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賣假口罩6包被罰10萬,一藥房起訴市場監管局,鼓樓法院依法駁回!

2020-12-27 澎湃新聞

售賣假口罩6包被罰10萬,一藥房起訴市場監管局,鼓樓法院依法駁回!

2020-12-22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日前,鼓樓法院快審快結一起疫情初期售賣假口罩的醫療器械及商標行政處罰決定行政訴訟案件,羅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羅源縣某藥店出售假冒「飄安」一次性醫療口罩,屬於購進銷售標籤不符合規定的口罩、侵害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對其作出警告並處以10萬元的行政處罰,羅源縣某藥店不服,將羅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起訴至鼓樓法院。

假口罩頻現,

市場監管部門嚴打

法院支持!

1111111111111

111111 1111111111111111

市民多份投訴件舉報

藥店銷售假口罩

2020年1月30日羅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接福州市12345便民投訴平臺舉報,該投訴件投訴羅源縣某藥店銷售的口罩,購買日期是1月25日,生產日期卻是2月16號,銷售的口罩生產日期晚於銷售日期,存在生產日期「倒標」問題。「藥店售賣粉色20個裝的飄安口罩,根據新聞發布的信息,認為商家售賣的是假口罩,望查處」。

隨即,羅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立案調查,因疫情期間,口罩供給緊張,藥店和消費者均無法提供口罩實物,但是羅源縣某藥店承認有出售過該種口罩。且該口罩是其從非正規渠道購進,無法溯源。

河南飄安集團正式聲明函

鑑於各地發生多起假冒「飄安」口罩案件,2020年2月11日,河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系統內發出《關於通報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真偽情況的函》。根據這份函,該藥店於2020年1月25日、26日銷售的「飄安」牌口罩符合該函描述的商標侵權口罩存在的1、4、7特徵,屬於商標侵權的商品。

羅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該藥店未查驗涉案口罩供貨者的資質,未建立進貨查驗記錄製度的行為,違反了《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相關規定,經綜合考量,羅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其改正,給予警告責令停止銷售商標侵權產品行為,並於8月1日對該藥店作出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

1111111111111

111111 1111111111111111

分了顧客6包口罩被罰10萬元

藥店不服行政處罰

該藥店認為,羅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行政處罰決定存在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情形。在實物證據方面,消費者並未提供口罩實物,也未從藥店查處口罩實物。

該藥店稱,其確實購買了上述樣式的10包口罩,但是為了自用,而不是銷售,並不需要遵守醫療器械進貨查驗制度,且未進行醫療器械進貨查驗並不代表銷售的行為侵犯註冊商標的口罩。

該藥店認為,1月25日進貨10包,留了一部分自用,1月25日和26日因顧客有需求,所以分了6包出去,最後卻被處罰10萬元,表示不服該行政處罰決定。

10月19日該藥店向鼓樓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依法撤銷該行政處罰決定書。

1111111111111

111111 1111111111111111

依法從嚴從重從快處理

不支持藥店訴請

11月24日,鼓樓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該案。經審理,鼓樓法院認為該藥店作為醫療藥品、器械的零售企業,相關顧客為醫用藥品、器械的購買者,藥店根據客戶的需求分給客戶,與常理不符,認定該藥店購入10包「飄安」口罩並於2020年1月25日、26日對外銷售了6包的事實。

該藥店作為第一類、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者,未按照《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規定履行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者的查驗供貨者資質和醫療器械合格證明文件的義務,購入來路不明的「飄安」一次性醫療口罩並用於銷售,該口罩經鑑別屬於假冒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口罩,構成商標侵權行為。

該藥店的侵權行為持續時間較短,銷售數量較少,只有210元貨值,但前述侵權行為發生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初期,口罩屬於人民群眾重要的防控物資之一,藥店作為向公眾出售口罩的主要渠道,應嚴格遵守法律規定。某藥店購入假冒註冊商標的口罩並對外銷售,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抗疫防控工作造成了不良影響,理應對其從重處罰,對其處以10萬元罰款並無不當。

羅源市監局在立案後,進行了現場勘查、調查等程序,聽取了該藥店的陳述、申辯,並舉行了聽證程序,經集體討論決定後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程序合法。綜上,被訴行政處罰決定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程序合法,裁量適當,依法判決駁回原告某藥店的訴訟請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條第二款規定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註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

本案的判決對於市場主體有較好的警示引導作用。本案中,雖然商家銷售假口罩僅有210元貨值,違法行為持續時間也較短,但口罩是新冠疫情防控的重點保障物資,口罩質量的優劣關係疫情防控措施的實效,因此鼓樓法院依法駁回售假藥店的訴請,既發揮了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的主導作用,監督、支持市場監督管理機關履行法定職責,淨化了市場環境,更打擊了製售假冒偽劣口罩的不法商家,維護正常的物資供給,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安全防線,為抗疫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點擊進入福州法院微信矩陣

