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收音機何時能擺脫粗製濫造?外觀高仿松下,但內部做工低劣

2020-12-24 騰訊網

一、酷似松下收音機

大家都喜歡價格實惠的收音機,對不對?當然啦,我們都是如此,因此,當一位讀者提醒我說有一款標價便宜的QFX-R24型收音機時,我就趕忙去查證了一番。正如你所見,它就是我曾經給予好評的松下RF-2400D收音機的翻版。

▲兩臺收音機的外觀如出一轍

這兩款收音機外觀方面的相似並沒有引起的注意,真正抓我眼球的是QFX-R24增加了2個短波波段,而松下RF-2400D僅有調頻和中波波段。雖然QFX-R24的標價是24.99美元,但是網上包郵的價格僅為15.78美元,大約是松下RF-2400D收音機的半價。這有點兒太划算了,都不敢相信是真的。於是,我訂購了一臺,然後滿心期待著收貨。

總的來說,QFX-R24收音機的中波頻率範圍是530—1600KHz(沒有擴頻)、調頻範圍是88—108MHz、短波1的範圍是3.2—7.6MHz、短波2為8.9—22MHz。此機可用內置的交流電源供電,配有110V和220V的切換開關,也可以用3節1號電池供電,電池續航能力應該很長。有趣的是松下RF-2400D使用4節1號電池供電,因此,我的第一感覺是兩臺收音機的電路應該有差別。

二、頻率指示不準和調諧費勁

好了,我也不跟你賣關子了……一切看上去都太好了,但不是真的。QFX-R24的美只是徒有其表。一給它裝上電池,我就開始用了。我想自己將會失望的。我首先測試了中波波段,婉轉地說,我發現它的調諧令人氣憤。不僅頻率刻度盤指示不準(不準到什麼程度呢,譬如收聽840KHz上的電臺,指針卻指到了700KHz以下),而且調諧起來非常困難。調諧旋鈕太緊了,要使勁兒擰才能動,而且它的調諧回差也是我從前沒見過的。

▲R24的產地是我國

讓我解釋一下,當你試著慢慢調出自己想聽的電臺時,什麼都聽不到……你已經掃過這個電臺了。然而,當你試著往回調時,在你調到剛才擦肩而過的頻率之前,你可能會聽到另一個電臺。真是太奇怪了。因為頻率指示不準確,外加這種調諧回差現象,想用QFX-R24調準電臺比較困難,我不得不使用另一臺收音機幫忙確認調到的究竟是哪個電臺……這一點兒都不可樂。有趣的是,一旦我調準了電臺,那麼實際接收效果和聲音還不太糟糕……縱然不像松下RF-2400D那樣出色,但也不太差。如果它的調諧手感正常的話,那麼我認為此機還是可以接受的。

三、調頻和短波波段的表現

饒有趣味的是,調頻指示的精度要更好一點兒,而且調頻接收性能也不太差。儘管它並非一臺適合接收遠程調頻弱信號的電臺,但是,對於正常收聽來說,還是可堪一用的。不過,你仍需要對付糟糕的調諧手感。找到想要聽的電臺非常具有挑戰性。

短波波段則是另一回事了。在白天時段,我幾乎什麼都聽不到,還是同樣的問題,奇怪的調諧現象使你幾乎調不到任何可聽的電臺。夜間,倒是一如所料有很多電臺信號,不過也很難調出來。我將這個收音機放在了測試臺上,用信號發生器和一些較強的信號檢測它的短波接收性能。可是,很多鏡像頻率遍布整個短波波段,我只好作罷……由於鏡像頻率太多,所以很難辨別出其實際頻率。

