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視播出的劇集《來生不做香港人》,引發不少人共鳴,做香港人有什麼不好?或者換個角度,是否其他地方有更多令人嚮往之處?心痒痒出走想移民?拿最近的澳門來比較,也許已令你覺得:做澳門人也不錯!「一國兩制」下,同一條回歸路。香港與澳門,經常被互相比較:其他方面的比並又如何呢?澳門令港人「葡萄」的,莫過於派錢。澳門政府自2008年起連年派錢,以澳門永久性居民為例,6年來獲發的現金合計48000元。香港僅於2011年3月向年滿18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發放6000元現金。澳門自2007年起正式實行幼兒園到高中的15年免費教育,並附設4000元至9000元不等的學費援助、 3000元膳食津貼,以及2000元至2500元的學習用品津貼。香港現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在參選時承諾上任後推行15年免費教育,未見下文,剛發表的2015年《施政報告》中,提及免費幼兒園教育委員會將於今年年中向政府提交報告,何時真正落實仍未有定案。結婚生育開支較大,澳門政府設生育津貼及結婚津貼,人人皆可申請,兩項津貼均為1800澳門元。金額不高,但總算有心吧!澳門養老金制度確實「筍」,養老金由社會保障基金支付,僱員每月供款平過一個「豬扒包」,每月15元,僱主則每月供款30元,合共才45元。領取資格也寬鬆,年逾65歲、居澳至少7年,供款超過5年便已合資格申領,每月領取金額按供款年期而定,若已供款30年,便可獲全額每月3,180元。換言之,供足30年,供款總數也不過1.62萬元,每月領3,180元,不足半年已回本!澳門還設有敬老金,對象是年滿 65 歲的澳門永久性居民,不需供款或收入審查,按年發放,2015年的敬老金是7000元。香港雖設長者津貼及長者生活津貼,但限制多。每月1180元的長者津貼,65歲至79歲的長者需通過資產審查;每月2,285元的長者生活津貼,亦需通過入息及資產審查。全港有約36720張病床,病床與人口的比例約每千人5.1張,較澳門每千人2.7張高。澳門只有一間公營醫院及一間私營醫院,醫療水平低於香港,患重病居民往往被轉介到香港或臺灣的醫院治療,但醫療及交通費用可向澳門政府報銷。澳門向每名居民派發600元醫療券;香港的醫療券僅限於年滿70歲以上的長者,每年2000元。2. 樓價升幅香港、澳門樓市自回歸後升勢持續。澳門統計局數據顯示,少於50平方米(約538平方呎)住宅單位,2014年第二季每平米價格為128,046元,較10年前的每平方米越800元,增長幅度高達12.5倍。若購買500呎單位,入場費約需640萬。即使成功移民過澳門,要考慮可負擔樓價嗎?至於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少於40平方米(約430平方呎)住宅單位,2014年年6月每平米價格介乎89,743至126,511元。「財爺」曾俊華2014年11月30日發表香港整體經濟最新狀況時指,去年十月整體樓價已較1997年水平高出56%。澳門土地工務運輸局2014年初的數據顯示,在建的私人住宅單位為1.4萬個,審批中的私人住宅單位超過2萬個,加上已獲發入住許可證和正在驗樓的1,800個單位,中長期可供應市場的私人住宅單位達到3.5萬個,基本滿足未來幾年全澳居住需求。至於本港,運房局2014年12月中公布「長遠房屋策略」報告,提出未來10年總房屋供應量增至48萬個單位,其中29萬個單位為公營房屋,包括9萬個為可銷售的居屋單位,其餘19萬個屬私人住宅單位。房屋署數據顯示,現時的公屋輪候冊的數量已逼近24萬大關,政府承諾的「三年上樓計劃」恐難實現。澳門2014年的失業率跌至1.7%,居民月入平均中位數為15000元;人均GDP由回歸初期的1.5萬美元增加至8.7萬美元,增長4.8倍,排名為亞洲第二、世界第四。香港2014年的失業率為3.3%,居民月入平均中位數只有13300元;人均GDP由回歸初期的2.7萬美元增加至3.8萬美元,17年積累增幅少於四成,排名遜於澳門及新加坡。
回復「熱門+數字」,閱讀更多精彩~
【熱門1】:此情可待成追憶,不如去讀PhD
【熱門2】:笑cry!港漂們告訴你香港的房子有多小
【熱門3】:據說,只有在香港呆過的人才能理解這種浮誇
【熱門4】:TVB購進未刪減版《武媚娘傳奇》!大家的反應也是醉了……
【熱門5】港漂十大「最怕」!沒說中我請你吃辣條!
【熱門6】絕大多數港漂都中槍了!若在香港遇見你……
【熱門7】那天,我在香港第一次淚流滿面……
【熱門8】【香港十大】明星開的餐館
【熱門9】預防踩踏悲劇,香港都做了什麼?
【熱門10】你絕對沒有見過的香港 | 分分鐘嚇哭你
歡迎加圈圈私人微信哦~~
微信號:(gpq12345)
然後你就可以愉快地對(tiao)話(xi)圈君和超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