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年豐收仍要倡導節約糧食_吉林廣播網,吉林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綜合...

2020-11-17 吉林廣播網

  今年夏糧再獲豐收,創歷史新高,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更加夯實。但是,在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的漫長產業鏈上,生產、流通、儲存、加工以及消費各個環節都會造成損失浪費。減少糧食產後損失浪費等於建設無形良田,是提高糧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舉措。

  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我國糧食連年豐收,今年夏糧再獲豐收,創歷史新高,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更加夯實。但我國糧食產後損失浪費問題仍不容小覷,不僅浪費了大量寶貴的社會資源,更給國家糧食安全帶來不容忽視的影響。我國糧食損失浪費情況如何?怎麼解決這一問題,大力推進節糧減損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和企業。

  餐飲浪費觸目驚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採取多種措施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糧食產量和質量不斷提高,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上。但是在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的漫長產業鏈上,生產、流通、儲存、加工以及消費各個環節都會造成損失浪費。在收割環節,一些尚未實現機械化收割的地方因為收割能力不足,逢雨天穀物發芽黴變時常發生,農戶因為儲糧方法落後導致每年糧食損失率高達8%;在儲運環節,由於物流設施和方式比較落後,拋撒遺留損失糧食150億斤;在加工環節,由於過度追求精、細、白的消費誤區,導致企業過度加工,每年因此損失糧食150億斤以上。在餐飲環節浪費更為觸目驚心,據專家估算,我國每年在餐飲環節浪費糧食800億斤至1000億斤。

  「減少糧食產後損失浪費等於建設無形良田,是提高糧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舉措。」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司長王宏說,緊平衡將是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糧食供求基本態勢,穩定糧食供給水平將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長期艱巨任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在狠抓糧食生產的同時,大力減少糧食產後損失浪費。

  節約減損等於「綠色增產」。我國糧食損失浪費大,節糧減損的空間也大。如按照201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6384萬噸計算,如果產後損失降低1%,就可節約糧食663.84萬噸。這就相當於沒有使用任何土地和水資源,不使用任何農藥和化肥,不使用任何勞動力,就實現了「無地增產」。「這將有力緩解我國糧食保供、增產的壓力,進一步夯實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王宏說。

  糧食產後仍有損失

  減少糧食產後損失浪費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選擇。近年來,我國通過提高糧食流通能力現代化水平,加強糧食流通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科學儲糧、節糧減損的能力水平,有效減少糧食生產、流通、存儲、加工環節的損失浪費,努力形成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的現代化糧食流通方式。

  在中儲糧深圳直屬庫區內的一塊高大宣傳欄上,「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10個大字格外醒目。黨委書記、總經理黃浙文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電腦查看庫容庫貌以及每一個倉內的糧情糧溫。「管理好每一粒糧食,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我們通過採取科學的儲糧技術,有效提高了儲糧安全的管理水平。」黃浙文說。

  加強糧食倉儲設施建設,推行先進實用的綠色儲糧技術和信息化技術,是節糧減損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糧庫廣泛採用糧情檢測、機械通風、環流燻蒸和穀物冷卻「四合一」儲糧新技術,紮實推進「智能糧庫」建設,提升科學儲糧減損能力。

  加強糧食現代化物流設施建設,減少糧食運輸環節損失。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已經構建起以大連北良港、上海民生港、浙江寧波舟山港、廣東新沙港等糧食物流基地為樞紐,以各級糧食中心庫為節點,以遍布全國的糧庫為基礎的現代糧食倉儲物流體系,大力推廣散裝、散卸、散存、散運等「四散」技術和糧食儲運監管物聯網等關鍵技術,儘可能不讓糧食浪費在路上。

  建立健全糧油適度加工標準體系,防止過度加工造成糧食損失浪費。近年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推進糧油加工業節糧減損行動,推廣高效低耗新技術,提高成品糧出品率和原糧利用率,提高糧油加工副產品綜合利用率。「比如我們通過適度加工,大米拋光次數從5次減少至2次,大米出品率能提高1%至2%。」武漢興正實業公司董事長周正生說。

  傳統美德大力弘揚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我國是人口大國,吃飯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節糧減損不僅是大力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還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當代風尚。王宏表示,要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實施、全民參與的節糧減損長效機制,在全社會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節糧減損社會優良風尚。

