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日:拒絕「剩」宴,讓新「食尚」走近你我

2020-12-23 四川新聞網

「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滷豬、滷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熟悉的《報菜名》貫口還響在耳邊,這些在過去如數珍寶的菜式,放到現在唾手可得,以前爭搶著品嘗還嫌不夠,現在卻常常殘留在各家飯桌。每一代人對美食的垂涎不變,但隨著對美食習以為常後,我們對食物的珍惜程度已然發生了改變。是因為口味更挑剔了?還是人情所需的「排場」在作祟?從小熟讀「粒粒皆辛苦」的我們,是否在當下真的明白那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呢?

今年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值此之際,讓我們一起來嘮嘮餐飲浪費這件事兒。


【「觸目驚心、令人痛心!」】

今年8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用這8個字沉重警示了當下的餐飲浪費現象,一語激起千層浪,餐飲浪費現象又一次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其實,在2013要求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已連續七年數次批評「餐飲浪費」現象,雖然近些年「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但是,隨著日子越過越好,一些地方還是出現了不同程度餐飲浪費現象。或許有人不明白,為什麼明明現在條件好了,卻還是要時刻節約?現在的糧食浪費到底有多嚴重?

那現在就跟隨小編放眼全球,通過一串數字來看看糧食浪費到底如何「驚心」。

餐飲浪費(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國內:城市餐桌上浪費的糧食每年可養活3000萬-5000萬人

就全國來看,我國每年浪費的糧食約3500萬噸,這個數字接近我國糧食總產量的6%。城市餐飲業僅餐桌上食物浪費量就高達1700萬至1800萬噸,相當於3000萬至5000萬人一年的食物量。雖然當前我國庫存充實、儲備充足,但新冠疫情、洪澇災害發生,公眾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國新辦8月13日曾透露,今年洪澇災害導致6032.6千公頃農作物受災,其中絕收1140.8千公頃。特殊的2020年,國人更需要認真對待糧食的巨大浪費現象。

全球:糧食浪費數字驚人,挨餓人數卻連年增長

放眼國際,糧食浪費現象又如何呢?全球每年食物浪費總量達13億噸,全世界每年生產但被浪費的糧食所耗用的水相當於伏爾加河年流量的3倍,而生產這些糧食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高達33億噸。目前約有6.9億人遭受飢餓,約30億人無法負擔健康膳食。過去五年中,飢餓人口數量持續上升,2019冠狀病毒疫情陰影之下,新增1.32億人的糧食安全和營養無法得到保障,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全球範圍擴散蔓延,全球糧食供應秩序面臨嚴峻挑戰。

因此,面對手中糧食,全世界人民鋪張不起,也浪費不起。身為中國公民,我們只有厲行節約,才能「端牢中國飯碗 共築全球糧安」。

 

【大胃王吃播的「改過自新」】

縱使有許多人正在挨餓,一些餐飲浪費現象卻依舊「花樣百出」。

一次性吃掉15份涼皮、20個漢堡包、7斤牛排……隨著短視頻、直播等行業興起,誕生了「大胃王吃播」。你是否也曾是大胃王吃播愛好者?是否也曾為大胃王的食量而驚嘆?你是否也曾在一段時間裡日日觀看大胃王視頻以尋求感官刺激?

各色「大胃王」層出不窮,一時間,眾多播主紛紛效仿,在眾人以為「大胃王」吃播打開市場的同時,部分「大胃王」卻因作假、催吐、糟蹋糧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眾多博主因此懸崖勒馬。「大胃王吃播」從登高到跌重,仿佛在以實際告訴人們:浪費糧食的吃播必然不能長久。

大胃王(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大胃王」在去年可謂賺足了眼球。《2019抖音數據報告》內容顯示,美食製作內容成為最受歡迎的知識門類。這其中,「大胃王」是最搶鏡的一類,相關話題播放量也超過71.7億次。而快手平臺上也擁有126.5萬個相關視頻、334.6億次播放,可見當時「大胃王」吃播模式火得徹底。

