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歲!瑞金醫院史上最高齡老人手術成功!真是太太太厲害啦!

2020-12-22 騰訊網

都說上了年紀的老人最怕的就是摔跤

一旦不小心摔著了

那可真是要吃苦頭了……

前不久上海一位106歲的高齡老人在瑞金醫院接受了骨科手術成為瑞金史上最高齡的手術患者!

連家屬都不敢相信

手術能這麼成功

圖中這位滿頭銀髮的爺叔是患者的兒子,他的母親就是106歲的尤老太太。

4月28日深夜,尤老太太起夜上廁所時,一不當心,腳底一滑,摔坐在床邊的地板上,導致左側股骨下段骨折

家屬、醫生面臨著一個兩難的境地。

老太太已是超高齡患者了,如果不做手術,今後只能長期臥床,由此帶來的褥瘡、深靜脈栓塞等一系列併發症無法避免,最終可能會危及生命。

相信大家都和小儂一樣,心裡不免有這樣的疑問和擔心——

106歲的老人,還能做骨科手術嗎?

為了讓老人能夠重獲高質量的晚年生活,醫院和家屬充分溝通後,毅然決定進行手術!

醫生介紹說,骨折手術本身並不複雜,難點在於對超高齡患者的術前評估、麻醉管理、圍手術期管理,可以說是步步難關!

針對老太太的實際情況,瑞金骨科團隊會同麻醉科、ICU、手術室、護理部等多部門專家,最終共同制訂了詳細的麻醉和手術方案。

這次特殊的手術中,醫生給與老人較淺的全麻,避免了超高齡老人常見的甦醒延遲;採用了先進的微創內固定系統(LISS)對骨折進行復位、固定,手術從皮膚切開到縫合總共不到1個小時;麻醉科醫生還採用暖風機為身材瘦小的老太太保溫。

可以說

手術的方方面面都考慮得很周全

讓人高興的是

老太太的手術非常順利!

術後2天,尤老太在ICU已經可以和醫生和家屬語言交流;

術後5天,在康復師的輔助下,尤老太開始進行床上的肢體被動活動鍛鍊;

術後2周,尤老太已經可以自行在床邊坐起,精神狀態良好,持續進行康復訓練。

據了解,從2010年以來

瑞金醫院收治的百歲以上老人共有85人

這位106歲的老太太是迄今為止最高齡的一位!

老太太這次成功地完成手術

不禁讓人想要為醫院

為家屬還有勇敢的老太太本人

都豎起大拇指!

真是太棒了!

瑞金醫院骨科王蕾主任還提醒

骨折是老年朋友的常見問題

預防骨折要注意以下幾點

適當進行體育鍛鍊,增強體質,增加肌肉含量。

防止骨質疏鬆,可適量攝取乳製品,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如已發現骨密度低下或已患有骨質疏鬆症,可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抗骨松治療。

已發生骨折的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60歲以上老年人股骨遠端骨折1年死亡率高達25%,導致死亡的不是骨折本身,而是長期臥床導致的併發症。如今高齡不是手術禁區,發生骨折後,只要身體狀況允許,還是要儘早手術,以提高生活質量。

骨折患者再次骨折的概率顯著增加,因此合理的康復治療和預防再次骨折同樣不可忽視。

為醫生們超高的醫術點zan!

也希望大家多多提醒家中長輩,日常一定要小心別摔倒!

