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二院多學科聯合成功完成介入微創治療A型主動脈夾層

2021-01-12 瀟湘晨報

人民網哈爾濱9月25日電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極為兇險、容易導致猝死的大血管疾病,可以分為StanfordA型和StanfordB型。其中StanfordA型更為兇險,在發病48小時內死亡率可以達到36-72%,兩周內死亡率達到57-89%,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療,患者幾乎不可能存活。A型主動脈夾層的治療通常情況下採用外科開放手術,需經胸、心臟停跳和深低溫體外循環下進行主動脈和主動脈弓上的頸動脈等分支血管的重建,是難度最大的外科手術之一,手術風險很大。

近年來,哈醫大二院血管外科主任姜維良教授帶領的團隊,在治療大量的B型主動脈夾層的基礎上,不斷對該技術難點進行攻關,單分支和雙分支開通已經成為常規手術,近期該團隊與心外科、體外循環科、麻醉科等多學科合作,成功完成了介入微創技術開通主動脈弓上三分支血管,治療涉及升主動脈的主動脈夾層,技術水平達到了腔內領域的新高峰。

哈醫大二院多學科聯合成功完成介入微創治療A型主動脈夾層。

張女士平日裡身體很好,沒有什麼基礎疾病,有每天健身的習慣。半個月前,她像往常一樣進行運動訓練時,剛跑了幾步,突然出現了劇烈的前胸和後背疼痛,從前胸一直疼到腹部,心慌、面色蒼白、全身冷汗,有強烈的瀕死感。家人見狀立即把她送到了哈醫大二院。

術前,血管外科主任姜維良教授、心外科二病房主任李君權教授以及體外循環科啜俊波教授、麻醉科丁文剛教授及各醫療團隊醫生對手術細節進行討論。

經過檢查發現張女士血壓達到了220/130mmhg,在進行了主動脈CTA的檢查後,被確診為StanfordA型主動脈夾層。心外科二病房成明副教授立即對她進行搶救,控制血壓和止疼,經過一系列有效搶救,張女士症狀有所緩解,血壓得到控制,病情趨於平穩。

丁文剛教授和譚晶教授對患者進行麻醉。

李君權教授介紹,由於夾層破口的影響,一般StanfordA型的患者適合開放手術治療,StanfordB型的患者適合介入手術治療。開放手術需要經胸,心臟停跳,體外循環把體溫降到25℃左右,切除病變的主動脈然後用人造血管重建主動脈,手術創傷較大,體外循環輔助,圍手術期器官低灌注、功能衰竭等風險大。但對於多數的A型主動脈夾層,外科手術還是唯一的選擇,儘管這些年這一方法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良和進步,手術死亡率得到降低,但是這個手術仍需要冒很大的風險。

針對此病例的治療方案血管外科、心外科、體外循環科、麻醉科等學科進行了多學科會診。

啜俊波教授進行體外循環。

血管外科主任姜維良教授指出,張女士的病變情況比較特殊,破口恰好位於主動脈弓前部,升主動脈受累範圍較小,可以運用最新的主動脈弓部「三開窗」技術完成微創手術,不需要開胸和心臟停跳,可以在常溫下進行,切口位於雙側腹股溝和頸部,通過顯露的股動脈和頸動脈建立通路就可以把主動脈病變完全修復,同時,重建主動脈弓上的三個重要分支血管。降低了手術創傷,也避免開放性手術帶來的巨大風險。

姜維良強調,這種治療方式與常規的胸主動脈夾層腔內修復術(TEVAR)不同,既需要確保主動脈支架能夠完整充分的覆蓋夾層破口,又需要應用微創的方法重建頭頸部和上肢的血液供應,在術中保證大腦供血,避免出現腦缺血、腦梗塞。

姜維良教授帶領馬軍、陳波、孫佔峰、李憲偉等血管外科團隊醫生在進行微創主動脈腔內修復手術。

在徵得患者及家屬的同意後,張女士轉入了血管外科,進行術前準備。手術前一天,多學科團隊姜維良教授和李君權教授以及體外循環科啜俊波教授、麻醉科副主任丁文剛教授帶領各自的團隊,對手術方案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對術中和術後的具體方案和細節進行詳細準備,協調各科室的具體工作和相互配合,確保手術安全。

