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建光
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有8.9%的人口處於飢餓狀態。聯合國此前預警,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瀕臨近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
民以食為天,是中國的古訓,也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硬道理。聯合國統計顯示,目前全球有近6.9億人(佔全球總人口的8.9%)處於飢餓狀態,預計到2030年,將有超過8.9億人,即全球人口的9.8%受到飢餓影響。糧食危機危及人類生存,危及世界和平發展,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警惕,必須擁有「糧心」。
世界面臨糧食危機,但是,糧食浪費現象十分嚴重。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稱,全球每年總值約4000億美元的糧食在未進入商店前已遭浪費,原因包括錯誤地收割和處理食物、疾病及氣候等問題。據統計,全球每年食物浪費產生的碳足跡相當於33億噸二氧化碳。是美國2010年道路運輸排放二氧化碳的二倍多,是歐洲的三倍多。因此,應對糧食危機,一方面要依靠科學,提高糧食產量;一方面,迫切需要的是減少糧食浪費,倡導節儉。我們應該用「糧心」紀念「糧食日」,崇尚「節儉風」。
崇尚「節儉風」,發達國家應該做出表率。統計表明,發達國家在消費層面浪費糧食較多,其中東南亞、北美及歐洲等地,浪費食物的情況嚴重。糧食是全人類共同生存的基礎,發達國家不能僅僅停留在自己食用的認識上,必須樹立為全人類生存發展擔當的意識。從去年底至今,世界多地接連暴發了蝗災,禍延東非、中東和印度等地。其他一些嚴重自然災害增加了全球農產品供給的不確定性,引致糧食市場波動,在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有可能會惡化全球糧食市場預期,我們必須保持高度清醒。發達國家應該崇尚糧食節儉風,尊重糧食,為全人類生存分擔責任,為應對糧食危機作出貢獻。
崇尚「節儉風」,中國衝鋒在前。中國是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糧食問題是重中之重,我們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不斷提高糧食產量,實現了糧食的連年豐收,尤其是今年夏秋糧食豐收,譜寫了疫情防控之下農業強力發展的奇蹟,保證了端牢自己的飯碗;一方面,我們大力倡導節儉,崇尚節儉風尚,尤其是今年以來,曝光違規吃喝、實施N-1點餐、餐廳推出半份菜……「反對浪費、厲行節約」的風潮在全國颳起。在一些城市,成效顯著。例如,在重慶,9月主城中心城區餐廚垃圾日均收運量同比減少2.15%、約38噸。同時,各地的高校、機關食堂、飯店的飯菜浪費量明顯減少,節儉美德正日益成為人們的基本素養,節儉悄然成為新食尚。
應對糧食危機,必須各國攜手並進,必須世界人民都行動起來。用「糧心」紀念「糧食日」,崇尚「節儉風」,我們都要踐行!
編輯:錢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