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這些發明助你我踐行糧食節約

2020-12-24 騰訊網

古訓有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今天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而世界的糧食安全問題卻在不斷惡化。根據聯合國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有近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受今年新冠疫情影響, 還有多達1.3億人可能陷入長期飢餓。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不僅解決了中國人民的溫飽問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糧食產量已經不再是什麼大問題,現在全球急需要解決的是糧食浪費問題

據糧農組織估算,世界上每年約1/3的糧食被損失或浪費掉,這相當於13億噸糧食。

另外《經濟學人》和義大利巴裡拉食品與營養中心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糧食浪費最嚴重的多為發達國家,前四位均來自歐洲,分別為法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中國則排在第15位。

面對糧食緊缺的狀況,節約糧食,減少糧食浪費顯得尤為重要。雖然我國的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糧食節約仍十分必要。

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節約糧食,防止浪費;另一方面在糧食儲存過程中也要保障糧食安全,避免浪費。下面這些發明就為我們節約糧食,減少浪費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餐具創新,頓頓「光碟」不在話下

1. 斜底碗勺組合

這套碗勺組合最大的特色就是內部碗底設計成有傾斜的坡度,這樣當碗內的食物越來越少時,就會在受重力的作用流到碗底,用餐者就不會因為怕麻煩而浪費碗裡舀不到的食物了。

另外碗的外部設計有活動把手,把手應用防滑材質可以有效防止碗脫手、燙傷、撒漏等情況;把手上的凹槽設計可以掛立餐勺,勺子帶有微小掛鈎,用餐期間可將其掛在碗沿,防止滑入碗底。

這套斜底碗勺套組可以應用在學校食堂、餐廳等客流量較大的用餐場所,達到便利顧客和節約糧食的目的。

2. 分離湯和食物的火鍋鍋具

目前的火鍋都是將湯料和食物一起放在鍋中加熱,而食物一般會沉到鍋底或湯料之中,不容易找到,造成食物的浪費。有時一些湯料的殘渣和食物混合,還會影響口感,也會使一些食物不能及時地被撈起導致加熱過久,不僅影響口感也會影響健康。

這套火鍋鍋具包括鍋、能夠放置在鍋中的鍋架、分別連接在鍋的鍋沿上和鍋架中部的壓杆,所述鍋的內壁設有一圈凸臺,鍋架能夠放置於所述凸臺上,所述鍋架由鐵絲網構成,鐵絲之間的縫隙能夠透過火鍋湯料,還包括鍋架支座和鍋體支座,壓杆通過鍋架支座轉動連接在鍋架的中部,壓杆通過鍋體支座轉動連接於鍋的鍋沿上。

湯料能夠放置在鍋內,食物能夠放置在鍋架上,壓杆能夠使鍋架在鍋內上下移動,使食物實現與湯料的分離與結合。這樣就再也不用擔心因撈不乾淨而導致的食物浪費了。

3. 防浪費自助餐飲系統

我們會經常看到,其實餐桌上的浪費最明顯的是在吃自助餐的時候,許多人會高估自己的食量,導致拿到餐盤裡的食物經常吃不完而浪費掉。下面這個自助餐飲系統就可以幫助大家合理估算自己的食量,減少浪費。

這是一種監控殘食重量的防浪費自助餐飲系統,能夠在就餐人員刷卡後有序的發放餐盤;同時就餐後對就餐人員的殘食重量進行監控,根據一段時間的殘食量靈活地確定獎懲制度,從而使就餐人員在自助取食時合理的估計自己的食量,多次少取,從而達到減少自助餐飲中浪費糧食的現象,幫助人們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糧食邊角料也有大用處

4. 植物纖維餐具

塑料打包盒、餐具等產品普遍應用於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當這些物品廢棄後,集中於城市的垃圾處理點,或散落於鄉村、田間、地頭。這些塑料餐盒在自然環境裡一般要300—600年才能降解,到目前為止,國際上並沒有真正解決塑料的降解難題。下面這款植物纖維餐具,可短時間降解,非常綠色環保。

該纖維餐具利用了農業的廢棄物秸稈或穀殼如稻殼和麥殼等,或林業的竹纖維粉,一般利用竹筷子,牙籤等產品的下腳料,以及果汁提取之後的果殼粉末,是屬於農業或林業廢棄物的二次利用,減少了森林樹末的砍伐,增加農民的收入,產品所用的米麵成份可以來源於大米加工過程中的碎米及米糠或麥皮所產生的澱粉成份,不但綠色環保,還節省了糧食作物的浪費。

食品罩不僅可以防塵,還可以保溫

5. 冷熱食品罩

現在有很多情況是,家裡的飯菜做多了,吃不完,直接放冰箱又會串味。而現有的餐桌食品罩也只能防蟲防塵,在天氣較熱情況下,罩內食物易變質,在天氣較冷的情況下罩內飯菜易涼。下面這款食品罩既能保溫又能製冷保鮮,即方便又經濟。