另外還需注意一點:此機的拉杆天線非常短小,由於抽拉非常緊澀,很容易彎曲。松下的天線則更結實一些。

四、內部做工對比

▲R24的內部做工

▲松下RF-2400D的內部做工

目前為止,我好奇的是想看看收音機裡面是什麼樣子的,當我拆開收音機,顯而易見這就是一臺粗製濫造的收音機。與松下RF-2400D收音機對比內部做工,簡直毫無可比性。QFX-R24收音機的中波磁棒又短小有扁平,而RF-2400D則是圓磁棒,儘管長度不到4英寸,但至少橫截面還不錯,而且固定在一個不太可能與電路板上的信號相互幹擾的位置上。同時,RF-2400D的主體架構做工更佳,還為交流電源配備了一個獨立的電路板。QFX-R24沒有調整的餘地,所以沒法改善調諧的精度。甚至機械波段指示器也與波段標識相隔太遠了,我不得不記下波段開關所處的位置,因為標識的位置是錯的。這裡也沒有明顯可行的調節方法,也沒法調松一下過緊的調諧手感……似乎就是這麼做的。

五、僅有的優點

我的讀者們都知道:一直以來,我都儘量公正、客觀,QFX-R24還是有一些優點的。對於長期收聽來說,內置交流電源是個不錯的選擇。另外,使用1號電池供電的話,電池的續航能力應該會很長。一旦你找到一個電臺並將它調準之後,中波和調頻的實際接收性能、聲音也不太糟糕。然而,我擔心缺點多於優點,而且市場上還有很多其他更好的選擇。

