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警告,政府號召節約,中國的糧食夠吃嗎?

2021-02-24 鐵血軍事

文 | 蔣校長

非知名軍網鐵血網創始人,五道口男子技校輟學,軍品材料磚家;微胖界軍宅戴表,懶癌強迫症晚期;女軍迷之友(自認),戰忽局臨時工。

最近一段時間,相信大家已經看到很多關於節約糧食的號召,甚至有的地方還出臺了「N-1」式點菜的規定,不免給人造成這樣的印象——糧食快不夠吃了?

需要強調的是,糧食危機並非空穴來風。

7月13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世界糧食計劃署等機構聯合發布的《2020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全球新增1.3億名飢餓人口,總共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

▲貝魯特大爆炸一傢伙炸掉了黎巴嫩85%的儲備糧,糧食依賴進口隱患很大

一些糧食出口國出於本國安全考慮,開始限制糧食出口。越南、俄羅斯、泰國、塞爾維亞等國一度宣布禁止或減緩糧食出口。

聯合國甚至發出警告,全球迎來了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全球,當然也包括中國,這顯然是一個壞消息。

但也有一個好消息——中國的三大口糧,大米、小麥、玉米的國內自給率平均在97%以上,保證中國人自己吃飯肚子,是沒有問題的。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不管工業如何強大,商業如何發達,網際網路如何高效,吃飽肚子永遠都是最基礎的剛需。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單是保證每個人都能吃飽,總量算下來也是一筆驚人的數字,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鑑於近代以來的許多歷史教訓,中國人對國防和糧食的自主程度最為在意,非常重視,甚至達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恨不得一切產品,機械電子,大米白面,最好都能自己解決,絕不依賴國外。

▲中國雖大,耕地不多

所以,保證糧食安全,可以說是全民、全國的根本性共識了——「18億畝耕地紅線」,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是保證中國糧食自給自足的底線,無論經濟發展對地皮有多麼的渴望,國家在對待耕地的問題上,一定是堅守這個底線的,否則就是在給將來埋地雷。

新中國建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農業人口持續減少,現在已經轉型為工業化國家。

但由於農機、化肥、育種、管理方面的進步,中國的糧食產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連年增加。

截止2019年,我國糧食產量連續7年穩定在6億噸以上,去年總產量13277億斤,創歷史最高水平,實現了「16連豐」。

把這個產量按14億人口粗略平均一下,每人可以分到948.36斤糧食,相當於每人每天有2.6斤糧食可吃,遠高於人均800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

不過,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最近發布了一條消息——各地的夏糧均有不同程度的減產。

看到這個信息,可能又讓我們心裡一沉,一想到每天都有14億張嘴要吃飯,少收了這麼多糧食,難道要挨餓了?

這同樣是一個壞消息,但也有一個好消息——中國的存糧非常充足。

其實,如果糧食全靠現收現支,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只要當年稍有風吹草動,危機馬上就來。

事實上,我們消耗的糧食中有相當一部分都不是當年打下的新糧,而是往年的存糧。

存糧就得有糧倉,那麼中國的糧倉夠嗎?夠!

根據《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的數據,截止2018年,全國共建有標準糧食倉房倉容6.7億噸,簡易倉容2.4億噸,有效倉容總量比1996年增長31.9%。食用油罐總罐容2800萬噸,比1996年增長了7倍。

僅2019年這一年,中國小麥、玉米、大米三大主糧的庫存結餘就達2.8億多噸,總計庫存有9.1億噸。14億人口,按每天消耗糧食70萬噸計算,以這個庫存量,哪怕一粒糧食不增加,也足夠消耗3年半的時間。

▲現代糧倉是這個樣子的

國際上普遍適用的糧食安全標準,是庫存量佔消費量的比例在17%至18%之間,我國庫存量遠高於這一標準。

也就是說,今年夏糧歉收即使有影響,至少也要推到三年後了,而且今後好幾年一平攤,很可能並沒有任何影響。

看到這裡,是不是又長出了一口氣?原來糧食這麼充足啊?不用擔心啦!

