髕骨骨折術後康復指導

2020-12-23 有來醫生網

髕骨骨折是較常見的損傷,多見於撞傷或摔傷。治療方法通常有保守治療石膏外固定或者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對新鮮髕骨骨折的治療,應最大限度地恢復關節面的平滑,給予較牢固內固定,早期活動膝關節,防止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

髕骨骨折術後的康復鍛鍊是治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甚至於某種程度上比手術本身更為重要,科學合理的鍛鍊可避免發生骨折廢用症候群,如患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肢體畸形,這對髕骨骨折固定復位後患者極為重要。在這裡,我結合自己的經驗為患有總結了一套髕骨骨折術後的康復鍛鍊方法,希望能夠指導大家進行合理的功能鍛鍊。

膝關節支具的選擇和佩戴

我個人比較建議髕骨骨折術後佩戴一個膝關節可調節支具,這樣既能夠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也能夠進行可控制的膝關節主動鍛鍊。

康復訓練計劃

一、術後0-4周

1、麻醉消退後開始活動足趾及踝關節,以及踝泵練習:5分/組,1組/小時。

2、股四頭肌和小腿三頭肌等長訓練。

3、負重及平衡練習:雙足站立,與肩同寬;或前後分立。移動重心,使雙足交替負重,逐漸過渡至患腿單足站立,5分鐘/次,2-3次/日。

4、要特別注意4周內絕對不可以進行直抬腿練習,下地行走戴伸直位支具、拄拐保護。

5、術後4周門診複查X光片了解骨折癒合情況。

二、術後5-8周

1、股四頭肌等長訓練。

2、各側向及後抬腿改為抗阻。

3、支具保護下開始膝關節屈曲訓練,30度-45度-60度-90度-120度,至8周,屈曲達120度。

4、逐漸由雙拐改為單拐直至去拐

三、術後9-12周

1,加強患肢各項力量練習。

2,術後12周屈膝角度基本同健側。

3,術後12周門診複查X光片了解骨折癒合情況,如果骨折癒合良好,可以去掉支具。

四、術後3個月-18月

1,適度活動,使患肢適應在無支具狀態下的屈伸,減少關節僵硬。

2、加強患肢各項力量練習。

3,術後6個月、12個月門診複查X光片了解骨折癒合情況。

4、如果骨折癒合良好,術後12個月到18個月行二次手術內固定物取出。

典型病例的治療過程

相關焦點

  • 髕骨骨折處理及康復
  • 脛骨平臺骨折術後的康復治療
    脛骨平臺骨折術後的康復治療 2020-12-09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脛骨平臺骨折術後該如何正確康復
    > 原創 科普工作委員會 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科普脛骨平臺骨折術後該如何正確康復孫成偉 王姍姍 劉曉楠 杜青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 髕骨骨折術後,膝關節發生粘連嚴重影響恢復,該咋辦?醫生告訴您
    髕骨骨折是在創傷骨科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骨折,一般要採取手術治療的方式。如果在術後,由於康復鍛鍊介入的比較晚,有可能造成局部的粘連,導致患者出現膝關節屈伸的受限,有一些患者甚至會出現明顯的肌肉萎縮,那麼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呢?
  • 股骨頸骨折術後康復訓練
    早期進行康復訓練可以儘快恢復其力學機能。 手術是較有效的治療手段,但由於老年人常伴有其他疾病,且機體臟器功能低下,手術的危險性很高,術後併發症多。併發症輕者延長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加強老年人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特別是對其術後康復應進行指導。
  • 意外損傷,了解髕骨骨折的術後康複方法
    髕骨骨折分為直接損傷和間接損傷。直接損傷指的是外力直接作用在髕骨上造成的,間接損傷指的是人在膝關節屈曲位下摔倒時,由於髕骨下端的髕韌帶和髕骨上端的股四頭肌都拉得很緊,導致髕骨被兩端的張力作用而像被「掰斷」了一樣引起骨折。
  • 骨折術後要靜養?請別忽略康復治療!
    骨折在生活中十分常見,多見於兒童或是老年人,在中青年人群中也時有發生。骨折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影響很大,而骨折的治癒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讓自己快點好起來」是每一位患者的心聲,那你知道骨折術後錯過康復的黃金期,會最終留下了不可逆的後遺症嗎?今天顧連專家就為大家分享骨折術後康復的常識,記得收藏。
  • 乾貨9:意外損傷,了解髕骨骨折的術後康複方法