這個冷熱食品衛生罩具有既能致冷保鮮又能加熱保溫的特點,且由於罩的密封較好,基本杜絕了灰塵、小蟲的入侵, 整體上保證了食品的衛生質量,同時大大減少了丟棄變質食品的可能,節約能源、節約糧食,符合我國餐飲習俗,適合城鄉居民使用。

糧食存儲,保質才能保量

6. 防蟲防黴塗層

許多害蟲在穀物加工時就存在於糧食中,如谷象寄生在米中,平常乾燥不活動,但是當米粒有水份、潮溼等,谷象便會出生開始吃米粒。同時有些害蟲會吐絲結網、排洩糞便及遺留蟲屍等,造成糧食的質量大大下降,也因為米中害蟲的存在,使糧食發黴變質,特別是糧食中的黃麴黴毒素,會對人體產成巨大傷害。下面這個發明提供了一種能模擬天然陽光、防蟲防黴效果好、適用於穀物貯存的塗層材料。

這款防蟲防黴塗料可以模擬天然陽光對糧食進行殺蟲抗菌,實際應用時,將防蟲防黴塗料燒結在穀物貯存裝置的導流槽、導流管或導流罩等部件的表面上、形成塗層;該塗層在物理常溫下能進行微電離輻射及非電離輻射,從而起到對糧食(穀物)殺蟲、抗菌的目的,且對糧食的食用品質和營養不產生任何影響。另外,在穀物貯存裝置的內壁採用Ag+離子抗菌塗層,可起到對糧食表面病菌進行二次殺滅的目的。