【小主綜合編輯】

素材來源:文匯報 周邦彥、瑞金醫院,如有冒犯,敬請聯繫。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謝絕轉載。點擊主頁面底部菜單,可閱讀完整版權聲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無棣縣人民醫院為96歲高齡老人完成股骨頭置換手術
    近日,無棣縣人民醫院骨一科成功為一位九十六周歲的老人做了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術後第二天,老人在護理人員的幫助下順利下床站立並練習行走。據了解,老人自摔倒後已經臥床25天,不能自理,需要家人定時翻身護理,亦苦不堪言。
  • 煙臺康愛眼科為75歲高齡老人實施斜視手術,愛美大姐終於如願以償了!
    病情回顧幾個月前75歲的劉大姐來到煙臺康愛眼科醫院劉榮春主任醫師的診室,要求將自己躲在內眼角幾十年的兩隻眼球擺在正中央。從業幾十年來,煙臺康愛眼科醫院劉榮春主任醫師經常在診室、在公園、在馬路邊、在商場.見到有眼睛斜視的朋友,忍不住動員他們到醫院做手術,有一天晚上,家裡的電話嘎然響起,是其他科室的一位同事打過來的「劉主任,您快打開電視,中央某臺的這位節目主持人是不是斜視?」令家裡的人忍俊不禁。但幾十年走下來,一位75歲的古稀老人主動要求行斜視手術還真是寥寥無幾呢!
  • 全球報導不到10例,被停刀的手術在瑞金醫院成功實施
    醫生懷疑患者有嗜鉻細胞瘤的可能性,建議患者前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就診。 瑞金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主任王衛慶表示,嗜鉻細胞瘤是一種內分泌腫瘤,發病隱匿,以血壓劇烈變化為特點。通常會位於腎上腺,也有少部分來源於其他部位,被稱為副神經節瘤。「不同的病因意味著不同的治療手段和不同的預後,所以必須要明確病因。」
  • 「襄陽晚報」98歲老人成功接受腸道手術
    《襄陽晚報》數字報 > 2020年12月21日 > 13版-健康 > 正文98歲老人成功接受腸道手術2020年12月21日 韓犁夫 龔波 本報訊 熱度:192>患者家屬(左三、右一)向醫護人員贈送錦旗 通訊員龔波 全媒體記者韓犁夫攝本報訊【全媒體記者韓犁夫 通訊員龔波】12月16日,記者從市第一人民醫院獲悉,該院日前成功為一名98歲患結腸癌的老人實施了手術。
  • 高齡老人查出癌症晚期 勇闖高齡手術「禁區」腹腔鏡下精細作業...
    每日商報訊 一般情況下,高齡被視為手術禁忌。因為高齡老人手術要面臨很多難關,比如,手術和麻醉耐受性差;基礎疾病多,術後恢復慢,易發生感染、肺炎和靜脈血栓等。 給高齡老人做手術,對醫生的技術、醫院的綜合實力都提出了超高的要求。
  • 最高齡106歲!來看這兩位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
    1月4日,廣東省市有關領導到東莞厚街鎮調研人口普查數據質量工作,並探望慰問了該鎮兩位「百歲老人」。這兩位老人分別是珊美社區106歲的葉群章和寶屯社區102歲的李義。在探訪過程中,兩位「百歲老人」分享了他們的「長壽秘訣」,一起來看看。
  • 南溪山醫院成功為90歲老人實施髖關節再次翻修手術
    廣西新聞網桂林10月19日訊(通訊員 戚雅妍 沈忠傑)近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脊柱病外科方冠毅主任醫師帶領,李亮、沈忠傑醫師組成的醫療團隊,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成功為一名90歲高齡且同時患有多種基礎病的老人實施左側人工髖關節假體鬆動再次翻修手術,讓臥床一年之久的老人得以重新下地行走
  • 新聞聯播:瑞金醫院心內科成功完成全世界最小的心臟起搏器手術
    相關內容0秒—0:46秒 10月18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上海瑞金醫院心內科,一場手術正在進行。畫面中就是全世界最小的心臟起搏器,到達指定位置後,它將帶動94歲陳先生的心臟一起跳動。2018年11月,第一屆進博會上,這款心臟起搏器第一次在中國亮相,如今在國內已經完成了五百多場手術。」
  • 78歲老人成功「換心」 浙大一院完成高難度心臟移植手術
    9月23日,78歲的冠心病患者「彩虹奶奶」在浙大一院康復出院,此時距離她接受心臟移植手術已有68天。這是浙大一院今年以來成功開展的20例心臟移植手術中的第14例,她也成為目前全國最高齡的心臟移植患者。「彩虹奶奶」退休前是一位小學教研員。雖然已年過七旬,但她平時身體健朗,除了患有青光眼、高度近視以外,身上沒有其他大毛病。
  • 87歲高齡婆婆突發兇險型主動脈夾層 同濟醫生微創手術成功救治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為一位87歲高齡極其兇險的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進行了微創介入手術,經過1個多月的恢復,王婆婆再次回醫院複查,身體狀態良好。據了解,這是國內目前年齡最大的升主動脈支架植入患者。87歲高齡遭遇「人體炸彈」7月18日晚,87歲的王婆婆突發背部疼痛,痛苦倒地。
