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貞醫院骨科 孫彤)髖部骨折被稱之為「人生的最後一次骨折」,而北京安貞醫院今年6月份接診的一位71歲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同時竟然還伴有更加危急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經過兩個多月的緊張救治,老人在醫生的幫助下,闖過層層生命關卡,終於轉危為安,目前已經可以扶拐行走了。
程奶奶是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思維敏捷,平時談笑風生,唯獨心臟情況不太樂觀,有時會有走路胸悶氣短的現象。
6月3日早晨,程奶奶陪著老伴兒遛早,沒曾想一不小心,腳底下拌蒜摔了個大跟頭。在好心人和家屬的幫忙下,程奶奶被送到了離家附近不遠的醫院,經過一系列檢查,程奶奶被最終診斷為:左側股骨頸骨折、左側股骨頭骨折、左側髖關節脫位、以及左側髖臼骨折;禍不單行的是,程奶奶同時還被診斷出了更加危急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原本已經極為複雜的骨科情況,頓時變得更為棘手了。這就如同一輛經過腥風血雨的老爺車,剛剛進入修理廠準備維修和保養一下輪胎,卻忽然發現車子的發動機也已經不行了。
2020年6月3日傍晚,一輛120急救車呼嘯著衝向了位於北京安貞路的北京安貞醫院急診樓。醫護人員合力將71歲的程奶奶抬入了急診室,在北京安貞醫院的急診大廳裡,當班的骨科醫生和心內科醫生已經嚴陣以待準備在第一時間對程奶奶的病情進行會診……
對於程奶奶的診療,骨科醫生和心內科醫生兵分兩路:拍片、閱片、做CT;抽血、心電圖、超聲心動……時間就是生命,也將最終決定程奶奶的預後!
對於一個髖關節脫位的患者來說,即便是醫學院的學生都會知道,教科書上要求的是儘早復位。因為一旦復位延遲將會影響股骨頭的血運,從而繼發股骨頭的缺血性壞死。但是程奶奶同時還合併了同側的股骨頭、股骨頸骨折和髖臼骨折,CT顯示脫位的股骨頭正好卡在髖臼的後方肌肉的間隙裡,這就像要將一段「三節棍」重新捋直歸位,必然增加了復位的難度。
大腿復位很不容易,醫當天值班的骨科劉醫生跟我講,他當時用上了他的「洪荒之力」,嘗試了幾次的手法復位,但是由於股骨頸骨折又脫位的股骨頭「完美的」卡在了髖臼後方的肌肉間隙裡,復位最終沒有成功。
所以,可選擇的道路只剩下一條了:手術!
數據統計分析,以北京地區為例,從1992年至2002年十年間50歲以上髖部骨折發生率男性增加了42%,女性增加了110%。而老年髖部骨折一年內的死亡率可高達20%,五年後的生存率只有20%。究其原因,就是髖關節骨折後的併發症較多。如果選擇保守治療,則患者需要長期臥床,而長期臥床所帶來的結果就是各種併發症的發生,如:墜積性肺炎、下肢靜脈血栓以及繼而出現的肺栓塞、還有就是大面積的褥瘡,任何一種情況都會對老年人本已脆弱的身體給與致命性的打擊。
而髖部骨折如果要選擇手術治療,則必須面對老年人因心肺功能不全能否耐受手術麻醉和手術創傷的窘境。在遭遇最嚴重的髖部骨折治療方法選擇本已進退兩難的情況下,程奶奶的病情顯得更為複雜:髖部骨折和脫位同時合併了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在安貞醫院急診心內科醫生積極準備下,程奶奶被很快推進了導管室接受心臟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檢查的結果顯示給心臟供血的主要幾根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狹窄,其中一根血管的狹窄程度達到了70%。
