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歲高齡婆婆突發兇險型主動脈夾層 同濟醫生微創手術成功救治

2020-12-23 武漢廣電掌上武漢

記者徐睿捷 通訊員 李韻熙

主動脈夾層是臨床常見的危重症,近些年,這類「人體炸彈」已越來越多的被普通大眾知曉。「主動脈」夾層一旦發生,48小時內死亡率達50%。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為一位87歲高齡極其兇險的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進行了微創介入手術,經過1個多月的恢復,王婆婆再次回醫院複查,身體狀態良好。據了解,這是國內目前年齡最大的升主動脈支架植入患者。

87歲高齡遭遇「人體炸彈」

7月18日晚,87歲的王婆婆突發背部疼痛,痛苦倒地。女兒緊急將王婆婆送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當時老人心率過快、血壓很低,幾近休克。」接診醫生李師亮回憶。急診CT結果顯示為最兇險的A型主動脈夾層,夾層破口在升主動脈處,已累及主動脈全程,這意味著夾層撕裂的部位距離心臟很近,這類「人體炸彈」多在72小時內就會「爆炸」。

常規救治辦法就是開胸手術,但是開胸手術創傷大,手術時間可達8-10小時,術中深低溫體循環,腦部缺血缺氧。對於87歲高齡的王婆婆來說這樣複雜高風險的手術極易造成多器官功能壞死甚至衰竭,很可能醒不來。

李師亮醫生將可能的情況告知了王婆婆的四個子女,一家人陷入了糾結。開胸大手術,老人這個年紀很難挺得過去,不開胸,炸彈又在體內倒計時。

「能不能微創在血管腔內治療呢?」經驗豐富的心臟大血管外科副主任胡敏設想。一般來說,微創在血管腔內治療僅僅適用於病情稍輕的B型主動脈夾層,因其破口遠離心臟。像王婆婆這樣主動脈撕裂破口距離心臟如此近的升主動脈夾層,被認為是微創腔內治療的禁地。

胡敏副主任將自己的想法全盤託出,王婆婆的四個子女雖然沒完全聽明白,但是他們知道,自己的老母親幾乎不可能扛得住常規開胸手術,胡主任的微創介入治療哪怕風險極大,有些冒險,或許是唯一的機會。

「賭一把,為了一線生機,盡個孝。」經過一整夜的斟酌權衡,王婆婆的四個子女終於統一了意見。

醫患攜手勇闖禁區

「支架的直徑和長度、鉚釘區的選擇、前端支架的選擇、弓部開窗的大小和方向……」胡敏副主任帶領團隊不斷設想和計劃手術方案,確保手術安全。

7月20日,手術室,無影燈下,醫生在王婆婆的右側腹股溝處打了一個僅5公分的小孔,精確測量後,醫生又在主動脈弓部所對應的覆膜支架位置進行開窗,保證支架植入後,弓部三大分支血管正常的血流供應。接著,超硬導絲植入左心室,固定支架,主動脈夾層的破口完全堵住,一氣呵成,三大分支也正常顯影,生命體徵平穩。2天後,王婆婆就順利地脫離了呼吸機,轉出了重症監護室。

「最難的應該是決策,這是醫生和患者共同的決策,手術風險極大,很可能下不了手術臺。王婆婆需要植入的支架位置距離心臟太近,升主動脈周圍血管狀態不好,稍有不慎,破口隨時撕裂。」主刀醫生胡敏談到。

勇闖禁區,九死一生,出院當天,王婆婆和她的子女們緊緊握著胡敏的手,充滿了感激和劫後餘生的欣喜。胡敏說:「成功源於家屬對我們的信任,對同濟醫院的信任。」升主動脈被認為是介入支架植入的禁區,但是對於特殊的高危患者,無法承受常規開胸手術的患者,升主動脈支架植入可以給患者帶來重生的機會。

