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歲老人骨折:「我103歲的閨蜜和89歲的女兒骨折手術都康復了,我...

2020-12-23 瀟湘晨報

百歲老人骨折了怎麼辦?當醫生們還在糾結治療方案時,老人家卻堅持要手術治療。究其原因,是她103歲的閨蜜還有89歲的女兒骨折後都採取了手術獲得康復。最近,江南大學附屬醫院發揮多學科診療優勢,成功為這位高齡老人實施右側股骨頸骨折手術,患者恢復良好已康復出院。

家人送來感謝的錦旗

老人骨折被送入醫院檢查後情況並不樂觀,身體內並存多種基礎性疾病,同時各項肝腎功能、心肺功能指標皆不理想,手術難度和麻醉風險都非常大,正當醫生們為難時,老人家卻堅定要做手術治療,並指定醫院王松華和查濤兩位醫生。追問下,醫生們才知道,原來老人家有一個103歲的閨蜜在2年前因為「股骨粗隆間骨折」手術過,89歲的女兒1個月前也因為「股骨頸骨折」手術過,兩個人的手術醫生都是王松華和查濤兩位主任,手術後兩個人恢復得非常好。由於兩次親眼所見的治療效果讓老人及家屬對醫院的醫療水平產生了極大的信任,全家對手術也充滿了期待。

據悉,醫學上有一個「人生最後一次骨折」的說法, 98%高齡老年髖部骨折,如果不做手術選擇保守治療,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50%。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均壽命不斷增加,老年病人乃至高齡病人的比例也在不斷增加,高齡病人各臟器退行性改變,機體細胞減少或萎縮,儲備能力和代償應激能力低下,加上疾病本身以及還可能同時伴發的其他疾病,對麻醉和手術的耐受力減弱,高危患者病死率高,對醫護人員來說,是風險也是激勵,是挑戰也是發展。

醫生術後看望老人

有了老人和家屬的支持配合,兩位醫生信心十足,他們果斷組織麻醉科、手術室、ICU、心血管內科等相關科室進行術前會診,深入討論,權衡利弊,最後不僅制定了可行的手術麻醉方案和應急預案,還為術後併發症的預防及康復治療制定了合理周密的計劃。

為了讓老人消除手術恐懼,手術室特別安排一名護理人員全程陪同。麻醉科陳肖副主任在綜合考慮老人的特殊情況後,根據多年的麻醉經驗,採用椎管內麻醉,在確保術中安全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地緩解了老人在手術中的痛苦。

老人的右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進行得非常順利,8釐米手術切口,術中出血僅28毫升左右,手術全程僅用30分鐘。術後老人被送入重症監護室,三天後便順利轉回普通病房。住院一周後康復出院。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季娜娜

