記載著張裕解百納的含糖量為0.03克/百方公分,換算為現今通用單位為0.3克/L。
也就是說,至少在1939年,已經有明確的理化指標數據表明張裕解百納是標準的幹紅,且指標均完全達到優質乾紅葡萄酒的標準。這證明了張裕解百納當時已經成為了能夠與外國酒抗衡的國貨代表產品。
作為中國最具風味特色的葡萄酒,張裕解百納自誕生以來就深受精英人士、社會名流的喜愛。
據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周景良發表的《我的父親和酒》描述:「記得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約在一九四二至一九四三年間,父親發現張裕公司售出的酒有解百納和雷司令,認為很好,大為高興,買了許多瓶在家裡喝(還有一種酒名叫大宛香,我已印象不清,不記得是幹紅或幹白了)。」
周景良先生的父親,即中國北方民族工業的重要代表人物周叔弢,他從1919年跟隨四叔周學熙經營實業,歷任青島華新紗廠董事、唐山華新紗廠經理、天津華新紗廠經理、啟新洋灰公司總經理等職。
懂生活的人喜愛張裕解百納,也因為品牌背後深厚的歷史積澱和家國情懷。第九代張裕解百納正標採用中國傳統印章的風格,赫然印上「百年張裕」字樣,並加上了全球英文名「Changyu Noble Dragon」。在其酒標最醒目處,則是「張裕釀酒公司」精緻的老門頭建築,歷史厚重感撲面而來。整體視覺上,設計中西合璧,具有獨特的識別性,既體現了中國百年葡萄酒品牌的自信,又彰顯出國際範與高品質。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盲品賽拿下第一名,也不是張裕解百納第一次在國際上斬獲重量級大獎了。
2005年,在《Wine&Dine》雜誌「亞洲最佳酒類」(SAWA2005)評選會上,張裕解百納就榮獲「亞洲最佳紅酒」稱號;2008年,法國國際食品及飲料展覽會(SIAL)授予張裕解百納為全球30個頂級品牌之一,為亞洲惟一獲此殊榮的葡萄酒品牌。2019年,張裕解百納被新加坡《聯合早報》評選為「亞洲紅葡萄酒品牌TOP 1」。能在國際上跟國外的那些葡萄酒老牌battle,張裕解百納必須是得有功底的~
著有《一個酒徒的旅程》和《葡萄酒世界的狂野之旅》的著名作家勞倫斯奧斯本在英國《觀察家》周報對張裕解百納幹紅就如此評論道:「這是一瓶裝著民族自豪感的葡萄酒。」
暢銷歐美30國,老外也愛的網紅酒
張裕解百納不僅在國內是國民品牌,在歐美市場也非常受認可。2006年,張裕解百納成為首個打入歐洲主流市場的中國葡萄酒品牌。
一位女士正在酒類專賣店購買張裕葡萄酒
2012年,英國皇家酒商維特羅斯Waitrose首次將中國張裕解百納列入採購名單。這家擁有100多年歷史的酒商享有給英國皇室供貨的特權,數十年來,一直為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女王母親,查爾斯王子等皇室成員供貨。2011年5月5日,與威廉王子大婚還不到一周的凱特王妃現身該超市購物,其平民作風一時成為英國媒體熱炒的一段佳話。
目前張裕解百納已經進入英國七星雅柏餐廳、德國卡迪威百貨(歐洲大陸最大的百貨大樓,也是歐洲最古老的百貨大樓之一)、世界頂級豪華郵輪「維多利亞女王號」、英國第二大連鎖超市Sainsbury’s等歐洲5000多家高端場所、商超銷售,並暢銷全球30國,成為風靡世界的「中國風味」。
那些來自歐美的張裕解百納粉絲們,還紛紛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表白它,沒想到喝了這麼多年的歐洲、美洲葡萄酒,最後居然被這款中國葡萄酒給種草了~
所以說,眾裡尋他千百度,你所追尋的品質佳選,其實就在你的身邊。不需要遠渡重洋、不需要花費重金,喝有品質、有積澱、有情懷的中國張裕解百納,就是懂生活的選擇。
好啦,閃亮的中國葡萄酒符號——張裕解百納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你們與張裕解百納有著哪些故事,或是為什麼喜歡喝它呢?快來評論區一起聊聊吧~
圖片來自網絡、品牌,部分來自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