  「節約糧食是一種氣質。」這是記者曾經在中糧集團健康營養研究院餐廳用餐時在餐桌紙牌上看到的一句話。中糧公司通過這種方式時刻提醒員工要節約糧食,並把節約糧食轉化為員工的一種內在修養。

  節約每一粒糧食,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喊口號上,還要實實在在地付諸行動。8月16日,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發出公開信,倡議中央和國家機關廣大幹部職工迅速行動起來,帶頭制止餐飲浪費。帶頭在家庭傳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樹立良好家教家風,帶動督促每名家庭成員樹立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觀念,教育引導子女親屬珍惜來之不易的糧食,自覺養成艱苦樸素習慣。帶頭在全社會倡導健康文明節儉的餐飲消費方式,在外就餐聚餐時,做到科學點餐、理性消費、文明用餐,自覺踐行「光碟行動」,自覺抵制婚喪喜慶事宜大操大辦,堅決破除講排場、比闊氣、搞攀比等陋習,切實防止「舌尖上的浪費」,以自身的示範行動帶動更多人踐行勤儉節約。(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 慧)

相關焦點

  • 從田間到餐桌,糧食浪費觸目驚心!連年豐收仍要倡導節約糧食!
    今年夏糧再獲豐收,創歷史新高,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更加夯實。但是,在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的漫長產業鏈上,生產、流通、儲存、加工以及消費各個環節都會造成損失浪費。減少糧食產後損失浪費等於建設無形良田,是提高糧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舉措。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
  • 一隻活潑的小果核_吉林廣播網,吉林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綜合廣播...
    一隻活潑的小果核 作者:劉佳旎 王佳堯    編輯:王佳堯    來源:吉林廣播網    2020-07-08 14:58
  • 在繩結中找尋自我_吉林廣播網,吉林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綜合廣播...
    在繩結中找尋自我 作者:劉夢曉 劉佳旎 王佳堯 崔瀟    編輯:劉夢曉    來源:吉林廣播網    2020-06-24 21:49
  • 遼源:奮起,在龍山遼水間_吉林廣播網,吉林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綜合...
    「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是短期的,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積極應對,危中尋機、化危為機,有序恢復生產,推進復工復產,幫助企業共渡難關……」遼源市委書記柴偉的話給企業吃了一劑「定心丸」。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目前,遼源市規上企業已經全部復工復產,遼源市按下「快進鍵」,企業紛紛上演復工復產「加速度」。
  • 吉林廣播電視臺 第七屆「贏在創意」廣播節目創意創新大賽結果公示
    吉林廣播電視臺 第七屆「贏在創意」廣播節目創意創新大賽結果公示 編輯:吉林廣播網
  • 「國家電臺,助力吉林」 中國交通廣播吉林頻率FM90.5開播儀式成功...
    12月15日,中國交通廣播吉林頻率FM90.5開播暨「央媒進吉林 品牌向上計劃」啟動儀式在吉林長春成功舉辦。中國交通廣播總編輯楊博,中國交通廣播吉林頻率戰略合作夥伴、天之傳媒集團董事長解卿出席開播儀式並致辭。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部分企事業合作單位負責人也出席了開播儀式。
  • ...style="FONT-SIZE: 16pt" face=新宋體>中央人民廣播...
    中華之聲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五套節目,定位為對臺灣廣播新聞綜合頻率,以「及時迅捷、報導權威、信息豐富、溝通兩岸」為宗旨,全天設置9次正點新聞播報和早中晚三個新聞密集區。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藏語廣播創辦於1950年5月,是中央臺開辦的第一個少數民族語言廣播,2009年3月成為每天播出18小時的一套新聞綜合頻率,以報導國內外重大新聞,反映西藏和各藏區農牧民生活、現代化建設成就,傳播藏族歷史文化
  • 吉林市:「新亮點」閃耀「新雪季」_吉林廣播網,吉林人民廣播電臺...
    吉林萬峰實業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紀憲華表示,項目建成後,年可接待超過2萬人次。「雪場吧咱們總的造雪面積是117萬平方米,33條雪道,有5條拖掛索道、6條魔毯。」
  • S.H.E《十七》17:00百大電臺即將聯播