手術如期進行。術中,心臟外科先對雙側頸動脈建立體外循環通路,啜俊波教授實施和監控體外循環,保證開窗期間大腦的血液供應,姜維良教授帶領團隊完成腔內微創手術操作,在釋放主動脈人造血管支架移植物以後,逆行由右側頸總動脈、左側頸總動脈和左側鎖骨下動脈採用機械開窗的方法,分別開窗成功並置入覆膜支架,完成主動脈弓全部分支血管的腔內微創重建,最終造影顯示主動脈夾層封閉完全,沒有內漏,所有重建的頭頸和上肢血管血運良好。術後患者順利甦醒,各主要系統和器官恢復順利,沒有出現併發症,目前已經康復出院。

心外科成明副主任醫師、範明副主任醫師,DSA介入手術室王桂梅護師,張偉護師,第一中心手術室韓冰、齊洪丹等參與手術。

姜維良教授介紹,急性主動脈夾層的危險因素有高血壓、動脈硬化、主動脈結構異常(如馬凡氏症候群)等,男性患者更常見,男女比例約4:1,冬季發病率高於夏季。主要表現為突然發生的劇烈的前胸部疼、後背痛和腹痛,疼痛表現為撕裂樣或尖銳的刺痛,常常伴有全身大汗、心慌等。

張女士康復出院前與醫護合影。

專家提醒,高血壓是主動脈夾層的最主要危險因素,患有高血壓的中老年患者一定要注意血壓的管理和維護,尤其對於直系親屬以往曾經患過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的高危患者,血壓管理更為重要。在發生胸背部或腹部劇烈疼痛症狀以後,應警惕主動脈夾層的可能性,及時到醫院就診,控制好血壓並做CT或彩超等檢查,明確診斷,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焦洋、李華虹、曹玥)

圖片由哈醫大二院提供

(責編:王旭、王豔)