原標題:《售賣假口罩6包被罰10萬,一藥房起訴市場監管局,鼓樓法院依法駁回!》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KN90口罩當N95口罩賣?被罰20萬元!合肥一藥房不服起訴兩級市場監管局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年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突然襲來,口罩作為防護品,一罩難求,尤其是防護性能較好的N95口罩,更是緊俏貨品。不過,合肥一藥房因將「KN90口罩」標註為「N95口罩」銷售,被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0萬元。
  • 這樣賣口罩被罰20萬,藥房不服起訴兩級市場監管局,你怎麼看?
    今年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突然襲來,口罩作為防護品,一罩難求,尤其是防護性能較好的N95口罩,更是緊俏貨品。不過,安徽省合肥市一藥房因將「KN90口罩」標註為「N95口罩」銷售,被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0萬元。
  • 賣口罩被罰20萬!合肥一藥店起訴省市兩級市場監管局
    市場監管局認為,藥店在價格標籤上標註口罩商品名稱是「朝美N95」,但其實是KN90型號口罩,藥店虛假宣傳,罰得沒錯。庭審現場價格標籤註明「N95」 藥店被罰20萬2020年1月22日,安徽省立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店從安徽某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購進朝美牌口罩100隻。購進後,藥店在其價格標籤上標註,商品名稱為:「朝美N95」口罩,對外銷售。
  • 河南愛心大藥房一次性醫用口罩賣20元一包,被罰150萬
    2月12日,河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疫情期間十大價格違法典型案例,河南愛心大藥房被「天價處罰」,一般賣3~4元一包的一次性醫用口罩該藥房賣到20元一包(10隻/包),結果被罰150萬元。大河報記者梳理十大價格違法典型案例發現,河南愛心大藥房在榜單中的罰金高居首位,且兩次被罰。
  • 康佰馨大藥房因售賣假口罩公開致歉 背後「老闆」高瓴資本躺槍
    同日,康佰馨大藥房發表公開聲明,就該公司董事長李東涉嫌銷售假冒3M口罩一事,向社會公開致歉;並表示已啟動對消費者的賠償事宜,對於在2020年1月23日至26日,購買到「3M9001」口罩的顧客,按所購商品價值3倍給予賠償。  對此,依舊有媒體質疑「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董事長因售賣假口罩被抓,為何沒有提早向公眾聲明?」「一個月後才亡羊補牢又是否太晚?」
  • 合肥一藥房狀告市場監管部門 因銷售的N95口罩涉嫌虛假宣傳被罰20...
    12月4日上午,一起銷售假口罩的行政案件在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大致案情是,在今年的疫情期間,合肥市市場監管局因安徽省立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店(以下簡稱「安徽省立藥房」)銷售的N95口罩虛假宣傳,對其做出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 洪湖市監局回應爭議處罰:被罰藥店涉嫌將勞保口罩當醫用口罩售賣
    新京報訊(記者 李一凡 孫釗)湖北洪湖一藥店因「購銷差價超出15%」被罰4萬餘元,引發 「機械執法」爭議。今日(2月14日),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洪湖市監局」)一名工作人員稱,該藥店存多項違法行為,涉事醫保口罩平時售價幾分錢,且不能起到醫療防護作用,其「購銷差價額高於15%」的證據確鑿,故作出處罰。
  • 洪湖一藥房6毛口罩賣1元,當地市監局:是勞保口罩非醫用,平時售價幾...
    全文1056字,閱讀約需2分鐘湖北洪湖一藥房因「加價4毛出售口罩」被罰4萬餘元,引發「機械執法」爭議,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啟動重新調查程序。同時,藥房售賣的口罩因沒有中文標識,亦受到質疑。━━━━━藥房涉嫌哄抬物價被罰據新京報此前報導,「0.6元進價口罩賣1元,湖北一藥房涉嫌哄抬價格被罰4萬餘元」的消息,引發熱議。
  • 男子銷售假口罩被罰5萬元 曾向當地醫院捐贈600枚
    為配合疫情防控,湖南市場監管稽查執法人員依法嚴厲打擊疫情防護用品(口罩)生產銷售等違法行為,從重、從快查處了一批案件。日前,湖南省市場監管局對外公布了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查處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執法第六批典型違法案件。
  • 口罩進價6毛賣1塊,藥店被罰
    在網上搜索關鍵詞,可以發現不少藥店由於哄抬口罩價格被罰的信息。 近日,#湖北一藥房0.6元進價口罩賣1元被罰#成為微博熱點話題。賽柏藍搜索發現,這個事件的主角,是來自湖北省洪湖市的一家藥店。 該藥店銷售一次性口罩38000個,購進價格0.6元/只,銷售價格1元/只,其購銷差價額高過《省市場監管局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期間有關價格違法行為認定與處理的指導意見》規定的15%標準,涉嫌哄抬價格。 目前,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對該案調查終結,沒收違法所得14210元,罰款人民幣42630元。
  • 賣口罩被罰20萬!