先別急,糧食充足,並不說明一切都可以自己解決。

這裡又有一個壞消息——我國是產糧大國,同時也是農產品進口大國,自2010年起更穩居全球農產品進口量第一。

連年豐收,存糧夠吃三年半,為什麼還要進口農產品?

原因之一,我國人口基數龐大和消費升級。

雖然糧食夠吃,但中國人並不只是求個吃飽,還有很多改善性的需要,比如你想換換口味,嘗嘗泰國香米、波蘭黑麥,這是不是就得進口了?

原因之二,農業結構的不平衡。

▲大豆對外依存度很高

我們熟知的大豆,自給率不足20%,國內需求增長最快、供求缺口最大的一個品種,主要依賴進口。

在2009-2018的10年中,大豆淨進口量呈現上升趨勢,2015年之後淨進口更是突破了8000萬噸,是國內大豆產量的4倍多——2019年國產大豆產量1810萬噸,同比增加215萬噸。

從國際市場看,2019年我國大豆進口8851萬噸,同比增加48萬噸。

我國進口的大豆,大約20%加工成豆油,80%加工成豆粕。

▲大豆磨成粉,餵肥雞鴨豬

豆粕是幹嘛的呢?優質的動物飼料。

也就是說,中國人吃到的肉食,大多是靠進口大豆來供給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表示,我國口糧是絕對安全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丟掉糧食安全意識。

「首先,我國糧食的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中國糧食主要是玉米和稻米,其次是小麥,但大豆產量很少,飼料糧也是短缺的,食用油對進口的依賴度較高。」

大家可能又納悶了,缺大豆,就像重視水稻和小麥那樣,多種點大豆不就完了嗎?為什麼非得進口不可呢?

事情不是這樣簡單,別忘了,耕地就那麼多,種了大豆,別的就要少種——大豆多了,小麥和水稻少了,恐怕會更危險。

畢竟大豆不是主食,耕地要用來優先解決最基本的需求。

▲雖然美國大豆很惹眼,實際上巴西大豆是大頭

那麼,中國能從國際市場上買到足夠的大豆嗎?

按2019年的數據,大豆的主要來源是巴西,5767萬噸,佔比65%;其次是美國,1694萬噸,佔比19%;第三是阿根廷,879萬噸,佔比10%。

這裡也有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

壞消息是,受到疫情影響,國際大豆產量確實下降了。

據美國農業部估計,2019年至2020年度全球大豆產量3.42億噸,同比下降4.7%;期末庫存1.02億噸,同比下降8.4%。

好消息是,各國大豆也是有庫存的,雖然今年減產,但庫存量依然是歷史上第二高,所以總量仍然充足,只是漲價不可避免。

3月底,沿海地區43%蛋白豆粕報價為每噸3250元至3350元,比去年底上漲了400元至500元。

飼料漲價,接下來就會是肉蛋奶價格上漲,想必大家已經從豬肉價格上體會到了。

所以,基本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國際糧食危機的大背景下,中國口糧是非常安全的,但肉類供應確實會受影響,影響有多大要看情況。

簡單總結就是吃飽沒問題,吃好有影響。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應對這個局面呢?

既然口糧充足,那麼就要在不減少口糧種植的前提下,解決大豆對外依存度太高的問題。

措施之一是拓寬大豆來源。

目前我國已經將印度、韓國、孟加拉國等國的大豆進口關稅從3%調降至零,開放玻利維亞、俄羅斯、保加利亞、白俄羅斯、巴西、烏克蘭等多國粕類產品的市場準入,以避免受限於某幾國。

▲工人正在篩選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在三亞繁育的大豆

措施之二是提高本國大豆產量。

目前,我國大豆產量上不去除了耕地原因外,主要是因為相關單產太低,國內非轉基因大豆單產約為每畝129公斤,遠低於國外轉基因大豆320-400公斤的水平。

此外還可以用耕地輪作的方式,在不減少口糧種植的前提下增產大豆,這方面還是有很大提高空間的。

措施之三是尋找大豆的替代品。

如果將豆粕在飼料中的比重由21%降至18%,就可減少豆粕用量約1100萬噸,折合大豆約1400萬噸,雙低菜籽粕、芝麻粕及高粱飼料等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豆粕。如果這方面技術能有所提高並推廣,就不用進口那麼多大豆了。

