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農村俗話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告誡人們對身體如何愛護的。自古以來,人們都不贊成胡吃海喝和暴飲暴食。
比如這句「半飢半飽桃花色,死吃猛漲菊花黃」。這句話如果放在現代,冷不丁被人看到時,說不定會想歪了去。
但古人可是真正的告誡,告訴人們吃飯時應該怎麼吃,然後怎麼影響自己的臉色以及皮膚。
那麼,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呢?放在現代還有沒有道理了?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理解。
一、這句話啥意思
桃花是什麼顏色?粉紅色。
說一個人臉色很好,說一個人皮膚很好怎麼說?白裡透紅。
白裡透紅,其實就是粉紅色。所以我們再來看這句話的前半句就容易理解了,這裡說半飢半飽桃花色,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吃飯時不吃那麼飽,那麼她的皮膚就如桃花一樣,白裡透紅,粉嘟嘟的,讓人一看就感覺非常好,繼而產生好的印象。
菊花黃指的是黃色的菊花,如果當成花欣賞,的確是讓人心情愉悅,可一個人的臉色如果是這個顏色,那可就不那麼愉悅了。
正常人的臉色應該是白裡透紅,而這個如菊花一樣黃顯然是不正常的。那麼,這句話後半句就是想說,你暴飲暴食的話,你看到食物死吃猛漲的,那麼你臉色以及皮膚有可能像菊花那樣黃。
整句話的意思是想說:人吃飯時,如果吃個半飽,適當留出一些空隙,不給身體增加那麼多負擔,那麼你的皮膚和臉色就會格外好。可如果飢一頓飽一頓,一天不吃,到了吃的時候跟餓狼似的猛吃一肚子,那麼你的臉色和皮膚就會變差。
這有道理嗎?
二、這句話有道理嗎
依黑嫂來看,還是挺有道理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如果我們吃東西時只吃一半飽,或者是多半飽,比如吃七分飽,那麼就會感覺特別舒服,不管是走路還是坐下上班,不會有那種疲累感。
不那麼疲累,皮膚自然也不會差。
但如果我們經常性的食無正常,不吃了一天不吃,到吃了就猛吃一通,並且自豪地跟別人說我能餓,也能吃。
如果不是工作需要,如果不是事出無奈,請不要這麼吃。就算是工作需要,也不能長期這樣,這樣是會吃壞身體的。
人體的正常機能是有個規律的吃飯時間,也要有個正確的攝入量。當我們每天都在差不多點吃飯時,那身體就會養成這個習慣,什麼時候該吃了,該工作了,會形成條件反射,如果形成規律,進入正確的消耗和循環。
但如果完全不規律,今天早上七點吃,明天晚上七點吃,時間相差如此巨大,而且吃的時候由於餓,會猛吃一通。
胃餓一天,完全癟著,猛吃後又全撐了起來。消耗這些食物需要大量的能量,血液向胃部流動加快,帶動心臟跳動過速。
如此一次兩次沒事,如果長期這樣,難看的又何止臉色和皮膚?有的甚至會鬧出病來。
最後:所以,這句話是想告誡我們吃飯要規律而不能貪婪,不要好吃的就猛吃,不好吃的就很少,更不能完全沒有規律,那樣會讓我人臉色很差,同時也有可能吃出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