【來源:人民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哈醫大二院利用經心尖TAVI手術治療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患者
    人民網哈爾濱12月30日電 近日,哈醫大二院心外科一病房主任田海教授團隊在北京安貞醫院心外科張海波教授的協助下,聯合麻醉科、手術室、心內科、超聲醫學科、重症醫學科等多學科團隊,為一名主動脈瓣重度關閉不全患者實施了經心尖人工主動脈瓣置換(TAVI)手術。
  • 哈醫大二院心內科團隊微創介入手術成功從六歲患兒心腔取出15釐米...
    人民網哈爾濱5月8日電 5月6日,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教授帶領團隊,為六歲再生障礙性貧血患兒成功實施微創介入手術,完整取出心腔內15釐米長斷裂的輸液導管,順利解除這顆時刻危及患兒生命的「定時炸彈」。目前,患兒情況平穩。
  • ...創新技術成功治療複雜馬凡症候群導致的複雜胸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
    近日,哈醫大二院血管外科主任姜維良團隊為一位馬凡症候群合併胸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的患者,實施了以腔內重建胸腹主動脈及其分支為主、微創切口人工血管轉流為輔的雜交手術,只通過三個體表小切口,就將直徑8公分、已經出現「先兆破裂」的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成功解決。此手術的成功完成,標誌著哈醫大二院血管外科已經躋身國內領先水平。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醫大二院成功微創置換心臟瓣膜
    近日,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為一位耄耋老人實施了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手術由該院心內心外團隊聯合應用微創技術成功完成。據介紹,與傳統心臟瓣膜手術相比,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術中心臟不停跳,無需開胸和體外循環,手術微創,出血極少,併發症少,術後患者恢復快。
  • 哈醫大二院多學科聯合成功實施腦起搏器術為帕金森患者恢復自理能力
    人民網哈爾濱6月4日電 近日,哈醫大二院神經外科二病房牽頭、多學科合作為一位患帕金森病十年的66歲患者張女士成功實施了腦起搏器術。在開機程控後,困擾患者十年的肢體震顫和僵直症狀立即消失,已經有五年臥床無法行走的張女士,可以再一次獨立行走,恢復了生活自理能力。
  • 哈醫大四院完成多例手術 為患者解決難題
    近日,哈醫大四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二病房為一例風溼性心臟病患者成功實施了二尖瓣成形+主動脈瓣成形的手術治療,患者恢復良好,順利出院。患者行心臟彩超檢查見二尖瓣、主動脈瓣呈風溼性改變,交界粘連、瓣緣增厚,致使二尖瓣中-重度狹窄,主動脈瓣中度狹窄。
  • 黑龍江省腫瘤多學科規範診療第二屆高峰論壇在哈醫大二院舉行
    人民網哈爾濱12月1日電 我國是腫瘤高發國家,由於腫瘤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多數患者就診時已處於晚期,錯失治療的最佳時機,惡性腫瘤吞噬了許多人的生命。而在精準醫學時代,一種由多學科診療專家團隊共同為患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的腫瘤MDT(多學科診療模式)的出現,為患者帶來更多生的希望。
  • 哈醫大四院成功搶救主動脈撕裂男子 - 新晚報數字報
    到當地醫院就診,確診為A型主動脈夾層,因當地醫療條件有限,張先生由120急救車轉至哈醫大四院心外科二病房就診。  到醫院後,張先生依舊感覺胸背部劇痛,同時伴有心包及左側胸腔積液。「如果不儘早手術,主動脈夾層破裂風險極大,隨時會危及生命。」哈醫大四院心外科二病房主任王柏春決定立即為張先生進行急診手術。手術進行了10餘個小時順利完成,術後張先生恢復良好,目前已順利出院。
  • 87歲高齡婆婆突發兇險型主動脈夾層 同濟醫生微創手術成功救治
    記者徐睿捷 通訊員 李韻熙主動脈夾層是臨床常見的危重症,近些年,這類「人體炸彈」已越來越多的被普通大眾知曉。「主動脈」夾層一旦發生,48小時內死亡率達50%。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為一位87歲高齡極其兇險的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進行了微創介入手術,經過1個多月的恢復,王婆婆再次回醫院複查,身體狀態良好。據了解,這是國內目前年齡最大的升主動脈支架植入患者。87歲高齡遭遇「人體炸彈」7月18日晚,87歲的王婆婆突發背部疼痛,痛苦倒地。
  • 成功救治多例高危B型主動脈夾層患者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心血管急危重症,多以急性劇烈胸痛為表現,可伴有背痛及腰腹痛。主動脈夾層病的致死率極高,若不及時接受規範治療,一個月和一年內死亡率高達75%及90%,嚴重危害人的生命健康。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下,汕頭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大動脈團隊在蔡志雄副主任的帶領下迎難而上,已獨立順利完成十多例,包括雜交手術及大破口夾層在內的高危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的腔內修復治療,效果優良,讓粵東地區的主動脈夾層患者免於奔波,在「家門口」就能獲得高效的專業救治。
