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症狀要警惕主動脈夾層?主動脈夾層該如何治療?

2020-12-22 心血管內科曾昭華教授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風險極高的急症,所以它的治療,最重要的是要儘早地發現疾病和治療疾病。那麼,哪些症狀會提示主動脈夾層存在的可能呢?當發現患有主動脈夾層時,又該如何進行治療?

主動脈夾層有何症狀?

主動脈夾層的症狀,最重要的是胸痛。這種胸痛的疼痛感比急性心肌梗塞還痛,因為是血管發生破裂,所以在破裂的時候,會非常痛。並且往往一開始就達到頂峰,且是持續的,同時往往伴有血壓高、心率快等。但是很多主動脈夾層在開始的時候,醫生並不一定能夠診斷到,有時候往往會懷疑心肌梗塞或者其他疾病。

但是在診斷過程中,排除了其他疾病後,回過頭來才會想到可能是主動脈夾層。所以,主動脈夾層在胸痛病人的鑑別診斷裡面,這是個很重要的疾病。

並不是說發生的很多,是由於它的死亡率特別高,所以要非常重視這個情況。但其實夾層很容易診斷,只要懷疑,就即使做CT就能夠診斷,關鍵是能不能想得到。

主動脈夾層怎麼治療?

主動脈夾層是一個急症,比急性心肌梗塞還急,它的死亡率比急性心肌梗塞還高,自然死亡率60%~70%。所以這麼急的情況,必須馬上到醫院由醫生去處理。方法是降壓、控制血壓、止痛等等。

作為病人的家屬,首要的是要好好聽醫生的治療方法,並配合治療,留住病人的生命,選擇好的時機做手術,把破損的主動脈修復好。至於用什麼方法去做,就由接診的醫院根據醫院自身和當地的情況,去決定到底是做微創手術或做開胸開腹手術,或者是轉院。

