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一生分作兩回人,半世英明半世昏

2021-02-13 古詩詞文苑





作者:孟明   來源:古詩詞文苑(songciba)


提到唐玄宗李隆基,大概最先讓人聯想到的就是他與楊貴妃狗血亂倫而又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不過李隆基當情聖不過是消遣,他的主業是當政治家,開元之治的總工程師。

出身背景是李唐皇族成員,所謂鳳子龍孫。生活上養尊處優自不必說,他還在少年時就歷任右衛郎將,衛尉少卿等朝廷重職。不過老天爺似乎總是公平的,給予人榮耀的同時也要讓他承受一些痛苦。

李隆基出生前後很長一段時間,唐帝國高層一直處於激烈殘酷的政治角鬥之中,主要原因就是他的親祖母武則天不符合時空的權力欲望,在男權社會中突兀的女皇夢。武則天為了皇位也是用心狠毒,根本不論骨肉親情,還在當皇后時就鳩殺了大兒子李弘,接著又將二兒子章懷太子李賢廢黜貶謫並最後逼殺。李賢在前往貶所時向母親武則天獻上了一首詩,不無表達了生於帝王家的無奈:「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事後看來這不僅僅是一首詩,還是一則政治預言,武則天不僅僅摘了他們兩個瓜娃,之後還把三兒子李顯,四兒子李旦(李隆基生父)從皇位上拉了下來,自己當了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唯一一位女皇。

伴隨著最高權力的更迭,與之相關的人紛紛折腰落馬,或貶或殺,武則天為了肅清政敵,大搞特務政治,鼓勵捕風捉影,告密揭發。甚至武則天兒媳,李隆基生母竇氏都因幾句空穴來風的讒言而被武則天暗中殺害,政治險惡可見一斑。

李隆基就是在這種高層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終日的氛圍中成長起來的。聽到和看到的一系列深宮密謀,宮廷政變和生死博弈讓他積累了經驗,領悟了教訓,形成了隱忍但殺伐果決的性格。同時他在朝廷任職時也廣泛的結交了文臣武將,以編織屬於自己的權力羅網,這為他日後驚天動地的作為提供了無限可能。

 

唐玄宗劇照 

 

時間終於挨到了神龍元年,武則天三兒子李顯以十倍於胡漢三的精神回到了長安,並通過軍事政變的方式二次入主皇宮。本以為這樣朝廷就會歸於平靜,但沒有想到這只是一個開始。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拜武則天同志所賜,某些女人也動起了女主天下的心思,中宗李顯的老婆韋後就是某些女人中的一個。為了早日實現登基御極的目的,韋後等不及老公李顯自然死亡,就熱情積極的幫忙他,以下毒的方式。

中宗死後,韋後又想殺了李旦,畢竟這位仁兄也當過皇帝,朝中威望也很高,空出的皇位李旦是強有力的潛在競爭者。刀已經架到了脖子上,聽聞風聲的李隆基和另一個野心勃勃的女人,李旦妹妹太平公主結成了暫時的攻守同盟,準備先下手為強。

以性命相搏之際,李隆基平時的人緣派上了用場,他振臂一呼,朝廷百僚,禁軍將領紛紛拉著七大姑八大姨來拜碼頭,宣誓效忠,表明與韋後勢不兩立。韋後及其團體一下就被孤立了,於是她不僅稱孤道寡的理想變成幻想,就連性命都沒有保住。

又一次軍事政變後,李隆基之父李旦跟他哥哥李顯一樣第二次當了皇帝,李隆基本人因為政變功勞破格以庶子身份成為太子。之後李隆基清除了他權力之路上的最後一道障礙太平公主,於是世界終於安寧了,至少對於李隆基是如此的。

唐玄宗李隆基終於能集中精力開創太平盛世了,開始了勵精圖治。在用人方面,名相姚崇,宋璟 ,張九齡相繼被提拔任用,朝堂是群英薈萃。玄宗本人也效法曾祖父唐太宗的虛心納諫,從善如流,政治一時清明。民間百姓富足,廟堂國庫充盈,杜甫在詩文作品《憶昔》中不由感慨:「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由於國力的提升,開元一朝對外擴張更是採取積極進取的姿態,同時造就了一大批優秀如高仙芝,封常清的名將,大唐疆域東至渤海,西止蔥嶺,南抵交趾,北至大漠。