經實驗驗證,這項發明提供的防蟲防黴塗層應用到穀物貯存裝置上後,可確保被貯存穀物一年內不長蟲、不發黴,防蟲防黴遠遠優於現有技術,進步十分顯著。

以上的發明從不同方面,幫助人們節約糧食,防止食物浪費。那您有沒有什麼好的想法和創意呢?如果有,趕緊聯繫我們,幫您申請專利吧。

節約糧食,守護糧食安全,人人有責。讓我們行動起來,「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

【溫馨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若有不妥,請聯繫告知修改或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今天是世界糧食日:愛糧節糧 從我做起
    糧食 日 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天津市2020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宣傳周主會場活動在天津科技大學濱海校區舉行。 本次宣傳周主題為「端牢中國飯碗 共築全球糧安」,展示糧食行業風貌,進一步提高市民對糧食安全、愛糧節糧重要性的認識。 活動現場,本市發布了天津第二批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名單並進行授牌。
  • 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培養節約習慣,上海市的中小幼學校如何開展糧食...
    點擊"播放鍵"查看完整視頻 虹口區劉詩昆幼兒園開展「節約糧食」主題活動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今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將主題確定為"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行動造就未來"。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主題是"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
  • 全球還有6.9億人在挨餓!我們該如何端牢飯碗?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 張尼)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有8.9%的人口處於飢餓狀態。聯合國此前預警,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瀕臨近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特殊之年,我們如何能夠端牢飯碗,又怎樣做到厲行節約?資料圖:冬小麥。
  • 藏糧於地、藏糧於技,中糧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努力!
    作為國內領先、全球布局的農糧食品企業,中糧集團積極順應國家農業產業發展需要和糧油行業全球化趨勢,堅持以「忠於國計、良於民生」為使命,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升居民消費品質為已任,落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在建設現代農業中的引領示範作用,持續完善產業鏈布局,加強海外投資與貿易合作,努力構建以保障國內需求為核心,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農產品供給新格局。
  • 從田間到餐桌,糧食浪費觸目驚心!連年豐收仍要倡導節約糧食!
    餐飲浪費觸目驚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採取多種措施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糧食產量和質量不斷提高,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上。但是在糧食從田間到餐桌的漫長產業鏈上,生產、流通、儲存、加工以及消費各個環節都會造成損失浪費。
  • 黑龍江:勇擔「糧安重任」 穩端「中國飯碗」
    如何發揮綠色優勢,讓「中國飯碗」多添優質的龍江糧?龍江人高起點攻堅——「變大路貨種植為精優品種植,變單一種植為多元種植,變分散種植為集約規模種植,增加高端優質綠色產品供給」。2019年,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明確了以綠興農、以質興農的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向,目標直指優質農產品供給數量鞏固、質量提升、高效多元。
  • 【地評線】用「糧心」紀念「糧食日」 崇尚「節儉風」
    殷建光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有8.9%的人口處於飢餓狀態。聯合國此前預警,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瀕臨近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  民以食為天,是中國的古訓,也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硬道理。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稱,全球每年總值約4000億美元的糧食在未進入商店前已遭浪費,原因包括錯誤地收割和處理食物、疾病及氣候等問題。據統計,全球每年食物浪費產生的碳足跡相當於33億噸二氧化碳。是美國2010年道路運輸排放二氧化碳的二倍多,是歐洲的三倍多。因此,應對糧食危機,一方面要依靠科學,提高糧食產量;一方面,迫切需要的是減少糧食浪費,倡導節儉。我們應該用「糧心」紀念「糧食日」,崇尚「節儉風」。
  • 世界糧食日:拒絕「剩」宴,讓新「食尚」走近你我
    或許有人不明白,為什麼明明現在條件好了,卻還是要時刻節約?現在的糧食浪費到底有多嚴重?那現在就跟隨小編放眼全球,通過一串數字來看看糧食浪費到底如何「驚心」。雖然當前我國庫存充實、儲備充足,但新冠疫情、洪澇災害發生,公眾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國新辦8月13日曾透露,今年洪澇災害導致6032.6千公頃農作物受災,其中絕收1140.8千公頃。特殊的2020年,國人更需要認真對待糧食的巨大浪費現象。全球:糧食浪費數字驚人,挨餓人數卻連年增長放眼國際,糧食浪費現象又如何呢?
  • 連年豐收仍要倡導節約糧食_吉林廣播網,吉林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綜合...
    增產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我國糧食連年豐收,今年夏糧再獲豐收,創歷史新高,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更加夯實。但我國糧食產後損失浪費問題仍不容小覷,不僅浪費了大量寶貴的社會資源,更給國家糧食安全帶來不容忽視的影響。我國糧食損失浪費情況如何?怎麼解決這一問題,大力推進節糧減損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和企業。
  •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本,糧食安全事關你我他
    近月來因2020年初起源於東非的蝗災蔓延至北非、西亞,南亞,數十個國家,甚至我國鄰國「巴鐵」印度都出現了嚴重的蝗災,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十四國限制糧食出口,我國小範圍的出現了囤積糧油,糧油價格也浮動比較大,一時網絡、民間議論紛紛。為何糧食問題如此牽動你我敏感的神經呢?
  • 主題作文|節約糧食,主題解說+名言+標題+觀點+素材
    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爆發後,一些糧食出口國宣布限制糧食出口,比如俄羅斯農業部長在7月初宣布:計劃將俄羅斯「糧食出口配額制」常態化。很多國家元首倡議國民節省開支,節約糧食,以平穩度過後疫情時代。因為大家都意識到,百年不遇的「特大疫情」,必然影響全球糧食的生產、收穫、加工、存儲、交易和運輸。再加上蝗災和洪澇災害,2020年乃至未來幾年,全球糧食緊缺、漲價已成必然,應對糧食安全問題更顯迫切。
  • 勤儉節約 從我做起 青島中小學生倡議「節約糧食光碟行動」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青島9月1日訊(記者 孫軍)日前,沉寂已久的校園又恢復往日的歡聲笑語,青島市120萬名中小學生開啟了秋季新學期生活。今天記者再次走進校園採訪,發現「節約糧食、踐行光碟行動」成為全市各中小學新學期的一項大事。
  • 「光碟」傳德 節約有我 | 富閻創意海報 張張有「糧」心
    「光碟」傳德 節約有我 | 富閻創意海報 張張有「糧」心 2020-09-02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作文講評之節約糧食
    ——張毓格從黃帝拍散在神州大地的第一滴汗珠到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從朱子「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到海子「從今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中華美食俗得無畏,雅得高潔,讓人崇敬到骨血之中。——喬紫君節約體現你的品德高尚,打包彰顯你的心思細膩,倒掉反映你的心理扭曲,奢華盡顯你的奢靡之氣。上到國宴待賓,下至百姓聚餐,中國人的面子工程,卻往往使得節約有些蒼白。
  • 多國紛紛禁止糧食出口,中國必須想辦法自給自足了!
    沙漠蝗對埃塞爾比亞、埃及、中東、巴基斯坦的糧食生產造成了比較嚴重的損壞。 當然,2020年開年這場史無前例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大爆發勢必也會影響全球糧食產量。美國和加拿大是全球糧食的重要產地,糧食產量佔全球糧食總產量較大比重。目前,美國疫情情況相當嚴峻,如美洲疫情繼續擴散,將對全球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構成巨大影響。
  • 全球糧食危機,中國的糧食夠吃嗎?
    由於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國際糧食市場波動較大,為保證本國供應,越南、烏克蘭、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多國對糧食出口實行了管制;加上洪災、颱風、旱災等極端氣候的影響,沙漠蝗蟲、草地貪夜蛾對不少糧食主產國的侵害,貿易、物流限制導致的糧食運輸困難,以及跨境旅行暫停讓歐美等糧食主產地出現勞動力短缺等多重因素,都給全球糧食安全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
  • 端穩中國飯碗 築牢大國糧倉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全國糧食生產數據: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
  • 聯合國警告,政府號召節約,中國的糧食夠吃嗎?
    最近一段時間,相信大家已經看到很多關於節約糧食的號召,甚至有的地方還出臺了「N-1」式點菜的規定,不免給人造成這樣的印象——糧食快不夠吃了?需要強調的是,糧食危機並非空穴來風。越南、俄羅斯、泰國、塞爾維亞等國一度宣布禁止或減緩糧食出口。聯合國甚至發出警告,全球迎來了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全球,當然也包括中國,這顯然是一個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