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背部劇疼要當心主動脈夾層 日籍男子出差深圳突發重疾接受救治

2020-12-22 大洋網

胸背部劇烈疼痛,要當心是主動脈夾層。正值壯年的日籍男子佐藤(化名),於一個多月前從上海來深圳出差,萬萬沒想到在即將返程時會因為突發胸腹疼痛,無法行走,被就近送往醫院搶救,在醫院被診斷為主動脈夾層A型。

記者今日從北大深圳醫院獲悉,入院當天醫院就下發了病危通知書,並開通了綠色通道,醫生團隊連夜為他實施緊急手術。由於搶救及時,佐藤最終轉危為安,於8月21日從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康復出院了。

北大深圳醫院心血管外科統計數據顯示:近1個月來,該科已經成功救治主動脈夾層病例15例,其中,類似佐藤這樣的主動脈夾層A型病例就有8例。醫生提醒,患有高血壓等相關高危疾病的人群,平日應注意良好控制病情,降低主動脈夾層的發生率。

胸腹部突發疼痛導致無法行走

佐藤是長期在上海工作生活的日本人,因為公司有業務在深圳,7月中旬,他從上海來深圳出差,並計劃於7月17日乘坐航班返回上海。

在返程的前一天(7月16日)晚上,正在酒店休息的佐藤突然感覺胸背部疼痛,後逐漸出現腹部疼痛,疼的時候躺在床上不能動彈,疼痛緩解的時候才可以活動,他沒有特別在意。直到次日上午(7月17日),嚴重的胸腹痛已經使他無法下地行走,隨行人員撥打了120,救護車將他從酒店送到了北京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北大深圳醫院」)急診科。

「剛到醫院的時候我還是清醒的,但是因為實在太痛了,後面的事情我就記不清了。等我再次有記憶的時候,已經是20多天後我轉入了普通病房,中間發生了什麼事情,我都記不清楚了。」8月17日,佐藤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講述到。當時他正在心血管外科普通病房接受術後的康復訓練。

他不知道的是,在這之前的20多天裡,他一直徘徊在生死邊緣。原來,自救護車一將他送到北大深圳醫院急診科後,醫生就緊急為他進行了一系列檢查。當醫生得知佐藤有嚴重的高血壓病而從未規律服藥時,立即採取了控制血壓和鎮痛鎮靜等治療。CT增強血管成像(CTA)檢查結果提示,佐藤患有主動脈夾層(Stanford A型),累及冠脈開口。

疾病兇險  醫生團隊連夜開展手術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非常兇險的疾病,尤其是急性(Stanford A型)主動脈夾層,常常在患者沒有察覺發病時已奪人性命。尚有救治希望的患者,也將面臨病情不斷變化、高難度手術、術後可能併發症等重重難關。

據北大深圳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韓振介紹,急驟的胸背部劇烈疼痛是主動脈夾層最常見的臨床症狀。但由於主動脈夾層急性發病時的症狀千變萬化,有時候並不典型,對醫院的急診診斷處置水平甚至患者及家屬的應變能力都是極大的考驗。

一經懷疑主動脈夾層,急診科醫生立即請來心血管外科醫生會診。最終佐藤確診為主動脈夾層A型,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和雙側髂動脈閉塞。「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一經確診,如無特殊情況均需要急診手術治療。如不及時手術,一旦主動脈血管破裂,患者就會失去搶救機會,在短時間內死亡。」韓振主任說。

但由於患者入院當天(7月17日)沒有家屬在身邊,心血管外科按照工作流程請示值班院領導並徵得同意後,當晚心血管外科韓振主任連夜為病人緊急手術。醫生在術中發現,患者的主動脈管壁從冠脈開口一直撕裂到了髂動脈,手術團隊在更換人工血管的過程中,除了面臨急性病變血管縫合難度大的問題,還要防止心、腦、腎、脊髓等重要器官出現缺血、缺氧的情況。要確保手術成功,對於手術團隊的技術和經驗甚至體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手術團隊爭分奪秒,為患者進行了「Bentall(升主動脈帶瓣管道置換+冠脈移植術)+全主動脈弓置換術+降主動脈人工血管植入術」。手術一直持續到次日(7月18日)上午7時左右結束。術後,佐藤被送入重症監護室(ICU),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下,佐藤的各項身體指標逐步平穩,脫離生命危險,並於8月14日從ICU轉入心血管外科普通病房。 

主動脈夾層為何這麼可怕?