綜上所述,當出現劇烈胸痛時,要考慮到有主動脈夾層存在的可能,要及時到醫院去進行診療,不要耽誤疾病的治療。

相關焦點

  • 主動脈夾層的診斷和治療|主動脈|併發症|替換術|夾層|診斷|治療|...
    Stanford A型夾層常表現為前胸痛或背痛,Stanford B型夾層常表現為背痛或腹痛,但兩者疼痛部位可存在交叉。國內多中心1 812例急性AD統計結果顯示,88.1%的AD患者發病時有疼痛症狀,70.3%的患者為突發疼痛。
  • 警惕!「奪命高手」——主動脈夾層動脈瘤
    還有中國女排的老對手海曼(美國排球名將),1986年在日本比賽時,剛剛被換下場坐在替補席上,就因為主動脈夾層倒了下去,再也沒有起來。它非常兇險、非常緊急、非常致命,它的緊迫性和死亡率可以甩心肌梗死、腦梗死、惡性腫瘤兩條街,一旦發病,要是搶救不及時,在幾小時至幾天內就會要命。
  • 主動脈夾層常見問題
    主動脈夾層是非常兇險的疾病,典型症狀表現為突發的、胸背部撕裂樣劇痛。夾層一旦破裂,血液就會噴流到血管外,威脅患者生命。 3、如何診斷主動脈夾層? 臨床上,突然劇烈的胸背部疼痛,且合併高血壓很難控制,心電圖正常,應高度懷疑主動脈夾層。
  • 誤診闌尾炎,這個主動脈夾層藏的有點深
    本例患者因「腹痛待查」在基層醫院誤診為闌尾炎,後來CTA證實為主動脈夾層(Stanford B型)轉診,仔細研究當地醫院CTA發現除了降主動脈夾層外,升主動脈也存在病變。複查CTA最終明確診斷為升主動脈瘤合併局限性夾層,及降主動脈夾層。該病例的診斷一波三折,最終得以一次性徹底治療。
  • 主動脈夾層:冬季裡的「奪命」背痛
    「主動脈夾層的典型症狀多為急性起病,前胸、後背感到撕裂樣劇痛,任何方式都無法緩解,常伴有大汗淋漓,皮膚蒼白,疼痛可向下延及腹部,嚴重者可導致休克。」劉兆軒具體解釋說,累及升主動脈的夾層,叫A型主動脈夾層,夾層朝著心臟方向撕裂,會導致心臟缺血,嚴重時心包填塞,誘發猝死;發生在主動脈弓以下部位的叫B型主動脈夾層。
  • 微創新方法有望高效治療升主動脈根部夾層
    本報訊 近日,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景在平團隊研製出原創一體化瓣窗型腔內移植物,在將其進一步應用到治療主動脈根部急性夾層動物模型中獲得成功。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 升主動脈根部夾層是最常見的主動脈夾層類型,約佔60%,表現為升主動脈管壁內膜破裂,血流撕裂管壁形成真假兩腔。
  • 血管裡的「定時炸彈」——主動脈夾層到底是個啥毛病?
    可是小張和他的家人卻仍是一頭霧水,「醫生,主動脈夾層是什麼病啊?有這麼嚴重嗎?他為什麼這麼痛?血壓為什麼這麼高?他以前不知道有高血壓啊!他才48歲,你們一定要救救他!」 說到這,大家都很困惑,主動脈夾層到底是個啥毛病?
  • 黃鴻升真正死因:主動脈夾層!
    主動脈剝離,專業醫學名稱為「主動脈夾層」,指血液從主動脈內膜破裂處進入主動脈中層,導致血管各層分離。這種病,來勢洶洶,症狀極不典型,經常導致誤診、誤治。X片可見主動脈弓不規則,有局部隆起,核磁共振是顯像最清楚的方法。本病的風險是破裂處由於血管壁單薄,容易導致大出血。主動脈剝離的死亡率較高,看病情嚴重程度,需儘早手術治療。
  • 「無痛性」主動脈夾層極易誤診、漏診,這些「坑」小心了
    本例要點該患者以「突發偏癱失語」為首發症狀,並未表述胸痛症狀而收治於神經內科,在進行頸部血管彩超檢查時發現左頸總動脈夾層,經胸腹主動脈CTA確診為A型主動脈夾層,累及左頸總動脈。當主動脈夾層並非以「疼痛」為首發症狀時,即無痛性主動脈夾層的診斷應該引起臨床上的注意。
  • 胸痛莫大意,不只是心絞痛那麼簡單,警惕「隱匿殺手」主動脈夾層
    在臨床工作中,40 餘歲的中年主動脈夾層患者並不鮮見。21%的主動脈夾層患者在到達醫院前已告無治,若未獲得合適的治療,發病6小時內的死亡率超過兩成,而24小時內死亡率近50%。主動脈夾層最常見的症狀是胸痛,超過93%的患者有此症狀,表現為突然發作的撕裂樣劇痛。
  • 警惕!兩成突發意外死亡都因它 主動脈夾層是導致猝死的常見病因
    相關統計顯示,突發意外死亡患者屍檢發現20%是主動脈夾層,它是導致猝死的一個常見病因。哪些人群易受 主動脈夾層「青睞」?隨著中國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急性主動脈夾層發生率有上升趨勢,且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
  • 要命的主動脈夾層!——勵峰