這可能是個體差異嗎?我手中的是病機嗎?我認為會存在個體差異的,不過,即便如此,大多數的缺陷貌似也是源於設計的,因為它的做工太粗劣了,我也不想再評測另一臺樣機。

六、結論

因此,儘管價格不到16美元,我也不推薦這款QFX-R24收音機。另一方面,30美元的松下RF-2400D不光看上去十分不錯,而且相比之下用起來也很享受。

評測:傑·艾倫 翻譯+配圖:收音機評論譯介 來源:radiojayallen

相關焦點

  • 日本松下B65 在收音機行列中能排到什麼位置?
    但是,在它這個外形較小的長波/中波/短波/調頻收音機行列中,它能穩拿4分。之所以沒有獲得5分的滿分,是因為它的中波覆蓋範圍沒有得以擴展和尚有兩個蹊蹺之處。手持這個收音機也不會降低或弱化電臺信號,而且此機外形不大,因此,非常適合旋轉機身朝向來接收遠程弱信號,或者拿在手裡調整機身的朝向。內部磁棒天線的工作範圍最高到1611KHz,1612—1614KHz是個盲區。1615KHz以上則是短波波段了,默認使用拉杆天線接收電臺信號了,不過一些較強的中波臺也能通過這種方式收到。
  • 松下 T-57 中波收音機 1968年
    松下 T-57 似乎是一臺尋常的收音機,根據機身編號判斷該機器製造於1968年,它擁有60年代收音機上通常使用的金色的金屬面板,頻率的數字採用了直接衝壓的方式,位於指針上方,這樣可以保證上面的數字不會像噴漆工藝那樣隨著歲月的
  • ​【火腿故事】松下經典RF-2200收音機與孿生兄弟National松下DR22收音機的回憶
    松下經典RF-2200收音機及其兄弟產品National松下DR22收音機的回憶文:Mario Filippi(N2HUN)所有照片均由作者提供,除非另有說明一直以來最傑出的AM / FM / SW可攜式收音機之一是古老的Panasonic松下RF-2200收音機,該收音機於1970年代中期在美國開始銷售,價格約為165美元。
  • 機評譯文43:松下(Panasonic)頂級便攜收音機的傳奇絕唱:RF-B65評測
    ********************************   時光倒流至1990年,那年生日時,我收到了一臺松下RF-B40收音機(我想就是生日那天……1990年畢竟太久遠了)。單邊帶的濾波器帶寬為6Khz,有點兒限制了該機的選擇性,不過,可供選擇的單邊帶(是指上邊帶和下邊帶——譯者注)和精細調諧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個不足。該機本應該配有兩個或多個濾波器以供選擇,特別是適用於在異常擁擠波段接收遠程信號的更窄帶寬,以便處理人為製造的相鄰頻率間的互相干擾。
  • 三十年前的松下磁帶隨身聽,價值一萬塊,外觀仍不過時
    說起當年高端的磁帶隨身聽,大家肯定會想到索尼WALKMAN,但實際上松下、愛華、夏普等品牌也都推出過磁帶隨身聽產品。其中松下RQ-S3絕對是高端中的高端,不僅做工精良,低音震撼,而且只有巴掌大小。松下RQ-S3是1989年4月推出的產品,距今已有31年歷史,目前存世量相當稀少。
  • 收音機百年史的19部名機
    當時在歐洲能與PHILIPS比肩的是法國湯姆森公司,當時該公司的收音機產品有影響的不多。西門子的P48收音機內部用了4個8寸喇叭除此以外,P48體積790*540*330mm為世界之最,市場價僅次於SABA的F18在收音機的歷史上,日本也是一個有影響的大國。
  • 樂童推薦|一篇文章讀懂收音機百年史的19部名機
    1927年,飛利浦開始生產收音機,僅僅一年之後,飛利浦不僅使收音機的產量達到了一億臺,是當時歐洲最有影響的電器企業之一。當時在歐洲能與PHILIPS比肩的是法國湯姆森公司,當時該公司的收音機產品有影響的不多。
  • 收音機測評|十款發燒級收音機評介(任天鴻)
    這機器的功能尤其多,有長波、中波、短波、調頻、傳真、衛星廣播、單邊波段、多重變換、相位固定環綜合調諧器和特能接收等21項主要功能。除此之外,還有8大特點、21英寸的體積,近10公斤的重量以及一個不小的電源轉換器。真可謂是當代收音機史上難得的「恐龍級」產品。就是現今的索尼收音機旗艦SW77在這款收音機的眼裡也是「業餘級」的東西。更可惡的是:該機停產11年來,依舊在收音機界揚雄稱霸。
  • 索尼收音機與國產收音機品牌不得不說的故事
    提到收音機,大家對sony這個品牌可能都不會陌生,說到sony收音機,就不能不提7600系列。可謂是sony收音機裡面的常青樹系列。伊頓(根德)和德勁、德生的聯手,以及德生E10和E100以及後續中國收音機設計製造水平的整體提升,令索尼無法平衡市場性價比,逐步放棄開發收音機市場。日本發現自己無法在中低端機器和中國品牌競爭,開始向門檻更高的高端機市場發展。至今為止以ICOM系列為代表的高端機仍未受到來自中國市場的衝擊。
  • 大神之選:教你買到最值得發燒的收音機
    手頭上的德生1959實際上是內部銷售的新版,外觀很有根德電子管收音機的沉穩和大氣,只是工藝差強人意,尤其是音量和調諧旋鈕塑料感非常明顯,調諧電臺的阻尼感有些發飄,沒有高檔機子的細膩均勻。調頻信號的接收能力與德生1994相當,平常狀態下外接軟天線會獲得更加穩定的信號。相對於德生1994,我覺得德生1959的聲音加渾圓大氣,中頻特別甜美,高頻稍顯暗淡,整體上聽起來非常耐聽。
