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世界,他只是一個士兵;對於母親,他就是整個世界。」——阿拉曼戰役陣亡士兵墓志銘
在中國2000多年的歷史上,一共爆發過2次世界級的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其中給各國打擊最沉重的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了。這場戰爭也可以叫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從1939年9月到1945年9月,持續了6年時間,先後有61個國家20億人民捲入了這場大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之前,日本早就發動了侵華戰爭,在中國的土地上,做下了不少傷天害理的事情,其中最駭人聽聞的要屬「南京大屠殺」事件,1937年12月13日,在南京進行了長達6個月肆無忌憚的大屠殺。他們的行為違背了人類道德的準則。
1945年日本戰敗,日本被美國接管,麥克阿瑟帶著大批美國軍隊進入了日本,在此之前,很多日本居民都還沒見過西洋人長什麼樣子,對他們的模樣比較好奇。不過,很快,日本的女人開始害怕美國的黑人,甚至感覺黑人就是她們的噩夢。
這一切還得從日本的一項政策說起。當時日本屬於戰敗國,他們親眼目睹過,其他戰敗國會被怎樣欺辱,他們心中也十分擔心,自己國家會發生一些野蠻行為。儘管麥克阿瑟將軍發表過聲明,說不會幹一些野蠻的事,但是人們心裡還是沒底。
當時,他們最擔心的事除了糧食不足、失業問題以外,還有對國內婦女是否會被欺凌而擔憂,因此,當時內閣召開了緊急會議,決定建立「慰安所」,從而來保證日本的平民女性不會受到騷擾,而是讓一些曾經從事過這種行業的女性去做。
但是,即便以前從事過相關行業的人,也有三分之二不願去,於是,官方只能進行招募,並且撕下面子,用廣告和報紙的方式,向平民百姓發起了徵集活動。當時說的是「作新女性」,工作內容相當於服務員,包吃包住,工資高。
很多女孩子看到這則廣告,不明白其中真實的含義,廣告一經張貼就有1600多人來面試,三個月下來,有6萬多女孩子來面試,她們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已經成為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魚肉了,通過面試的女孩,都難逃慰安婦的命運。
據相關數據統計,這裡面的日本女子每天要為七八個美軍服務,並且有人回憶說:當時這些慰安所附近都排著長長的隊,保守估計有五六百人,等著到裡面消費。這些女性每天操勞,但是得到的工資卻微乎其微,本來服務一個人能有大概100日元,但是到她們手中就經歷了層層剋扣,幾乎沒什麼了。
很多日本女人怕美國黑人,是因為當時在美軍中,有一半以上的都是黑人士兵,並且他們的素質不高,是很難服務的對象。比如,在橫濱的互樂莊開業的前一天晚上,就闖進了100多名黑人士兵,他們用槍威脅,並且傷害了這些女性。此後,慰安所裡的這些女人也不斷出現因為黑人美軍受傷的事件,這些女子,心中最怕的就是為黑人美軍服務了。
最後,在這個行業裡面也出現了一些傳染病,其中黑人士兵感染的數量佔多數,最後,慰安所的事情被一些記者記錄,並且發回到了美國給那些美軍的妻子和家人看到了,受到了強烈的譴責,最後慰安制度終結。
但是最可憐的依舊是那些女孩子,她們有一些原本只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找一份工作,最後卻被軟磨硬泡拉進了一個不適合自己的行業,在制度終結的時候,這些滿身瘡痍的女子成為了被嫌棄的對象,實在可憐。