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新法有望高效治療升主動脈根部夾層—新聞—科學網

2020-12-23 科學網

 

景在平團隊正在進行臨床科研實驗。

近日,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景在平團隊研製出原創一體化瓣窗型腔內移植物,並將其進一步應用到治療主動脈根部急性夾層動物模型後獲得成功。相關臨床研究成果發表於《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

升主動脈根部夾層是最常見的主動脈夾層類型,約佔60%,表現為升主動脈管壁內膜破裂,血流撕裂管壁形成真假兩腔。假腔累及了升主動脈近端、冠脈開口、主動脈瓣最為危重的主動脈夾層類型,可導致主動脈破裂、冠脈缺血致心梗、主動脈瓣急性大量返流致心衰等症狀。

目前,針對升主動脈根部夾層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為開胸、深低溫、停循環、瓣膜及主動脈廣泛置換等開放手術,但手術風險高、難度大,術後ICU治療時間長,具有一定的併發症率和死亡率。

景在平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臨床上部分升主動脈根部夾層患者,由於高齡、體弱、合併臟器功能不全或缺血等原因,無法耐受傳統開放性手術,從而得不到有效治療,「這促使我們率先為這些急重症患者探索腔內微創治療的新方法」。

此前,景在平團隊已原創性地提出把左心室流出道當作近端錨定區的新構想,並經體外實驗研究證實可行,解決了近端錨定區的難題。因此,團隊進一步採用心電門控CT血管造影,測量左心室流出道及主動脈根部動態形變,積累了一系列基礎數據。

在此基礎上,此次新發表的研究採用一體化微創置換了心臟主動脈瓣膜,並通過雙開窗重構了雙冠竇,從而在完全隔絕夾層的同時完好地保證了雙側冠脈的血供。

「這是我們在腔內微創治療主動脈根部急性夾層的世界性難題上率先作出的有效的探索。」景在平告訴《中國科學報》,這一新方法較傳統開放手術的優勢在於,無需開胸、體外循環和深低溫,可一次性腔內修復破裂的升主動脈和心臟瓣膜,因此對患者全身的生理影響最低。

