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來扒過門啦!」年初一大清早就聽見鄰居的喊聲。我們小孩子哪個不喜歡熱鬧,趕緊圍過去看個究竟。五十年代我家住在青島滄口52號大院,院子裡不管是瓦房或草房,都是平房。聽鄰居說,年三十夜裡,他們聽到有一種爪子扒門的聲音,很害怕。早起一看,門上確實有一些爪子挖過的痕跡。圍觀的人議論紛紛,大家也吃不準狼是不是真的來過?
小時候關於狼的傳說聽過不少。其中最好玩的是有個男孩子到山裡割草,發現一窩小狼崽,非常可愛,就把它們放在草筐裡帶了回來。父親一見大吃一驚,趕快找人和孩子一起把小狼崽送回去。因為狼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小狼一旦離開狼窩,被人帶走,它就會一路點點滴滴地撒尿。老狼回家不見狼崽,就會循著尿的氣味一路尋找而來。多危險哪!我想這個鄰居該不會把小狼崽帶回來過吧?
滄口區離嶗山比較近,那時候山裡確實有狼。據說狼在偷襲人的時候,往往從背後雙爪搭在那你肩膀上,你一回頭,便一口咬住你的喉嚨。所以大人一再叮嚀,不要冷不丁雙手從背後搭在人家肩上,會把人家嚇死的。狼的故事中,最令我神往的是「師徒智鬥白眼狼」。說是有一隻狼狡猾兇殘,常有人被它咬死。在它的兩眼上方各有一個白點,因此大家都叫它「白眼狼」。有練武術的師徒二人想為民除害,在發現它的活動蹤跡後,決定除掉白眼狼。先是師傅出馬。徒弟在家等了很久,師傅還沒回來。徒弟沿著師傅的路線尋找,結果發現在一顆大樹前,師傅躺在地上,已經被狼咬死。師傅的紅纓槍深深地扎在大樹幹裡。徒弟思考了一下,心裡還原了當時的場景:白眼狼在師傅的追趕下退到大樹前,然後背靠大樹,後腿站立,腹部對著師傅。師傅大喜:狼是銅頭鐵腰,腹部正是狼的弱處。師傅挺槍猛刺,狼雙腿微蹲,騰空而起,空中劃一條弧線,直接撲到師傅背後,師傅再想拔槍,槍扎得太深,已經來不及了……
不久,徒弟又發現了白眼狼的蹤跡。徒弟決心替師傅報仇,於是緊追不捨。狼依然逃到大樹前,後腳站立,腹部對著徒弟,聰明的狼果然故伎重演。徒弟挺槍猛刺,狼又是騰空而起,直接撲到徒弟背後,說時遲那時快,但見徒弟握槍順勢往後一紮,槍尖穿透了狼的腹背。原來徒弟吸取了師傅的教訓,往前猛刺的是槍桿的尾部,槍尖在後面哪。這是一場鬥智鬥勇的對決,狼雖然陰險狡猾,但終究鬥不過好獵手。
在人的眼裡,狼常常和狡猾、兇殘等貶義詞相聯繫。就看那些成語吧: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狽為奸,狼奔豬突,狼狽不堪,引狼入室,聲名狼藉,豺狼虎豹……總而言之,人類的意識裡,狼是個令人恐怖且討厭的角色。但另一些狼的故事卻會引發人們別樣的思考。
傳說有一嶗山道士,在外出的山路上遇見一隻小狼,瘦弱不堪,還缺了一段尾巴。道士收留了它並起名叫「張三」。幾年後,「張三」已出落成一條壯實的成年狼了,道士就將它放歸山林。有一次道士外出,在山裡突然遇到一群狼擋在他的面前,看樣子來者不善。道士心裡緊張,暗想這次恐怕在劫難逃。忽然他瞥見狼群裡有隻狼缺掉一段尾巴,道士急中生智,大喊一聲:「張三!」那隻缺尾巴狼走到道士跟前左看右看,忽然嘴巴觸地,一聲長嚎,所有的狼跟著張三一起散去。
難道狼也知道感恩?還是有其他的原因?
四川有一位美女畫家,在內蒙古草原寫生時,拾到一隻很小的小狼。她把小狼帶回家裡,和自己的狗一起餵養。朋友們都勸她放棄,但她還是堅持把小狼養大。期間還有許多故事就不說了。後來她又帶著這隻長大的狼,到內蒙草原寫生。有一天她正騎馬行走,不知何故馬受驚了,把她從馬背上摔下來。馬兒逕自跑掉了,而畫家的腳踝受傷,無法站立。跟在身邊的那隻狼圍著她看了一會,也跑掉了。遼闊的草原上空無一人,畫家看到撫養了那麼久的狼也離她而去,感到十分無助。沒過多久,突然馬兒從遠處跑來,後面跟著那隻狼。原來那隻狼離開畫家,是為了去把馬兒驅趕回來。當畫家慢慢爬上馬背,和狼一起走向營地時,心裡真是百感交集。
這兩個故事裡,我不敢肯定狼是在知恩圖報。我想最可能的原因是,狼和某人在一起生活久了,可能心裡不自覺地將其視為同類,同類相助在動物界也應該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另一個狼的故事卻令我不能自圓其說。
一個新疆的大雪天,幾個解放軍戰士正和一位嚮導一起駕駛汽車運送生活物資。突然車輪打滑,原來汽車陷在很深的的雪坑裡。幾經努力,車子還是開不出來。此時遠處幾隻狼慢慢靠近汽車,戰士們拿起槍,嚮導大喊:「不能開槍!否則會引來更多的狼。趕快把吃的東西扔給它們!」戰士們只好把肉扔出去。幾頭餓狼吃飽了,突然一隻狼發出嚎叫,又有幾隻狼從樹林裡跑出來,加入了討吃的隊伍,團團圍住汽車。嚮導又一次制止了戰士們開槍的衝動,命令大家把所有能吃的都拋下去。戰士們最後連餅乾都拋給了狼群。飽餐一頓的狼群望著戰士們一次又一次發動汽車,仍然開不出陷坑。忽然有一隻狼長嚎一聲,群狼立即向樹林奔去。不一會,群狼又露頭了。戰士們已經不抱希望,準備和狼群決一死戰。這時嚮導發現,每隻狼嘴裡都銜著一些樹枝。狼們迅速跑到汽車周圍,把嘴裡的樹枝鋪撒在汽車的前後輪處,還跳上去踩踩結實。開車的戰士大喜,立即發動汽車。汽車壓著樹枝不再打滑,很快脫離陷坑。戰士們望著似乎列隊歡送的狼群,眼睛裡滿含著激動的淚水,就差大聲地喊「謝謝」了。那些狼們面無表情,只是呆呆地望著漸行漸遠的汽車……
這群狼和戰士們素不相識,談不上什麼日久生情,同類相助。難道狼也懂得「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如果不是知恩圖報,那又怎麼解釋呢?
我不是動物專家,不敢妄談狼的性情。只是覺得狼性有兇殘的一面,那是它們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裡求生的本能表現。老百姓也說,狼吃飽了是不傷人的,這也印證了上述想法。記得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裡說過,大的動物除了不會說話,其他方面也有和人類相同的情感。看來狼能夠知恩圖報也在情理之中。倒是有一些人,在關鍵時刻,為了一己之利,對朋友,甚至對恩人都敢栽贓誣陷,恩將仇報,好話說盡,壞事做絕,確實連狼都不如。如果他們還敢貶損動物,奢談人性,真是讓人類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