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冬季高血壓患者需當心主動脈夾層

2020-12-22 澎湃新聞

專家提醒:冬季高血壓患者需當心主動脈夾層

2020-12-17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冬日來臨,氣溫降低,某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在一周內已連續救治7例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專家提醒,冬季是主動脈夾層高發季,高血壓患者需避免相對激烈的活動,保持規律生活作息,一旦發生劇烈胸痛,需及時就醫。

據心臟大血管外科專家邵永豐介紹,急性主動脈夾層極其兇險,與高血壓密切相關。人體動脈血管由3層結構組成:內膜、中膜和外膜。3層結構緊密貼合,共同承載血流的通過。高速、高壓的血液長年衝擊主動脈壁,導致內膜、中膜局部撕裂,形成「破口」。血液經「破口」進入血管中膜層,在血流的高速、高壓作用下,中膜層徹底撕裂,在中膜和外膜間形成一個可容納血流的「新」腔隙,即為「主動脈夾層」。夾層一旦破裂,患者將因大出血而突發死亡。

「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在48小時內的死亡率高達50%,以往高發於患有高血壓症的中老年人群,但近年來發病人群漸趨年輕化。」邵永豐提醒,受天氣寒冷、情緒激動等影響,高血壓患者出現突發胸背部劇烈撕裂樣疼痛,一定要抓緊就醫。日常生活中,高血壓患者需堅持服藥、控制血壓、穩定情緒,避免一些相對激烈的活動,保持規律生活作息。