    - 好事935電臺好事聯播網 - 好事989電臺   好事聯播網 -港都電臺98.3亞洲電臺亞太電臺中廣流行網iradio 在線聽城市廣播網-臺北健康電臺城市廣播網-大苗慄廣播城市廣播網-城市廣播城市廣播網-臺南知音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音樂之聲 FM90.0(全國落地
  • 吉林「網際網路+公安」綜合服務平臺新功能上線新聞發布會
    吉林省政府新聞辦於2018年12月11日(星期二)上午10時在省政務大廳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吉林省公安廳副廳長劉福軍介紹吉林「網際網路+公安」綜合服務平臺新功能的有關情況,出席發布會的還有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副總隊長張忠誠、省公安廳「網際網路+公安」工作處處長楊國文、省公安廳戶政總隊政委林莉、省公安廳治安總隊副總隊長張雪松、省公安廳網安總隊副總隊長盧炳權,他們一併回答了記者提問
  • 電臺咖啡館|與廣播許下青春 和自己死磕的旭東
    旭東曾經體重超過200斤,作為部門的活動導演,他要把廣播線下各類活動辦好,於是把自己熬瘦了幾十斤……旭東曾是《零點放送》的主持人,這檔節目從零點一直持續到凌晨兩點,在一點半左右,旭東會穿上大頭玩偶服裝,晃頭晃腦地拿著對講機到人民廣場和計程車司機聊天,搭檔在直播間與他配合。
  • 省委常委會議暨省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會議召開_吉林廣播網,吉林人民...
    12月23日,省委書記景俊海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氣候雄心峰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文章精神,研究安排具體落實舉措,審議通過《吉林省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辦法
  • 在支援湖北這件事上,吉林的老鐵,不需要熱搜!_吉林廣播網,吉林人民...
    在支援湖北這件事上,作為東北人的吉林老鐵,很忙,根本沒有時間上熱搜!自疫情發生以來,湖北的情況就一直牽動著吉林人民的心,廣大醫務人員更是奮勇爭先,紛紛請戰,一份份印著紅手印的請戰書擺滿了各家醫院領導的案頭。
  • 天天見好人 日日有好事:吉林讓24個字傳開叫響
    ——吉林省直主要新聞媒體全欄目全覆蓋宣傳核心價值觀綜述  作為傳播社會主流價值觀的主渠道和主陣地,近年來,(吉林)省直主要新聞媒體掀起了全欄目全覆蓋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熱潮,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紛紛在重要版面、時段開設專欄、專版、專題,發揮各自特色優勢,策劃新聞專題、大型活動、熱線互動,「
  • 中國廣播網大事記
    這對中央臺、中國廣播網的的事業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國廣播網網絡電臺--銀河臺正式開通       2005年7月28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廣播網網絡電臺銀河臺開通儀式,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胡佔凡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臺長楊波共同點擊正式啟動銀河臺。
  • 吉林遭遇罕見冰雨登上網絡熱搜了,咋啦?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網友@央廣網說:【致敬!#電力工人頂風冒雪搶修#】19日,吉林全境遭遇罕見冰雨及強降雪天氣襲擊,導致長春部分城區停水停電。目前,各相關部門正在緊急搶修。肩上萬家燈火,腳下危險重重。向維修工人致敬!
  • 吉林農業農村 吉林文旅攜手快手吉林——共慶豐收 暢遊吉林 雲享金秋
    吉林省作為全國農業大省,依託龐大的農業產業和農民基數以及豐富的省內特色金秋旅遊資源,在新時代的新要求、新期待下,積極振興鄉村、弘揚文化、慶祝豐收。為擴充金秋吉鄉農業、文旅雙渠道特色宣傳,聯合推動我省農旅融合,打造吉林豐收節鄉村文化品牌,由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吉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長春市博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快手吉林省運營服務中心承辦的# 快遊吉鄉慶豐收 #吉林省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快手短視頻創作大賽於9月22日在快手平臺準時上線。
  • 吉林省今年再獲豐收:糧食產量連續8年超700億斤|早間新聞匯
    >1— 吉林省今年再獲豐收:糧食產量連續8年超700億斤11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2020年,全省糧食總產量達到760.6億斤,連續8年突破700億斤,繼續保持全國第五位;單產實現每畝892.4斤,全國排名第四位,比上年前進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