  • 微創新法有望高效治療升主動脈根部夾層—新聞—科學網
    近日,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景在平團隊研製出原創一體化瓣窗型腔內移植物,並將其進一步應用到治療主動脈根部急性夾層動物模型後獲得成功。相關臨床研究成果發表於《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 升主動脈根部夾層是最常見的主動脈夾層類型,約佔60%,表現為升主動脈管壁內膜破裂,血流撕裂管壁形成真假兩腔。
  • 掛一次號,看多位名醫!哈醫大四院成立肺結節多學科診療(MDT)中心
    哈醫大四院12月17日成立的的"肺結節多學科(MDT)診療中心",打破傳統就診模式,搭建多學科診療平臺、提供一站式醫療服務,解決患者看病奔波困擾,提高診治質量和效率,大大改善患者就醫體驗。你必須了解的多學科優勢多學科(multi-disciplinaryteam,MDT)綜合診療模式,是由多學科專家圍繞某一病例進行討論,在綜合各學科意見的基礎上為病人制定出優質精準的治療方案。因其鮮明的以病人為中心、個體化治療的特點,在歐美已得到普及。就疾病而言,MDT診療模式是目前對惡性腫瘤、少見疾病、疑難疾病越來越推崇的診療模式。
  • 哈醫大二院為頸椎骨折四肢癱瘓合併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完成手術
    人民網哈爾濱12月9日電 患強直性脊柱炎十餘年,又遇車禍導致頸椎骨折,由於手術難度大風險高,患者張先生來到哈醫大二院醫治。經過全面評估和制定詳細的手術方案,哈醫大二院骨科六病房B區王新濤教授團隊在o-arm三維導航系統的護航下為其順利完成手術。
  • 哈醫大二院心內科選派30名優秀醫護支援武漢
    3月22日,哈醫大二院心內科醫生邢磊收拾好隨身行李,與一起支援武漢的其他29名心內科同事登上了客車,他們結束了為期40多天的武漢市第一醫院的戰「疫」支援,即將繼續轉戰,支援武漢市人民醫院。  據了解,此次支援武漢,哈醫大二院心內科共派出30名優秀醫護人員。30名醫護人員中,22名護士,8名醫生,大部分為80後90後為主。
  • 常德一醫成功救治一名A型主動脈夾層合併多臟器缺血患者
    紅網時刻常德4月17日訊(通訊員 楊飛)近日,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心血管外科成功救治一名A型主動脈夾層合併多臟器缺血的患者。患者於2月15日凌晨收治入院,術前外院的主動脈CT成像可見A型主動脈夾層並腸繫膜上動脈閉塞。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心血管外科副主任陳德祥當晚立即為患者行「升主動脈置換+主動脈弓全弓置換+術中象鼻支架術」,置換病變血管。術後患者仍腸繫膜上動脈閉塞、血便,且合併呼吸衰竭、急性腎衰、一側下肢截癱,經過多科積極協助治療得以解決,患者最終痊癒出院。
  • 汕頭市中心醫院成功救治多例高危B型主動脈夾層患者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心血管急危重症,多以急性劇烈胸痛為表現,可伴有背痛及腰腹痛。主動脈夾層病的致死率極高,若不及時接受規範治療,一個月和一年內死亡率高達75%及90%,嚴重危害人的生命健康。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下,汕頭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大動脈團隊在蔡志雄副主任的帶領下迎難而上,已獨立順利完成十多例,包括雜交手術及大破口夾層在內的高危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的腔內修復治療,效果優良,讓粵東地區的主動脈夾層患者免於奔波,在「家門口」就能獲得高效的專業救治。
  • 94歲老人腎臟內長「鹿角」 哈醫大一院多學科協作挽救患者生命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徐旭)近日,哈醫大一院泌尿外科三病房修有成教授團隊成功為94歲的腎半鹿角結石女性患者,完成微創碎石取石手術,成功解除泌尿系感染與梗阻,避免危及生命的全身炎性反應症候群進一步發展,挽救患者生命。
  • 哈醫大四院心內科麻醉科聯手完成哮喘病人經皮主動脈瓣置換
    近日,哈醫大四院成功合作完成了一例主動脈重度狹窄合併嚴重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患者的介入主動脈瓣置換術。這是一位73歲的男性患者,因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引發心力衰竭、呼吸困難,全身已經嚴重水腫,有兩個月不能平臥睡眠,每天只能靠牆而臥艱難呼吸。
  • 用心救心 哈醫大二院心血管各領域專家舉行科普直播活動
    ,利用網絡搭建雲平臺,在線上舉行「世界心臟日2020哈醫大二院心內科公益健康講座直播活動」。本次講座以面向大眾科普為出發點,圍繞百姓關心的心血管疾病相關知識,深入淺出地對心血管疾病診斷、治療、康復、預防、診療新技術等普及宣傳,講座活動進行了五個多小時,線上總點看量近15萬。
  • 哪些症狀要警惕主動脈夾層?主動脈夾層該如何治療?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風險極高的急症,所以它的治療,最重要的是要儘早地發現疾病和治療疾病。那麼,哪些症狀會提示主動脈夾層存在的可能呢?當發現患有主動脈夾層時,又該如何進行治療?主動脈夾層有何症狀?但是在診斷過程中,排除了其他疾病後,回過頭來才會想到可能是主動脈夾層。所以,主動脈夾層在胸痛病人的鑑別診斷裡面,這是個很重要的疾病。並不是說發生的很多,是由於它的死亡率特別高,所以要非常重視這個情況。但其實夾層很容易診斷,只要懷疑,就即使做CT就能夠診斷,關鍵是能不能想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