  • 我的收音機|老版山進SR-35
    山進的做工,真的讓人佩服,很多地方都進行了拋光處理,握在手裡有80年代的機器的感覺,而且旋扭順滑,沒有其他微型機的生澀感。不過國內除了淘寶以外SONY那款是沒有賣家的,所以就選擇山進收音機了。到手使用後,才知道美國亞馬遜有些評價並不屬實。比如:虛假評論1:山進SR-35的中波選擇性很差,只能收到三到四個強臺,強臺信號能佔據1/4個頻段。這是嚴重不符的,我拿到手後測試,不僅本地強臺只佔據了應該佔據的9KHz以外,我將收音機接近自己製作的中波發射器天線都沒有鄰頻幹擾的跡象。
  • 說說廣東高仿包包的那些事
    廣東是個神奇的地方,在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許多人抱著滿腔欲望,來此尋找出路,所以無可避免的,會接觸到一些不光彩行業——例如高仿。高仿是指根據仿製對象的原有外形、材質、功能所仿製出來的仿冒品,一般來說,通常是仿製國際大牌奢侈品,因為外觀神似,價格相比原版又很低廉,所以深受工薪人士愛戴。
  • 我買了一臺索尼收音機
    中學的時候,在學校我省吃儉用買回了一臺收音機。我常常是中午午休的時候,如痴如醉地收聽那收音機裡播送的節目。
  • 國產汽車真的是粗製濫造?看了董明珠造的車後,答案已經很明顯了
    國產汽車真的是粗製濫造?此前董明珠不止一次的在公開場合炮轟自主汽車,說自主品牌的汽車都是粗製濫造,就連車企的老闆出門,開的也不是自家的車。對此自主車企的老闆都表示很不滿,甚至是反擊董明珠,為此大家都想知道,董明珠也來造車了,她造的車到底是怎樣的呢?2016年時,董明珠加入了造車行業中,2019年格力打造的汽車出世了,命名為銀隆艾菲。
  • 松下徠卡15mm f1.7鏡頭外觀及樣片曝出
    近日松下為Micro 4/3微單相機發布了一支LEICA DG SUMMILUX 15mm f1.7 ASPH大光圈定焦鏡頭,從型號上我們可以看出它是徠卡認證系列鏡頭,成像素質非常強悍啊。熟悉松下微單鏡頭的朋友應該知道,徠卡系列目前僅有兩支,且都為大光圈定焦鏡頭,比如LEICA DG SUMMILUX 25mm f1.4 ASPH O.I.S>>直達購買,它就相當於全幅視角中的50mm標頭;另外還有LEICA DG?MACRO-ELMARIT 45mm f2.8 ASPH O.I.S>>購買直達,它相當於90mm微距鏡頭。
  • 賣高仿包6年,揭秘高仿奢侈品行業內幕,你代購LV都從這發貨
    一般來說,高仿奢侈品的購買者有幾種類型:一種是幫別人購買;另一種是本來想要購買真貨結果到手的確是高仿的人;還有一種是買不起珍品已經明確要買高仿的人。小美說,兩天後,這些貨物將被送到北京女人街,上海長樂路,武漢的淘寶店,甚至新疆克拉瑪依街上的精品屋。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各種品牌,款式和做工水平的「奢侈品」將出現在公共汽車,高檔辦公大樓和其他地方,以顯示包包主人的身份和品味。
  • 我國有這麼精緻的收音機嗎?和日本索尼還有一定的差距
    我下單之後一兩天,這款收音機就到手了。它的原包裝盒就塞在一個帶有襯墊物夾層的大信封中被寄過來,這令我有點擔心,因為我對皇家郵政公司沒有太多的信心,不過,機器還是完好到手了。索尼XDR-S41D並不大,是一款可攜式的收音機,因此,我誤認為這又是一款廉價收音機。我是大錯特錯,拆開此機的包裝,裝上電池,接通電源。
  • 揭秘一下高仿包包市場,高仿包和正品有什麼區別?
    高仿包包與真包的區別極小,因為現在本身很多的lv的產品就是通過國內的工人進行加工之後再出口銷售的,國外的很多專櫃當中的包包,都是made in China的,所以高仿包已經很輕鬆地就做到了可以與正品的皮質做工都一樣,就算讓櫃員只通過眼睛去分辨,也是完全無法辯認出真假的,而這一點,對於大家日常使用來說,已經完全足夠了,所以完全不需要擔心會被識破。
  • 滿滿的時尚家居風 IFA松下音頻產品搶眼
    在正在舉行的IFA2017(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上,松下帶來了多款時尚耳機、家居音響、4K超高清藍光播放機等產品,時尚精緻的做工讓松下的每一款產品都讓人眼前一亮。內飾雙揚聲器,總輸出功率達40W,輸入抗阻達8歐姆,配有AUX及USB 2.0有線輸入接口及藍牙及Wi-Fi無線輸入,產品亮點在於具備CD播放及FM/AM收音機功能,並可同步傳輸到同樣支持AllPlay功能的音箱設備上。
  • 國產車並不粗製濫造,它們只是缺少一臺優秀的變速箱
    其實我同意董先生「粗糙的」這句話,但國產汽車將大幅改變主意,上進心的存在,同樣也簡陋的潮流,你是陸風,斯威,幻速,這些車企劃競爭是粗糙的華泰品種,同樣也有鬥志,積極向上的企業、長城、吉利等,很多企業、合資車的差距,董先生的「粗製濫造」論缺乏辯駁,但不失真實,國產車不是粗製濫造,只是缺了一臺優秀的變速箱我一直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