由此玄宗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開元十三年志得意滿的唐玄宗封禪泰山,向世人昭示他的文治武功,也昭示大唐進入了巔峰時刻。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大概是古往今來人們的通病。英明神武如唐玄宗也不例外。

執政前期他事必躬親,宵衣旰食,但是執政後期他就怠工了。將所有的政務一股腦的交給了奸相李林甫,而由於對李林甫的過分依賴,對他口蜜腹劍打壓異己的行為便聽之任之,朝堂於是萬馬齊喑,變成了李林甫的一言堂。

不僅如此,李林甫為了永享榮華,還和玄宗寵愛的武惠妃結成了盟友,打算立武惠妃兒子壽王為新太子。而玄宗不分青紅皂白,偏聽偏信,居然就聽了李林甫關於太子李瑛要謀反的讒言,盛怒之下廢掉了太子還逼其自盡,造成了一幕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慘劇。

政治上昏庸的玄宗此時私生活上也是極不檢點,他整天與後宮妃子尋歡作樂,揮霍時光,他的一首詩很能表達他要及時行樂的心態:「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這哪裡像是一位銳意進取的君王的行文,倒像是一個花花公子的輕薄之作。

最後,也是玄宗犯的最嚴重的一個錯誤就是倚重安祿山。安祿山是一個表面人畜無害,實則包藏禍心的人。為了麻痺玄宗,他極盡討好諂媚之能事,玄宗本人很是受用,而且安祿山極具軍事才能,這也迎合了玄宗好大喜功的心態,於是玄宗就把大部分兵權交給了他,這更加滋長了安祿山的野心,讓他實際有了反叛的實力。

而楊國忠的入相更是讓安祿山沒了最後一層顧慮。因為李林甫雖然品德不足,但是能力有餘,他在位時安祿山尚能老老實實。但楊國忠就完全壓不住陣了,靠楊貴妃裙帶上位的他雖然總體上不錯,但是就兩樣不會:這也不會,那也不會。

於是玄宗的好日子到頭了,於是「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舞」,盛世浮夢轟然中塌。京師門戶潼關被攻破後,唐玄宗絲毫沒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覺悟,只是帶著楊貴妃慌忙跑路到四川,還美其名曰巡幸巴蜀。但噩夢沒有結束,路上還沒有來得及消化安祿山鐵騎帶來的驚恐,就在馬嵬坡迎來了一場兵變。

因為隨行士兵本來在京城生活的好好地,現在卻飢餐露宿,櫛風沐雨,實在需要發洩一下。而楊氏兄妹平時作威作福,頤指氣使,滿朝文武備受欺壓,於是新仇舊怨一起算,紛紛要求殺楊氏兄妹以謝天下。

玄宗為安定人心,忍痛殺了楊貴妃與楊國忠。失去了江山的玄宗又失去了美人,心境之悲愴可想而知。雖然後來玄宗有幸回到長安,但已是物是人非,自己成了有名無實的太上皇,終於在無盡悔恨孤寂中了卻殘生。

一生以華麗開局,以開創盛世為高潮,卻以一地雞毛收官。榮耀是他創造的,悲劇也是他選擇的。

蓋棺定論之際,也只能說他是一生分作兩回人,半世英明半世昏。禍福由人不由天,實非虛言。

-end-

版權聲明:文章首發於古詩詞文苑(ID:songciba),作者:孟明,一名武漢大學生,喜歡詩詞以及詩詞相關人物。

商務合作:江先生(jiang-0701))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夕瑤(微信:13824393166)

 