要了解什麼是主動脈夾層,為什麼這種疾病這麼兇險,首先就要了解主動脈的構造。北大深圳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醫師任明明解釋:主動脈是從心臟發出最粗的大血管,向身體(心、腦、腎,四肢等)各部位供血的血管都由這根大血管發出。

主動脈的管壁是由三層結構組成,包括:內膜、中膜和外膜。正常的主動脈管壁,三層膜之間緊密貼合,沒有間隙。

當主動脈的內膜出現破損,高速、高壓的血流穿過內膜衝擊進入中膜,足夠把具有一定厚度的中膜撕裂開,在中膜層內衝擊出另一個可以容納血液的腔隙。這種在原有主動脈管腔之外形成了異常管腔結構(醫學上稱為「假腔」)的情況,就叫主動脈夾層。

血流無論在主動脈何處破入動脈壁後,都可以沿著主動脈壁朝向心臟或背離心臟一路撕裂下去。當夾層朝著心臟方向撕裂,出現升主動脈夾層,臨床上稱為A型夾層(Stanford A型,如下圖所示)。

「佐藤先生的病情正是主動脈夾層A型,也是主動脈夾層中最危險的一種類型。看到他術後逐步康復,我們也感到非常高興。」韓振主任說。

佐藤轉入心外科普通病房後,在醫護人員的專業指導下進行了康復訓練,8月21日康復出院。

出院前,醫生叮囑佐藤,一定要控制好血壓。高血壓是主動脈夾層最主要的致病外因,有長期控制不好的高血壓或動脈壁粥樣硬化所致主動脈夾層者佔70%~80%。高血壓可使動脈壁長期處於應急狀態,彈力纖維常發生囊性變性或壞死,是導致主動脈夾層病的病因。

其實急性主動脈夾層的發病率並不高,僅為萬分之5-10,並非常見病。除高血壓這一高危因素外,其他可引起主動脈壁發生問題的內因,包括:馬凡氏症候群、Ehlers-Danlos症候群(皮膚彈性過度症候群)患者;或者可以引起動脈壁發生問題的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等。

這些患有相關高危疾病的人群,平日應注意良好控制病情,降低主動脈夾層的發生率;一旦出現相關症狀(典型症狀為胸背部撕裂般疼痛),儘量不要走動,保持安靜,不要獨自去醫院,打電話叫120急救車,防止血壓升高,防止夾層裂口進一步擴大,加重病情。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鮑文娟 通訊員:彭蓓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鮑文娟 通訊員:李夢園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洪權