但逐漸地,網上曝出一些所謂的「大胃王」並不是真的,有很多博主吃完就去催吐、吃瀉藥,然後再吃,還有一些博主通過視頻剪輯手段隱藏部分內容,在欺騙觀眾的同時也讓自己的身體受到了損害。一些青少年在看了這些博主的吃播後,甚至開始效仿這種行為。

8月12日和14日,央視新聞兩次公開批評部分「大胃王吃播」浪費嚴重,造成不良的社會風氣,話題一度引發網民熱議。《遼瀋晚報》也曾報導,2020年6月,瀋陽一位30歲的主播突發腦溢血去世,而他在錄製「吃播」視頻短短半年時間,體重暴增80斤。

此後,「大胃王」的噱頭在吃播行業逐漸淡去,經過一個月的吃播整改,眾多大胃王在社交平臺改名「表態」,大部分刪掉「大胃王」標籤和相關視頻,也在自己的新視頻中附上「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等字樣。「大胃王」們用實際行動「改過自新」,紛紛宣告轉型,現在,「以食量取勝」再不可取。

 

【餐飲新「食尚」】

1.小碗面「重出江湖」

近日,蘭州牛肉麵行業協會發出倡議,恢復牛肉麵大小碗的供應。除了9寸碗大碗面,牛肉麵館又推出了7寸碗的小碗面,老人、小孩和飯量小的女士又可以點小碗面了。

2.套餐變選餐

天津市近期制定印發了《天津市教育系統關於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若干措施》,重點改進學校食堂供餐方式,高校學生食堂大夥菜基本實行「選餐制」。有條件的中小學食堂儘可能採取「選餐制」,減少「套餐制」。教職工食堂必須採取「選餐制」,要求教師適量選餐,節儉節約,抵制浪費,為學生作出示範。

3.光碟族打折

在四川,為避免婚宴、壽宴、朋友聚會等大場合,愛面子、講排場使得浪費嚴重,不少餐飲店實行了獎懲機制,剩飯菜如果過多會加收服務費,而對光碟的顧客則實行優惠打折。

4.外賣新點法

為儘可能減少「舌尖上的浪費」,如今外賣平臺部分商戶通過不斷優化菜品分量推出「小份菜」「半份菜」套餐,得到消費者響應。媒體報導數據顯示,約有60%的消費者在點餐的時候願意選擇小份菜。原來點一份菜吃不飽,點兩份菜浪費,現在推出半份菜套餐,剛剛好夠吃。「半份菜」「N減1」點菜法成為點餐新時尚。(詳情請戳下圖)

「勤儉是我們的傳家寶,什麼時候都不能丟掉。」吃飯前估量一下胃口,督促自己和身邊人,讓我們一起厲行節約,把碗中的糧食「消滅乾淨」。

(四川新聞網邱令璐、姜炳屹綜合自人民網、央視網、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新華社、央廣網、經濟日報)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相關焦點