此外,該方法能在一次手術中儘可能地恢復所有被夾層累及而缺血的大腦、內臟和肢體血供,解決傳統開放手術不能恢復遠端內臟及肢體血供的難題,為高齡高危的升主動脈根部夾層患者提供新的微創腔內治療策略。「這將極大縮短術後ICU治療和整體恢復時間,最快恢復患者的社會家庭生活。」景在平說。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主編、世界心臟聯盟前主席Valentin Fuster評價:「這是治療升主動脈根部夾層非常有潛力的微創新方法」。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jacc.2020.02.054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微創新方法有望高效治療升主動脈根部夾層
    假腔累及了升主動脈近端、冠脈開口、主動脈瓣最為危重的主動脈夾層類型,可導致主動脈破裂、冠脈缺血致心梗、主動脈瓣急性大量返流致心衰等症狀。 目前,針對升主動脈根部夾層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為開胸、深低溫、停循環、瓣膜及主動脈廣泛置換等開放手術,但手術風險高、難度大,術後ICU治療時間長,具有一定的併發症率和死亡率。
  • 主動脈夾層常見問題
    主要從事心臟大血管外科臨床醫療工作,診治各類複雜重症成人心臟外科疾病經驗較為豐富,並致力於新技術的探索和實施,在心臟瓣膜外科,房顫外科治療和冠心病外科治療方面頗有建樹,擅長微創胸腔鏡瓣膜手術。 1、主動脈有什麼作用? 心臟泵出來的血通過主動脈及其分支,輸送至全身器官。
  • 主動脈夾層的診斷和治療|主動脈|併發症|替換術|夾層|診斷|治療|...
    I型:原發破口位於升主動脈或主動脈弓,夾層累及大部或全部胸升主動脈、主動脈弓、胸降主動脈、腹主動脈;Ⅱ型:原發破口位於升主動脈,夾層累及升主動脈,少數可累及主動脈弓;Ⅲ型:原發破口位於左鎖骨下動脈以遠,夾層範圍局限於胸降主動脈為Ⅲa型,向下同時累及腹主動脈為Ⅲb型。
  • 哈醫大二院多學科聯合成功完成介入微創治療A型主動脈夾層
    A型主動脈夾層的治療通常情況下採用外科開放手術,需經胸、心臟停跳和深低溫體外循環下進行主動脈和主動脈弓上的頸動脈等分支血管的重建,是難度最大的外科手術之一,手術風險很大。近年來,哈醫大二院血管外科主任姜維良教授帶領的團隊,在治療大量的B型主動脈夾層的基礎上,不斷對該技術難點進行攻關,單分支和雙分支開通已經成為常規手術,近期該團隊與心外科、體外循環科、麻醉科等多學科合作,成功完成了介入微創技術開通主動脈弓上三分支血管,治療涉及升主動脈的主動脈夾層,技術水平達到了腔內領域的新高峰。哈醫大二院多學科聯合成功完成介入微創治療A型主動脈夾層。
  • 急性主動脈 A 型夾層主動脈根部處理技術的近遠期效果分析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心血管外科(北京  100029)關鍵詞: 主動脈夾層;主動脈根部;主動脈瓣;死亡率引用本文:丘俊濤, 於存濤, 羅新錦, 劉燊, 姜文翔, 吳進林, 張良. 急性主動脈 A 型夾層主動脈根部處理技術的近遠期效果分析.
  • 87歲高齡婆婆突發兇險型主動脈夾層 同濟醫生微創手術成功救治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為一位87歲高齡極其兇險的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進行了微創介入手術,經過1個多月的恢復,王婆婆再次回醫院複查,身體狀態良好。據了解,這是國內目前年齡最大的升主動脈支架植入患者。87歲高齡遭遇「人體炸彈」7月18日晚,87歲的王婆婆突發背部疼痛,痛苦倒地。
  • 兩種術式治療Stanford A 型主動脈夾層的病例對照研究
    隨著醫學的發展,目前關於 A 型主動脈夾層的外科治療手段包括了從簡單的升主動脈置換,到複雜的升主動脈並全主動脈弓置換(total aortic arch replacement,TAAR)聯合胸降主動脈內支架植入術(endovascular stent graft,ESG),亦即孫氏手術(Sun's procedure)等。
  • 哪些症狀要警惕主動脈夾層?主動脈夾層該如何治療?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風險極高的急症,所以它的治療,最重要的是要儘早地發現疾病和治療疾病。那麼,哪些症狀會提示主動脈夾層存在的可能呢?當發現患有主動脈夾層時,又該如何進行治療?主動脈夾層有何症狀?但是在診斷過程中,排除了其他疾病後,回過頭來才會想到可能是主動脈夾層。所以,主動脈夾層在胸痛病人的鑑別診斷裡面,這是個很重要的疾病。並不是說發生的很多,是由於它的死亡率特別高,所以要非常重視這個情況。但其實夾層很容易診斷,只要懷疑,就即使做CT就能夠診斷,關鍵是能不能想得到。
  • 診斷主動脈夾層,這7大要素必須評估
    本例學習要點學習主動脈CTA檢查是如何診斷主動脈夾層的:包括選擇合適的縱隔窗、全程評估主動脈及其重要分支血管、同時兼顧主動脈夾層可能導致的併發症,如胸腔、心包、縱隔、覆膜後等可能存在的出血及腹腔臟器因夾層撕裂導致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梗死。這樣才能對主動脈夾層作出正確、完整的診斷,並為後續的治療提供參考。
  • 要命的主動脈夾層!——勵峰
    1954年美國的Michael Ellis DeBakey教授開創了主動脈夾層治療的新紀元,以他名字命名的Debakey分型一直沿用至今,被認為是主動脈夾層治療策略的奠基石。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著影像診斷的進步、材料科技的發展、數字減影手段的成熟以及醫生們逐漸加深的疾病認知,對主動脈夾層的治療提出的新的策略。