相關焦點

  • ...畸形患者突發主動脈夾層,同濟醫生手術挽救順帶矯正「漏鬥胸」
    他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主動脈夾層,醫生不僅幫他拆除了體內的定時「炸彈」,撿回一條命,還將困擾自己多年的重度漏鬥胸矯正了。據了解,這是全國首例A型主動脈夾層全弓替換術同期重度漏鬥胸矯正手術。黃先生是湖北鹹寧人,近日突感胸口極其不適,到當地醫院檢查發現,連接心臟的升主動脈內層已完全撕裂,並累及了全程主動脈,是最兇險的A型夾主動脈層。
  • 一次手術:「拆除」主動脈夾層「炸彈」 矯正「漏鬥胸」
    感謝同濟醫院!」5月22日,準備出院的黃先生看著自己經矯正平整的胸骨,激動不已。他沒想到,醫生在救治自己突然得的主動脈夾層時,還將困擾他多年的重度漏鬥胸矯正了。黃先生,湖北鹹寧人,日前突感胸口極其不適,到當地醫院檢查發現,連接心臟的升主動脈內層已完全撕裂,並累及了全程主動脈,他患的是最兇險的A型主動脈夾層。
  • 83歲老人第三次開胸補心,手術成功後,主刀醫生和他都落淚了
    董愛強主任辦公桌上的心臟模型在歷經5年平靜閒適的生活後,2018年,80歲的他又突發不適,經醫院檢查診斷為升主動脈夾層。主動脈夾層,是極其兇險的疾病,醫學上一般分為Stanford A和Stanford B型。
  • 全國首例A型主動脈夾層全弓替換術同期重度漏鬥胸矯正手術成功
    工人日報客戶端5月23日電「三十多年了,感謝同濟醫院!從今以後,我終於能抬頭挺『胸』做人了!」5月22日,準備出院的黃先生看著自己經矯正平整的胸骨,激動不已。他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主動脈夾層,醫生不僅幫他拆除了體內的定時「炸彈」撿回了一條命,還將困擾自己多年的重度漏鬥胸矯正了。
  • 廈門一九旬老人深夜胸痛,主動脈瘤將爆!醫生緊急手術成功「拆彈」
    (廈心 供圖)九旬老人夜間突然劇烈胸痛,主動脈瘤即將破裂,生命危在旦夕。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專家團隊迎難而上,冒著極大的風險為高齡老人緊急手術,成功將老人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術後老人恢復良好,目前已康復出院。夜間突發胸痛,動脈瘤隨時可能爆裂林大爺今年90歲,患高血壓多年。
  • 突然胸口撕裂般疼痛 30歲男子突發主動脈夾層命懸一線
    記者 徐瑤 通訊員 董龍江主動脈夾層是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發病急驟,進展迅速,極其兇險,一旦夾層破裂,生命危在旦夕。近半年來,泰州市人民醫院成功為8名主動脈夾層患者開展手術,其中6例為介入治療,2例為體外循環直視下開胸手術。術後,患者均恢復良好。
  • 哈醫大二院多學科聯合成功完成介入微創治療A型主動脈夾層
    人民網哈爾濱9月25日電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極為兇險、容易導致猝死的大血管疾病,可以分為StanfordA型和StanfordB型。其中StanfordA型更為兇險,在發病48小時內死亡率可以達到36-72%,兩周內死亡率達到57-89%,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療,患者幾乎不可能存活。
  • 胸背部劇疼要當心主動脈夾層 日籍男子出差深圳突發重疾接受救治
    胸背部劇烈疼痛,要當心是主動脈夾層。正值壯年的日籍男子佐藤(化名),於一個多月前從上海來深圳出差,萬萬沒想到在即將返程時會因為突發胸腹疼痛,無法行走,被就近送往醫院搶救,在醫院被診斷為主動脈夾層A型。 記者今日從北大深圳醫院獲悉,入院當天醫院就下發了病危通知書,並開通了綠色通道,醫生團隊連夜為他實施緊急手術。
  • 成功救治多例高危B型主動脈夾層患者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下,汕頭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大動脈團隊在蔡志雄副主任的帶領下迎難而上,已獨立順利完成十多例,包括雜交手術及大破口夾層在內的高危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的腔內修復治療,效果優良,讓粵東地區的主動脈夾層患者免於奔波,在「家門口」就能獲得高效的專業救治。
  • 防疫一線輔警突發主動脈夾層,協和心外科團隊緊急施救
    楚天都市報3月12日訊(記者劉迅 通訊員張瑋)一名年輕輔警奮戰在抗疫一線時,突發主動脈夾層患者。武漢協和醫院專家團隊克服種種困難,及時施行手術,成功挽救患者生命。這恰是疫情爆發以來心外科的真實工作寫照。據悉,從春節至今,已有多臺重大心臟手術在我院心外科施行。
  • 主動脈夾層常見問題
    主要從事心臟大血管外科臨床醫療工作,診治各類複雜重症成人心臟外科疾病經驗較為豐富,並致力於新技術的探索和實施,在心臟瓣膜外科,房顫外科治療和冠心病外科治療方面頗有建樹,擅長微創胸腔鏡瓣膜手術。 1、主動脈有什麼作用? 心臟泵出來的血通過主動脈及其分支,輸送至全身器官。
  • 小夥突發主動脈夾層 「私人訂製支架」救他一命
