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科幻間諜動作大片《信條》(Tenet)自上映以來,票房就一路走高,首周破2億人民幣,外媒盛讚該片為「諾蘭最佳作品之一」、「令人上癮的特工片」。
但媒體與觀眾的看法,似乎有一些不同,僅僅過去一周,豆瓣上《信條》的評分就從8.1直跌至7.9, CinemaScore也只給出了差強人意的B級評分,可見,《信條》的實驗性和解謎性超出了一般觀眾的接受能力。
CinemaScore的評分
除了電影本身的物理學框架,諾蘭還插入了不少歷史知識和現實背景,雖然使影片內涵更加豐富了,但無疑又增加了觀眾的記憶負擔和解謎難度。今天的文章,就為大家整理一下影片中不容忽視的「謎面」吧!
01
龐貝城石板:Sator square
影片中反派薩塔爾多次提到兒子要去龐貝古城旅遊,而龐貝古城最知名的便是這塊刻著回文字符的石板——Sator square。
該碑文以拉丁文為主,從上到下依次刻了五個單詞:
SATOR:指農神,播種者(Andrei Sator)的姓氏
AREPO:本意不明,延伸解釋為拉丁語「arepennis」,解釋為「土地的一小塊」
TENET:信條、原則
OPERA:歌劇、工作、勞動
ROTAS:輪子、轉動
字面意思是「播種者阿里坡用著輪子工作」,另一層意思則是「農神(薩特)控制著時間之輪運轉。」
這五個單詞分別對應了《信條》中的反派Sator(薩塔爾)、仿製戈雅畫作的畫家Arepo(阿勒伯)、主角所在的間諜組織Tenet(信條)、發生爆炸的劇院Opera、以及Sator在奧斯陸自由港保存藝術品的公司Rotas。
這塊石板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它的回文性,第一行SATOR 倒過來拼寫就是最後一行的ROTAS,第二行的AREPO 倒過來拼寫就是倒數第二行的OPERA,在正中間的TENET自成一體,本身就是一個回文單詞,暗示了影片的基本邏輯是正、反時間的回溯和摺疊。雖然諾蘭沒有在電影裡直接展示過這塊石板,但石板迴環往復的隱喻貫穿了整部電影。
回文:指把相同的詞彙或句子,在下文中調換位置或顛倒過來,產生首尾迴環的情況。
影片中的薩塔爾似乎也是「時間之神」,作為最早意識到「時空回溯」秘密的反派,一直處於上帝視角, Rotas是他建立的、歌劇院Opera是他命人偷襲炸毀的、通過Arepo的畫他與主角相識,所有單詞的第三個字母拼在一起,又恰好排列成了整部電影的標題《TENET》。從這個角度進入影片,就能發現充滿了形式之美和難以言說的宿命感。
不僅如此,如果用圓圈框出石板上的單詞,會發現依然是回文的。
這也與影片中環形的旋轉門、基輔歌劇院的圓弧形走廊、環繞拍攝的鏡頭視角遙相呼應,暗示著主人公們命運之輪的轉動。
02
基輔歌劇院
烏克蘭基輔大劇院是與莫斯科大劇院、馬林斯基劇院並駕齊驅的前蘇聯三大劇院之一,1896年2月4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使該劇院付之一炬。存放於該劇院內的大量的音樂資料,文獻,演出服裝等都在火災開始幾小時內就化為灰燼。
火災熄滅後,基輔市議會旋即開始新劇院的籌建工作,最終重建了一座外形更接近於維也納風格的建築,也就是現在的烏克蘭國家歌劇院。
影片中的基輔歌劇院取景於愛沙尼亞塔林的Linnahal,是一座建於前蘇聯時期的建築。是愛沙尼亞語中,Linnahall的意思是 City (Linn) Hall,即城市大會堂。
1980 年蘇聯莫斯科舉辦夏季奧運會,由於莫斯科是內陸城市,所以在塔林建造了幾座體育館作為該屆奧運水上運動的場地,其中一座是列寧文化體育宮,後來改名為 Linnahall。
這座建築宏偉寬闊,樸素粗糲,裡面還內設了音樂廳。但是蘇聯解體後幾乎沒有再維修,雜草叢生,在中世紀古城和摩登的現代高樓之間成為了一道奇特的廢墟風景。
Linnahall在十年前被廢棄,諾蘭看中了Linnahall的建築外觀,認為它非常適合《信條》的拍攝需求,因此花費了很大的力氣重新打掃、修繕了Linnahall,修復了音樂廳的照明設備、座椅和地毯,最終呈現出影片中的效果。
03
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
影片開頭那段發生在基輔歌劇院的恐怖襲擊事件,與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莫斯科劇院人質事件極其相似。
2002年10月23日,40多名車臣綁匪闖入一座位於莫斯科東南區的莫斯科軸承廠文化宮大樓劇院,脅持文化宮內的850多名人質,要求俄羅斯軍隊撤出車臣。
綁匪與警方對峙了三天三夜,期間多次爆發小規模槍擊事件,俄羅斯多地百姓遊行示威,向當局施壓,要求停止與車臣的戰爭,但普京並未接受,宣布戰爭立場不變。
10月27日,俄國軍警及阿爾法小組以秘密化學氣體麻醉表演廳內所有人,終於得以攻入劇院內部。這場戰鬥雖然將數十名恐怖分子擊斃,但也有至少129名人質因為俄羅斯軍隊的麻醉氣體而死亡。
這一事件後來還被拍成了電影《倒計時》(又名《生死倒計時》),影片講述主角斯莫林被恐怖分子俘獲後,在西方記者的幫助下逃出敵人的巢穴。恐怖分子對斯莫林的逃走非常憤怒,於是劫持了一個馬戲團,斯莫林的女兒和她的同學正好要去那個馬戲團看表演。在這起事件中,恐怖分子綁架了800多名觀眾。
在斯莫林的帶領下,聯邦安全局的特種部隊對恐怖分子發起進攻,打死多名恐怖分子,沒有一名人質傷亡。在影片高潮部分,接受恐怖頭子指揮的幾名頑固匪徒逃出重圍,竊取了大量鈽,企圖在一架飛往羅馬參加北約領導人會議的飛機上將它們引爆。
