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對音樂有如何認知,有沒有音樂的領悟力。只要你喜歡了解中國文化,一定會有一首旋律在剛剛便能抓住你的心,對我而言這歌首推《北京一夜》。「不敢在午夜問路,怕走到了百花深處,人說百花的深處住著老情人,縫著繡花鞋面容安詳的老人。」這樣的歌詞配上盪氣迴腸的腔調,恐怕你聽一遍就一輩子也不能夠忘記吧。
這首歌除了令人過目不忘的歌詞,還有著叫人過耳不忘的旋律,一種高亢的拉長京腔,婉轉涳濛,一下子將人帶進夜色催更的北京長長街巷。那裡面埋藏著無數令人潸然淚下的故事,它是北京這座古城幾千年沉澱下的厚厚塵埃,良人一去塵埃起,百年啜泣等歸人。《北京一夜》是一首被臺灣作曲家陳昇收錄在他的專輯《別讓我哭》專輯裡的老歌。整首歌的曲調有著濃濃的京腔北京味,悽婉動人。
最讓人不能理解的是歌詞中那句:「北方的狼族。」我想,不就是對酒高歌豪邁出徵的男兒嗎,最後不過成了出關戰死疆場的未歸人。如今幻化成魂魄披著一千年的風塵,來百花巷子尋找他心中的新娘,地安門厚厚的城門擋住了他思歸的魂魄,寒風凜凜他呼喚城門開,眼中含著淚。整個一首歌是一個讓人肝腸寸斷的完整故事。可憐那心中的新娘已幻化成安詳的老婦人,永遠在等著她的心上人:「想著你的心想著你的臉,想捧在胸口,能不放就不放」。只可惜,老北京故裡他永遠也進不去,她永遠也出不來。真比孟姜女還叫人黯然神傷。
在許許多多的古詩詞中,戰爭已經被渲染成慷慨激昂,金戈鐵馬的豪邁和激情,但是在這些情懷中有多少形如螻蟻的普通人家離人散。《北京一夜》不就是這樣一首細述千千萬萬個徵戰沙場的普通士兵的悲情故事嗎?蒼涼的畫面在悽婉的二胡聲中一一呈現:捧著繡花鞋的白髮老婦,仍然深情執著的遙望著遠方的愛人。北方狼人的哀嚎,老婦人的嘆息,每一個在你腦子裡勾勒的畫面無不能觸碰你傷心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