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藍字,關注Onthewayhome在路上↑
生而孤獨的我們
一直在路上
一直在尋找回家的路
在路上
我們學會了
欣賞、感恩和分享
臺灣自由行回來,已經近二十天了,如果不是朋友催促,還是不願寫的,一樣的風景不同的人會看到不一樣的東西,所以我的印象臺灣,會因個人的感受而略有不同,也必然是不全面的、不客觀的;但後來想一想,總歸是一次經歷、一種經驗,分享出來,僅供大家消遣吧。
第一天 寶安機場-桃園機場/101大樓夜景
午餐:飛機餐
晚餐:自選快餐
住宿:新客來
因為選擇了自由行,交通、住宿、餐飲、通訊等等各方面都需要自己想辦法解決,節奏自然慢了許多,不過旅行不只是看風景,也要體會一下風土人情,慢節奏更適合我。
在桃園機場換了臺幣、買了悠遊卡和電話卡後,坐捷運到臺北車站,然後轉計程車至飯店。期間體會到一些不同,如:坐的地鐵叫捷運,住的酒店叫飯店。
臺灣的公共場所每個人都很安靜,即使說話也是細聲細語,一般都不會讓人覺得喧囂,他們也很有禮貌,拒絕都是禮貌的,計程車司機的態度就不友好,但嘴裡講出來的都是客氣話,(這是到臺灣坐的第一輛計程車也是最後一輛,當然不是因為司機態度,主要是想體會更接地氣的其他交通方式);各個地方的服務也很到位,即使你不問,也能耐心講解到完全清楚;報站的語音,除了普通話、英語,還是兩種,我不懂識別,只聽出是不同的兩種方言。
這一晚就選了距離臺北車站不遠的寧夏夜市附近,安頓好已經是下午了,感覺天氣並不暖,沒有換衣服就出了門。
導航告訴我,紅線捷運可以直接到101大樓,而最近的中山站只有幾百米,於是就選擇了步行。
一路看過來沒有太多的高樓大廈,似乎算不上是現代化的大城市,路面和樓宇都不新,卻也年久不失修,都很整潔;這裡也是右側通行,路上車不多,但機車(摩託車)相對來說很多,路口都會有專門的機車等待區,過路口時如果不是紅燈,車輛都不會放慢速度,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有人闖紅燈的緣故;路邊的商鋪都將一樓的大門縮進去幾米,一家一家連在一起,像弄堂一樣,行人可以不用擔心雨淋日曬,倒是方便許多。
有了悠遊卡我也方便不少,不用帶零錢。捷運上人不少,靠近車門的地方有兩張「博愛座」,好多人站著也是空著沒人坐的,這樣父母有了座位,挺不錯。2號線,也就是紅線有一站叫臺北101,下車按標示走出來就能看到101大樓了。
雖然天已經黑了,人還是挺多的,進門前買了一杯木耳露,甜的,關鍵是可以加熱,不錯。
天氣不好,拍出來的夜景不是很清晰,也由於對臺北不了解,分不清下面的建築都是哪一座。
樓上有一個阻尼器,說明上有寫:世界第一座通用風阻尼器的超高層大樓,好像很厲害的樣子,我也不懂,只拍了照片。
爸媽去過地王大廈,本就對高空觀景不是很期待,這次天氣又不好,看不清楚,所以沒有過多停留,很快就下來了,原路返回到中山站,回去的路上順便逛了夜市。雖然開始飄雨了,但夜市裡依然很熱鬧,很多小吃,讓人眼花,可惜父母不吃這些東西,我們也就只是路過看看了。
路過的花店倒是挺吸人眼球,這是在這繁華裡的一片安靜,有另一種香氣,人除了食物,果然還是需要精神食糧的。
第一天不算累,對臺灣的第一印象也不錯,遇到的人都很友好;回來飯店時,路邊的流浪者和他的狗兒都還在,已經睡著了,祝他好夢,希望夜裡不要太冷!
文 /編輯 Carol 圖/音樂 網絡
微信 carol20120506
你可能還喜歡
探尋徽州文化之旅-3
初識廈門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暗戀的女人都是偏執狂
掃描上方二維碼↑
關注Onthewayhome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