經過殊死搏鬥,斯莫林消滅了這幫恐怖分子,拯救了整個世界。俄羅斯政府為這部影片資助了700萬美元的拍攝經費,外加8架直升機和6架戰鬥機,也算是俄羅斯近些年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主旋律電影之一了。
04
戈雅
戈雅全名為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盧西恩特斯(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出生於西班牙薩拉戈薩,是十八世紀西班牙浪漫主義畫派著名畫家。
戈雅畫風奇異多變,從早期巴洛克式畫風到後期類似表現主義的作品,他一生總在改變,雖然他從沒有建立自己的門派,但對後世的現實主義畫派、浪漫主義畫派和印象派都有很大的影響,是一位承前啟後的過渡性人物。
在他一生眾多的作品中,女性題材的畫作是藝術史繞不開的話題。他的許多畫作都描繪了當時社會中從家中隱秘的角落裡走出來展現自我的女性狀態。
其中最具爭議的畫作是《裸體的馬哈》,和大多數端莊嫻雅的古典主義裸體油畫不同,戈雅畫中的馬哈慵懶地斜靠在墊子上,風姿綽約、魅惑不已,充滿了欲望美。有傳言稱戈雅與已婚的阿爾巴女公爵曖昧不清,因此他的這幅作品被認為是影射了當時皇宮貴族之間的風流韻事。
戈雅畫作 《裸體的馬哈》
戈雅的畫作是推動影片情節發展的重要道具,但是畫作的廬山真面目一直到薩塔爾和凱特起爭執的時候方才揭開。使者端著餐具放到凱特面前,凱特揭開後發現是那幅一直困擾著、約束著自己的素描畫。
戈雅畫作中的女人常常代表著開放、權力、風流,這些恰恰是控制欲爆棚的薩塔爾無法忍受的。因此,薩塔爾用這張畫來警告凱特,不要妄想有任何出格的念頭。
05
奧本海默和曼哈頓計劃
普利亞在片中提到了的奧本海默和曼哈頓計劃也是漫漫歷史長河中不可忘卻的往事。
二戰期間,德國試圖研究製造原子彈,掌控戰局。得到情報的美國總統羅斯福迅速反應,開始實施最高機密的「高於一切行動的特別優先權」的曼哈頓計劃,要趕在德國之前研製出原子彈。
奧本海默就是這項計劃的負責人。為了使原子彈研究計劃能夠順利完成,根據奧本海默的建議,軍事當局決定建立一個新的快中子反應和原子彈結構研究基地,這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
奧本海默憑著他的才能與智慧,以及他對於原子彈的深刻洞察力,被任命為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主任。正是由於這樣一個至關重要的任命,才使他在日後贏得了美國「原子彈之父」的稱號。
1939年,科學家還只是在實驗室裡發現了原子裂變現象,但為了儘早結束戰爭,奧本海默以及愛因斯坦、費米、馮·諾依曼等人,紛紛投入到了原子彈的技術應用研究中。經過複雜艱難的科研過程之後,世界上第一批原子彈在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研製成功。1945年,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加速了二戰的終結。
然而,面對著成功和榮譽,奧本海默開始變得猶豫起來。原子彈的研製包含著危及人類自身生存的潛在危險。當現場目擊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所展現的世界末日般情景時,科學家們體驗到的絕不僅僅是成功的喜悅,更有著對於其未來前景的難以抑制的恐懼和擔憂。奧本海默後來回憶這段往事時稱:「對自己所完成的工作有點驚惶失措」,「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1947年起,奧本海默擔任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總顧問委員會主席,這個委員會和愛因斯坦一起,反對試製氫彈,認為會引起軍備競賽,威脅世界和平。致力於通過聯合國來實行原子能的國際控制和和平利用,主張與包括前蘇聯在內的各大國交流核科學情報以達成相關協議,並反對美國率先製造氫彈。
看完這些「冷知識」,你是不是對諾蘭的匠心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和思考?
如果是你的話,你會選擇二刷《信條》嗎?
.END.
今日話題來評論區補充一下你知道的冷知識吧!
電影《蕎麥瘋長》已全國上映,由馬思純、鍾楚曦、黃景瑜主演,陳正道監製,管虎擔任藝術總監/總策劃,徐展雄自編自導。
《蕎麥瘋長》由上海井樹文化、北京光線影業出品,七印象影視傳媒、海峽西岸文化、中視央影文化、大玩家影視傳媒、華瑞影業、上海井樹影業、上海堃娛文化、北京藍媒手工藝創作文化聯合出品,上海井樹影業承制拍攝。
微博:@藤井樹觀影團2011
公號:藤井樹觀影團
「藤井樹觀影團」已同步入駐平臺
| 微博 | 今日頭條 | 一點資訊 | 豆瓣 |
| 搜狐號 | 企鵝號 | 什麼值得買 | 大魚 |
| 趣頭條 | 虎嗅 | 百家號 | 新知 | 大風號 |
合作、投稿、諮詢請聯繫:17717464097
轉載聲明:原創文章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掃碼約你看電影!
號外號外!《蕎麥瘋長》官方電影禮盒和精美周邊「瘋之鏈」開售啦!
官方電影禮盒
購買連結:
「瘋之鏈」
購買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