    1954年美國的Michael Ellis DeBakey教授開創了主動脈夾層治療的新紀元,以他名字命名的Debakey分型一直沿用至今,被認為是主動脈夾層治療策略的奠基石。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著影像診斷的進步、材料科技的發展、數字減影手段的成熟以及醫生們逐漸加深的疾病認知,對主動脈夾層的治療提出的新的策略。
  • 哈醫大二院多學科聯合成功完成介入微創治療A型主動脈夾層
    A型主動脈夾層的治療通常情況下採用外科開放手術,需經胸、心臟停跳和深低溫體外循環下進行主動脈和主動脈弓上的頸動脈等分支血管的重建,是難度最大的外科手術之一,手術風險很大。近年來,哈醫大二院血管外科主任姜維良教授帶領的團隊,在治療大量的B型主動脈夾層的基礎上,不斷對該技術難點進行攻關,單分支和雙分支開通已經成為常規手術,近期該團隊與心外科、體外循環科、麻醉科等多學科合作,成功完成了介入微創技術開通主動脈弓上三分支血管,治療涉及升主動脈的主動脈夾層,技術水平達到了腔內領域的新高峰。哈醫大二院多學科聯合成功完成介入微創治療A型主動脈夾層。
  • Stanford B 型主動脈夾層腔內修復術後並發A型夾層
    Stanford B 型主動脈夾層腔內修復術後並發 A 型夾層的外科治療.隨訪 6~45 個月,隨訪期間 1 例患者術後 1 個月因原介入支架遠端胸降主動脈發生新的夾層再次行 TEVAR,其餘患者 CT 血管造影檢查未見吻合口造影劑滲漏及人工血管扭曲。結論 B 型主動脈夾層 TEVAR 術後並發 A 型夾層及時給予外科手術治療可取得良好療效。
  • 主動脈夾層、主動脈瘤,真真假假鬧不清!
    二、主動脈夾層和主動脈瘤1.主動脈夾層也叫主動脈壁夾層分離,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主動脈壁內膜和中膜的破裂而產生破口,血液通過破口進入到中層,使中層撕裂,導致血管壁分層。四、分型不同1.主動脈夾層根據DeBakey分型可分為Ⅰ型起自升主動脈並延至降主動脈,Ⅱ型局限於升主動脈,Ⅲ型夾層起自降主動脈並向遠端延伸。
  • 有一種痛不能忍,當心主動脈夾層!高血壓患者尤其需要注意
    主動脈夾層是臨床上很兇猛的疾病,其發生很容易讓患者產生胸部劇烈撕裂感的疼痛症狀,與此同時患者還會合併有臟器器官供血不足的症狀出現。當主動脈夾層動脈壁中層發生病變有破裂的情況時,血液流入到動脈壁中層,很容易誘發較大血管的破裂,從而引發患者出現心梗、中風甚至是死亡方面的問題。
  • 胸背部出現持續撕裂樣劇痛別大意,警惕主動脈夾層
    之後,黃鴻升的經紀人透露,真實死亡原因為主動脈剝離(又稱主動脈夾層)造成血管阻塞。北京安貞醫院心外科副主任醫師喬志鈺介紹,主動脈夾層是由於主動脈內膜、中膜撕裂,高速血流進入內膜撕裂處將主動脈內膜與中膜分離。
  • 兩種術式治療Stanford A 型主動脈夾層的病例對照研究
    結論  對於 Stanford A 型主動脈夾層,去分支複合手術雖然有術後發生內漏風險,但整體療效較之孫氏手術有一定優越性,故而對於此型夾層的治療可優先選擇去分支複合手術。正文急性 Stanford A 型主動脈夾層(aortic dissection)發病突然,病情兇險,保守治療預後極差[1-2],目前最為有效的治療手段依然是外科手術。由於 A 型主動脈夾層病變累及範圍廣,從而使得外科手術複雜、手術操作難度極大、術中又要考慮諸如腦腎等多個重要臟器的保護,手術後合併症多、死亡率高,其治療一直是個難題。
  • 微創新法有望高效治療升主動脈根部夾層—新聞—科學網
    近日,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景在平團隊研製出原創一體化瓣窗型腔內移植物,並將其進一步應用到治療主動脈根部急性夾層動物模型後獲得成功。相關臨床研究成果發表於《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 升主動脈根部夾層是最常見的主動脈夾層類型,約佔60%,表現為升主動脈管壁內膜破裂,血流撕裂管壁形成真假兩腔。
  • 31歲的生死劫,主動脈A型夾層
    日前,我院成功為一例(31歲)主動脈A型夾層男性患者實施全主動脈弓置換手術,術後恢復過程一波三折,出現了截癱症狀。我們及時行腦脊液引流減壓術,使患者運動功能逐漸恢復。這標誌著我院的搶救治癒能力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什麼是主動脈A型夾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