相關焦點

  • 專家提醒:冬季高血壓患者需當心主動脈夾層
    專家提醒:冬季高血壓患者需當心主動脈夾層 2020-12-17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胸痛不一定是心梗,胸主動脈夾層更致命
    但有一種胸痛叫胸主動脈夾層,患者吃阿司匹林不僅不會緩解,反而存在加重病情的風險。 胸主動脈是體循環的動脈主幹(圖1),起於心臟的左心室,根據胸主動脈行程可分為三部:主動脈升部(升主動脈)、主動脈弓和主動脈降部(降主動脈)。主動脈管腔直徑大,在體內至關重要,類似我國的長江和黃河,因此也成為大動脈。主動脈管壁又可分為內膜、中膜及外膜三層(圖2)。
  • 冬季高發「主動脈夾層」 專家提醒:高血壓病人過冬要當心
    據了解,最近一個月氣溫驟降,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最近一周已連續救治7例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其中3例為30歲左右的年輕人,手術均獲成功。   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邵永豐教授告訴記者,急性主動脈夾層是一種極其兇險的疾病,70%以上與高血壓密切相關。
  • 胸背部出現持續撕裂樣劇痛別大意,警惕主動脈夾層
    之後,黃鴻升的經紀人透露,真實死亡原因為主動脈剝離(又稱主動脈夾層)造成血管阻塞。北京安貞醫院心外科副主任醫師喬志鈺介紹,主動脈夾層是由於主動脈內膜、中膜撕裂,高速血流進入內膜撕裂處將主動脈內膜與中膜分離。
  • 小夥突發主動脈夾層 「私人訂製支架」救他一命
    近日,36歲的小夥小李(化姓)突發撕裂樣的疼痛,被緊急送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經過檢查發現竟然是主動脈夾層。一邊是情況緊急命懸一線,不能讓夾層撕裂變大,而另一邊是夾層位置特殊,治療遇到難題,一場與病魔的徵戰激烈上演…… 難題:小夥突發主動脈夾層,治療遇難關 前幾天,小李猝不及防地出現背部疼痛,剛開始還以為只是工作累了也就沒在意。
  • 冬季心血管病高發 謹防「不定時炸彈」主動脈夾層「爆炸」
    案例:患者突發胸痛,「罪魁禍首」是主動脈夾層近日,家住長沙縣北山鎮的高血壓病患者楊某因突發胸痛而前往北山鎮中心衛生院就診,衛生院上級醫聯體單位長沙縣中醫院通過CT遠程會診發現患者主動脈異常增寬,動脈瘤改變,懷疑患者為主動脈夾層。
  • 主動脈夾層常見問題
    主動脈夾層是非常兇險的疾病,典型症狀表現為突發的、胸背部撕裂樣劇痛。夾層一旦破裂,血液就會噴流到血管外,威脅患者生命。 3、如何診斷主動脈夾層? 臨床上,突然劇烈的胸背部疼痛,且合併高血壓很難控制,心電圖正常,應高度懷疑主動脈夾層。
  • 防疫一線輔警突發主動脈夾層,協和心外科團隊緊急施救
    楚天都市報3月12日訊(記者劉迅 通訊員張瑋)一名年輕輔警奮戰在抗疫一線時,突發主動脈夾層患者。武漢協和醫院專家團隊克服種種困難,及時施行手術,成功挽救患者生命。這恰是疫情爆發以來心外科的真實工作寫照。據悉,從春節至今,已有多臺重大心臟手術在我院心外科施行。
  • 87歲高齡婆婆突發兇險型主動脈夾層 同濟醫生微創手術成功救治
    記者徐睿捷 通訊員 李韻熙主動脈夾層是臨床常見的危重症,近些年,這類「人體炸彈」已越來越多的被普通大眾知曉。「主動脈」夾層一旦發生,48小時內死亡率達50%。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為一位87歲高齡極其兇險的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進行了微創介入手術,經過1個多月的恢復,王婆婆再次回醫院複查,身體狀態良好。據了解,這是國內目前年齡最大的升主動脈支架植入患者。87歲高齡遭遇「人體炸彈」7月18日晚,87歲的王婆婆突發背部疼痛,痛苦倒地。
  • 主動脈夾層:冬季裡的「奪命」背痛
    「毫無徵兆,我在家幹活時就突然不行了,後背劇烈疼痛,疼到站都站不住。」日前,路先生躺在病床上,回想起突然發病時的情景,仍然覺得非常恐懼。         「之前我身體不錯的,感冒發燒都很少,可能血壓有點高也沒在意。聽大夫說『主動脈夾層』是要命的病,沒想到會發生在我身上。
  • 誤診闌尾炎,這個主動脈夾層藏的有點深