除了以上這些辦法,我們最容易做到,也是見效最快的措施,是節約糧食。

在全世界範圍內,糧食浪費都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顯示,全球每年約有1/3的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總量約為每年13億噸,相當於每年有14億公頃土地、2500億立方米的淡水被白白浪費。與此同時,在世界76.33億人口中至少還有8.2億面臨飢餓,相當於有九分之一的人在挨餓。

在我國,雖然中國人向來有節儉的傳統,但浪費糧食的現象仍然不容忽視。

從2012年起,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組成的課題組在北京、上海、成都、拉薩4個代表性城市的366家餐館進行了大量實地調研後,發布了《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

▲這種場面,相信並不少見

根據該報告,我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為11.7%。

此外,大型聚會浪費率則達38%,學生盒飯有1/3被扔掉——公務聚餐、大型餐館、遊客、中小學生群體等是餐飲食物浪費的「重災區」。

經初步測算,我國城市餐飲業一年僅餐桌食物浪費量就在1700萬至1800萬噸之間,相當於3000萬至5000萬人一年的食物量。這還沒有計算運輸和儲存過程的撒漏和損耗,如果算上這部分,恐怕數字將更為驚人。

其實,中國人能吃飽飯,不過是最近30多年的事情,也就是一代人的時間。

連年豐收、自給自足的背後,是我國糧食消費量的增長仍快於產量的提高,糧食生產和消費長期處於「緊平衡」狀態。

況且,我們還面臨著人多地少、化學汙染、耕地退化、水位下降、穀物多樣性減少等各種問題,還沒有到高枕無憂的地步。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因此,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對糧食安全抱有危機意識。

作為公民,政府應該做的,我們要監督政府做到做好。

同時,自己也要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浪費糧食,不炫耀消費,光碟行動……

把每一粒米都吃掉,儘量別浪費,是最小的愛國行動了——至少校長覺得難度不大。

你呢?

參考資料:

[1] 央視新聞:世界瀕臨嚴重糧食危機,中國老百姓的「米袋子」會受影響嗎

[2] 經濟日報:我國大豆不存在供應短缺問題 經濟日報

[3] 經濟日報:糧食夠吃,為啥還進口 

[4] 央視網:中國糧食這麼多,為什麼我們還要進口?農業農村部解答來了

[5] 閱中國:中國每年浪費多少食物?夠3000萬到5000萬人吃一年 

[6]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糧食生產連年豐收 為何還強調要有危機意識 

[7] 安信證券:大豆之爭,漁翁得利 


在中美「十年蜜月期」內,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放鬆對華軍售限制,武器庫幾乎完全對中國開放,只要有錢就可以隨便買。中國在那段時期到底搞到了多少「高精尖武器」?又用這些武器幹了什麼?關注鐵血軍事微信公眾號,後臺回復「武器」查看詳情。


●印度封禁華為,惡果立馬來了!

●印度果然掉進了坑裡

●又一次!亂港分子黎智英為什麼總能保釋?

●糧食戰爭:一場30年的陽謀,一次中國農業千年史的變革

●中國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沒有之一!(深度好文)

【蔣校長推薦】迅閃二代輕量戰術長褲,這條褲子在日常、上班穿都沒有問題,總體上還是簡單利落,不會與城市人群格格不入。而且使用了大量戶外級面料,比我們以往穿的民品更加耐磨抗造。,喜歡就趕緊點下方小程序卡片購買~

