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售賣中!
從2018年線上微課的策劃準備,到2019年大力延請名師致力音樂普及教育,如今我們已經有三十餘套課程在荔枝微課平臺的主頁「橄欖音樂課堂」在線售賣,以及上百餘場的線上視頻/音頻直播在小鵝通「橄欖課堂」播出,這極大地協助了琴童、家長與音樂老師更好地遨遊於經典音樂的海洋。Q:孩子到底啥時候開始學音樂呢?三四歲太早?但是這時候的小朋友已經開始蹦蹦跳跳,隨著旋律自由律動了,學鋼琴正合適吧?
Q:孩子彈琴只學了技術,音階彈得賊溜,但是樂曲卻彈得和枯燥的練習曲似的?
Q:中國琴童,如何平衡技術與音樂?還是說,技術和音樂不可分割?
Q:家長作為孩子學琴的重要一環,能不能夠助力一把,幫助孩子全方面地學習音樂?
孩子老師換了又換,找老師這一環,真的是把爸媽愁死了!中國的音樂市場在過去幾十年裡迅速擴大。孩子們可以找到的老師,看著挺多的,其實呢?
真正的好老師,您會辨別嗎?
音樂學院的老師好還是國外畢業回來的老師好?
教育系和表演系的區別在哪裡?
數十位一線名家,誠意給上答案。您的孩子,您來對號入座。
鋼琴教育問何人借智?
向知名鋼琴家借
向他們的虎爸狼媽借
橄欖古典音樂團隊這次採訪了數位頂級鋼琴家,郎朗、陳薩、張昊辰、陳宏寬...作為中國式鋼琴教育的成功案例,這些鋼琴大師,對於音樂,對於練琴,對於演奏,對於成長,都道出了自己的心路歷程。
那這些鋼琴家的爸媽呢?能培養出這樣的孩子,自己一定也有很多話想說吧。虎爸狼媽們,我們近距離地和他們談了一次心,聽他們說一說,學習音樂,練習鋼琴的點點滴滴。
啟蒙,考級,陪練,教材...
問題那麼多,我們一個一個來
從學琴的第一課開始,家長們就被無數的問題包裹,查一查資料,看一看知乎,更是被一些專業的術語和詞彙搞得雲裡霧裡。
高抬指我們到底練不練?老師讓練,我看了看別人的教學視頻和微信文章又覺得還是不練好;能夠選擇的考級系統那麼多,是花銀子報考英皇呢還是心滿意足地報考國內的體系?
專題板塊,我們對症下藥,家長的問題,每一個老師都在用心解答。一線名師,美國教育專家伊蓮娜戈林,著名鋼琴家,音樂世家出身鮑釋賢老師等等,都將出現在本專題,為您答疑解惑。
大賽評委是怎麼看待比賽的?柴賽總監又是怎麼看待古典音樂比賽存在的原因和意義的?
在這部分中這些有著深厚教學經驗、演奏經驗、比賽指導和監管經驗的演奏家、老師、藝術管理者們將為大家一一解答。
絢爛的鋼琴世界,世紀更迭的鋼琴學派,老師的老師,我想知道你是誰?
這一板塊的重點是鋼琴學派的譜系,龐大的教學網絡,你知道車爾尼和李斯特的徒子徒孫都有誰嗎?
現在國內外鼎鼎大名的鋼琴家們,都是承接了誰的衣缽?
不光如此,這個板塊還深入剖析了李斯特和蕭邦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成就,兩位大鋼琴家,大作曲家,都將展示出他們教學的一面。
在設計方面,特意做成長拉頁的形式,方便大家查看。
此外,在非典型閱讀的版塊,我們以輕鬆但不失條理的理念為大家呈現與鋼琴相關的那些事:有哪些好看的音樂電影、動畫、紀錄片、短片?在音樂會上又有哪些創新之舉?這些都會在這裡找到。
定價:68元
開本:16開
頁數:178
插頁:1(長拉頁)
編著:橄欖古典音樂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他把色彩塗抹在空氣裡,繪成了聲音的詩歌|訪青年鋼琴家張昊辰
沒有一個人是合格的鋼琴老師|美籍華裔鋼琴家陳宏寬專訪
世界充滿奇蹟,我們越努力一定會越幸運|雷淑容講述鞠小夫
十年再出發,聽鋼琴「神童」母子講述他們的音樂琴緣|專訪鋼琴家牛牛(張勝量)、牛媽(施志麗)
每一個人在音樂中,都是參與者|專訪旅德奧爾夫專家葉婷
每個孩子都應該擁有歌唱的權利|專訪旅德歌唱家潘星曄
如何成為一個自己和學生都喜歡的老師?|專訪鋼琴啟蒙專家伊蓮娜·戈林
鋼琴教學上的邏輯性和物理化思考|專訪風箏音樂創始人李音浪
大賽評委和你聊比賽|關於比賽,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古典音樂比賽存在的原因及意義|對談柴可夫斯基大賽總監彼得·格魯特
古典音樂會也可以這麼彈|專訪旅美鋼琴家、南藝附中鋼琴專業教師周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