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生不做香港人?看完決定做澳門人!

2021-02-08 港漂圈

香港電視播出的劇集《來生不做香港人》,引發不少人共鳴,做香港人有什麼不好?或者換個角度,是否其他地方有更多令人嚮往之處?心痒痒出走想移民?拿最近的澳門來比較,也許已令你覺得:做澳門人也不錯!「一國兩制」下,同一條回歸路。香港與澳門,經常被互相比較:其他方面的比並又如何呢?澳門令港人「葡萄」的,莫過於派錢。澳門政府自2008年起連年派錢,以澳門永久性居民為例,6年來獲發的現金合計48000元。香港僅於2011年3月向年滿18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發放6000元現金。澳門自2007年起正式實行幼兒園到高中的15年免費教育,並附設4000元至9000元不等的學費援助、 3000元膳食津貼,以及2000元至2500元的學習用品津貼。香港現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在參選時承諾上任後推行15年免費教育,未見下文,剛發表的2015年《施政報告》中,提及免費幼兒園教育委員會將於今年年中向政府提交報告,何時真正落實仍未有定案。結婚生育開支較大,澳門政府設生育津貼及結婚津貼,人人皆可申請,兩項津貼均為1800澳門元。金額不高,但總算有心吧!澳門養老金制度確實「筍」,養老金由社會保障基金支付,僱員每月供款平過一個「豬扒包」,每月15元,僱主則每月供款30元,合共才45元。領取資格也寬鬆,年逾65歲、居澳至少7年,供款超過5年便已合資格申領,每月領取金額按供款年期而定,若已供款30年,便可獲全額每月3,180元。換言之,供足30年,供款總數也不過1.62萬元,每月領3,180元,不足半年已回本!澳門還設有敬老金,對象是年滿 65 歲的澳門永久性居民,不需供款或收入審查,按年發放,2015年的敬老金是7000元。香港雖設長者津貼及長者生活津貼,但限制多。每月1180元的長者津貼,65歲至79歲的長者需通過資產審查;每月2,285元的長者生活津貼,亦需通過入息及資產審查。全港有約36720張病床,病床與人口的比例約每千人5.1張,較澳門每千人2.7張高。澳門只有一間公營醫院及一間私營醫院,醫療水平低於香港,患重病居民往往被轉介到香港或臺灣的醫院治療,但醫療及交通費用可向澳門政府報銷。澳門向每名居民派發600元醫療券;香港的醫療券僅限於年滿70歲以上的長者,每年2000元。2. 樓價升幅香港、澳門樓市自回歸後升勢持續。澳門統計局數據顯示,少於50平方米(約538平方呎)住宅單位,2014年第二季每平米價格為128,046元,較10年前的每平方米越800元,增長幅度高達12.5倍。若購買500呎單位,入場費約需640萬。即使成功移民過澳門,要考慮可負擔樓價嗎?至於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少於40平方米(約430平方呎)住宅單位,2014年年6月每平米價格介乎89,743至126,511元。「財爺」曾俊華2014年11月30日發表香港整體經濟最新狀況時指,去年十月整體樓價已較1997年水平高出56%。澳門土地工務運輸局2014年初的數據顯示,在建的私人住宅單位為1.4萬個,審批中的私人住宅單位超過2萬個,加上已獲發入住許可證和正在驗樓的1,800個單位,中長期可供應市場的私人住宅單位達到3.5萬個,基本滿足未來幾年全澳居住需求。至於本港,運房局2014年12月中公布「長遠房屋策略」報告,提出未來10年總房屋供應量增至48萬個單位,其中29萬個單位為公營房屋,包括9萬個為可銷售的居屋單位,其餘19萬個屬私人住宅單位。房屋署數據顯示,現時的公屋輪候冊的數量已逼近24萬大關,政府承諾的「三年上樓計劃」恐難實現。澳門2014年的失業率跌至1.7%,居民月入平均中位數為15000元;人均GDP由回歸初期的1.5萬美元增加至8.7萬美元,增長4.8倍,排名為亞洲第二、世界第四。香港2014年的失業率為3.3%,居民月入平均中位數只有13300元;人均GDP由回歸初期的2.7萬美元增加至3.8萬美元,17年積累增幅少於四成,排名遜於澳門及新加坡。

回復「熱門+數字」,閱讀更多精彩~

【熱門1】:此情可待成追憶,不如去讀PhD

【熱門2】:笑cry!港漂們告訴你香港的房子有多小

【熱門3】:據說,只有在香港呆過的人才能理解這種浮誇

【熱門4】:TVB購進未刪減版《武媚娘傳奇》!大家的反應也是醉了……

【熱門5】港漂十大「最怕」!沒說中我請你吃辣條!