  • 拒絕「剩」宴 莫負「糧」心
    切實改變「剩」宴習慣,培養節約意識,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還需要大家都自覺自愿,轉變觀念,精打細算,持續加力。光碟行動,不能一陣風行,而要持續永動。「光碟行動」由來已久,可是多數「光碟」形式大於內容,並未從根本上改變「剩」宴習慣,自然行動也就成了一陣「風」,「風」過了無痕。
  • 拒絕「剩宴」,從每一餐做起!
    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糧食問題一直是困擾世界的一大難題。自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國際糧食市場出現較大波動,加之蝗災、極端天氣等因素影響,使得全球糧食安全及短缺問題更加嚴峻。
  • 大賽命題二|引領「新食尚」!
    #ACA世界大賽#海選賽共三個命題,選手選擇其中一個命題創作參賽作品即可引領 「 新食尚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但其實「大胃王」 們的浪費,還只是糧食浪費的一個小縮影。國家糧食局數據顯示,中國每年生產的糧食中有35%被浪費。成年人的餐桌剩菜,足夠2億人一年的口糧;大學生的食堂剩飯,可以養活800萬中國人。「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 桐鄉「新食尚」蔚然成風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烏鎮鎮的烏老莊生態餐廳,「光碟行動、拒絕剩宴」「一筷一勺見文明」等宣傳標語隨處可見。到了飯點,市民朱先生一家六口在結束西柵景區的遊玩後前來就餐。「點了五菜一湯,其中一半是時蔬。」朱先生說,「如今外出就餐全家達成共識:以適量為主。」
  • 以良法善治引領「新食尚」
    12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隨著反食品浪費法進入立法程序,「節約糧食」將不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法律條文。近年來,我國大力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社會風尚,廣泛開展「光碟行動」,食品浪費現象有所改觀,但是並沒有得到徹底根治,仍然有人在食品消費中單純追求排場、檔次、價格,寧選貴的、不選對的,寧點多、勿要缺。
  • 新華網評:以良法善治引領「新食尚」
    12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隨著反食品浪費法進入立法程序,「節約糧食」將不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法律條文。尤其是,婚喪嫁娶宴、升學宴、生日宴等種種宴會,以及學校、單位食堂等一些地方,「舌尖上的浪費」觸目驚心,令人心痛,甚至還有直播平臺利用「吃播」的形式,變相公開鼓勵暴飲暴食。向食品浪費說「不」,法律不該缺席。
  • 「糧心」守護糧食安全,從拒絕舌尖上的浪費開始
    40個世界糧食日,本周也是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糧食問題既關乎國計民生,也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糧食日 全球70億人的共同關注世界糧食日始於1981年的10月16日,每年的這一天,包括聯合國糧農組織在內的國際機構、各國政府及民間組織都會開展各種宣傳與紀念活動,目的是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
  • 酒店推光碟有獎拒絕「剩」宴
    為倡導光碟行動,8月21日,武漢洪山賓館推出光碟有獎行動。試行兩天之後,該賓館銷售部經理張雅文發現,自助餐廳吃多少拿多少、中餐廳吃不完主動打包帶走的食客越來越多。    據張雅文介紹,武漢酒店行業一直都有關於節約糧食的相關制度。
  • 假日新食尚:前廳後廚做減法,幸福指數做加法
    家宴、婚宴、聚會宴、遊客宴齊上陣,火了全省的餐飲市場。盛情之下,「剩宴」不在,從前廳到後廚,一材多用、小份餐、半份菜等逐步成為「新食尚」。10月5日假期已經過半,午餐時間,城南往事世茂廣場店門口,等餐顧客排起了長龍。
  • 光碟行動 拒絕剩宴 你做到了嗎?
    做飯按人數做,每餐吃飯儘量做到顆粒不剩,不浪費一顆糧食。如今「光碟行動」逐漸走進市民家庭。但到底有多少家庭能真正做到避免浪費、不剩菜、不剩飯呢?近日,記者採訪了城區幾位居民了解到,多數家庭都能勤儉節約,但也有家庭仍存在浪費現象。
  • 勤儉節約過佳節 「小份菜」成「新食尚」