介紹: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古今佳作,開卷有益!歡迎關注古文觀止。

相關焦點

  • 半生寫盡半世秋,半世滄桑半生愁,悲歡離合人間世
    導語:半生寫盡半世秋,半世滄桑半生愁,悲歡離合人間世,紛紛擾擾何時休,半輪明月半壺酒,半世滄桑半白頭,一縷清風一個人,一生浪漫一黃臉。半世滄桑半世痴, 一生心事只山知,經歷了半輩子滄桑,半輩子痴呆,一輩子心事,只有山脈知道,歷經半輩子的滄桑,也付出了半輩子的痴心,到頭來一 生的心事無人可訴,也只有告訴山知。
  • 半世風流半世情,世間再無007
    半世風流半世情,世間再無007。康爺一路走好。
  • 巴金與臺灣文學的半世情緣
    巴金與臺灣文學的半世情緣 2017-06-23 09:33: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忠會
  • 一生煙雨舟無影,半世驪歌情還牽;你是我的眼,千尋猶在夢裡邊
    你是我的眼思,水一般的柔。念,花一樣的燦。微瀾的夢囈,甜甜的孤單。夜,是這樣清寧。心,也可以這樣超然。你是我的眼幾度月朦朧,幾回芳草碧,雁字回時,空許相思意。 夢悽迷,心有系, 憑欄聽風,舉杯向月,相思片片紛飛絮。一生煙雨,半世驪歌,走不出那一季秋水長天的邂逅。遇見,在相思渡口,誰又許你三生不悔的溫柔?
  • 一生事業在三湖,半世姻緣兼兩顧,熊式輝碎史拾遺(中)
    接上回《一生事業在三湖,半世姻緣兼兩顧,熊式輝碎史拾遺(上)》 一省之主席又值青壯年,忙完外面的公務還要管三個幼女,
  • 你是我這一生等了半世未拆的禮物
    你是我這一生等了半世未拆的禮物1:思念一個人的滋味就像喝了一大杯冰水,然後用很長很長的時間流成熱淚。人們不快樂的原因,不僅僅因為身上的壓力,還源於對過去的追悔和對未來的擔憂2:時間久了,你好像漸漸習慣上了單身的狀態,就不再期待愛情的到來了,就算碰到喜歡的人也會笑著搖搖頭說算了。3:你可以高估你的手段,但請你別低估我的智商;願你所有的情深意重,都能換來歲月溫柔,願你一生努力,一生被愛,想要的都擁有,得不到的都釋懷。
  • 璽晨全新單曲《半世情傷》發布 撫慰人心看透愛情
    璽晨全新單曲《半世情傷》­  近日,華語樂壇情歌小王子璽晨全新單曲《半世情傷》在這個炎熱的夏天震撼發行,作為一名頗具唱功的男歌手,他也以這首歌撫慰歌迷的心,看透愛情。­  璽晨《半世情傷》這首歌由著名音樂人笑添為其作曲,量身打造,汪立生擔任作詞,字裡行間雖然流露著憂傷感,但是卻深深地打動著大家的心,每一句歌詞都是璽晨由心而發,由心而唱的,「風的旋律成一曲離殤/青衣淡妝熟悉的模樣/凝眸之中 你我陌生的對望/愛你 愛到最後哭斷了腸」,這首歌不僅非常走心,此外這首歌的歌詞也非常唯美,因此這首歌能夠在發行短短時間內迅速躥紅,得到廣大歌迷們的喜愛。
  • 半世蹉跎誰與伴 幾多幽怨雨中花
    半世蹉跎誰與伴,幾多幽怨雨中花。是誰說,一起看永遠的風景,如今只剩孤燈孓影。就讓我在一闋闋詞的間隙,記載紅塵絕戀,讓情停留在那一刻,最美的相遇。——皛玊題記《雨中花令·柔柳絲絲》(詞林正韻第一部 晏殊體)柔柳絲絲風動。黃鶯撥弦和鳳。曲賦晨陽青杏絢,一片瓊英弄。桃李爭春心意寵。遠山覓、澤原尋踴。近水系、藕花翩弄影,阿與清君誦?
  • 給你傾城的溫柔,戀我半世的流離!
    一切景和物都打上了時光的烙痕,回到相遇那一剎那,一抹胭脂,一朵嫣然,一縷香豔,一生承諾。歲月無聲的讓人害怕,原來時光翩然輕擦,唯留下我在靜寂的歲月中撿拾那片掉落的舊葉。在文字的靈動中尋找殘缺有關你的記憶。一杯濁酒,一生深情。邀明月舉杯獨醉,望星辰飲罷愉悅,而後苦澀微辣,嗆了喉嚨,卻暖了心扉,此情似罌粟花開始讓我上癮,欲罷不能,欲說還休。
  • 第九十三彈‖高級表白情話:你是我這一生等了半世未拆的禮物
    你是我這一生等了半世未拆的禮物——林夕01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 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 朱軍的悲哀:一時不慎,盡毀半世英名
    這句話用在著名的主持人朱軍身上最合適不過了,半世的榮光已成回憶,然而卻不能再從頭再來,假如沒有2018年的那場風波,朱軍可能是中國主播界最有成就的人,只能說一時不慎,盡毀半世英名。朱軍是個多才多藝的人,由於父親是個單簧管演奏員的緣故,朱軍也喜歡上了單簧管,並因此入伍,成了部隊的文藝骨幹。