    此案的藥店方認為,其在銷售口罩過程中,被市場監管部門罰款20萬,是冤枉的。市場監管局認為,藥店在價格標籤上標註口罩商品名稱是「朝美N95」,但其實是KN90型號口罩,藥店虛假宣傳,罰得沒錯。庭審現場價格標籤註明「N95」 藥店被罰20萬2020年1月22日,安徽省立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總店從安徽某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購進朝美牌口罩100隻。購進後,藥店在其價格標籤上標註,商品名稱為:「朝美N95」口罩,對外銷售。
  •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蚌埠這個藥房老闆售賣不符標準的醫用口罩,終被...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蚌埠這個藥房老闆疫情期間售賣不符標準的醫用口罩,終被判刑! 8月27日,蚌山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口罩案,當庭以生產、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判處被告人趙某有期徒刑九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元;被告人張某有期徒刑九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千五百元;被告人熊某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三被告人退出的違法所得人民幣六千四百元,予以沒收。
  • 湖南省市場監管局公布疫情防控執法第七批典型案例
    之後以2元-30元每包(每包20個)的價格全部售出。株洲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隨即將口罩送至湖南省醫療器械檢驗檢測所進行檢測,檢測結果為「細菌過濾效率」不符合標準要求,系不符合標準的二類醫療器械。其行為已涉嫌構成《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條規定的「銷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醫療器械罪」,株洲市市場監管局已依法將該案移送至公安部門調查處理。
  • 家樂福、大潤發、華潤萬家等29家 哄抬物價被罰名單...
    普陀區市場監管局已對此行為立案調查,將於近期作出行政處罰決定。7、廊坊明珠超市:部分蔬菜漲價 處罰50萬元1月29日,針對群眾反映的廊坊明珠興安超市部分蔬菜漲價問題,其中小豆黃瓜竟標價176元一公斤,廊坊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給於明珠超市50萬元行政處罰。
  • 石家莊一藥房銷售假冒醫用口罩被罰10萬!河北公布第二十三批違法...
    現公布第二十三批典型案件:唐山市豐潤區寶芝林大藥房任各莊店銷售侵權口罩根據群眾舉報,唐山市豐潤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唐山市豐潤區寶芝林大藥房任各莊店開展調查。經查,該店存在銷售侵權口罩的違規行為。唐山市豐潤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該店罰款25萬元。
  • 超過法定起訴期限 法院裁定駁回起訴
    超過法定起訴期限 法院裁定駁回起訴 2020-06-05 0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曝光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典型案例
    微信朋友圈賣的口罩,慎購!10.6萬餘只從義烏等地購買的「三無」口罩在微信上進行銷售,涉案貨值70餘萬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日曝光一批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典型案例。典型案例1.湖南省瀏陽市市場監管局查處張某銷售「三無」口罩案2020年2月16日,湖南省瀏陽市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依法對某快遞營業部託運人張某託運的貨物進行執法檢查,現場查獲無產品合格證明、生產廠名、廠址、中文標識的「三無」口罩共計
  • 河北省市場監管局:寶芝林大藥房銷售侵權口罩 罰款25萬元
    人民網北京2月21日電 20日,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公布第二十三批疫情防控期間違法典型案件,其中,唐山市豐潤區寶芝林大藥房任各莊店銷售侵權口罩,被罰款25萬元。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貫徹各級決策部署,查辦一批案件,維護市場秩序。經群眾舉報,唐山市豐潤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唐山市豐潤區寶芝林大藥房任各莊店開展調查,經查,該店存在銷售侵權口罩的違規行為,並依法對該店罰款25萬元。
  • 炸雞品牌「叫了個雞」起訴維權索賠百萬被法院駁回
    上海浦東法院首次以違反公序良俗原則判決智慧財產權民事案件  炸雞品牌「叫了個雞」起訴維權索賠百萬被法院駁回  中青在線上海9月10日電(陳衛鋒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燁捷)曾因發布惡俗廣告而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檢查總隊罰款50萬元的「叫了個雞」炸雞品牌,今年2月,居然以三被告使用
  • 「假一賠十」被法院駁回,售假還有理了?
    「假一賠十」被法院駁回,售假還有理了?在今年的8月份,當地法院一審開庭審理,判決涉事的商鋪返還男子買酒的欠款,但是10倍賠償的訴求被駁回。法院認為酒確實是假冒了茅臺的商標,僅是標籤與產品不符合,但是並沒有證據可以證明,這個酒的質量不合格,所以不支持對方10倍賠償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