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田間到餐桌,糧食浪費觸目驚心!連年豐收仍要倡導節約糧食!

2021-01-16 央廣網

今年夏糧再獲豐收,創歷史新高,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更加夯實。但是,在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的漫長產業鏈上,生產、流通、儲存、加工以及消費各個環節都會造成損失浪費。減少糧食產後損失浪費等於建設無形良田,是提高糧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舉措。

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我國糧食連年豐收,今年夏糧再獲豐收,創歷史新高,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更加夯實。但我國糧食產後損失浪費問題仍不容小覷,不僅浪費了大量寶貴的社會資源,更給國家糧食安全帶來不容忽視的影響。我國糧食損失浪費情況如何?怎麼解決這一問題,大力推進節糧減損呢?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和企業。

餐飲浪費觸目驚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採取多種措施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糧食產量和質量不斷提高,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上。但是在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的漫長產業鏈上,生產、流通、儲存、加工以及消費各個環節都會造成損失浪費。在收割環節,一些尚未實現機械化收割的地方因為收割能力不足,逢雨天穀物發芽黴變時常發生,農戶因為儲糧方法落後導致每年糧食損失率高達8%;在儲運環節,由於物流設施和方式比較落後,拋撒遺留損失糧食150億斤;在加工環節,由於過度追求精、細、白的消費誤區,導致企業過度加工,每年因此損失糧食150億斤以上。在餐飲環節浪費更為觸目驚心,據專家估算,我國每年在餐飲環節浪費糧食800億斤至1000億斤。

「減少糧食產後損失浪費等於建設無形良田,是提高糧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舉措。」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司長王宏說,緊平衡將是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糧食供求基本態勢,穩定糧食供給水平將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長期艱巨任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在狠抓糧食生產的同時,大力減少糧食產後損失浪費。

節約減損等於「綠色增產」。我國糧食損失浪費大,節糧減損的空間也大。如按照2019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6384萬噸計算,如果產後損失降低1%,就可節約糧食663.84萬噸。這就相當於沒有使用任何土地和水資源,不使用任何農藥和化肥,不使用任何勞動力,就實現了「無地增產」。「這將有力緩解我國糧食保供、增產的壓力,進一步夯實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王宏說。

糧食產後仍有損失

減少糧食產後損失浪費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選擇。近年來,我國通過提高糧食流通能力現代化水平,加強糧食流通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科學儲糧、節糧減損的能力水平,有效減少糧食生產、流通、存儲、加工環節的損失浪費,努力形成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的現代化糧食流通方式。

在中儲糧深圳直屬庫區內的一塊高大宣傳欄上,「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10個大字格外醒目。黨委書記、總經理黃浙文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電腦查看庫容庫貌以及每一個倉內的糧情糧溫。「管理好每一粒糧食,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我們通過採取科學的儲糧技術,有效提高了儲糧安全的管理水平。」黃浙文說。

加強糧食倉儲設施建設,推行先進實用的綠色儲糧技術和信息化技術,是節糧減損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糧庫廣泛採用糧情檢測、機械通風、環流燻蒸和穀物冷卻「四合一」儲糧新技術,紮實推進「智能糧庫」建設,提升科學儲糧減損能力。

加強糧食現代化物流設施建設,減少糧食運輸環節損失。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已經構建起以大連北良港、上海民生港、浙江寧波舟山港、廣東新沙港等糧食物流基地為樞紐,以各級糧食中心庫為節點,以遍布全國的糧庫為基礎的現代糧食倉儲物流體系,大力推廣散裝、散卸、散存、散運等「四散」技術和糧食儲運監管物聯網等關鍵技術,儘可能不讓糧食浪費在路上。

建立健全糧油適度加工標準體系,防止過度加工造成糧食損失浪費。近年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推進糧油加工業節糧減損行動,推廣高效低耗新技術,提高成品糧出品率和原糧利用率,提高糧油加工副產品綜合利用率。「比如我們通過適度加工,大米拋光次數從5次減少至2次,大米出品率能提高1%至2%。」武漢興正實業公司董事長周正生說。

傳統美德大力弘揚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我國是人口大國,吃飯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節糧減損不僅是大力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還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當代風尚。王宏表示,要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實施、全民參與的節糧減損長效機制,在全社會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節糧減損社會優良風尚。

