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股骨粗隆間骨折(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是指從股骨頸根部到小轉子粗隆水平的骨折。它佔成年人身體骨折的1.4%,主要發生在老年人中。主要由間接暴力和直接暴力引起。主要臨床表現為髖關節疼痛,壓痛和局部腫脹。隨著外科技術的進步,內固定材料的不斷增加以及外科併發症的減少,外科手術已成為股骨轉子間骨折的首選治療方法。
01這種病症的病因,大家知道多少?下面的幾點原因希望你能夠了解
(一)病因總覽
轉子間骨折是由間接暴力和直接暴力引起的。當老年人跌倒時,較大的轉子就降落在地面上,並且外力直接作用在轉子之間,或者間接的外力會構成零件的內收和前傾角變形,從而導致斷裂。骨折大多被粉碎,松質骨可以被壓縮形成骨缺損。由於小轉子骨折的合併,失去了內側支撐,容易發生髖內翻。
(二)基本原因
老年人骨質疏鬆,四肢不靈活。當下肢突然扭曲,跌倒或使大轉子直接接觸地面並造成傷害時,很容易造成骨折。由於結節受到內翻和正向彎曲的共同作用,因此會導致髖內翻畸形並以小結節為支點包埋,形成小結節蝶形骨折,這也可能是由於髂腰肌突然收縮引起的。撕脫性骨折,結節的骨頭很脆,所以骨折經常被粉碎。
02患病之後,我們可能會有哪些症狀表現呢?這幾種症狀表現需要多注意
(一)症狀總覽
股骨轉子骨折主要表現為髖關節疼痛,壓痛和明顯的局部腫脹,大腿近端外側可能有瘀斑。患肢明顯縮短,內收並向外旋轉,患肢無法移動。
(二)併發症
可能會發生以下併發症:
1、墜積性肺炎;
2、壓瘡;
3、骨折畸形(髖內翻),骨折延遲癒合,骨不連;
4、股骨頭壞死。
03患病之後,如何才能夠很好地進行治療呢?下面的幾種方法需要記住
(一)治療原則
老年人由於連續的骨牽引治療而長期臥床休息,因此死亡率高達20%。另外,髖內翻的發生率較高。除患有嚴重合併症的老年患者不能接受手術外,應通過手術治療。手術內固定有利於患者的早期運動和負重,並可以降低死亡率和髖內翻畸形的發生率。
(二)手術治療
對於年齡較大且不能忍受長期臥床休息的患者,近年來已提倡手術治療。目的是讓患者儘早恢復活動並減少併發症和死亡率。適用於骨折穩定或不穩定,年齡較大且無明顯手術禁忌症的患者。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醫生可以選擇以下手術方法來改變患者:
1、髓外固定
它適用於各種類型的成人骨折,尤其是穩定的股骨轉子間骨折。內固定設備包括DHS滑釘板,角骨板,外固定架等。手術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進行,在牽引臺上復位,然後進行內固定。躺在床上3天後,您可以坐起來並移動。兩周後,您可以在床上進行下肢伸展和屈曲活動。在4到6周內逐漸開始負重運動。
2、髓內固定
髓內固定的優點是手術時間短,創傷小(允許微創),出血少,對骨折環境的損傷減少,感染率低,骨折癒合延遲和骨不連率低。缺點是復位困難,閉合復位要求高,加壓螺釘位置不正確以及髖內翻。頭部的指甲也可能被切開,鬆開和抽出,並且在手術過程中可能會發生骨折。
3、髖關節置換
人工關節置換術適用於股骨粗隆間骨折後期的不癒合,外傷性關節炎和其他併發症,或有嚴重骨質疏鬆的新鮮骨折。關節置換手術通常可以實現早期活動和負重,從而減少併發症。
(三)其他治療
保守治療具有較高的併發症和死亡率。它適用於患有穩定骨折,嚴重粉碎性骨折或骨質疏鬆症的老年患者,這些患者不適合內固定,並且一般情況較差並且不能接受手術。保守治療方法包括:
1、在硬木板床上休息
在受影響的下肢的外展位置穿「 D」鞋約6至8周。通常建議在地面上移動時不要先承受重物,並在骨折癒合後開始用重物行走。
2、皮膚牽引
將患側的下肢置於外展位,重2.5kg,骨折將在大約8-12周後癒合。請注意,在牽引過程中,患者應經常練習受影響的踝關節的運動,並在骨折癒合後逐漸支撐拐杖以承受體重。
04除了需要良好的治療,我們還需要進行及時的預後護理,下面的幾種方法教給你
(一)心理護理
1、心理特徵
(1)骨折多為意外事故,患者常有恐懼,恐懼,焦慮和煩躁等症狀。
(2)此外,骨折導致患者下肢的不便,這給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病人會煩躁不安或者自我懷疑。在嚴重的情況下,他可能會想到自殺。
2、護理措施
(1)患者及其家人應學會了解骨折的原因和疾病的進展,正確看待疾病,增強患者面對疾病的勇氣和自信心。
(2)家庭還應耐心聆聽患者的內在痛苦,舒適感並及時指導患者,並鼓勵他們通過正確的渠道發洩內在的情緒。
(3)對於具有極端行為的個別患者,他們需要寬容和寬容。通過積極的溝通和交流,患者可以意識到自己的不良情緒和行為失誤。同時,幫助他們積極面對當前狀態。
(二)藥物治療
患者可以服用抗炎鎮痛藥,例如雙氯芬酸,布洛芬等,以按照醫生的指示緩解症狀。不要自己濫用藥物,要注意觀察不良反應。
(三)術後護理
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應注意保持傷口清潔乾燥,避免感染。
1、觀察切口是否有血液和液體滲漏,並保持切口敷料清潔乾燥。
2、切開切口後,保持患處清潔乾燥,避免碰撞和拉扯,以防止切口裂開。
(四)生活管理
1、固定期間進行靜態肌肉收縮運動,並在外固定釋放後逐漸開始功能性鍛鍊。趾間關節可以在損傷後的早期移動。去除外部固定後,可以充分鍛鍊關節並逐漸向下走。嚴格按照醫生的指示進行功能鍛鍊。有效的固定:隨時調整外部固定的鬆緊度,避免因受傷的肢體腫脹而過度固定外部固定而造成壓迫。
2、保持環境安靜舒適,患者應充分休息;
3、躺下時,患肢可以抬高以減輕腫脹;
4、患者應積極移動腳趾以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並防止肌肉萎縮;
5、適當地暴露在陽光下,陽光可以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而鈣的代謝取決於維生素D的作用,維生素D可以增強骨骼。
結語:這種病症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影響很大,可能很多人都不重視,但是今天提到的病症,是關於我們的骨骼的,如果這種疾病得不到很好的治療,對於身體的損傷只能是越來越重,很多時候,需要我們自己多留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