    近日,36歲的小夥小李(化姓)突發撕裂樣的疼痛,被緊急送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經過檢查發現竟然是主動脈夾層。 破解:「私人訂製」支架,「1+3」打開生命通道 秦永林根據患者情況,以及救治主動脈夾層的豐富經驗,決定先進行保守治療。因為如果當即進行介入手術,血管內膜太脆弱,手術風險太大了。等2周後,血壓穩定、水腫消退後再行手術。終於平穩度過了2周,經過CTA檢查,血管條件允許進行手術。 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這一特殊位置的夾層,支架該如何安置呢?
  • 兇險的主動脈夾層 哈爾濱市第二醫院醫生敏銳捕捉「沉默的刺客」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李盼)也許很多人對主動脈夾層並不熟悉,但其實它是非常兇險的一種疾病。一旦發病,患者將隨時面臨死亡。近日,哈爾濱市第二醫院內科緩衝病房的醫生們,就憑藉著豐富的經驗,及時、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沉默的刺客」。
  • 血管裡的「定時炸彈」——主動脈夾層到底是個啥毛病?
    降壓、止痛等治療措施 小張的主動脈血管CT顯示,小張得的是主動脈夾層,還是Standford A型的,它就像是一枚進入倒計時的「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奪取小張的生命,需立即進行「拆彈」——開胸手術治療方能挽回一線生機,這是一場與死神競賽、與時間賽跑的手術,「拆彈部隊」
  • 汕頭市中心醫院成功救治多例高危B型主動脈夾層患者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下,汕頭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大動脈團隊在蔡志雄副主任的帶領下迎難而上,已獨立順利完成十多例,包括雜交手術及大破口夾層在內的高危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的腔內修復治療,效果優良,讓粵東地區的主動脈夾層患者免於奔波,在「家門口」就能獲得高效的專業救治。
  • 微創新法有望高效治療升主動脈根部夾層—新聞—科學網
    近日,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景在平團隊研製出原創一體化瓣窗型腔內移植物,並將其進一步應用到治療主動脈根部急性夾層動物模型後獲得成功。相關臨床研究成果發表於《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 升主動脈根部夾層是最常見的主動脈夾層類型,約佔60%,表現為升主動脈管壁內膜破裂,血流撕裂管壁形成真假兩腔。
  • 要命的主動脈夾層!——勵峰
    善於吸收國內外最先進的手術理論和方法,並有開拓性工作。主動脈夾層這個老百姓認知較為陌生的疾病最早於1826年由Morgagni首次報導提出,通過屍檢醫生們發現該類疾病以大動脈內膜撕裂乃至於動脈破裂猝死為主要特徵表現(圖1)。儘管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人類社會在醫療領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與進步,但直至20世紀中葉主動脈夾層仍然為心血管系統疾病中最為兇險致命、最為束手無策的惡疾之一。
  • 「奪命高手」——主動脈夾層動脈瘤
    還有中國女排的老對手海曼(美國排球名將),1986年在日本比賽時,剛剛被換下場坐在替補席上,就因為主動脈夾層倒了下去,再也沒有起來。它非常兇險、非常緊急、非常致命,它的緊迫性和死亡率可以甩心肌梗死、腦梗死、惡性腫瘤兩條街,一旦發病,要是搶救不及時,在幾小時至幾天內就會要命。
  • 常德一醫成功救治一名A型主動脈夾層合併多臟器缺血患者
    紅網時刻常德4月17日訊(通訊員 楊飛)近日,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心血管外科成功救治一名A型主動脈夾層合併多臟器缺血的患者。患者於2月15日凌晨收治入院,術前外院的主動脈CT成像可見A型主動脈夾層並腸繫膜上動脈閉塞。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心血管外科副主任陳德祥當晚立即為患者行「升主動脈置換+主動脈弓全弓置換+術中象鼻支架術」,置換病變血管。術後患者仍腸繫膜上動脈閉塞、血便,且合併呼吸衰竭、急性腎衰、一側下肢截癱,經過多科積極協助治療得以解決,患者最終痊癒出院。
  • ...創新技術成功治療複雜馬凡症候群導致的複雜胸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
    ,十分兇險。主動脈夾層手術,被稱為心胸外科的最複雜、最困難、風險最大的手術,然而馬凡症候群會導致血管結構變的脆弱如紙,缺乏韌性和應力,因此馬凡症候群合併胸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對於血管外科醫生來說是「殿堂級」手術,手術複雜且操作難度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