    「小份菜」成「新食尚」本報記者 劉 暢國慶假期,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持續推廣實踐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理念,發動轄區內各餐館、酒店積極參與,引導市民理性消費、適量點餐,不少餐館推出的「半份菜」「小份菜」「組合餐」等新式點餐方式,也成為了行業「新食尚」。
  • 【地評線】用「糧心」紀念「糧食日」 崇尚「節儉風」
    聯合國此前預警,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瀕臨近50年來最嚴重糧食危機。  民以食為天,是中國的古訓,也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硬道理。聯合國統計顯示,目前全球有近6.9億人(佔全球總人口的8.9%)處於飢餓狀態,預計到2030年,將有超過8.9億人,即全球人口的9.8%受到飢餓影響。糧食危機危及人類生存,危及世界和平發展,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警惕,必須擁有「糧心」。
  • 「大同教育」大同區第二小學開展——美好食光,拒絕剩宴「光碟行動」
    「大同教育」大同區第二小學開展——美好食光,拒絕剩宴「光碟行動」 2020-11-18 1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如何用原創說唱勸人節約糧食?看杭電學生的《光碟Swag》
    在全國上下興起「杜絕餐飲浪費」風潮之際,杭電會計學院的準大二學生魏冬冬等幾名學生在校團委藝術教育中心指導下,推出原創說唱《光碟Swag》:一粥一飯來不易半絲半縷力難堅盤中餐 辛苦來春種子秋收萬物美好社會 新的風尚
  • 國防科大開啟「新食尚」——拒絕餐桌浪費!「半份菜」來了
    清蒸大黃魚、咖喱燒雞、脆皮烤鴨、紅燒排骨……站在綜合食堂新設立的「半份菜」窗口下,國防科大電子對抗學院學員韓龍江沒有了往日的糾結「給我來半份香辣鴨爪。」
  • 開學第一課,拒絕浪費、愛惜糧食成校園熱詞
    領糧票、了解一粒米的「旅程」、爭當「光碟俠」……報到日,拒絕浪費、愛惜糧食成了校園熱詞。   局前街小學 進校喜領紀念「糧票」   校長金賢表示,報到日以「嗨,親愛的新學校」為主題」,開展系列與蘇東坡相關的趣味活動,就是想告訴孩子們,這是一所有文化底蘊的學校。即將開展的期初課程,分「我們的校名」「我們的校園」「我們的校史」3個板塊,帶領孩子們進一步走近蘇東坡其人其事,探尋校園裡的「東坡」文化。   解放路小學 體驗「惜物正當時」
  • 文明進餐 拒絕「剩」宴
    「婚宴剩得越多,說明招待越周到」……很長時間以來,人們對婚宴存在這樣的認識誤區,菜品要好,菜量要大,認為剩得越多說明主家越有面子。大西洋正達美食廣場,每年接待婚宴4000多桌,浪費高達10%。為了杜絕這種浪費,大西洋推出了婚宴A、B菜單,每個價位的套餐分A、B兩種,和客戶溝通,根據不同群體的客人,選擇合適的菜單。
  • 齊麥麥 魯果果 帶你了解 世界糧食日
    糧食節約與糧食安全,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今天,齊麥麥和魯果果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宣傳周的相關知識。  網友「花慄鼠的腮」:世界糧食日是什麼時候啊,是怎麼來的呢?  齊麥麥:世界糧食日(World Food Day,縮寫為WFD)是世界各國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圍繞「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舉行紀念活動的日子。
  • 【世界糧食日】詩人阿紫聯袂國家一級演員李琦等眾藝術家同誦《一日三餐》反對浪費/節約糧食(視頻)
    今天是世界糧食日,珍惜糧食人人有責!中國當代著名詩人、詞作家、朗誦表演藝術家阿紫於2020年8月31日創作了詩詞《一日三餐》;9月3日,由阿紫作曲,著名音樂人杜廣宇演唱,原創首發《一日三餐》試唱小樣,童聲誦杜雨辰。
  • 作文講評之節約糧食
    ——趙悅彤過往之浪費,難以挽回;來日之節約,大有可為。——郭殊伯米粒雖小,尤見禮義廉恥,節儉事微,可助興囯安邦。——張毓格從黃帝拍散在神州大地的第一滴汗珠到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從朱子「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到海子「從今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中華美食俗得無畏,雅得高潔,讓人崇敬到骨血之中。——喬紫君節約體現你的品德高尚,打包彰顯你的心思細膩,倒掉反映你的心理扭曲,奢華盡顯你的奢靡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