相關焦點

  • 全球糧食危機,中國的糧食夠吃嗎?
    7月中旬,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與糧農組織共同發布了《嚴重糧食不安全熱點地區早期預警分析》,報告顯示,到今年年底,全球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數可能從疫情前的1.49億增至2.7億,有25個國家面臨饑荒風險。而聯合國發布的另一份糧食安全報告則預測,2020年全球將至少新增約8300萬—1.32億飢餓人口,2019年全球飢餓總人口的數據是6.9億。
  • 中國城市餐飲年浪費超300億斤 節約糧食應立即行動!
    作者莫開偉系中國知名財經作家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組日前發布的一份關於珍惜糧食、反對浪費情況的調研報告顯示,不包括居民家庭飲食中的食物浪費,中國城市餐飲每年食物浪費超過300億斤。非但如此,我國生產、儲存、運輸、加工等環節的糧食損耗也較大,造成了巨大的糧食損失浪費,中國每年糧食儲藏、運輸、加工環節損失量也高達700億斤以上。這對糧食安全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可見,餐飲與生產、儲運環節的浪費,更加讓人擔憂,且目前這種情況若不制止,真的會帶來很多的問題。
  • 陳坤網上發聲,號召大家節約糧食獲網友追捧,稱這才是真明星
    陳坤網上發聲,號召大家節約糧食獲網友追捧,稱這才是真明星!>文/陸地上的海蠣子8月23日,知名藝人陳坤在網上發文,稱「不要浪費糧食,真的不要浪費糧食,資源是世界的。」還有的回覆道「聽我哥的,節約糧食,冷飯剩菜炒飯。。。我的晚飯。」「我都是光碟」「我今天把蝦都吃光」「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拒絕浪費!」「嗯!每次吃飯我都儘量不剩飯」,從網友的反應來看,顯然像陳坤這樣的舉動獲得了網友們一致性的追捧。
  • 大學食堂饅頭切成一半出售:警惕節約糧食歪心思
    當下,全國號召節約糧食,大學食堂積極響應,這本是一個值得點讚的行為,但是在實際校園裡,某些學校食堂管理方面動起歪心思,很多節約行為流於形式,引起很多在校生的吐槽。一個饅頭切兩半出售,為什麼不把饅頭做小一點呢,這樣不是更好嗎?事實上,這個切一半饅頭的大學食堂行為,來自於清華大學。
  • 聯合國正式發出警告,2021年全球將迎兩大災難
    聯合國正式發出警告,2021年全球將迎兩大災難 據參考消息網報導,2020年人們視線全部集中在了疫情問題上,但是聯合國在前段時間正式發出了警告,2021年全球將迎來2大災難:第一、新冠疫情;第二、饑荒。
  • 【眾言堂·網評】每個人都應該為節約糧食盡一份責任
    中國藍新聞客戶端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存在嚴重的糧食浪費現象,最普遍的就是餐桌上的剩菜剩飯,請客吃飯菜點得多,剩菜不願意打包,對自己浪費的糧食無動於衷,習以為常。
  • 節約糧食不能僅僅是一陣風|水果|蔬菜|用餐|剩飯_網易訂閱
    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等機構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全世界新增1.3億飢餓人口,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而全球也或將迎來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國際經貿形勢、自然災害及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糧食安全問題仍需居安思危。從典籍中的勸農備荒,到如今的貴粟惜糧,每一餐都是家常妙遇。
  • 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培養節約習慣,上海市的中小幼學校如何開展糧食...
    點擊"播放鍵"查看完整視頻 虹口區劉詩昆幼兒園開展「節約糧食」主題活動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今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將主題確定為"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行動造就未來"。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主題是"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
  • 美國5000萬人急需政府救濟,聯合國面向世界發出警告
    而對於世界各國來說,疫情帶來的影響則更加重大,除了中國之外,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經濟都因為疫情的原因而倒退,其中美國必然是最「傑出」的代表。此前,美國著名雜誌《時代周刊》的一張封面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那是一張寫著2020的白紙,上邊被畫上了一個巨大的紅叉,似乎在映射著2020年對於美國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 作文講評之節約糧食
    當前,「光碟行動」已成為熱詞,面對疫情過後的社會和萎靡不振的全球態勢,中國政府呼籲厲行節約,雖善小而為之。但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型宴席帶來的鋪張浪費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屢見不鮮。紅白喜事,大擺三番宴席,一番二十桌,一桌十數道菜,且以稀以貴,以魚以蝦,以多以滿,一番過後,桌上杯盤狼藉,剩下大半的菜食任人倒掉,其中浪費嚴重的問題不言而喻。(闡述「大型宴席」這一現象。)