  • 成功救治多例高危B型主動脈夾層患者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心血管急危重症,多以急性劇烈胸痛為表現,可伴有背痛及腰腹痛。主動脈夾層病的致死率極高,若不及時接受規範治療,一個月和一年內死亡率高達75%及90%,嚴重危害人的生命健康。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下,汕頭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大動脈團隊在蔡志雄副主任的帶領下迎難而上,已獨立順利完成十多例,包括雜交手術及大破口夾層在內的高危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的腔內修復治療,效果優良,讓粵東地區的主動脈夾層患者免於奔波,在「家門口」就能獲得高效的專業救治。
  • 誤診闌尾炎,這個主動脈夾層藏的有點深
    本例患者因「腹痛待查」在基層醫院誤診為闌尾炎,後來CTA證實為主動脈夾層(Stanford B型)轉診,仔細研究當地醫院CTA發現除了降主動脈夾層外,升主動脈也存在病變。複查CTA最終明確診斷為升主動脈瘤合併局限性夾層,及降主動脈夾層。該病例的診斷一波三折,最終得以一次性徹底治療。
  • 突然胸口撕裂般疼痛 30歲男子突發主動脈夾層命懸一線
    急性期過後,血管外科主任戴翔在車星醫生和李才營醫生的配合下,為其進行了全麻下胸主動脈覆膜支架腔內隔絕術。通過腹股溝小切口,醫生在DSA定位下釋放覆膜支架,成功封堵了降主動脈內膜破口,兩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通過微創治療,血液不會進入假腔,假腔也不會在壓力下變大而破裂。術後,王先生恢復良好,一周後出院。
  • ...創新技術成功治療複雜馬凡症候群導致的複雜胸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
    主動脈夾層手術,被稱為心胸外科的最複雜、最困難、風險最大的手術,然而馬凡症候群會導致血管結構變的脆弱如紙,缺乏韌性和應力,因此馬凡症候群合併胸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對於血管外科醫生來說是「殿堂級」手術,手術複雜且操作難度極大。
  • 「無痛性」主動脈夾層極易誤診、漏診,這些「坑」小心了
    圖2 頸部彩超檢查顯示左頸總動脈夾層並血栓形成,內未見血流信號為了追溯左頸總動脈夾層的來源,是單發的頸動脈夾層,還是主動脈夾層影響到頸動脈?於是,胸腹主動脈CTA被安排(圖3~5),結果顯示夾層病變從升主動脈遠端開始,累及到主動脈弓部,其中左頸總動脈及左鎖骨下動脈均累及。
  • 汕頭市中心醫院成功救治多例高危B型主動脈夾層患者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心血管急危重症,多以急性劇烈胸痛為表現,可伴有背痛及腰腹痛。主動脈夾層病的致死率極高,若不及時接受規範治療,一個月和一年內死亡率高達75%及90%,嚴重危害人的生命健康。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下,汕頭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大動脈團隊在蔡志雄副主任的帶領下迎難而上,已獨立順利完成十多例,包括雜交手術及大破口夾層在內的高危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的腔內修復治療,效果優良,讓粵東地區的主動脈夾層患者免於奔波,在「家門口」就能獲得高效的專業救治。
  • 「HENDO」技術體系治療主動脈弓部疾病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2020, 27(9). doi: 10.7507/1007-4848.202002088摘要主動脈弓部疾病包括主動脈弓部動脈瘤、假性動脈瘤、潰瘍、夾層和壁內血腫等,是主動脈疾病領域的研究熱點和治療難點之一。
  • 殺死」知名男星的到底是急性心梗還是主動脈夾層?
    1.DeBakey分型 ☑ I型:原發破口位於升主動脈或主動脈弓,夾層累及大部或全部胸升主動脈、主動脈弓、胸降主動脈、腹主動脈☑ II型:原發破口位於升主動脈,夾層累及升主動脈,少數可累及主動脈弓☑ III型:原發破口位於左鎖骨下動脈以遠
  • 「奪命高手」——主動脈夾層動脈瘤
    主動脈夾層(AD)又稱主動脈夾層動脈瘤,乍一聽,很陌生,頗有孤陋寡聞的感覺,難道它是一種罕見的病?事實並非如此。"超級大腦"愛因斯坦、最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法國的戴高樂將軍都是死於這個"奪命高手"。2021年1月5日,考慮到患者夾層撕裂範圍廣,手術需要重建左側鎖骨下動脈,結合患者家庭各方面的原因,為節約費用,醫院就只有改造支架體外支架開窗(這個需要大量的臨床經驗和手術及併發症處理能力為保證),為他進行了主動脈夾層腔內隔絕微創治療,手術很成功,廖先生康復情況良好。
  • 成都第三人民醫院省內獨家完成「全段胸腹主動脈夾層...
    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13日訊(記者 李丹)64歲的黃爺爺因為背部劇痛入院,沒想到竟然是因為遭遇胸腹主動脈動脈夾層。一旦夾層撕裂,他很可能因為瞬間大出血猝死。幸運的是,歷經兩次微創手術,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血管外科團隊幫助黃爺爺完成了問題主動脈從上到下的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