「節約糧食是一種氣質。」這是記者曾經在中糧集團健康營養研究院餐廳用餐時在餐桌紙牌上看到的一句話。中糧公司通過這種方式時刻提醒員工要節約糧食,並把節約糧食轉化為員工的一種內在修養。

節約每一粒糧食,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喊口號上,還要實實在在地付諸行動。8月16日,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發出公開信,倡議中央和國家機關廣大幹部職工迅速行動起來,帶頭制止餐飲浪費。帶頭在家庭傳承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樹立良好家教家風,帶動督促每名家庭成員樹立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觀念,教育引導子女親屬珍惜來之不易的糧食,自覺養成艱苦樸素習慣。帶頭在全社會倡導健康文明節儉的餐飲消費方式,在外就餐聚餐時,做到科學點餐、理性消費、文明用餐,自覺踐行「光碟行動」,自覺抵制婚喪喜慶事宜大操大辦,堅決破除講排場、比闊氣、搞攀比等陋習,切實防止「舌尖上的浪費」,以自身的示範行動帶動更多人踐行勤儉節約。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記者劉慧)

中國鄉村之聲轉載編輯:李沛//責編:楊瀅//監製:張磊

相關焦點

  • 連年豐收仍要倡導節約糧食_吉林廣播網,吉林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綜合...
    今年夏糧再獲豐收,創歷史新高,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更加夯實。但是,在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的漫長產業鏈上,生產、流通、儲存、加工以及消費各個環節都會造成損失浪費。減少糧食產後損失浪費等於建設無形良田,是提高糧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舉措。
  • 餐桌外的糧食浪費觸目驚心!
    近日,糧食浪費成為公眾關注熱點。不過,相比司空見慣的「舌尖上的浪費」,我國糧食從生產到加工鏈條上的損失鮮為人知,但同樣觸目驚心。來自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數據顯示,我國糧食在收割、儲藏、運輸和加工環節,每年損失量達700億斤,而四川省2019年的糧食產量為699億多斤。
  • 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培養節約習慣,上海市的中小幼學校如何開展糧食...
    同勞作,共快樂 為了讓孩子們更直觀地了解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的過程,老師們充分利用幼兒園的班級自然角和小菜園開展了種植活動。 為了讓孩子們從小養成勤儉節約、愛惜糧食的好習慣,鄔橋幼兒園積極開展"愛惜糧食"主題月,在班級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把餐桌禮儀及節糧教育滲透到活動中來,通過故事、談話、視頻等形式,在班級營造濃厚的勤儉節約氛圍,倡導
  • 節約糧食不能僅僅是一陣風|水果|蔬菜|用餐|剩飯_網易訂閱
    近日,總書記關於「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的重要指示再次全網刷屏:  「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 點讚會務餐:節約糧食的良好舉措|「綠會指數」(GMI)觀察
    從「綠會指數」(Green Meeting Index)的角度來說,現寫一篇小評,分享筆者觀察到的該餐廳的最佳實踐案例,以供廣大其他會議、餐廳參考借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正如總書記所指出的,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筆者認為,該餐廳在以下幾點值得學習。首先,倡導與宣傳。
  • 【眾言堂·網評】每個人都應該為節約糧食盡一份責任
    中國藍新聞客戶端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存在嚴重的糧食浪費現象,最普遍的就是餐桌上的剩菜剩飯,請客吃飯菜點得多,剩菜不願意打包,對自己浪費的糧食無動於衷,習以為常。
  • 堅守「糧心」 崇尚節約
    秋 江日前,我市深入推進「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主題活動,旨在堅守「糧心」、崇尚節約,讓文明餐桌成為文明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文明餐桌倡導的是一種科學、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大力提倡。
  • 【地評線】大洋網評:立法反浪費,為糧食安全加把「鎖」
    即將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審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草案共32條,主要針對實踐中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聚焦食品消費、銷售環節反浪費、促節約、嚴管控。千呼萬喚,這隻「靴子」終於要落地了。反食品浪費法草案在年底走上前臺,可謂水到渠成。
  • 就餐光碟送水果 踐行節約有新招 浙農林大多舉措引導師生節約糧食...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實習記者 胡語彤 通訊員 陳勝偉)「同學你好,我們現在倡導『光碟行動』,只要將打來的飯菜都吃完,就可獲得一份水果作為獎勵。」「老師您好,我們在開展節約糧食、反對浪費活動,打來的飯菜請儘可能吃完,一起參與到光碟族的隊伍中來。」