  • 瑞金醫院機器人磁導航指導心律失常消融術手術量年度全球第一
    瑞金醫院心律失常團隊在心內科主任吳立群的帶領下,開展了幾項具有代表性的新技術,機器人磁導航指導心律失常消融術就是其中之一,這項技術也是心臟介入領域中人工智慧技術和遠程醫療成功應用的一個典範。成為全球2020年度手術量最大的中心2019年底,瑞金醫院心律失常中心就成為亞洲地區首家機器人磁導航指導心律失常消融術突破1000例的中心;2020年度,瑞金醫院心律失常中心又完成該類手術481例,成為全球年度手術量最大的中心。
  • ...了麻醉在手術臺上被叫醒!瑞金醫院為其完成「開掛」的畸胎瘤手術
    此時的她,在經歷了3次術前準備後,終於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順利接受了畸胎瘤手術治療。崩潰,手術臺上被叫停7月底的一天,26歲的小樂突感下腹部脹痛不適,前往家附近的醫院就診。B超顯示下腹部有一個「測不到邊界的包塊」。
  • 97歲高齡患者成功完成股骨頭置換
    近日,徐州仁慈醫院骨科成功為一名97歲高齡老人實施了右髖關節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刷新了該院在髖關節置換手術領域的患者年齡紀錄,標誌著該院醫療服務能力又邁進了一步。 老人姓孫,今年97歲,日常起居都能自理,不需要別人特殊照顧。此次因為摔倒,右側股骨頸骨折。提起這次摔倒,孫奶奶的家人連說想不到。
  • 98歲老人慢性闌尾炎危急 業達醫院及時手術解除病症
    蘇先生的母親是一位98歲高齡的長壽老人,兒女孝順、家庭和睦。然而,有一件事一直壓在兄弟姐妹六個人的心上,那就是母親的腹痛。據蘇先生介紹,母親腹痛已經有一年多了,之前在別處診斷為胃炎。「這一年我們一直當成胃病在治,這麼大年紀,本來都打算放棄治療了,但是看著我媽肚子疼難受的樣子,我這心裡真不是滋味。」
  • 主動脈瓣手術無需開胸!重慶康心醫院成功開展首例TAVR手術
    「心臟手術真的可以不用開胸嗎?」「是的,部分老年心臟病患者無需開胸即可進行手術!」近日,重慶康心醫院為一名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患者成功實施了「不開胸的心臟手術」——經心尖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手術)。
  • 德州市人民醫院關節外科為96歲老人成功實施人工雙動股骨頭置換術
    德州市人民醫院關節外科醫生正在查房,詢問患者病情大眾網·海報新聞 通訊員 郭吉顯 高潔 德州報導近日,德州市人民醫院關節外科成功為
  • 同濟醫院微創心臟手術讓耄耋老人獲新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李韻熙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6月29日,患心臟瓣膜病、急性心力衰竭的82歲的賀鵬(化名)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闖過重重難關,撿回了一條命,即將出院。他的女兒專程趕到醫院送上了錦旗。
  • 83歲老人第三次開胸補心,手術成功後,主刀醫生和他都落淚了
    難的是,「高齡三開」,這是心外科界不太去觸碰的區域,「這背後還有中國社會傳統觀念的問題。」「當我決定收治吳西林老人時,身邊很多同行都跟我說:『不值得冒這個風險』。但我心裡很明白,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和醫療技術的精進,我們有能力、有必要做積極救治的嘗試。」董愛強說,他相信,這也是邁向高水平全面小康、打造健康中國的應有之義。
  • 為百歲老人做骨折手術
    □記者 劉坤    劉老先生高壽104歲,身體還不錯,近日在一次晨練時不慎摔傷,當即疼痛不已,無法走路。120救護車將他送入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一區。經檢查發現,老人股骨轉子間骨折,由於疼痛的刺激老人脈搏和呼吸加快,血壓升高,同時存在中度貧血、心臟功能較差等症狀,情況萬分危急。  該院骨科主任李慧英告訴記者,如果保守治療,老人少說也要臥床兩個月,而高齡老人最怕臥床不起。醫務人員進行專題病案討論,最終決定儘快為老人手術,爭取治療的最佳時機。
  • 83歲老人暴瘦成「紙片人」 禍起胃癌
    專家打破高齡手術「禁區...
    近日,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團隊打破高齡「禁區」,巧施高風險胃癌根治術,為體重僅有62斤的八旬老人成功手術。  胃口突然變小了  體重降至62斤  劉大娘是德興市人。兒女眾多的她本應安享天倫之樂,不料10月初,她的身體卻突然亮起了「紅燈」——胃口變小,體重在不停地往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