校對 李海慧

編輯 : 郭鳳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96歲老人髖部骨折 手術後第二天就能走了
    1月6日上午,前一天剛完成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的96歲王大爺扶著助行器,在坪山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的幫助下慢慢地邁開步子在病房裡走了起來。王大爺的這場時間不到一個小時手術十分成功,也刷新了醫院關節置換術患者的最高年齡記錄。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對老年人而言,骨損傷難以恢復,尤其是髖部骨折。元旦期間,96歲的王大爺在家不慎摔倒,左側臀部及大腿處疼痛不已,當時已無法活動。
  • 百歲老人摔傷導致骨折
    「婆婆,嘗試下床走動,多做康復訓練。」近日,101歲的老人陸婆婆在家不慎摔傷,造成左側股骨頸骨折。在清遠市人民醫院骨科一區醫護團隊齊心協力的救治下,陸婆婆順利完成手術,而且術後第二天,便可下床行走。得到患者家屬支持後,為儘快減輕百歲老人的痛楚,早日康復,王湘江與患者主管醫生楊浪等齊心協力研究該患者的病情、病史,探討手術方案,並與麻醉科、呼吸內科、心內科等科室研究,最終決定給患者行左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麻醉方式選擇為神經阻滯麻醉,整個手術過程1小時左右,各方面都很順利。王湘江介紹,手術採用小切口、皮內縫合法,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周便可出院,不需要拆線。
  • 為百歲老人做骨折手術
    □記者 劉坤    劉老先生高壽104歲,身體還不錯,近日在一次晨練時不慎摔傷,當即疼痛不已,無法走路。120救護車將他送入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一區。經檢查發現,老人股骨轉子間骨折,由於疼痛的刺激老人脈搏和呼吸加快,血壓升高,同時存在中度貧血、心臟功能較差等症狀,情況萬分危急。  該院骨科主任李慧英告訴記者,如果保守治療,老人少說也要臥床兩個月,而高齡老人最怕臥床不起。醫務人員進行專題病案討論,最終決定儘快為老人手術,爭取治療的最佳時機。
  • 70歲老人一次禍不單行的骨折
    (北京安貞醫院骨科 孫彤)髖部骨折被稱之為「人生的最後一次骨折」,而北京安貞醫院今年6月份接診的一位71歲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同時竟然還伴有更加危急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救治,老人在醫生的幫助下,闖過層層生命關卡,終於轉危為安,目前已經可以扶拐行走了。
  • 摔在鬼門關上,這種骨折死亡率比癌症還高,最容易要老人的命!
    在浙江某醫院的骨科病房裡,一位老人滿懷感激的對骨科童主任和胡護士長說:謝謝童醫生,把我的病治好!也謝謝護士們像親人一樣照顧我,真好! 今年103歲的岑老,在一次起床時不慎摔倒在地,右髖部劇烈頭疼,無法動彈。檢查顯示老人是髖部骨折,當天就轉到市級醫院,在醫生的全力搶救下才撿回一條命。
  • 你以生命相託,我必全力以赴——晉中市中醫院骨二科為百歲老人骨折...
    4月25日,已近零點時分,骨二科突然來就診的竟是一位特殊的病人——一個101歲的老者骨折了。患者王汝祥老人,在家行走時不慎摔倒,右髖部著地。當即自覺右髖部疼痛、腫脹、不能站立。老人長期居住太原,傷後就診於省城多家醫院,被確診為骨折。但因高齡、手術風險大,均建議回家保守治療。患者家屬抱著試試看的心情,連夜趕到晉中市中醫院骨二科求診。
  • 百歲老人腰椎爆裂性骨折 醫生妙手「修復」創作生命奇蹟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孫駿 通訊員 曹勇 周寧人 周煒)俗話說「少怕歪,老怕摔」,據統計,跌倒摔傷是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致癱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倘若骨折發生在百歲老人身上,還是腰椎骨折,是不是非常可怕?
  • 106歲!瑞金醫院史上最高齡老人手術成功!真是太太太厲害啦!
    都說上了年紀的老人最怕的就是摔跤一旦不小心摔著了那可真是要吃苦頭了……前不久上海一位106歲的高齡老人在瑞金醫院接受了骨科手術成為瑞金史上最高齡的手術患者!相信大家都和小儂一樣,心裡不免有這樣的疑問和擔心——106歲的老人,還能做骨科手術嗎?為了讓老人能夠重獲高質量的晚年生活,醫院和家屬充分溝通後,毅然決定進行手術!醫生介紹說,骨折手術本身並不複雜,難點在於對超高齡患者的術前評估、麻醉管理、圍手術期管理,可以說是步步難關!
  • 光山縣杏林醫院,骨折病人被治死在手術臺上
    信陽潢川縣的陳先生怎麼也想不明白,一個骨折手術,怎麼會要了母親的命?3月26日11時離世,81歲的劉某某到目前已經死亡24小時了,可陳先生及親屬一直拒絕將母親抬出光山縣杏林醫院的手術室。「我沒有辦法接受這個現實,這樣做是為了給母親討個說法!」陳先生悲痛地說。
  • 骨折保守治療好還是手術好?提醒:老人若有這種骨折,建議手術
    骨折之後的治療問題一直是很多人關注的重點,有些人認為保守治療好,而有些人認為手術治療好,那麼究竟是保守治療好還是手術治療好呢?其實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單純的骨折、穩定性骨折可以保守治療。這樣的骨折因為比較穩定,對骨頭功能造成的影響並不大,這種情況下通過保守治療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臨床上,很多肱骨幹骨折、鎖骨骨折都採用了保守治療。骨折情況嚴重,開放性骨折脫位者,負重部位明顯移位骨折、成角骨折,螺旋骨折,甚至是粉碎性骨折,又或者骨折合併有其他的情況,比如合併後血管神經內臟損傷等等。