    誤診後切了闌尾,情況卻並未好轉一個周末的下午,我在上班時突然出現肚子疼,感覺疼痛難忍。當時我想是吃錯什麼東西壞了肚子吧,但是也沒有拉肚子和想吐的感覺。疼得受不了,我被送到了當地醫院,在那裡,醫生經過一系列檢查,懷疑我是「闌尾炎」,在當地醫院進行剖腹探查及闌尾切除手術。術後我的血壓很高,而且腹痛情況還沒有緩解。
  • 主動脈夾層、主動脈瘤,真真假假鬧不清!
    二、主動脈夾層和主動脈瘤1.主動脈夾層也叫主動脈壁夾層分離,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主動脈壁內膜和中膜的破裂而產生破口,血液通過破口進入到中層,使中層撕裂,導致血管壁分層。四、分型不同1.主動脈夾層根據DeBakey分型可分為Ⅰ型起自升主動脈並延至降主動脈,Ⅱ型局限於升主動脈,Ⅲ型夾層起自降主動脈並向遠端延伸。
  • 36歲男星因「主動脈夾層」離世!沒有比這更致命的胸痛了!
    血液「走岔路」,臟器就會缺血,導致腦梗死等;夾層血腫,還會壓迫器官神經;夾層破裂,血液流入胸腔腹腔,隨時可致命。 二、特徵:刀割、撕裂痛 主動脈夾層死亡率很高,一定要早識別、早救治。
  • 黃鴻升真正死因:主動脈夾層!
    臺大急診醫學副教授李建璋指出,雖然小鬼先前檢驗出有三高,但不至於短短一年即惡化為主動脈剝離,判斷可能與先天性多囊腎疾病有關,造成急性胸主動脈剝離猝死。臨床表現常不典型主動脈夾層屬於高危病症,臨床上常以疼痛及相應臟器缺血症狀為主要表現,但部分患者早期症狀不典型,容易出現漏診或者誤診,延誤救治的黃金時間。
  • 江蘇省人民醫院一周收治7例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 專家提醒:高...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顧嘉璽 何珂帥 何雨田)據了解,最近一個月氣溫驟降,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一周已連續救治7例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其中3例為30歲左右的年輕人,手術均獲成功。
  • 兇險的主動脈夾層 哈爾濱市第二醫院醫生敏銳捕捉「沉默的刺客」
    一側身體麻木、疼痛、行動不便,難道是突發腦血管疾病?此時,隨著各項檢查結果的回報,兩名醫生發現:患者右下肢肌力為1級,右上肢和左側肢體活動靈活,肌力正常且右腳已經出現青紫。同時,李雲露醫生根據患者右下肢疼痛且伴有急進性高血壓的情況,判斷患者基本可以排除腦血管疾病,但很有可能是主動脈夾層或血栓性疾病。
  • 突然胸口撕裂般疼痛 30歲男子突發主動脈夾層命懸一線
    急性期過後,血管外科主任戴翔在車星醫生和李才營醫生的配合下,為其進行了全麻下胸主動脈覆膜支架腔內隔絕術。通過腹股溝小切口,醫生在DSA定位下釋放覆膜支架,成功封堵了降主動脈內膜破口,兩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通過微創治療,血液不會進入假腔,假腔也不會在壓力下變大而破裂。術後,王先生恢復良好,一周後出院。
  • 小心主動脈夾層找上你!
    楊先生的家人將他送到了當地醫院,經過胸腹主動脈CTA(CT血管造影)檢查,結果顯示是主動脈夾層(Stanford A型),而後立即轉到深圳市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並收住入院。入院後,楊先生的痛感依然強烈,疼到他大汗淋漓,坐也坐不下、躺也躺不平、在床上輾轉反側,情緒煩躁,大呼「受不了」!
  • 要命的主動脈夾層!——勵峰
    1954年美國的Michael Ellis DeBakey教授開創了主動脈夾層治療的新紀元,以他名字命名的Debakey分型一直沿用至今,被認為是主動脈夾層治療策略的奠基石。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著影像診斷的進步、材料科技的發展、數字減影手段的成熟以及醫生們逐漸加深的疾病認知,對主動脈夾層的治療提出的新的策略。
  • 兩成突發意外死亡都因它 主動脈夾層是導致猝死的常見病因
    相關統計顯示,突發意外死亡患者屍檢發現20%是主動脈夾層,它是導致猝死的一個常見病因。哪些人群易受 主動脈夾層「青睞」?隨著中國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急性主動脈夾層發生率有上升趨勢,且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