這就如同我們家用的水龍頭一樣,使用多年之後,裡面的管腔因為水垢(血管中的斑塊)堵塞而造成水流不暢,嚴重的時候只能呈「嘀嗒、嘀嗒」的狀態。慶幸的是,程奶奶的心臟無需進一步處理,只需口服藥物維持,但是心內科醫生也同時給出了治療建議:「骨科手術操作暫緩至少一個月後進行。」
這無疑對程奶奶來說是一件禍不單行、雪上加霜的事情。為了減少骨折的疼痛並防止髖關節的短縮,程奶奶骨折的下肢在急診接受了骨牽引的臨時固定。
兩個月後,2020年8月底,程奶奶的心臟情況已經趨於平穩了,可喜的是,程奶奶能夠扶拐站立起來了,但遺憾的是,由於髖部骨折和脫位、股骨頭還卡在髖臼後方的肌肉間隙裡,程奶奶只能站立卻不能正常行走。
經過安貞醫院骨科、心內科、麻醉科及手術室等多個科室的積極協作和大力配合,8月27日上午,程奶奶迎來了她期盼已久的骨科髖部手術。在麻醉科醫生和手術室護士地精心準備下,手術順利開始。
無影燈下,北京安貞醫院骨科胡三保主任帶領的團隊進行著精細的手術操作。程奶奶心臟的特殊情況是不允許手術臺上有任何拖沓的,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裡圓滿結束整個手術操作對程奶奶的預後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髖臼骨折出現了缺損如何修補,股骨頭撞擊髖臼後卡在肌肉間隙裡擠壓著坐骨神經,如何完整地取出而不傷及周圍軟組織,這些都是手術中的難點。程奶奶摔傷的瞬間,股骨頭就如同一輛飛馳的汽車穿過路障,然後一猛子扎到了泥濘的沼澤裡,你越想把它撈出來,結果卻是陷得越深。
但胡三保主任利用數學中的幾何原理,將髖關節旋轉到一個特定角度,路障清除了,泥濘的沼澤連同陷進去的股骨頭全部露了出來。沼澤的出口足夠寬了,視野也足夠清晰了,取出深陷的股骨頭忽然變得易如反掌。完整取出的股骨頭也會有它的用武之地,將股骨頭適當修剪後填充在缺損的髖臼壁上。
在髖臼缺損修補之後,髖關節的人工假體也順利安放完畢,眼見整個手術操作已接近尾聲,突然,監護儀報警了,程奶奶的心率和血壓都急速下降,手術臺上的每一位醫生都默默地盯著顯示器。
這是一個極為艱難的時刻!
手術臺下,麻醉醫生和護士都在緊張地忙碌著,配藥、給藥,這個時候程奶奶的心率已經掉到了28次/分,血壓掉到了30mmHg,我心裡明白,雖然大家都沉默不語,但是每個人心裡都已經做好了手術臺上進行人工心肺復甦的準備。
手術室中,無論是外科醫生,還是麻醉醫生以及護士,大家都是一個團隊中不可缺少的中堅力量,也是手術成功的重要因素。在突發情況下,只有沉著冷靜、協同作戰,才能共渡難關。時鐘一分一秒地走著,曙光終於出現了,程奶奶的心率和血壓開始逐步恢復,手術最終有驚無險地完成了。
術後的程奶奶恢復很快,目前已經可以扶拐行走了。談及手術那天的突發情況,程奶奶回憶說:當時剛剛想說謝謝胡主任和大家,不知怎麼的,就忽然想睡覺,睜不開眼睛了……後來,據麻醉科醫生分析,程奶奶雖然沒有指徵安放心臟支架,但是她的心臟肯定是不佳的,當時在手術中心臟的主要供血血管發生了痙攣,導致心臟的缺血,如果沒有及時的發現和處理,後果真的是不堪設想。
特別要提醒老年朋友們,為了防止「人生最後一次骨折」的發生,老年人需要預防平時生活中的跌倒以及治療骨質疏鬆症。家裡裝修選擇防滑地板、洗澡時穿拖鞋不光腳、房間裡不放障礙物、日常生活加強下肢抗阻力鍛鍊、口服鈣劑及活性維生素D等,這些都對老年人防跌倒至關重要。
(責任編輯:韋川南)
【來源:健康時報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