  • 股骨頸骨折術後康復訓練
    早期進行康復訓練可以儘快恢復其力學機能。 手術是較有效的治療手段,但由於老年人常伴有其他疾病,且機體臟器功能低下,手術的危險性很高,術後併發症多。併發症輕者延長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加強老年人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特別是對其術後康復應進行指導。
  • 骨折後怎樣進行康復鍛鍊?
    骨折是一種常見的症狀,骨折後患者都希望自己快點好起來,所以骨折之後怎麼進行康復訓練呢?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骨折術後的康復如此重要?康復為什麼如此重要呢?其實,出過國的人都知道,目前我們國家的醫學和歐美發達國家之間的醫學的區別主要在於康復。對於中國的醫生來講,心靈手巧是他們的特點,所以手術對他們來講並沒有任何難度,甚至很多情況下,中國醫生的手術技巧和手術水平要比老外水平高得多,但是在術後管理和術後康復這一塊,我們國家和國外就有很大的差距,因為這個不是不是手術醫生自己的一個水平問題,而是整個醫療體系,整個康復體系以及門診隨訪體系的問題。康復得好不好?
  • 髕骨骨折術後康復指導
    髕骨骨折是較常見的損傷,多見於撞傷或摔傷。治療方法通常有保守治療石膏外固定或者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對新鮮髕骨骨折的治療,應最大限度地恢復關節面的平滑,給予較牢固內固定,早期活動膝關節,防止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
  • 脛骨平臺骨折術後的康復治療
    原創 陳恩超、李錦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喜歡就關注我吧,訂閱更多最新消息新華科普脛骨平臺骨折術後的康復治療膝關節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構成骨折無移位者症狀較輕,在臨床檢查時,骨折部位常有明顯壓痛,結合X線片即可做出診斷。有移位的骨折,骨折部常有明顯血腫,滲入至關節腔及周圍肌肉、筋膜和皮下組織中,造成膝關節和小腿上段嚴重腫脹,並伴有廣泛瘀斑,皮膚可產生張力性水皰。
  • 14歲女孩五樓摔下多處骨折並截癱,廣州醫生4次手術助她站起來
    南都訊 記者王道斌 實習生郭美婷 通訊員祈沅 花季少女從高處墜下,全身20多處粉碎性骨折兼創傷性失血性休克、雙下肢部分截癱……經過系統救治,加前後4次手術治療,小姑娘不僅擺脫了生命危險,還重新站立起來。14歲的墜樓姑娘阿萍在得到暨大祈福醫院骨科中心團隊通力救治後,目前正在恢復當中。
  • 男子伐木被砸傷骨盆嚴重骨折,骨科醫生手術助他康復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5 月 28 日,貴州華夏骨科醫院第一學科帶頭人趙築川主任成功為一位嚴重骨盆骨折患者實施了 " 盆骨多發骨折切開復位、鋼板及螺釘內固定術 "。目前患者恢復良好,已開始術後康復訓練。今年 37 歲的劉大哥是一名伐木工人,已經從事了這個工作十多年了。每次伐樹的時候他都格外小心,剛接觸這一行老師傅就跟他說:伐樹的時候千萬要小心,樹一旦倒了那就來不及了。劉大哥把這句話牢牢的記在心裡,這十多年來他不僅在工作上自己小心翼翼,也時常叮囑一起幹活的工友們,但意外還是來到了。
  • 老人一定要防摔!8旬老人起床摔倒致骨折,幸虧……
    近日,畢節 80 歲高齡老人起床時不慎摔倒,導致左髖部疼痛、腫脹,功能受限。家屬立即將其送往貴州華夏骨科醫院,行 X 線檢查提示:左側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貴州華夏骨科醫院副主任醫師李輝主任介紹,骨折後,一般在入院 48 小時之內做手術療效最好,不僅能減輕疼痛、降低併發症的發生率,能儘快康復,大大提升老人的生活質量。年齡不是衡量能否手術的唯一標準,老年人骨折後如果長期臥床,極易引發褥瘡、肺部、泌尿系統感染、深靜脈血栓形成等併發症,將危及患者的生命。
  • 家裡老人摔倒,股骨頸骨折了,該怎麼辦?
    老年人往往有一個特點,要麼是老年痴呆,要麼是每天都特別煩躁,你不讓他翻身,他一定要到處翻,你不讓他亂動,他每天一直動。你想想,股骨頸是骨折的,他一翻身,一動它就會疼,老人一疼就生氣,一生氣,血壓就高。或者晚上疼得嗷嗷叫,睡不著覺,折騰自己,折騰家人。那麼這種人我的身體不允許做關節置換,這樣風險稍大的手術。但他基本也不具備保守治療自己長好的可能性,因為他總是亂動。
  • 骨盆骨折康復 七分靠自己
    骨盆骨折是最麻煩的骨折之一,其手術難度大,康復複雜,且主要依靠病人自己康復。人體的骨盆是由左右髖骨和骶、尾骨以及其間的韌帶連接構成,而髖骨是由髂骨、坐骨及恥骨聯合組成的不規則骨骼。相對於四肢、軀幹等部位的骨骼而言,骨盆的解剖結構十分複雜,立體感特別強,從力學角度來講也非常複雜。
  • 骨折手術後,鍛鍊好還是靜養好?告訴你康復怎麼做
    很多人在骨折之後通過手術來治療,不知道應該鍛鍊還是靜養,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應該諮詢專業人員的意見或者諮詢醫生,否則身體的護理工作沒有做好,會讓身體的恢復速度變得緩慢。在骨折之後應該鍛鍊還是休息,應該根據病情的恢復情況來判斷。手術完應該臥床靜養,通過這種方式讓身體逐漸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