【熱門6】絕大多數港漂都中槍了!若在香港遇見你……

【熱門7】那天,我在香港第一次淚流滿面……

【熱門8】【香港十大】明星開的餐館

【熱門9】預防踩踏悲劇,香港都做了什麼?

【熱門10】你絕對沒有見過的香港 | 分分鐘嚇哭你

歡迎加圈圈私人微信哦~~

微信號:(gpq12345)

然後你就可以愉快地對(tiao)話(xi)圈君和超帥啦~

相關焦點

  • 來生不做香港人
    《來生不做香港人
  • 港劇 來生不做香港人
    雖然歌詞本意是想描寫同母所生姊妹見的隔閡與矛盾,但用來描述內地和香港的關係也不算為過,內地和香港本是同根生,隨著時代變遷與發展,雙方在互相磨合的道路上磕磕碰碰,有誤解也有衝突。拿近幾日全民熱議話題來說,香港「熱血公民」以反水客為名製造暴力示威衝突,緊接著愛港市民街頭抗議反水客行動,舉行反港獨大遊行,內地去法國的公務團在香港過境時都掛上「我不購物」標語!
  • 《來生不做香港人》——二小姐的魅力勢不可擋
    最近二小姐溜達溜達就到了冰島,又去了英國,克羅埃西亞,旅遊的她會發一些人生的感悟,享受著自己的生活,我們的偶像玩的也開心,粉絲們看二小姐這麼有趣,也會覺得開心了。今天就聊一下二小姐的這部《來生不做香港人》。這部劇是近來年非常不錯的製作,演員陣容很強大,製作團體很專業,劇本也相當的紮實。
  • 從HKTV電視劇《來生不做香港人》看中港矛盾
    香港電視(HKTV)的第一套劇集《警界線》播完了,接著推出的是《來生不做香港人》,原名《客家女人》,劇情講述梁美田(劉美君飾)、梁美行
  • 從HKTV電視劇《來生不做香港人》看中港矛盾(附BT全集)
    《來生不做香港人》(英語:To Be or Not To Be,海外片名《客家女人》),是香港電視網絡所製作的跨時代倫理電視劇。,認為有關安排是歧視香港人;以至香港人需與經常與內地人合作做事。2012年至今:影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 (劇中「東湧自由城計劃」)香港電視(HKTV)的第一套劇集《警界線》播完了,接著推出的是《來生不做香港人》,原名《客家女人》,劇情講述梁美田(劉美君飾)、梁美行(張可頤飾)這對在內地出生的姊妹,一個留在內地,一個申請來港,人生遭遇因而各異,各自經歷了三十年來在文化、經濟乃至政治上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兩人由於妹妹的婚禮而在港重逢,從此反映出兩地價值觀有所不同
  • 奇妙電視播港視劇 《來生不做香港人》 下月中出街
    《來生不做香港人》將由4月16日起,逢星期一至五晚8點半,在奇妙電視播放,劇集原由香港電視網絡(HKTV)製作,在2014年12月
  • 港劇分享 — 《來生不做香港人》,從電視劇中看中港矛盾.
    首先分享的是該套電視劇的主題曲
  • 來生,若不做老師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萍語文,ID:dypyuwe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原創〡萍老師首發〡萍語文(ID:dypyuwen)老師真忙但夢還是要做的萬一成真了呢來生若不做老師了,就去山上做個茶農
  • 具荷拉哥哥發文 來生做哥哥的女兒吧讓人心碎
    具荷拉哥哥發文 來生做哥哥的女兒吧讓人心碎時間:2020-03-03 22:1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具荷拉哥哥發文 來生做哥哥的女兒吧讓人心碎 來生做哥哥的女兒吧,具荷拉來生也要做一個被哥哥被爸爸寵愛的小情人心疼這麼美麗的女孩和他的家人!下輩子快樂健康平安。
  • 不做大哥好多年的香港黑幫教父:潘志勇,不在江湖卻一直有他傳說
    不做大哥潘志勇當時香港大大小小的幫派有50多個,其中14K,和勝和,新義安三個最為出名,很快,潘志勇就跟了14K的一個小頭目,帶著幾名少年,持刀去搶奪一個賭檔。他後來回憶說, 「路上一直聽到自己強勁的心跳聲,感到它簡直就要跳出來了, 可當舉刀追砍過去,緊張與不安瞬間消失」,幾次之後,砍人便是家常便飯了。17歲時,潘志勇有了第一個小孩,做了爸爸後,他也曾收手打工養家,他做過塑膠廠,也做過製衣廠,然而感覺升職無望,前途渺茫,於是重出江湖。
