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大家好我是吹夢,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的廬山,你不知道的廬山。
廬山地處江西省北部的鄱陽湖盆地,九江市以南,濱臨鄱陽湖畔,雄峙長江南岸。廬山山體呈橢圓形,長約25公裡,寬約10公裡,綿延的90餘座山峰,猶如九疊屏風,屏蔽著江西的北大門。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巒、噴雪鳴雷的銀泉飛瀑、瞬息萬變的雲海奇觀、俊奇巧秀的園林建築,一展廬山的無窮魅力。廬山尤以盛夏如春的涼爽氣候為中外遊客所嚮往,是國內久負盛名的風景名勝區和避暑遊覽勝地。
美麗的廬山,是世界級名山。她地處江西省北部,風景區總面積302平方公裡,山體面積282平方公裡,最高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東偎鄱陽湖,南靠南昌滕王閣,西鄰京九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雄奇險秀,剛柔並濟,形成了世所罕見的壯麗景觀。「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更構成一幅充滿魅力的立體天然山水畫。歷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愛此山,世人讚美此山。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和數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蘊育了廬山無比豐厚的內涵,使她不僅風光秀麗,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於一身。
從司馬遷「南登廬山」,到陶淵明、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遊、朱熹、康有為、胡適、郭沫若等1500餘位文壇巨匠登臨廬山,留下4000餘首詩詞歌賦的文化名山的確立;從慧遠始建東林寺,開創「淨土法門」,到集佛、道、天主、基督、伊斯蘭教於一身的宗教聖地的形成;從朱熹重建白鹿洞書院弘揚「理學」,到教育豐碑的構建;從「借得名山避世譁」的隱居之廬,到上世紀初世界25個國家風格的廬山別墅群的興建;從胡先驌創建中國第一個亞熱帶山地植物園,到李四光「第四紀冰川」學說的創立;從上世紀中葉,廬山成為國民政府的「夏都」,到廬山作為政治名山地位的確立……
廬山的歷史遺蹟,代表了中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處處閃爍著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光華,充分展示了廬山極高的歷史、文化、科學和美學價值。她是千古名山,得全國人民厚愛及世界的肯定,獲一系列殊榮:乃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區、全國風景名勝區先進單位、中國首批4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區、全國衛生山、全國安全山、中華十大名山之一、世界文化遺產地我國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觀,我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廬山的地形成因是斷裂隙起的斷塊山,周圍斷層頗多,特別是東南部和西北部,呈東北——西南走向的斷層規模較大,由於這種斷層塊構造而形成的山體,故多奇峰峻岭,懸崖峭壁,千姿百態,有的渾圓如華蓋,有的綿延似長城;有的高摩天穹,有的俯瞰波濤,有的象船航巷海,有的如龜行大地,雄偉壯觀、氣象萬千。山地的周圍則滿布著斷崖峭壁,峙谷幽深;但從牯嶺街至漢陽峰及其他山峰的相對高度卻不大,走伏較小,谷地寬廣,形成「外陡裡平」的奇特地形,極便於旅遊。
廬山處於亞熱帶季風區,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宜人,盛夏季節是高懸於長江中下遊「熱海中」的「涼島」。廬山的年降水量可達1950—2000毫米,而山下的九江則為1400毫米左右,故山中溫差大,雲霧多,千姿百態,變幻無窮。有時山巔高出雲層之上,從山下看山上,廬山雲天縹緲,時隱時現,宛如仙境;從山上往山下看,腳下則雲海茫茫,有如騰雲駕霧一般。有時山上暗無天日,山下則是細雨飄飛,情趣異常。這樣的自然條件,使得廬山植物生長茂盛,植被豐富,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熱狀況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頂分別生長著常綠闊葉林,常綠及落葉闊葉混交林。據不完全統計,廬山植物有210科、735屬、1720種,分為溫帶、熱帶、亞熱帶、東亞、北美和我國7個類型,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園。
牯嶺乃廬山的中心。三面環山,一面臨谷,海拔1164米,方圓46。6公裡,是一座桃源仙境般的山城。牯嶺原名牯牛嶺,因嶺形如一頭牯牛而得名。19世紀末,英國傳教士李德立入山,租用了牯牛嶺的長衝,在這裡興建住宅別墅,逐步開發,並按其氣候清涼的特點,據英文Cooling的音譯,把牯牛嶺簡稱為牯嶺。
山城以牯牛嶺為界分為東西兩谷,地勢平坦,峰巒蔥蘢,溪流潺潺。青松、丹楓遮天蔽日。近千幢風格各異的各國別墅依山就勢而築,高低錯落,瀟灑雅致,點綴在萬綠叢中,與周圍環境十分和諧,為國內少有的高山建築景觀。這座鐘靈毓秀的山城,以牯牛嶺為界分為東西兩谷,地勢平坦,峰巒蔥蘢,溪流潺潺。解放後東西谷均闢為療、休養,旅遊接待區。療養院、休養所、賓館、飯店星羅棋布,接待來山遊客。這裡不僅是廬山政治、經濟、文化、旅遊接待和療、休養的服務中心,而且是通往各景區、景點的交通樞紐。
如琴湖,建於1961年,面積約110000平方米,蓄水量約1000000立方米。因湖面形如小提琴,故名。湖坐落西谷,峰嶺圍抱,森林蓊蔚,環境優雅。湖心立島,島內有許多人工飼養的孔雀,所以名為孔雀島,曲橋連接,上綴水榭,形成綠水青山,相映成趣,臨立島上縱覽四周妙處橫生。
從牯嶺街的街心公園出發沿大林路西行,便到如琴湖,因湖形如琴而得名。湖中有曲橋、亭榭、花徑,花徑又稱「白司馬花徑」,以白居易曾循徑賞花而得名。這是一個山中公園,園門有楹聯:「花開山寺,詠留詩人」,門上為「花徑」二字。園內有花徑亭,亭中有「花徑」二字刻石,相傳為白居易所書。還有「景白亭」、「紫莉亭」、「花徑人工湖」、「花展室」、「動物園」等諸景。園中遍植桃花和各種名花,白居易的名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就指此地。湖東大林路旁,有著名的冰川遺蹟:「飛來石」。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有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大家好我是吹夢,感謝大家和吹夢一起暢遊中國美景的海洋。從小耳熟能詳的廬山你又知道多少呢?歡迎大家點讚以及評論,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