    髕骨骨折分為直接損傷和間接損傷。直接損傷指的是外力直接作用在髕骨上造成的,間接損傷指的是人在膝關節屈曲位下摔倒時,由於髕骨下端的髕韌帶和髕骨上端的股四頭肌都拉得很緊,導致髕骨被兩端的張力作用而像被「掰斷」了一樣引起骨折。
  • 髕骨骨折用髕骨爪固定,多久能正常走路?
    髕骨骨折一般採用髕骨爪固定,等到骨頭完全生長出來之後可以去除髕骨爪,也可以不取出來,因為髕骨爪是對人體沒有什麼傷害的一種金屬,不過有的人感覺腳裡面有異物難受,會選擇把它取出來。當然,不管取不取出髕骨爪,都要在骨折部位完全痊癒的情況下才能做決定的。
  • 髕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一般除無移位的髕骨骨折可用非手術治療外,大多數髕骨骨折須手術治療,其中青壯年髕骨橫折,移位明顯,兩骨折塊的大小近似,可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對骨折塊一大一小者可以切除小骨塊後修復;其餘的髕骨骨折,如有移位的粉碎性骨折、有移位的老年人髕骨骨折、有移位的陳舊性骨折可行髕骨切除術。[術前準備]同骨折切開復位術和內固定術。[麻醉]腰麻。
  • 骨折術後康復,了解一下
    骨折術後康復,了解一下 2021-01-05 12: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脛腓骨骨折術後康復科普指南
    脛腓骨骨折尤其是下三分之一段的骨折,是人體最典型的一個骨折部位。這個位置的骨折是人體最難癒合的一個部位。一般其它部位骨折術後有個兩三個月就可以正常走路活動了。但脛腓骨骨折這個時間,有可能骨痂都沒有長一點。面對漫長的康復期,聽聽康復師能給你些什麼建議吧。
  • 【科普工作委員會】骨折術後康復
    【科普工作委員會】骨折術後康復 2021-01-08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度融合 惠及百姓|密雲院區康復科開展首例骨折術後康復治療
    2020年12月11日,在北大醫院康復科副主任醫師謝斌、主管技師魏星的指導下,密雲院區康復科開展了首例骨折及關節置換術後康復治療。患者為右肱骨幹骨折術後四個月、左髖關節置換術後兩個月,右肩關節活動受限,步行能力差。
  • 密雲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做骨折術後康復(附北大醫院專家出診安排)
    12月11日,在北大醫院康復科副主任醫師謝斌、主管技師魏星的指導下,密雲院區康復科開展了首例骨折及關節置換術後康復治療。患者為右肱骨幹骨折術後四個月、左髖關節置換術後兩個月,右肩關節活動受限,步行能力差。
  • 踝關節骨折術後多長時間能鍛鍊?康復訓練應該這麼做
    走、跑、跳等基本活動均需要踝關節的輔助,但由於踝關節特殊的解剖生理結構特點,當關節作蹠屈運動時,滑車較窄的後部進入關節窩內,踝關節鬆動且易做側方運動,關節損傷極易出現,輕者多為扭傷,重者可能骨折。無論是何種損傷,一定的康復鍛鍊有利於患處的恢復。
  • 骨折後怎樣進行康復鍛鍊?
    骨折是一種常見的症狀,骨折後患者都希望自己快點好起來,所以骨折之後怎麼進行康復訓練呢?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骨折術後的康復如此重要?康復為什麼如此重要呢?其實,出過國的人都知道,目前我們國家的醫學和歐美發達國家之間的醫學的區別主要在於康復。對於中國的醫生來講,心靈手巧是他們的特點,所以手術對他們來講並沒有任何難度,甚至很多情況下,中國醫生的手術技巧和手術水平要比老外水平高得多,但是在術後管理和術後康復這一塊,我們國家和國外就有很大的差距,因為這個不是不是手術醫生自己的一個水平問題,而是整個醫療體系,整個康復體系以及門診隨訪體系的問題。康復得好不好?
  • 髕骨脫位的康復訓練方案
    近來對髕骨脫位矯正術(主要是微創的關節鏡下內側支持帶緊縮+外側支持帶松解術)後的患者進行隨訪發現,一些患友雖然在術後已經基本恢復日常生活,但是參加體育活動時仍然有膝關節不穩和打軟腿的感覺,考慮這種現象主要是由於下肢肌肉力量不足和關節靈活性不夠而引起。
  • 骨盆骨折康復 七分靠自己
    骨盆骨折是最麻煩的骨折之一,其手術難度大,康復複雜,且主要依靠病人自己康復。人體的骨盆是由左右髖骨和骶、尾骨以及其間的韌帶連接構成,而髖骨是由髂骨、坐骨及恥骨聯合組成的不規則骨骼。相對於四肢、軀幹等部位的骨骼而言,骨盆的解剖結構十分複雜,立體感特別強,從力學角度來講也非常複雜。
  • 傷筋動骨100天,骨折後躺著「養」的觀念得改改了
    泰康仙林鼓樓醫院骨科團隊接診後為李先生進行了左髕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手術順利完成。但手術成功只是李先生骨折治療的第一步,後續他還要進行較長時間的康復治療。「現在還會有這樣的觀念,認為傷筋動骨一百天,骨折了要躺床上休息幾個月才可以。其實,骨折治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一直躺著不運動,患處的肌肉會出現萎縮,全身的力量減退,就會影響關節活動,造成不可逆的後遺症」,康復科副主任醫師王明俊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