來源:安徽日報

原標題:《專家提醒:冬季高血壓患者需當心主動脈夾層》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冬季高發「主動脈夾層」 專家提醒:高血壓病人過冬要當心
    據了解,最近一個月氣溫驟降,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最近一周已連續救治7例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其中3例為30歲左右的年輕人,手術均獲成功。   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邵永豐教授告訴記者,急性主動脈夾層是一種極其兇險的疾病,70%以上與高血壓密切相關。
  • 江蘇省人民醫院一周收治7例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 專家提醒:高...
    江蘇省人民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邵永豐教授告訴記者,急性主動脈夾層是一種極其兇險的疾病,70%以上與高血壓密切相關。他表示,高速、高壓的血液長年衝擊主動脈內膜壁,致其撕裂,血液在脈壓差驅動下,將經內膜破口湧入內膜與中膜之間,撕出一個可容納血流的新腔隙,形成「夾層」,這就叫做主動脈夾層。夾層一旦破裂「決堤」,患者將由於大出血而突發死亡。
  • 主動脈夾層:冬季裡的「奪命」背痛
    聽大夫說『主動脈夾層』是要命的病,沒想到會發生在我身上。感謝中心醫院的專家們,救了我的命啊!」◎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孫淼 感謝中心醫院的專家們,是他們救了我的命啊!」躺在病床上的路先生向記者展示著自己左手腕處的手術切口,感謝的話語說了一遍又一遍。         「因該患者有一定特殊性,其主動脈弓位置有一處血管畸形,左椎動脈起源於弓部,位於左頸動脈和左鎖骨下動脈之間。
  • 高血壓如果不重視,當心會誘發主動脈夾層!
    國外有研究顯示,在主動脈夾層患者裡面,有85%的患者同時患有高血壓,這些高血壓患者中只有52.5%的人在服藥降壓,而且也只有11.6%的患者降壓達標。另有文獻報告顯示,75%以上的主動脈夾層患者都有高血壓病史。
  • 冬季心血管病高發 謹防「不定時炸彈」主動脈夾層「爆炸」
    主動脈夾層發病突然、進展迅速、死亡率高,是心臟外科最為危急、複雜的疾病,被冠以「旋風殺手」的惡名。發病後如不及時手術治療,48小時內的死亡率超過50%。長沙縣中醫院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羅伯承提醒,冬季心血管病高發,謹防「不定時炸彈」主動脈夾層「爆炸」。
  • 對高血壓愛搭不理?小心主動脈夾層找上你
    在南京鼓樓醫院心胸外科,57歲的安徽患者郭先生即將出院。9月17日,他突發劇烈胸痛,被診斷為主動脈夾層,連夜被送往南京鼓樓醫院救治,經過一夜的手術最終轉危為安。   南京鼓樓醫院心胸外科主任、教授王東進說:「從主動脈夾層發生之後,在24小時之內可能死亡率高達25%,8小時之內要有50%的病人就死亡。在一個月的三周之內差不多90%的病人就全死亡。」
  • 有一種痛不能忍,當心主動脈夾層!高血壓患者尤其需要注意
    主動脈夾層是臨床上很兇猛的疾病,其發生很容易讓患者產生胸部劇烈撕裂感的疼痛症狀,與此同時患者還會合併有臟器器官供血不足的症狀出現。當主動脈夾層動脈壁中層發生病變有破裂的情況時,血液流入到動脈壁中層,很容易誘發較大血管的破裂,從而引發患者出現心梗、中風甚至是死亡方面的問題。
  • ...竟是血管「爆」了 高血壓患者持續胸痛或撕裂樣腹痛小心主動脈...
    武漢晚報訊(通訊員劉姍姍 記者祁燕)男子在工地幹活時突然腹痛不止,沒想到竟是兇險的主動脈夾層,供應腸道的重要血管撕脫,導致腸道嚴重缺血。幸虧送醫及時,才救回一命。50歲的張師傅來自河南,在武漢一工地工作。他5年前查出高血壓,因為沒有症狀,沒有規律服用降壓藥。
  • 主動脈夾層診療重點看這裡|多位專家給出實在建議
    與啟動會同期,心臟主動脈夾層領域專家們也通過視頻,交流、探討了國內主動脈夾層診療的熱點話題,我們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中日友好醫院心臟科副主任孫藝紅教授:加速急診處理,推進規範診療在我國,A型主動脈夾層是主要的病種之一。
  • 成功救治多例高危B型主動脈夾層患者
    主動脈腔內修復術具有創傷小、成功率高等優勢,是目前治療B型主動脈夾層,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殘率,改善預後的首選治療方法。近日,汕頭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收治了多例發生在降主動脈包含腹主動脈的夾層患者,並順利開展介入手術。
  • 胸背部劇疼要當心主動脈夾層 日籍男子出差深圳突發重疾接受救治
    胸背部劇烈疼痛,要當心是主動脈夾層。正值壯年的日籍男子佐藤(化名),於一個多月前從上海來深圳出差,萬萬沒想到在即將返程時會因為突發胸腹疼痛,無法行走,被就近送往醫院搶救,在醫院被診斷為主動脈夾層A型。 記者今日從北大深圳醫院獲悉,入院當天醫院就下發了病危通知書,並開通了綠色通道,醫生團隊連夜為他實施緊急手術。
  • 對高血壓愛搭不理?小心主動脈夾層找上你!
    其中,A型主動脈夾層是最為兇險的一種主動脈病變,而此次楊先生患上的恰恰就是A型主動脈夾層。這個病的特點是起病急、發病迅猛、死亡率高,從發病起,每增加一個小時,死亡率就增加1%,如果急性發作沒有得到及時救助,發病48小時,死亡率就高達50%!主動脈夾層的症狀是怎樣的?
  • 主動脈夾層——中年人的隱形殺手
    朋友馬上將他送往醫院,經檢查,他被確診為患了主動脈夾層。什麼是主動脈夾層?主動脈是人體中最大最粗的動脈血管,直接與心臟相連,血流從心臟泵出後,通過主動脈運送給身體各臟器、肢體,如果主動脈出現了問題,就會影響到機體正常運行。患者會感到劇烈的刀割樣、針刺樣或撕裂樣疼痛,通常持續而難以忍受,甚至產生瀕死感,危及生命。
  • 36歲男星因「主動脈夾層」離世!每年10月是它的發病高峰期
    1 高血壓患者 高血壓是主動脈夾層發生的最主要原因。據統計,該症患者八成都有高血壓病史。 研究人員分別從所在醫院選取研究對象,共納入1642例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其中中國患者1397例,美國患者245例,患者平均年齡51.6歲,其中76.7%為男性。結果顯示: 冬季急性主動脈夾層的發生率為33.6%,夏季為17.2%,春季和秋季均為24.9%。
  • 血管裡的「定時炸彈」——主動脈夾層到底是個啥毛病?
    CT顯示,小張得的是主動脈夾層,還是Standford A型的,它就像是一枚進入倒計時的「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奪取小張的生命,需立即進行「拆彈」——開胸手術治療方能挽回一線生機,這是一場與死神競賽、與時間賽跑的手術,「拆彈部隊」——心外科醫生嚴陣以待!
  • 兩成突發意外死亡都因它 主動脈夾層是導致猝死的常見病因
    相關統計顯示,突發意外死亡患者屍檢發現20%是主動脈夾層,它是導致猝死的一個常見病因。哪些人群易受 主動脈夾層「青睞」?隨著中國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改變,急性主動脈夾層發生率有上升趨勢,且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
  • 主動脈夾層的診斷和治療|主動脈|併發症|替換術|夾層|診斷|治療|...
    專家委員會推薦採用2014 ESC指南的分期方法進行分期。目前,基於人口學的AD流行病學研究資料較少,且部分患者在入院前即死亡或誤診,其真實發病率難以明確。研究估計,歐美國家AD的年發病率為(2.6~6.0)/100 000,春季和冬季發病率較高,夏季最低。我國大陸地區尚無相關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但有研究表明,近年來我國AD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
  • 「我的心,8小時劇痛」 21歲小夥子因高血壓引發的主動脈夾層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心血管外科接診一名年輕的主動脈夾層患者。21歲的小李(化名),剛剛入職工作兩個月,因「突發心前區撕裂樣疼痛8小時」入院。醫師查看患者病情和臨床資料後,當即決定急症行主動夾層外科血管置換手術,挽救這個年輕的生命。
  • 汕頭市中心醫院成功救治多例高危B型主動脈夾層患者
    主動脈腔內修復術具有創傷小、成功率高等優勢,是目前治療B型主動脈夾層,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殘率,改善預後的首選治療方法。近日,汕頭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收治了多例發生在降主動脈包含腹主動脈的夾層患者,並順利開展介入手術。心內科團隊正在開展射頻消融介入手術。
  • 哈醫大二院多學科聯合成功完成介入微創治療A型主動脈夾層
    人民網哈爾濱9月25日電 主動脈夾層是一種極為兇險、容易導致猝死的大血管疾病,可以分為StanfordA型和StanfordB型。其中StanfordA型更為兇險,在發病48小時內死亡率可以達到36-72%,兩周內死亡率達到57-89%,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療,患者幾乎不可能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