  • 林輝:半世叔侄情
    半世叔侄情作者/林輝煙消雲去樓是空,鷓旋鶴立枝頭松。情至深處追蹤跡,心冷意寒殘柳風。深冬的烈風捲地起伏,叔父沒有留下隻言片語,永遠離開了我們。六十餘載風雨路,坎坷崎嶇終結束。斯人遠走不回首,徒增思念留親人。
  • 韋應物:半世浪子,半世詩人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上學時老師說「韋應物是山水田園派詩人,後人每以王孟韋柳並稱。其山水詩景致優美,感受深細,清新自然而饒有生意。」
  • 再認識李叔同:半世煙柳半世僧,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這位法師也非完人,在他成長過程中,許多經歷造成了他後來的樣子。既是教師李叔同也是弘一法師,他的傳奇一生大概可以分成四個階段,從他平生所作的詩就可以一窺他不同時期的狀態。1. 奔走天涯無一事,問何如聲色將情寄?李叔同出生於天津大戶人家,是當時天津李家的李三少。
  • 93歲的她,與荷花的半世緣 19:02【不老人生 6】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見證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歷史巨變,承載了共和國的成長記憶。他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把自己的故事融入祖國發展的篇章中。南北奔馳苦中樂, 痴荷情結半世緣。」這是老伴寫的詩,也是張行言一生的寫照。她至今保持著每天從報紙上記錄天氣預報的習慣,為寫文章提供天氣變化的材料。 今年93歲的她,仍然在觀察記錄、整理研究,每年都會拿出一篇研究論文。只要生命不息,她仍要為熱愛一生的荷花事業發揮餘熱。
  • 音樂教父羅大佑:我是人間惆悵客,半世飄零憶平生
    羅大佑會告訴女兒,人與人之間要如何相處,要如何互相幫忙。他沒讓女兒聽他唱的歌,因為他想讓女兒,在屬於自己的年齡裡,接觸屬於她們的世界。在《光陰的故事》裡,那個唱著《童年》也唱《之乎者也》男人,在歲月的洗禮中,變得越發成熟、穩重和通透。每個人在不同的時代,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 《宮心計2深宮計》五大演員曾演唐玄宗,幕前重塑一代君王由英明變老懵懂
    唐玄宗由誅殺韋後的唐隆之變,之後廢掉太平公主的先天之變,都顯出唐玄宗智謀超卓,殺伐果斷,在位44年開創「開元之治」,但到了晚年卻變成老懵懂,寵愛楊貴妃而禍國,是唐代由盛轉衰的始作俑者,由於這位皇帝一生傳奇,亦成為電視劇、電影的題材,而不同演員正好演活不同時期的唐玄宗,總有一個適合大家心水。
  • 大陸「滑翔之父」吳英誠與臺灣「滑翔鼻祖」張輯善:跨越海峽的半世情誼
    緣起滑翔運動沒人知道吳老這句耳語說了什麼,能讓張老笑得像孩子一樣。吳老(左)和張老展示林州第一次滑翔傘比賽的T恤。多次陪張輯善老人來林州的範增仁告訴記者:「吳老接到電話時就回了一句『你來我就來』。」「其實老吳剛做了胃部的手術,身體情況並不樂觀,加上他也這麼大歲數了,我和兒女起初是不同意他過來的。但老頭子太倔了,在家裡天天嚷嚷『老張我倆都說好了,這次我是一定要去的』。實在拗不過,女兒和女婿決定開車送我們來林州。」吳老的夫人說。5月25日,張輯善先行到達林州。
  • 【四合院】胡同裡的幽雅小院,偷得餘生半世閒
    在這座繁華的都市裡,租一座胡同裡的幽雅小院,偷得餘生半世閒!適合你的生活,剛剛好!
  • 致所有媽媽——願你出走半世,歸來仍是少女
    」男人可以出走半世,歸來依然是少年,但是女人一旦當了媽媽,她們就不再是自己,而永遠是「媽媽」,應該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把家庭放在第一位,有沒有自己的工作和愛好,變得微不足道,追星這樣的事,更是離經叛道。於是辯手小鹿說:「有燭光裡的媽媽,為什麼不能有燈牌裡的媽媽?憑什麼男人至死是少年,女人就不能至死是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