  • 「舌尖上的浪費」怎麼破?多地節約套餐「一人食」「小份菜」成新...
    儘管有如此成績,但在現實生活中,觸目驚心的餐飲浪費仍隨處可見。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堅決制止餐飲浪費,對糧食安全始終要有危機意識。按需就餐、半價餐、拼盤餐,日前多地推出花樣節約套餐,來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 每年1800萬噸糧食被浪費!這是近5000萬人一年口糧!制止餐飲浪費刻...
    雖然農業農村部和商務部官員於今年4月先後表示,中國小麥、玉米及大米三大主糧庫存充足,不必擔心短缺,但潛在的全球饑荒疊加中國南方洪澇災害的影響,意味著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仍不能掉以輕心。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 「新生感恩日記」珍惜糧食,從身邊做起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糧食和水一樣們,都是人類至關重要的資源。如果沒有水,人類會渴死,沒有糧食,人類會餓死。糧食對我們來說是多麼重要啊!我們必須從小節約水和糧食。糧食牽涉到千家萬戶,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身體健康密切相關。
  • 節約糧食 | 這些觸目驚心的場景,你看到過嗎
    而下面這種被人民日報和央視新聞接連狠批的浪費糧食行為,更加讓我們不能接受,真的太觸目驚心了隨處可見的餐館飯店中一盤盤幾乎沒動過的菜就這樣全部進了泔水桶有的地方餐後還有近一半剩菜剩飯被倒掉.自助餐廳更是浪費大戶客人拿了滿滿一盤扔掉的時候還有80%觸目驚心的浪費!
  • 揭陽深入開展「文明餐桌」行動 制止餐飲浪費 倡導文明用餐
    揭陽二中的學生在食堂就餐時自覺按需點餐,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塗英鵬 攝階段來,我市深入開展「文明餐桌」行動,號召市民養成節儉、健康、綠色、文明的餐飲習慣,用自身的實際行動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風尚。
  • 聯合國警告,政府號召節約,中國的糧食夠吃嗎?
    也就是說,今年夏糧歉收即使有影響,至少也要推到三年後了,而且今後好幾年一平攤,很可能並沒有任何影響。看到這裡,是不是又長出了一口氣?原來糧食這麼充足啊?不用擔心啦!除了以上這些辦法,我們最容易做到,也是見效最快的措施,是節約糧食。在全世界範圍內,糧食浪費都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 一組數字告訴你:「糧食浪費」到底多嚴重!向舌尖上的浪費宣戰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採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他強調,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8月1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決定成立工作專班,抓緊研究提出立法工作方案。
  • 主題作文|節約糧食,主題解說+名言+標題+觀點+素材
    」節約糧食,全民有責讓「節約糧食」蔚然成風「節約糧食」要從全民理念走進生活日常「節約糧食」,絕不是形式主義全民節約,「我們這代人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吃不上飯、餓到全身浮腫的感受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熬過苦日子,才知道現在的好日子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現在,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各種農副產品花樣繁多,超市裡、菜場裡,想買什麼都能買得到,這是過去幾十年「票證時代」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 「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這些發明助你我踐行糧食節約
    另外《經濟學人》和義大利巴裡拉食品與營養中心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糧食浪費最嚴重的多為發達國家,前四位均來自歐洲,分別為法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中國則排在第15位。 面對糧食緊缺的狀況,節約糧食,減少糧食浪費顯得尤為重要。雖然我國的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糧食節約仍十分必要。
  • 種業自主創新有力支撐中國糧食連年豐收
    良種對糧食增產、畜牧業發展的貢獻率分別達到45%、40%,為中國糧食連年豐收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提供了關鍵支撐。當前,中國種業已進入到以自主創新為驅動力的發展新階段。
  • 掀起節約「新食尚」 習近平總書記知之深行之遠
    「觸目驚心、令人痛心!」面對餐飲浪費現象,習近平總書記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也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要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總書記知之深行之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