  • 危機前所未有,聯合國發出警告!
    然而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蝗災和極端氣候等多種因素疊加下,全球的糧食安全面臨著巨大的考驗。聯合國今年已經多次發出預警,呼籲各國應對即將到來的糧食危機。近日,聯合國公布的一份報告,再次為各國敲響警鐘,一場前所未有的糧食危機正在逐步迫近。
  • 節約糧食好點子來了!滬上中小學午餐這麼吃的……
    圖說:二師附小樂樂精靈兌換機 新民晚報記者 易蓉 攝每天校園裡的這一頓午餐,如何吃好、吃飽,如何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浪費?來看看滬上中小學的「午餐行動」有哪些節約糧食的好做法、金點子。現在的時代,物質越來越豐富,但『糧心桶』的存在讓孩子們更直觀地培養起節約糧食的意識。」趙之浩說,從一開始人均殘羹稱重高達0.25千克到0.5千克,到現在基本上80%的班級都能達標了。新學期,上海市第二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將實行小份餐和大份餐的嘗試,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食量需求選擇不同的飯菜量,不夠的再添,但不要浪費。
  • 2020年天災人禍一籮筐,節約糧食再引媒體熱議,我們需要害怕嗎?
    日前,節約糧食、杜絕餐桌浪費又成為熱點話題,央視和各媒體也對各種形式和群體的餐飲浪費提出批評,武漢餐飲協會發出倡議:10就餐,只能點9個人的菜。 節約糧食無論何時都非常重要,為什麼是現在再次強調這個問題?
  • 聯合國警告說,2021年將是災難性的
    世界糧食計劃署總幹事對未來幾個月做出了可怕的預測,稱2021年將出現「災難性」的人道主義危機。2021年可能是近一個世紀以來最糟糕的一年。據《今日俄羅斯》報導,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總幹事大衛·比斯利周五在聯合國大會上拉響了警報。
  • 「節約糧食」風尚下,抖音「約」飯營銷如此「對味」
    從10月2日到6日,抖音在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的指導下,發起了「DOU來『約』飯—節約美食,文明旅遊,為中國加分」活動。連續一周來,抖音採用線上、線下「接力式」直播,優質抖音美食達人「帶隊」,走進廣州、上海、長沙三大城市,探索城市特色美食、逛人文風情美景,提倡文明旅遊、節約糧食。
  • 一組數字告訴你:「糧食浪費」到底多嚴重!向舌尖上的浪費宣戰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  羅雲波  中國飲食文化研究所副所長  何永清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名譽會長  王瑞元本文作者丨生命時報記者 高陽  高嘉悅本文編輯丨任琳賢  劉雲瑽製圖丨王傅佳        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都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和提倡
  • 節約糧食,古人何為?
    崇尚節儉、珍惜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很早就意識到天下之事,常成於勤儉而敗於奢靡。他們當年如何節約糧食、懲治浪費行為呢? 雍正為剩飯兩下聖旨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中國是大國,如不能居安思危,難免有後顧之憂。古人寫詩說,「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惟有豐年不忘饑饉,珍惜每一粒糧食,才能做到有備無患。又如「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些詩句,都是古人重視糧食安全的警句。
  • 「端牢中國飯碗共築全球糧安」,這些發明助你我踐行糧食節約
    今天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而世界的糧食安全問題卻在不斷惡化。根據聯合國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有近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受今年新冠疫情影響, 還有多達1.3億人可能陷入長期飢餓。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不僅解決了中國人民的溫飽問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 懂點兒啥:大胃王吃播,真的會影響中國糧食安全嗎?
    即便是在比較發達的歐洲,也有上千萬家庭糧食短缺,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但是糧食到底是怎麼浪費的,主要原因是大胃王的吃播嗎?恐怕未必。這一點,新聞數據裡其實已經講清楚了,中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是11.7%。但是,大型聚會浪費達38%,學生盒飯有1/3被扔掉。也就是說,和平均浪費率相比,真正的大頭,在大型聚會和學生盒飯。
  • 主題作文|節約糧食,主題解說+名言+標題+觀點+素材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19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統計,全球每年約有三分之一的糧食被損耗和浪費,總量約為每年13億噸。此前有數據測算,我國每年僅在糧食儲存、運輸和加工環節造成的損失浪費就高達700億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