  • 「若有來生,不婚不嫁,不做誰的妻,不為誰的娘。」你怎麼理解?
    "若有來生,不婚不嫁,不做誰的妻,不為誰的娘" ,這段話的後面是「只做自家女,養父母終老,孑然一身,我行我素,隨心所欲」。單身、獨身主義、不婚主義,無論男女,有很大的群體,無論對婚姻還是不婚的男女,都需要給予同情和理解。
  • 他是「澳門霍英東」,澳門風雲見證人!
    馬萬祺繼承了父親的寬厚謙和、慷慨仗義,再加上天資聰穎,很快,他的生意越做越大。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日軍對廣東沿海地區進行輪番轟炸,廣州這座美麗的花城,變得千瘡百孔、滿目瘡痍,馬萬祺帶著家人逃到了香港,然而,眼看生意剛有一點起色,1941年香港也被日本人侵佔。
  • 如果有來生,你願意做什麼
    如果有來生,你願意做什麼?如果有來生,有人下輩子要做一棵樹,因為樹沒有煩惱。也有人說下輩子要做一隻小鳥,因為可以無憂無慮。還有人說要做大海裡的神龜,那樣可以活到海枯石爛天荒地老……而我卻什麼都不願意做。做人真的太累太辛苦了。雖說短短三萬天,卻是嘗盡世間百態悲歡離合。"那就做植物?做動物好了?"
  • 澳門人為何不會說葡萄牙語了?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實際上在澳門會講葡萄牙語的人並不多,據澳門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會使用葡萄牙語的人口只有約2.3%!大多數澳門人使用粵語和普通話。現在,澳門的學校大多不使用葡萄牙授課,只有極少數學校使用葡語授課。在澳門的某些學校,葡語只作為課外興趣的方式存在。
  • 一見楊過誤終身,來生不做林燕妮
    2018年6月4日晚香港養和醫院,一代「香江才女」林燕妮終不敵癌魔去世。那個天生麗質、半生璀璨如煙花的女子,那個寫出「一見楊過誤終身」的女子,連同那段曾經轟轟烈烈的香江傳奇,隨著她的離世終將風流雲散,湮沒於滾滾紅塵。閱盡人生浮華,不懼紅塵結怨毋庸置疑,林小姐是天之驕女!從小生得美麗又家境富裕,14歲入ball場,為跳舞該穿香奈爾還是dior晚裝傷腦筋。
  • 《澳門人家》總編劇:澳門人真的覺得和內地人是同胞之情
    劇中飾演「梁記餅店」傳承人梁鼎文的香港著名演員任達華在談及拍攝感受時表示。近日,在北京舉行的電視劇及同名小說聯動發布會上,任達華透露,為了感受做杏仁餅的手勢、細節和精神,他特意請百年餅店的師傅教他制餅技藝。在《澳門人家》總編劇、同名原著小說作者梁振華看來,做餅遠遠不是一門手藝,它與心靈相關,與一個家庭的信念相關。「當你做餅恪守信念的時候,做人的底線就不會丟失。」
  • 出生自澳門的6位明星,你曾誤認為誰是香港人?
    香港有很多藝人,而香港和澳門離的比較近,常用語言都是粵語,有的明星年輕的時候在澳門出生,後來選擇去香港發展,可能導致許多人誤認為是香港人。
  • 香港悍匪跟澳門大佬的恩怨史
    說到香港跟澳門這兩個地方,有兩個人不得不提到,一個就是香港悍匪張子強,另外一個就是澳門大佬崩牙駒。這兩個人都是港澳的傳奇人物,也都曾經叱吒一時,不過許多人不知道,他們中間還有一段恩怨史。張子強其實是出生於廣西,長大之後才跟著父親去了香港,生活在香港貧民區深水埗。崩牙駒則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澳門人。
  • 香港、澳門「撒錢」了:香港18歲以上永久居民1萬港幣,澳門提前給永久居民1萬澳門元
    陳茂波指出,面對經濟下行,預期來年政府收入會減少,政府必須審慎理財,確保財政穩健,但相信在經濟不景氣和社會氣氛沉重的時候,即使面對赤字,政府也應多做一點。對於這次的現金發放,陳茂波說雖涉及大額公帑,但由於是針對特殊情況的特殊措施,不會對財政造成長遠負擔。尤其目前財政儲備仍然充裕,可在公共開支方面加大力度,與市民共渡時艱。
  • 香港張子強不敢動他,澳門崩牙駒都聽他指揮,他才是香港真正大佬
    許多人說到香港大佬就會提到向華強、楊受成等人。 不過這些人在霍英東面前,只能算是一個小弟而已。其實向華強自己並不進入黑道,畢竟他是商人,只是他們家族控制了香港最大的社區新義安,所以向華強肯定無法跟他們斷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